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独特的“断尾”收笔,该如何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2>地方语言的差异,个人用词的习惯,便是造成他人无法理解的原因。

“断尾”是什么意思?在以往的书籍中是查不到的。(能查到就不会有疑问了,对吧!)没办法,对于这类“个人用语”,不得不问度娘。

原来,这一书法用词的发明人,是香港书法协会主席黄简。

黄简先生的书法理论水平和书写水平,在当今是非常高的。他的书法讲座,更是独辟蹊径,不同于其他以往的书法类讲座。特别强调笔法在书法中的应用,并做细致的笔法讲解。对运笔的要领,他会先画出毛笔的运行线路图,然后进行原理解说。让人茅塞顿开。
“断尾”
,是他在讲座中提出来的。就是在写竖画时,以挫笔收。形态如突然折断的一样。

这确实是干脆利落。有图有文,说起来就容易理解“断尾”是什么意思了。

然而,在学习临摹时,我们是不一定要去模仿呢?王羲之在书写时是无意而为,自然天成。我们在临写时,最难临写的部分,便是人家无意而为的部分。这是无门可入,无迹可寻的自然而成的笔迹,任何刻意的模仿,都不可能得到原来的效果。即使王羲之本人,也不能。

在临写的时候,就要分清楚,什么是必须要学习掌握的,什么东西,是不能强求的。如“断尾”的效果,写不了,大可不必灰心丧气。谁都不可能写的和另外一个人相似。既使你自己,无意中写的一笔,也不可能重复出原模原样的第二笔。

临帖学习,学的是方法。照着外形去描摹,只会对外形做似或不似的描画,却不悟要达到临写字帖中的字,原书者使用的是什么笔法写成了这个形态,又用什么笔法写成了那个形态。得其笔意,胜过得形万倍。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所说的“断尾”,在学习书法过程中还是第一次听说过这个词,而且还是“独特”的。可能所说的“断尾”,大概是指行草书中的那种笔不到意到的点画线条吧!如《兰亭序》中的“年”和“楔”字中的横画和“楔”中“大”的“点”。




这种笔画不叫“断尾”,而是一种“意到笔不到”的笔法,这需要非常高超的炉火纯青的书法技法才能完成这种点画形质。它需要非常深厚的楷书功夫,因为只有楷书技法纯熟、点画线条技法、形态掌握的精准,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越楷书规矩的基础,看似随手一挥,却是不知多少年楷书的功夫技法融会贯通到行书笔法技法中去,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种线条轨迹,不是刻意而为之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在对书法的点画线条与技法掌握的高度纯熟的基础上,因势因意而为之所书写出的线条,自然而然,而意态十足。

如“和”字的“口”中最后一横画的收笔,明显没有回锋收笔至画中的痕迹,可是却意态圆满,笔意仍然有回收画中的意趣。如果功夫不到就缺乏横画收笔的形态和意韵。如下面的“无”字的长横的收笔之处,收笔就是戛然而止,气有外泄之弊病。

在如“在”中的“土”字的第一个横画的收笔处,还有“阴”字的“人”字的捺画的出锋处,仍然达到了笔不到意到的艺术效果。要知道,这种笔画在当时王羲之的书写状态下,是不可能有意而为之的,可以说是在纯任自然的书写意识状态下书写而成,但其点画完整的技法和意态表现的无一丝遗漏,这正是“笔不到意到”的奇妙和高明之处,与所谓的“断笔”之说,风马牛不相及。






标签: 断尾 收笔 王羲之 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