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散文的学习许多老师都会说一句:形散而神不散。这句话讲散文的形式简单概括出来。形散是指散文的形式比较宽松,可以一二句一段,可以一层意思一段。
可以通过排比,白描等修辞或文法表现形式。神不散指内容的中心思想是统一的。不能前一段的内容和后一段的内容毫无关联。
可以通过连续的比喻,反问,排比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将同一思想的不同方面写出来。以上是答题的够架。其次,散文的作用是表现自己对与感情,事情的发展的感慨。
作者要通过字里行间的用词来表现自己的内心写照。如:最普通的表现心情不好我们描述天气会写残阳如血,心情好的时候会写夕照如辉。
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处理完成整篇的心绪的抒发。散文其实并不好写,不想许多人说的只要堆叠形容词就可以。
需要很长时间对词句的磨练才能写出好的散文作品。应试中的散文一般不容易得高分的原因就在于此。
考场很多人不能在紧张的气氛里将自己融入自己想表达的氛围中。
所以在中高考中散文得高分的多是作文的好手。这需要不断的写,不断地练习。除此之外,多看别人的好散文会让自己在句子的运用上有很大的飞跃,我们会想到:为什么这个词这么用感觉这么好?
这样很多的积累下来你就也会用了。随笔对照散文的唯一区别就是叙事性比散文要强,散文的抒情更浓一些。加油吧,这写都是我的感受。大家共勉~!哟
首先解决几个概念性的问题。一是文无定法,散文也一样。 二是散文种类繁多,有广义、狭义的区别。三文学作品中的散文也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夹叙夹议性散文等。
我们今天仅就区别于小说、诗歌、剧本的一般性散文的写作特点讲几点竟见,供大家参考。
(1)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即材料,"神"即中心、主题。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表现的主题(神),必须明确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了更好地为表达主题(神)服务的。
所以,散文在谋篇布局时,必须做到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刻表达神的蕴意。
(2)意境深邃。
借助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由实而虚,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景、物理、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3)语言优美。
散文的语言,应该优美凝炼。
所谓优美,就是语言生动活泼,清新明丽,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溪流,叮咚有声,娓娓道来,情意切切。
所谓凝炼,就是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面,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总之,散文应该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其他网友回答:现代散文不同于古代散文。散文,顾名思义,就是比较随意的文章。散文不同于诗词歌赋,在今天也不同于小说传记,不同于报告、总结、论文、学术著作等。散文之所以称为散文,就在于它的“散”。大可信马由缰,神驰万里;小可一草一木,见微知著。可以家长里短,油盐酱醋;可以谈古论今,家国情怀。
散文是心情,思想,感悟的翻译官,也是人性,欲望,善恶的书记员 ,只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即可。一百字还是一万字;一挥而就还是字斟句酌谁管得着呢?不要拘泥什么“龙头、豹身、凤尾”,什么“形散而神不散”,什么“三要素”、“四要素”的,跟你说这些条条框框的人多半自己也写不出好散文的。
但是,如果想写出一篇优秀的散文那就不仅仅是情感发泄,想说就说那么简单了。想言之有物,不作无病呻吟,就必须有生活阅历,有独到视角,有深邃情感,有特色语言。你必须博览群书,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你必须历尽沧桑,有丰富的生活阅历。
真正的散文大家,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只知道归有光、朱自清、毕淑敏、林清玄、余秋雨这些大家们的散文像滋味无穷的盛宴,美不胜收的风景,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振聋发聩,直达胸臆,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历经坎坷,学富五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写散文没有什么真正的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学。
其他网友回答:写意是散文的灵魂,而只记述事情的经过或事物的表象那就不是散文。
散文,文散意境不能散。
所谓意境就是你要描述的客观现象与你的思想感情相结合的值得欣赏的艺术境界。
而艺术境界从来都是虚实相生,意与境谐的。就如画画,写实的只能被称为功笔不错,而大写意的就被称为想像力特好。
但意境并不代表意蕴,意蕴就是要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即一般的事物经过发掘会反映出不同反响的意义来。
但不能生拉硬拽,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写散文的思路往往都缘于事或物的一个点,那是一个发光的点,你顺着那个光点寻去,有可能曲折坎坷的进了山洞。没准儿能发现一堆晃眼的珠宝,但不能见啥拿啥,见啥拿啥有可能你就走不出来了,过久的迷茫会使你前功尽弃。
而是要拿与最初逋捉到的事物相匹配的那枚珠宝。
然后走回你的出发点,将那枚珠宝镶嵌在你要陈述的事物上,这就圆满了:)
把散文当诗歌写,写出美的情感,描出美的画面,美的律动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形逸神不散,又富于画面感,是为美轮美奂。
抛砖引玉,随手摘一片绿叶,分飨读者——我个人的系列回忆性散文《西去流云东逝水·童年的云与梦》片段:
童年是人生美好的季节,生命之初的一叶小船,载着金色的梦想,遥远的渴望,深情的向往。起窝的生命,洒上了阳光,飞翔快乐的童真,飞扬天真和幼稚。快乐传响回荡,心灵的嫩绿,融合窗外的鸟语花香。童年的故乡,留给我最动人、最真实的记忆,是 1965年深秋的那个下午的情景。五十年过去了,我对那天的记忆,仍极为深刻、明晰!
雨后新晴,天空晶莹若一面镜子,曾经风雨紧锁的心胸,也随之开阔,清气拂大地,千里遥相见,天地间一派清新向上之景。一碧万顷的田野,伸向远方,在极远处与天地合为一体,澄澈的青天似染上大地的翠微,展现出快乐的画境。这样的时刻,乡间官道上,自东向西,走来我的父亲、母亲和我,弟弟由母亲抱着。这年,我五岁,弟弟三岁。
离开了古旧晦暗、令人感到压抑窒息的外婆家,此刻走在乡间官道上,尽情呼吸自由清新的空气,我心情一下子好转。路边的细草丛中,开满了蓝色、红色和黄色花儿,笑眯眯望着太阳,向我们放射诱人的芳香,奇特的气息沁人心脾。梦中美景触手可及,在大自然怀抱中,心灵被抚慰和滋润,心中也泛起了嫩绿,淡忘了当天在外婆家门口,那几个小孩骂我们地主家的外甥,发生打架的事情,孩童的快乐情感又复苏了。
南望秦岭,蓝墨绘出千年画,北望莽山,沟豁阴阳极分明,近看田野如棋局,垄垄绿波涌荡。饱含宿雨的田野中,一望无际的麦苗,若新毯般覆盖大地,醉人的嫩绿色,令人产生幻觉!绿毯之上,棉花雪白,辣椒火红,蒜苗、萝卜、白菜、苜蓿青葱,它们以别样色彩,像花儿一样星罗棋布,点缀绿色大野,道边堆积的玉米秸秆,散发出清甜的芳香,蟋蟀在草丛合奏欢快之曲,小鸟在白杨树上欢唱。天空如洗过一样碧蓝,一群白鸽带着哨音飞过,这样的田园风光,真若艺术大师的杰作!
乡间官道上,尚带雨后弥漫的湿气,使人感受到空气的滋润和清新,泥涩的道路中间,已被前人踩平,路面尚显松软,泛着青白色的亮光,像蚯蚓一样延伸向前。两边田野里,散发出淡淡、温润的泥土清香。阡陌间绿树成行,高低绿色相映,更显平野井然之绿。两旁不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树上鸟儿开始欢唱,欢庆雨后新晴的气象。老人进出,孩子放学,欢声笑语无不显示乡村的生机,及其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
在绿色相夹的小道中游走,心里也充满绿色的快意,此时感到自己身心,也与这片醉人的绿色融为一体。幼小的生命,好奇地窥探外面的世界,向往着成熟,目光所及的景物,在大人心目中早已习以为常,而在我的心目中却新奇。温润的阳光下,田园诗般的八百里秦川腹地,苍茫、雄浑、悠远,轻灵、明快却又不失厚重、古朴,生机盎然的晴翠,诱发幼稚的心灵,静静地感悟生命的意义,感受人生之初的快乐……
走了不多一会儿,我稍觉有点累了,步伐不像初始那么灵动,便被过于怜子的父亲背了起来。伏在爸爸背上,呼吸田野间万物和泥土中散发的沁人肺腑、难以名状、甜丝丝、迷醉人的清香空气,目送近空中一群自由飞翔的鸽子,伴着悦耳哨音,心儿也随它们飞向天空,飞向远方……
我想飞到渭河岸边,看看渭河到底有多宽,河里的鱼儿有多大,坐在秋水中的渡船上,感觉一下船上和地面有啥不一样;想飞到终南山上,看看南山(秦岭)有多高,看山上都长些什么树和草;飞到北原上看莽山泉水,看那泉水是怎样冒出地面;我想飞到东方的大海,看太阳是怎样从海上升起;想飞到西方,看太阳落山的地方到底有没有金凤凰,看金凤凰如何迎接太阳回家;我更想飞到爸爸将要工作的南方,看看爸爸在那里怎样工作,湖南人的说话、发音,与关中人到底有啥不同……
心在渴望飞翔,而身体不能飞,在这美好时光,由爸爸背我走,感受到父亲深深爱意的同时,也感受到爱的束缚,更不忍父亲脸颊已经有汗珠冒出,于是提出要下来自己走,而父亲却执意不允。一路上看远山,望白云,心儿飞动;看近树,望田野,满目葱翠。加之又有空中、树上的鸟声,地里蟋蟀的合声相送,特别是在外工作的父亲与我们一起同行,难得的时光中轻松愉快,心情舒畅,觉得回家的路走得很快,很快……
谢邀:
立意要鲜明,
形散意不散。
围绕中心写,
可引经据典。
词语要华丽,
联想要精选。
层次必分细,
语言务精简。
以上是自己的写散文心得,不当之处,请好友斧正。
无意间看到这个问题,我不是专业作者,但业余时间也写一些散文,说说我的看法,相互学习学习。
如何写好散文?其实不少人都有这个疑问,我想有不少名家也有这方面的论述,还有人更是著书立说来论述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看了这些东西就会写散文了?显然不能。
写散文,并不是解数学题,没有固定的步骤,也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人那样说,那也是他的写作方法,我们并不能照搬过来。
散文,要能吸引人,首先必须是语言要有特色,独特的语言风格会让人眼前一亮。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写出来韵味完全不同。有的人写的散文如白开水,平淡无味,读有的人的散文则如品茶一般,回味悠长。
因此,我们可以去阅读名家的散文,开始也可以模仿他们的写作方法,但最终还是要保留自己的特色。
散文是繁好还是简好?这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有些人能将一件小事写出长篇大论,所谓以小见大,有的人则将大事一笔带过,即所谓言简意赅。这得由散文的主题来决定。
散文虽“散”,但必须有主题,要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这是散文的筋骨,站立的根本。所有的描写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不能偏离,即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但是,不能光有筋骨,还得有肌肉,素材的描写便是。选取合适的题材,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不断烘托出主题。这样,散文才会有血有肉,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素材从哪里来?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眼有所观,心有所思,意有所表,有感而发,便有了写散文的基础。无论什么文章,包括散文,都应该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文章,如空中楼阁,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一般,表面上看起来很美,但并没有生命力。
写散文,最终都要归结到“写”上,就是要动笔。只有不断的写,在写的过程中摸索自己的语言特色,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进步。光靠想,光靠“写作秘籍”,希望能找到一种一劳永逸的万能的写作方法,那怎么也写不出散文来。
所以,写好散文,要有一双勤劳的手,要有一只有特色的笔,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这应该是缺一不可的。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平台邀请,写好散文不容易,首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当今浮躁的时代,静心写作,不能拿文字敷衍头条网友。写出精品是永远值得追求一生的目标。
写作没什么秘籍与捷径,是辛苦笨重的劳动,写作是一种兴趣与爱好。构思行为是一种喜悦。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快乐。写作就像揉面团,文字做好揉的干净点 反复糅合提升,推敲语句,锤炼语言,惜字如金。假如别人修改你作品一个字一句话能知道。
文学作品没统一标准与格式,形成自己风格特色。说出别人没说过的话。要有丰富想象力,写独一无二的文字,别人咀嚼的馒头,自己再吃,没味了也恶心。有惊艳的语句,有时也靠天赋,写作本身就是难事,独辟蹊径。是相当高的人生境界。
散文不像诗歌,要求韵律,语言精炼。不像小说刻画人物特点。文联一个诗人说过,散文是诗歌的下脚料。写作本身就是输出过程,需要大量阅读来支撑。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无用之美。散文有什么用?没什么用,像吃美食一样愉悦身心。写作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一方面要多写,一方面要多看范文。第一要务是把文章写通,而不是用空洞的话语来表达思想的“深刻”。从小我们就听妈妈讲故事,写散文也离不开故事,和小说不同,侧重不同。讲好故事是写作的基础。好的立意也是写好散文的关键,合理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是散文必须条件,追求诗歌一般的意境。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是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写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无病呻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会拥有读者。怎样写出真情实感呢?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只有对生活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借鉴名家作品。
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一定要大量读书,读名著读名家,向他们学习。一方面学习他们怎样从生活中捕捉灵感,提炼主题,领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真意;另一方面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看他们是怎样剪裁运用生活这块原料的。
加强理论学习。
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实践更容易成功。散文“形散神聚”,“凤头猪肚豹尾”,“开篇如爆竹结尾如洪钟”,顺叙、倒叙、插叙,随立足点的转移情和景也随之转移,伏笔照应的设置安排等等,都是较好的技法,我们要通过学习,揣摩应用,最终使自己能够活学活用,驾轻就熟。
散文犹如一个花篮,可以装盛我们缤纷的思想,可以装盛我们偶发的情绪,可以装盛我们瞬间的情趣……懂得写法并不一定就能写好,归根结底,我们得勤加练习!
(图片来自网络)
散文,散即段落结构短甚,讲单扼要,内容丰富,易懂,文即意义含量重,如记载一个人事迹,或事物需要色彩,论调意义丰富,与论文同汤同味,都是短,快,气势磅礴,使人一目了然,但不能长篇大论,画蛇添足,遭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