如何鉴赏苏轼的《江城子》?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个问题还是蛮笼统的,但是我还是想借此机会回顾一下大文豪苏轼的文采和思想。

  • 一、“江城子”是词牌名。

“江城子”是一个词牌名,并非具体的哪一首词。而苏轼以“江城子”为词牌名的诗有很多首,不知道提问的网友到底想鉴赏哪一首诗词。

词牌名就相对于歌曲的曲谱,曲谱规定了一首歌的旋律,那么无论怎么填词、翻唱,这首歌的曲调是不变的。

词牌呢?它规定了词的格式。比如我们发现词牌名都为《如梦令》的词大致格式是相同的。例如李清照有两首《如梦令》。

其一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其二为“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它们的填词格式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读起来发现,停顿感是一样的。

  • 二、苏轼最有名的两首“江城子”

苏轼有两首“江城子”最为有名,都曾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且是“全文背诵”的那种,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

1.《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早在熙宁四年的时候,王安石变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苏轼因为反对变法不成功而自请到外地做官,朝廷就派他到杭州去,杭州任满后又调到了密州。后来,密州发生了旱情,苏轼就去常山祈雨,回来的时候就和同事一起去打了个猎。

词的上阙是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虽然我们不知道当年那场狩猎到底有多少人,但在苏轼的词中,这是一场浩浩荡荡,人数众多的出猎行动。苏轼的个人形象也从中透露出来。苏轼自称老夫,其实那年他不过三十八九岁,人当壮年,被这番激烈的场景触发,胸中涌起一股豪情,还以孙权自喻,体现自己的志向。

下阙则是酣畅淋漓的抒情,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和心怀家国的热情。作者的此番情怀主要是通过一个典故来体现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汉代。汉文帝时期的魏尚原为云中太守,抗击匈奴有功,却因上报的杀敌人数与实际不符(虚报六个)而被削职。冯唐为其说辩说,汉文帝也感觉处罚过重,就派冯唐带着信物去云中赦免魏尚。苏轼以魏尚自比,一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心有遗憾;二是因为他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心存期待。

整首词豪放大气,情感充沛,在宋词中具有开拓性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先看苏轼的自我评价,“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注意:“呵呵”早在古人的通信中使用了),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拊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词多用来描写细腻婉约的情感,大多像柳永那种,而苏轼的这首词开了豪放风格的先河,拓宽了词的题材和表现范围,追溯豪放词的渊源,这首词是绕不开的。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原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同一年,苏轼还有一首婉约的“江城子”留名百世,那就是悼念亡妻之作。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我”不仅远离家乡,年华也已消逝,想念妻子却无法去坟前说说话,解解忧。梦里梦见还年轻的时候,妻子坐在轩窗里正梳着妆。她的妆容正好,只是不展笑颜,静静地望着“我”,说不出一句话(写着写着,自己有点怕怕的……),“我”猛然间意识到了什么,却只能无语凝噎,泪流千行。

这首词没有什么典故,文采也不华丽,但情感真挚,字字血泪,感动了百年来的无数读者,是一首经典的悼亡词。

三、苏轼的其他“江城子”

除了上述两首,苏轼还有其他以“江城子”为词牌的作品,大家来欣赏一下。

1.《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2.《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3.《江城子》

4.《江城子·别徐州》

其他网友回答:

作者提到的【江城子】,应该是苏轼悼念亡妻的那首,因为这首词实在是太断魂、太凄凉了。


要想鉴赏一首词或者诗,首先要理解比兴手法和作品中的意象词。

1)比就是比喻,附也。比如‘面如桃花’,这就是把‘面’依附在‘桃花’上;‘桃花’是客体,‘面’是主体,主体直接依附在客体上,让主体有了客体的形状、特征,以传递创作者的主观感受、感情。从广义说,比可分为比喻、比拟、比较、对比等。其中比喻又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曲喻等形式。

2)兴就是通过客体和主体之间的转化、寄托,用自然万物的行为、规律来表达作者主观的思维、行为、感受、感情等,以达到环寓、托情的作用。兴在创作方法上应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在情感上必然是‘触物而生情’,在表达上一定是‘文已尽而意有余’。

大概明白了‘比和兴’的手法,我们比较一下‘意象词’就明白了。意象其实是已经被人们固化了的含有某种意义或者感情的词语,比如明月,其意象中已经包含了相思、思乡、团圆等含义;比如流水,其意象中也已经包含了思念、流逝、缠绵等意象。因此,‘意象’和‘比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是被人们长期使用之后而固化了的‘比兴’。


那么,我们理解任何一首诗词的时候,首先要找出其中的意象词。比如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我们就要从中找出意象词来。

这首词的上片是赋写手法,开头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是直抒胸臆,表示生死相隔之久,内心之情感‘不思量、自难忘’。后面分别以‘千里孤坟’和‘相逢不相识’来表述生和死的凄凉及失去亡妻后独自存世的沧桑。


在这首词的下片,作者则是以梦中见到亡人而赋写,并进而厚积薄发出压抑、忍奈已久的相思之情。过片使用了插叙的手法,恍惚回到梦里伊人仍在的时刻‘幽梦忽还乡’,那个时候的岁月如此静好‘小轩窗、正梳妆’,而作者此时已十年不曾与亡妻相见,其内心世界可想而知是怎样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重逢的惊喜之泪,还是梦中已醒明知这是梦的不忍?写到这里,作者没有写逢后如何去诉相思,如何去细说这些年的凄凉苦楚,而是转手一笔: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之处在短松冈、在明月夜。短松冈是一个意象词,松柏代表长青,也暗寓长生之意,一般在祠堂、坟墓处栽种,其意象是死亡、是长青、是不屈,这里取的是死亡之寓意;短松冈则是葬身之所。明月夜,我们知道明月的意象有相思、有团圆、有思乡,那么这里的意象就是相思之意。明白了这两个意象词,我们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就豁然开朗了。

另外,这一句群直接呼应开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作者使用了‘留白’手法从梦中直接跳出而挥出的神来之笔,是作者压抑了很久之后内心世界淋漓尽致的倾泻!


这样的话,我们不用看背景,也不用看苏轼的生平就能把这首词的意思理解的七七八八。所以,只要掌握了赋比兴和意象词,再有一定的说文解字能力,对一首诗词的理解就会十分简单。

关注作者,走近诗词!

其他网友回答:

《江城子-头条互粉》 ——作者:刘长江 全民雄发互粉狂,白日尽,晨起抢,你关我回,万人千粉涨。为成平台新大V,结盟友,互助帮。 后兴领袖已开张,入道晚,又何妨!玩转头条,百日可成王。大咖英豪宁有种?江哥现,做头狼。 ——粗浅诗词,绝对原创,欢迎关注,感谢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写过两首有名的《江城子》。一首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另一首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同为江城子,前一首豪放张扬,充满了英雄气概;后一首则缠绵凄婉,洋溢着似水柔情。正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诚如东坡这样吟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此充满豪迈激情词句的人亦有其柔弱的一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是苏轼为悼念发妻王弗而作!王弗容貌秀丽,温柔贤淑,与苏轼感情甚笃。怎奈天妒红颜,王弗二十七岁时不幸病殁。及至东坡做此词时已整整十年。



这十年中与亡妻生死两相隔,但亡妻的音容笑貌却难以忘怀,犹如昨日。挚爱的人无论相隔多远,哪怕是永别,在心灵的深处永远占有最重要的一席之地!斯人已逝,空留千里之外的一座孤坟,心中的万千孤苦与凄凉更与谁诉?纵然能够重逢,自己已是满面风霜,两鬓斑白,无非是徒增无尽的伤感!词的上阕极写思念之深。



思之不得,转而入梦。下阕写梦中相会。梦中亡妻容颜依旧,倚窗梳妆。然而人鬼殊途,咫尺天涯,只能默默凝视,任千行热泪湿透衣襟。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长相思,摧心肝”,年年今夜,那明月清照,松柏苍苍的坟山,就是与亡妻日夜思念,痛断肝肠之处!



一代豪放派词宗,将相思之痛写得如此百转千回,痛彻心扉。纵使铁石心肠人,读之安能不泪垂!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个人认为,在古代的悼亡诗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比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写的还要好,情感抒发还要到位。

苏轼十九岁娶了比他小三岁的王弗做老婆,二人感情相当深厚,然而,琴瑟和鸣的日子没过多少年,他老婆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一点和纳兰与妻子卢氏的遭遇有些相似。

这对于苏轼的打击很大,熙宁八年,他来到密州,就在正月二十这天,他梦到了王弗,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传颂的悼亡神作……

其他网友回答:

<2>苏东坡《江城子》是千古绝唱,鉴赏文字汗牛充栋,但此词仍有一些细节并无确解,甚至藏有迷团,这里,仅对其中的“短松冈”一句,作些鉴赏,以此可知,好诗词,字字可读,又是词无达诂,深入其间,回味无穷。


苏东坡在爱妻王弗去世死后第十年,写下了著名的悼亡妻词《江城子》。词的末句“短松冈”,一般认为指的是妻子的坟地,即妻子葬在了长满矮矮松树的山冈上。但细加推敲,似乎又不尽然


虽然一般坟地都长有松树,但苏东坡悼亡的这片坟地的松树却很特别。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在将父亲与妻子的灵枢安葬在祖莹后,“苏东坡好大喜功,他在山上种了三千棵松树,希望将来长成一带松林”。显然,山冈上的这大片松树并非原有的,而是苏东坡在安葬父亲与妻子时特意种下的。当然,种下这大片的松树,理由绝不可能是为妻子而种,只能是为父母为祖莹而种,所以林语堂因此说他种松树“好大喜功”,应该是指苏轼当时正春风得意,年轻气盛,仕途正好,想在乡亲面前大大显摆一下身份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好大喜功”一说,毕竟是林语堂的主观臆测。苏东坡种松未必就是显摆,而且伤父之痛,亡妻之悲,令他一时难以自拔,他怎么可能会有“好大喜功”的心情斥巨资兴师动众大面积种植松树呢?应该有的心情应是隐忧深深。因为安葬之后,就此一别,故乡再无亲人,再回来的可能性极小,当然也就不可能年年回来扫一次墓。如何保护好这片祖莹,如何让挚爱的亡妻安息于九泉之下,应该是他守孝期间考虑最多的问题。那么,漫山遍野种上松树,既可以保护住祖莹,寄托自己的哀思,更重要的是,又能让他主持种下的松树与妻子的坟墓能长久相守相望,也等于是自己与亡妻朝夕相伴,而且又能造福一方水土,这应该是他的初衷:种松明为祖莹,实为亡妻。

正因为如此,十年之后他思念亡妻,写下千古悼亡绝唱《江城子》时,结句便有了“短松冈”三字,以此点明十年前栽种松树,就是为亡妻而栽,那无边无际的松林,就是他怀念妻子的信物,就是他不忘旧情的标志,就是他寄托哀思的最好象征。


不过,林语堂说的“三千棵松树”实际有误,苏轼在《送贾讷倅眉》一诗说是“青松三万”棵: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

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写这诗时,是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五日即调回京师,当上翰林学士。恰巧好友贾讷要到苏轼的故乡眉州作官,他便作此诗相赠,用意是委托贾讷看顾父母与亡妻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其中“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两句,言之凿凿“手植青松三万栽”。因此林语堂说他“好大喜功”种下的不是“三千棵松树”,其实是“三万”棵:祖莹一种松树三万棵,如果不是因为失妻之痛,是不可能有此超乎常情常理的近乎疯狂的“苏式”举动的。当然,“三万”只是约数,而且更可能是极大夸张了的数字,但再少,也应该多于“三千棵”吧?不知道林语堂先生的“三千”之数何来,也或者译者以为“三万”数量太大有些不太可能,于是将林语堂的原文“三万”改变了“三千”。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虽然强调所述皆有来历,但他却很少引原来出处,大都是转述,所以对稀奇资料来源难以核实,若是错引,那就更难核定了。


至于词里的“短松冈”是否就是亡妻王弗所在地,也存有争议。


有学者否认“短松冈”是王弗墓地,依据是苏轼《戏作种松》诗中的一句“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冈”之句。苏轼安葬父亲与亡妻王弗时,已经三十二岁,当年不是“种松满东冈”的“少年时”?但苏轼此处所写的种松,并非这一次的安葬亡妻时,而是他少年时跟随祖父种的树。至于王弗的坟地,苏轼明言在“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里可龙里先君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亡妻王氏墓志铭》)“眉之东北”,与他“少年种松”种松的东冈完全不是一个地方,而且少年时种的松树,到他写悼亡妻词时,已经近三十年了,也就绝不可能再是“短松”了。

但此说存在引据失当的错误,苏轼诗里还有“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的记载(《送贾讷倅眉》)。而这次的“手植青松三万栽”正是十年前安葬父亲与亡妻时所栽,时间上也很准确,正是二月栽树的好季节。而老翁山即是苏洵与程夫人的墓地所在,王弗就葬在其侧不远。松树长得很慢,一般来说,十年也长不到1.5米高,何况又是在山上。由此来看,说是矮松树的山冈更为合适。


但对此说,也有人持疑,认为苏东坡祖莹所在地的老翁山有老翁泉,水源十分丰富,适宜松树茁壮成长,按照苏轼“十年斫松”(《东坡》诗:“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的理论,十年后松树也不可能是“短松”。如果以此来推,那么,“短松冈”就不是“矮松树的冈”,倒可能指的是“矮的松树冈”。作如此解,似乎更接近实际,因为苏东坡的祖莹并不是在很高的山上。


综上所述,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苏轼《江城子》的亡妻墓地之景是梦中所见,“夜来幽梦忽还乡”,他梦中见所的安葬爱妻的山冈当然是当初安葬时的模样,那时三万棵松树刚刚种下,当然是“短松”无疑,这一点,恰恰为历来解诗者所忽视,也只有作此解,才合乎原词意,“短松”也才说得清。

最后,让我们再来品读苏轼的《江城子》,以表达对这位旷世奇才的崇敬之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东坡十九岁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天生丽质,贤德温淑,侍亲甚孝,受人尊爱。二人婚后恩恩爱爱,伉俪情深,对苏东坡为人处事以及治学为仕,都是最贤内助。无奈27岁因病去世。对东坡是巨大身心打击,成为一生之痛。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语气平和,却寓有绝大悲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冷清孤寂之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于是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这首词直抒胸臆,直写梦境,自然天成,从心底里不加任何雕饰淋漓尽致倾泄于笔端,真切而悲切,凄婉而哀伤,可说是一字一泪,引得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共鸣激赏,无可争议地成为悼亡诗词的绝唱。

其他网友回答:

谈到苏轼,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他的诗词,而在他的诗词当中,有一首《江城子》,写尽宋词之婉约,写尽古人之哀愁,写尽亡妻之恩爱,可谓文绝千古,义重情长,有人说,苏轼爱的不是她的小妾吗,但是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他的真心给了谁?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他的亡妻不是王弗,是包办婚姻吗?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情义呢,又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解读苏轼与王弗的一世恩爱,生死情长。

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一起赴京赶考,两年前,苏轼在父母的包办下,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可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地姑娘,知根知底,这不比京都的姑娘要好得多吗?你说他们有爱情吗?可能你说,这怎么会有呢?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没想到小两口先婚姻后爱情,从此开始了朝朝暮暮的陪伴,生生死死的爱恋。

王弗出身书香门第,但并没有大家小姐那种架子,苏轼给他的妻子的评价是“敏而静”,聪慧而低调,她最喜欢看他的相公醉心读书的模样,想想,妻子红袖添香是何等的温馨。而且有时苏轼遗忘的文章,她能“辄能记之”,对其他书也略知之。可能看出还是秀外慧中,知书达礼。

正因为妻子的聪慧和温柔,让她感受了家的温暖的妻的爱意。当他为赶考到了洛阳,会情不自禁,“如斯美景,谁人顾盼?景动人心,瞬息万里,他年他月,烛下花前。不醉美酒醉离歌,何时执手再重说?风流已散情不散,他日寻芳君为伴。”想念之情字里行间。江山有限情无限。

1061年苏轼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初做官,年富力强,但还不够成熟,而在这时,王弗就会在务实,明晓利害方面给他指导帮助,显示出务实精明的一面。因为他知道苏轼坦白直爽急躁火暴,总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苏与客人谈话,她总是躺在屏风后面静听,然后客人走了,再告诉丈夫以为人处事的智慧。

宋神宗1075年,苏轼刚到密州上任,那是一个穷僻的地方,生活得很不好,连吃饱都成了问题。他感觉很孤苦无依。正月二十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他的妻子王弗,叫着他的名字,子瞻,子瞻。

王弗在十六岁嫁给了比她大两岁的苏轼,两人恩爱情深,如上文所述,生有一子苏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王弗在27岁也就是1065年就不幸去世了。他把她葬在了家乡眉山,在离父亲墓不远的地方。从此苏轼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少了一个贤内助,他感觉孤苦无依,“余永无所依祜”,再也没有人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去面对风风雨雨。

他醒来了,那只是一个梦,他写了一首《江城子》无意中成为了悼亡诗中的名作。成了豪放苏轼的柔情代表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代表作,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感受词人那种哀愁,那种对亡妻的思念。可是人们又怎么能想到苏轼对亡妻的那种深情呢,不思量自难忘,真正的刻骨铭心,从来不会形之于口声声的思念,只会默默埋藏于方寸之间那方柔软之地。而对苏轼来说,今夜的梦就是出口。他又看到了她,要表达什么呢?千行泪不够,但一个眼神足矣。

一首江城子,夫妻生死情。苏轼对妻子的爱没有人能代替得了。或许王弗堂妹能安慰一下苏轼受伤的心。明天我们说苏轼与王润之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谢谢大家。再见@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头条读书会 @有书共读










其他网友回答:

苏轼一生共写过五首《江城子》,这里赏析其中一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十年来,生死隔阻,阴阳相界,你对人间世事,我对幽冥情形。均茫然而互不相知。自你去后,即使我强忍着不去回想,但昔日的美好情景也会时时映现心头,对你的思念更难以忘怀。

你长眠故里,我宦游密州,相隔遥远,我满腹的苦悲伤无处诉说。如今,我已是容颜苍老,风尘满面,两鬓染霜,青丝华白、我们即使有幸相见,你恐怕也不认识我了。

入夜之后,在恍惚迷离的梦幻中,忽然回到时时惦念的故乡,看见你正在小小的廊房窗前,临镜梳妆。你我久久相视,竟说不出话来,只有滚滚热泪,满面流下。

梦醒之后,依然是无限的凄凉和思念。我想,每年的此时此刻,在这月色冷清朦胧的夜晚,你也会在短松丛生的小山因上因眷念亲人而无比悲伤吧!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喜结连理。王弗貌美贤淑,苏轼年少有才,二人恩爱情深。可惜王弗二十七岁时不幸谢世。苏轼痛失爱侣,心灵的创伤和精神上受到的打击,难以言说。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家州知州,次年正月二十日,他与爱妻梦中相逢,因而写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前五句直叙生死隔阻、阴阳相隔的思念之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时间角度着眼来写。“十年”,点明时间之长,包含了其间的沧桑巨变和绵绵的相思之情,内容丰富,高度概括。

“茫茫二字,不仅揭示了幽明相隔、渺茫难详的现实,也表现了内心的孤寂空虚和落寞惆怅,更反映了思念之情的深切。著一“两”字,把这种无奈和情绪推及彼此,体现了词人与亡妻生前的相知相爱,突出了彼此间情感的深厚和思念的殷切。

但是,词人却收笔陡转,写出“不思量”三字,回意蓄势,紧接着一句“自难忘",扬起突发,逼进一步,把那种深沉的思念强调得异常显明而突出。纵使“不思量”已经“自难忘”,那么,如果时时“思量”,又将如何?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从空间角度着眼来写。“干里”,言其远---生者身羁密州,死者坟葬彭山,山遥水远,一层;生者身居阳世,死者深陷幽冥。幽明隔阻又一层。

“孤坟”,言其单---死者长眠地下,孤单冷清,一层;生者落寞寂寥,虽身处繁华闹世,但内心孤寂,又一层"无处话凄凉”言满腹悲伤一层;无处诉说,又一层。

之所以“凄凉”,是因为幽明隔绝;“无处话”则不仅因为幽明隔结,还因生死异处,相隔千里。词人在这有限的语言中包纳了极其丰富的内容。"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通过假设之词抒写生死离别的思念之情。

前五句极写不能"相逢”的痛伤。此处却用“纵使相逢”一转,别开天地,另创新境。词人牵肠挂肚,期盼能与长逝的爱要“相逢",可转而一想,即使相逢恐怕她也不认识我了,因为自己如今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不再是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了。

“尘满面,鬓如霜",既包含了官海沉浮、世事沧桑的悲苦和巨变,也包含了对亡妻日思夜想而经受的精神折磨和心灵摧残,惟优思而催人衰老,早生华发。


下片前五句记述梦境、通过日常生活画面的描绘,体现伉俪恩爱,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小轩窗,正梳妆”,刻画爱妻的形象,栩栩如生,似虚则实,这是十年前情景;“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描写夫妻相见惊定之后的表现,惟妙惟肖。

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要说的话太多,竟不知从何说起。现实中相思十年,梦境中一晃十年,这样大跨度的时空中,包容了多少内容啊!结尾三句,写梦醒后的感慨。

由梦幻回到现实,词人不再直接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而是推想孤坟中的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与上片起句遥相呼应。延续梦境意脉,既写了爱妻,同时也是在写自己,一 笔两用,手法很是巧妙。

这首悼亡词,全用白描手法,出语平淡朴实,但平淡中却寄寓着真淳; 情调极其哀婉,但却并不板滞。

上片写夫妻生死隔阻,不能相见,“无处话凄凉”,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纵使相逢”一转,由实入虚,使词出现了新的境界--现实生活中既然不能相见,退一步讲,纵使相见,恐怕也不会相识,似乎只能“无处话凄凉”了。

然而,下片通过“幽梦”使词的境界绝处逢生,偏偏就写现实中实现不了的,纵使相见也不会相识的相见,出人意表。词人笔墨翻卷,忽而写实,忽而幻想,波澜迭起,境界层出。虚虚实实,犹如天马行空,令人叹绝。

情调极其哀婉,但却并不板滞。上片写夫妻生死隔阻,不能相见,“无处话凄凉”,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纵使相逢”一转,由实入虚,使词出现了新的境界--现实生活中既然不能相见,退一步讲,纵使相见,恐怕也不会相识,似乎只能“无处话凄凉”了。

然而,下片通过“幽梦”使词的境界绝处逢生,偏偏就写现实中实现不了的,纵使相见也不会相识的相见,出人意表。词人笔墨翻卷,忽而写实,忽而幻想,波澜迭起,境界层出。虚虚实实,犹如天马行空,令人叹绝。

标签: 江城子 苏轼 鉴赏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