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追求完美会怎样?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谢邀请


01


首先得肯定追求完美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老话说的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究竟完美是个什么定义?任何事情有没有完美一说呢?


小黄是个工作狂人,做事细心,追求完美。因为表现优异,得到领导认可,并让他担任了更重要的岗位。之后小黄就给自己设立了更高的目标,可是几个月过后,他的团队成绩并不如意,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不好,下属们也颇多怨言。原来,小黄在提拔后,将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到自己的下属身上,要求他们做事也追求完美、不能有丝毫差错。在几次发现下属达不到她的要求之后,他就事必躬亲,甚至自己做了原本下属该做的工作,下属的积极性也大受影响,时间一长,小黄也不堪重负,做的很多事情也达不到他心中的完美,于是强烈的不安全感产生了。他越来越想控制所有的工作,却越来越事与愿违,不断的恶行循环之后,他渐渐失去了往常的快乐。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可能不止有小黄,还会有小张小李,总是有部分人事事追求完美,却将自己掉进无尽的疲惫和烦恼的深渊。


02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Hewitt曾经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要求自己型。给自己设定高标准,而且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是出于自己。二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三是被人要求型。追求完美的动力是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总是感觉自己被期待着,时刻都要保持完美。


03


事事追求完美其实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是 它可以让人不断有向上的动力。

二是 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尤其是当今社会,社会关系复杂,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它让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更举步维艰,从而导致性格产生变化,会变得急躁、自卑、多疑。

这种情绪的变化,不仅影响了自己,还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人。


04


勇于接受生活当中的不完美,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到让自己问心无愧,有点遗憾也是美。

别让事事追求完美影响了你本该有的幸福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具体以下几个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

一、事事追求完美,说明你是一个办事很认真的人,同时也是对自己要求 比较苛刻的人,虽然你会很辛苦,但是你却不会认为是辛苦,相反的你会认为那是你的成就,如果成功了一件事,你会很开心。

二、事事追求完美,也说明你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如果哪件事做不好,你就会感觉很没面子,会很不开心,这样的你有时候会感觉很累。

三、事事追求完美只是一个幻想,根本不可能达到,古语有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我们只是平凡的人类,所以你想做到事事追求完美,只会给你自己增加压力。

四、事事追求完美,一旦你达不到,会让你的精神受到伤害,你会经常念叨,那件事没做好,哎怎么没做好呢,久而久之会让你产生忧郁症,你会变得脾气暴躁,越是这样越容易犯错。

五、如果做不到你想要的完美,你会失望,你会怀疑,变得不再自信,明明能做好的,你却做不好了,然后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有可能厌恶人生,感觉你的人生毫无意义,你会想我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还能干什么?

六、如果你能把事事追求完美,改成事事尽量完美,那么你的人生会很充实,无论对于你的婚姻、事业、人际交流等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做什么都会很认真,很细致,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七、追求完美的路上,会让你的人生很有意义,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很大的精神困扰,会让你有一种成就感,也会让你有一种失落感,患得患失,最后带来的后果,我想你应该知道吧。

八、建议你学会让步,既然不能追求完美,那就尽量做到完美,心态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平和的心态,才会让你做的更加完美。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一个搞笑的事情。在美国那会儿,我在一次冷餐会上,认识了一个在大公司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的朋友。这朋友特别健谈,一顿饭说了许多他许多过的面试奇葩,包括一些不为人知的行业趣事。

他提到其中某一次,面试时遇到一个印度裔的求职者,一开始的软技巧问答都回答得不错,直到后来他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然后这印度哥们不假思索地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完美主义,上级布置给我的任务,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害怕出一点差错……

他还没说完,这位人力资源经理直接来了句:不错不错,台词背得挺流利的嘛。

后来从他口中我才知道,在美国的印度人开办了不少专门针对印度应届生找工作的培训公司,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美国职场,包括面试时的各种问题。

所以类似于“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早就应对自如,用一个看似贬低自己,实则抬高自己的所谓缺点“过于追求完美”来“完美地”应对过去。

然而,接下来这个经理又接着补充了一句:这帮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其实完美主义在我们职场一丁点都不吃香。他如果真的有完美主义这样的缺点,甚至比粗心大意、不拘小节这些缺点更令我们担忧。

当时我还有点不太理解,总觉得以我过去接受到的观念和思想,会认为完美主义总体而言,应该算是一个偏向“利大于弊“的属性吧,怎么到你这儿就这么可怕了呢?

于是我直言不讳地把这个想法告知了他,这位HR经理没有直接答复我,而是说了他自己亲历的一件事:在他刚进公司那一年,有一个叫John的常青藤毕业的应届生被招了进来,此人的能力的确很强,做任何事情都手脚麻利,干劲十足,而且领会上级的意思也特别快。感觉上无论布置什么任务,他都能做得非常不错。

然而后来他注意到了John的一个细节:他总喜欢把自己的办公桌弄得非常整洁,除了一个相框和几个文件夹之外,几乎不放任何其他东西。某次一个捧着咖啡的同事路过时,不小心溅出了一些在他桌上,John就表现得非常生气,要那个同事不要再犯这样的蠢。而这种小事情换了别人一般也就是开开玩笑就算了,所以出于HR的职业敏感,他觉得John很可能性格上有问题(事实上过度的自卫性,的确是完美主义者的特质之一)。

果然,后来某次上级交给John一个很重要并且时间很迫切的任务,到了快要交接的时候,却十分意外地发现John不仅没有顺利完成,甚至进度还差得很远很远,而且当时的John一反常态地非常暴躁……

后来大家才知道,John这次接手任务后,在进程中的某个环节遇到了困难,完成得非常痛苦,还出了许多差错,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彻底推倒重来。这样一来,原本就耽搁了时间,没想到重新做到这步时,依然困难重重。这下好了,John就像一个被绳索绊住了脚的鲁莽士兵,不顾一切地想要挣脱,但使出的全部是蛮力。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竟然把这个业务高手折磨得死去活来。

接着HR经理跟我说:你看,这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典型的行为,平时你觉得他是个厉害的人物,但却不会意识到,这样的人在公司里很可能是个潜在的定时炸弹。一个人粗心马虎、不拘小节这些,都是习惯问题,可以在职业生涯早期通过训练逐步解决,但是那些完美主义过头的人,实际上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有问题,可是他们往往自己还意识不到。

他说的其实没错,完美主义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一个思维方式上的缺陷:看问题过分简单粗暴化,非黑即白,没有缓冲区也没有过渡环节。

并且我们得承认,很多完美主义者其实个人能力是很强的,往往是超出一个群体平均水准的。但是,这样的思维习惯会让个人能力很强的他觉得,一切都可以如他所愿般理想化,包括每一个细小的步骤,每一个微小的环节,都是如此。

可事实上呢,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实里总是会有许多无法完美解决的事情,这时候完美主义者就会觉得无法接受,并由此产生巨大的挫败感,或是进入烦躁状态。

John就是这样,从小事上,他的确可以把自己的办公桌维护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但是当外界的某个扰动,比如同事的一次意外失手,让他的这个理想状态出现偏差时,John就会不自觉地觉得恼火。咖啡泼溅出来,清理一下就没问题了,可是大事上呢?所以当遇到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时,John就会被一次次的失败所产生的挫折感充满,依旧一味想解决所有问题,却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过于追求完美主义,其实是一种偏向低幼化的二元向心理状态。就像小孩子总是认为世界上只有善恶两面,东西只有好坏两个属性,看到好吃的零食要么就想全部占为己有,要么就赌气一个也不要一样。

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让完美主义者很难接受微小的人生失败,毕竟在他们看来,一切都应该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挫折时,他们会产生的挫败感要比普通人强烈得多。

这样的例子其实在身边就很多,可谓俯仰皆是:下棋时,走错一步就懊恼无比吵着要悔棋,要么就心灰意冷地草草结束一盘棋认负。打个MOBA游戏,一个野怪被队友抢了或者是自己一不小心失误送了一血,就觉得这局不用继续了输定了,开始负面情绪爆炸。

这种思维方式延伸下去,就会让人变得极其狭隘,过分重视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情,甚至产生强迫症的倾向。

比如我认识某个姑娘,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完美主义者特质,据说她每次在各种正式社交场合之前,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挑选自己应该穿哪件衣服去赴约,还要仔细琢磨自己应该化怎样的妆容。反过来,如果她出门后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没挑对,妆没化好,就会一整天都处于焦虑和烦躁状态。

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更好笑,每次写论文之前都会用各种理由拖延症发作,迟迟不写,然后一写起来就要花费远超别人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他每次快要写完了,都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文中好像有哪里语言不通畅,可以修改一下,哪里用词不准确,可以换一个说法等等诸如此类……而事实上,那都是一些非常旁枝末节的问题。

这些其实都说明了,重度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具有潜在而不易察觉的弊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心态,或者说避免落入这样的状态呢?

首先,还是要从作为根基的思维方式入手,不要觉得一件事只有好和坏两个属性,更不要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下做到最好,实现完美的,毕竟,只有广告词里才敢那么写。

而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这样简单粗暴的划分,一件事情可以是“已经足够好,但还有一些方面美中不足的”,也可以是“整体上还存在上升空间的”,更可以是“需要立刻改进提升的”。这样多元化的定位,才能真正切中问题的要害,让人更看清事物的本质。

对于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而言,也不存在做哪件事是“绝对成功”或者“绝对失败”的,你可能在某个环节上做得很差,但是其他环节上的出色表现,并不会让你在整个过程中一无所获。像John那样,在工作流程中的某个细节上遇到困难总是失败,完全可以寻求在此方面有经验,或是更有能力的人帮助处理解决,而不是以完美主义者的姿态,事必躬亲钻进牛角尖。

第二点,在整个计划中,不要被那些微小的细节所束缚,一旦某个细节受到干扰就全盘否定。

比方说我以前有个朋友,生完孩子之后一直对自己身材走样觉得不满意,然后某次发下宏愿,说一定要瘦身成功,计划是一周六天,每天晚上饭后7:30到9:30,去一家很有名的健身中心练瑜伽,并坚持一年。为此,她还特意买了专用的运动服和鞋子。然后仅仅过了一周,她就再也没提过这档子事。

原因很简单,如果真的想要健身锻炼,根本没必要在细节上制定得那么周全详细,追求完美。那家健身中心的确很优质,可是毕竟远啊,小区里的健身房难道就不能锻炼吗?再者,瘦身难道一定要每天做瑜伽吗?慢跑、跳绳、打打羽毛球,都有很不错的效果,而且搭配起来执行更有灵活性。至于那些时间上的安排,非得穿某某品牌的运动服运动鞋,完全就是不必要的完美主义思想在作祟。

因此,这样大而全的计划,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一个环节不能满意,往往就是彻底废弃的结局。同样的,被种种教条束缚住自身的人,总是难以真正做好一件事,或者事倍功半。

第三点,要接受缺憾,并尽快意识到自己无法面面俱到,做到完美,继而学会取舍和放弃。

我在华盛顿特区的时候,亲历过一堂当地幼儿园的情绪管理课:这堂课上有一个内容,就是老师先布置一个任务,要孩子们用一套五颜六色的积木,搭建一个很漂亮的城堡。任务并不难,老师也先行演示了好几遍,但是在小朋友们完成的过程中,老师把某个颜色的零件事先藏起来了。

当小朋友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有许多孩子当场哇哇大哭,他们觉得缺乏那个零件,自己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作品。但是只有很少的几个小孩,借助其他颜色的相似零件,依然完成了这座小城堡,只是看起来没有标准样品那么齐整顺眼。然而,一个是带有缺憾的完成品,一个是一堆弃置的积木,哪个更有意义不言自明。

成年人的世界里同样不缺这样的例子,我以前认识一个小区里开包子铺的小老板,生意好到天天排长队。老板就给我说过,创业之初他发现这个小区竟然没有一家早点摊,于是立刻租了店面经营,当时找不到好的面点师傅,他就自己亲自上,连着几天琢磨了工艺流程就开张了。

虽然刚开始口感不佳,但是抢占了天时地利,经过改进和引进好师傅,很快就做大了。他坦言,如果当时他追求完美,过分考虑什么口感、发面的技巧、包子馅的搭配、店面的装潢等等细节的话,很可能来不及开张,就被别人家给挤掉了。

对于这种事情,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到位:实用主义者的成功,总是在行动中完成;完美主义者的成功,永远停留在脑海里的构想。当你想得越多,顾虑得越多,越是想要做好,往往却会沦为纯粹的空想。

最后,对于完美主义的思辨,一位伟大古人早就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词,给予了我们充满哲学的观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实里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无法掌控,也无法去苛求完美,能够长长久久和和美美地生活下去,就是幸福的人生。

其他网友回答:

完美无缺,在心理学中会成为阿基里斯并发症

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一味地掩饰自己额缺点,追求完美,经常挑剔别人的是非,可能是得了“阿基里斯并发症”

就是一个希腊故事,认为自己无比英勇,战无不胜,刀枪不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没有任何弱点,最后还是死在乱箭之中。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自恋,如果是健康的自恋,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提升自己自信的手法,但是如果过于自恋,觉得自己最完美,很容易退行到“一元世界”也就是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样的人会花所有时间去证明自己是多完美的,当然,在事业上很多时候,真的是无可挑剔,但是,但凡有人指责一句,就会无法接受,也不会从批评中吸取教训,而是认为对方诽谤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了解自己,觉得自己很孤独,这样继续下去会造成很紧张的人际关系冲突。

有时候他们会把这种追求完美的感觉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的不完美~所以人际关系很难协调~~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就是这样累死的。诗人李贺也是。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一个典型的处女座,每做一件事之前总要反反复复,左思右想,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索性干脆不干。写篇文章,从题目的斟酌到谋篇布局,做不到完美是不会交稿的;策划一场活动,经常囿于细节出不来,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低产而拖拉,重则会影响工作。确实如此,许多人就会因为太过追求完美而导致行动力差,效率低而错误频出。机会在与朋友聊天中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做事之前前怕狼后怕虎,觉得做不好丢人,殊不知哪有什么完全成熟的时机,谁不是一边积极地行动一边不断地改进。反观那些有了想法,思量之后觉得可以做就着手筹划的人,纵使结果不是很满意,却也在完成的过程中知道了漏洞差别,才能有之后的增进完善。

记得2011年微信上线,一直到2013年的火热兴起,成功把自媒体转移到手机自媒体上,学新闻出生的我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但2012年到2013年正处于人生结婚、生子育儿等重要时刻,加之一个拖后腿的老公的屡屡打击,追求完美的处女座的我松总想一切都完善,先想好方向,还得找人手,学编辑,越想越多,越想越乱,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而今看着周围一个个公众号做的风生水起,只能望洋兴叹。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所有,承认不完美,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

事事追求完美易得强迫症和焦虑症。因为现实一般都达不到理想中的完美,达不到心里预期的效果时容易导致压抑、失望和烦躁,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会毁掉自己。

世界上哪有完美?白玉尤有瑕,契诃夫说:“世界上没有完美,允许你有十二次修改,也会有遗憾。”

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是个理想主义者。持这种想法的人,是唐吉坷德式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是无法生存的。

对待任何事物,应当用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看待。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去想。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请,这个小编有一点点个人体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追求完美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尤其作为搞艺术,搞纯技术活时是非常好的个性,但是如果缺乏绝对资本又必须需要团队合作时,或者搞偏管理的职业,追求完美的个性是会让自己很难受的。

追求完美会怎么样,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结果肯定是不一样了,宏观地分析,分几个类别吧,

第一类,本身个人智商超群的天才,又有绝对的权力等资源,比如像乔布斯这种追求完美还脾气暴躁的天才,他的完美追求就造就了苹果对手机的颠覆,不是那种偏执的完美主义追求,也许苹果手机里很多技术都很难被突破了。如果你只是个普通技术员,即使你是天才,没有遇到伯乐前,最好别事事都追求完美,能在某些方面适当允许瑕疵,毕竟这世界大多数还是普通人,有些完美的要求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而不被理解,如果又缺乏开阔的胸怀,有时候真的会挺难受的。

第二类,独立艺术家们,这些人没有点追求完美的性格,也难有大成就了。但是呢,是否必要在事事上都追去完美?比如成家选对象,人可是没有完美的人,世界更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生活也不会有完美的生活。因此呢,作为独立艺术人,对自己工作方面追求完美没问题,至于其他方面,应该把认知放开一点。

第三类,普通人,追求完美的本质意思,就是想按自己认知的意愿得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输入与输出都要按个人认可的意愿发生,这也即是资源的投入与产出问题了,那投入的资源是自己能决定掌控的,当然可以按自己认知输入,如果这种输出是纯物理化的(也就是没有其他社会因素可以干涉到,比如以上艺术家创作作品就属于物理性输出),但是如果输入资源不是自己能绝对掌控,输出是会被社会因素干扰,那事事追求完美的个性,痛苦可能多过快乐吧。

尤其在讲究团队智慧的当今社会环境里,各门类技术的合作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如果凡事都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追求完美,可能真的很难做成一件事情,或者效率会很低,这年头的市场竞争,晚一点可能就意味着未生已死的境地了。

总结:

人类世界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完美,只存在某个个体认知里的完美,你的完美在别人的世界不一定是完美,甚至可能还是缺陷。

追求完美本身是一个好的个性,尤其对于技术职业,所谓工匠精神,其本质就是需要一个追求完美的个性,但是不应该把这种完美主义过度地融入日常生活里,尤其对于缺乏资源的人来说。

人应该有一点追求完美的精神,然后把这种完美主义转化成勤奋、真诚与认真。其实日常生活里,大多数人都更习惯混,这就是典型缺乏完美主义意识的人。

个人建议: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能学学易经,了解易经关于阴阳关于圆的思维理念,这有利于自己在技术上追求完美,但是在与人与社会的交流上又能懂得灵活掌控。

其他网友回答:

事事追求完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结果:

一方面,追求完美会产生好的结果。

因追求完美而对自己要求很高,如此会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人以事为依托而修炼。特别在细节之处,追求完美之人会较真并精益求精。我曾有一个同事,在家庭保洁方面属于追求完美之人,每次到她家,都给人特别整洁之感。当然她的家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用在打扫和整理上了。如此而为,也造就了她认真细心的做派。

因追求完美而具有匠人精神,所做之事本身产生了一个附加的价值。匠人精神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这种精神也可以称为追求卓越。卓越是一种习惯,其根基在于追求完美。我见过这样一对老人。老两口每天早晨在小区附近做煎饼果子。我从第一次吃他们的煎饼果子开始,就喜欢上他们的作品,至今差不多有五年了。在与他们断断续续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煎饼果子所用原料都是自制。做煎饼的面、果子、酱及调料全是自家生产,这样就确保了独家口味,他人无法复制,只要吃一次他们家的煎饼果子,保证你会惦记下次再来。煎饼果子的价格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也始终保持稳定。有一次我问他们:“你们的煎饼果子这么紧俏,为什么不加价,这样可以多挣点钱。”老大爷说:“我们做的是良心活,大家喜欢吃,我们也高兴。”老两口话不多,但你可以从他们的一道道工作程序中,看出他们的用心。一对老人用他们对煎饼果子品质的坚守,用心亲手操作出独家、可口、令人难忘的作品,每一道工序都不大意,每一张煎饼都圆满完成,凭良心不抬价,这大概就叫匠人精神和追求完美的真实写照吧。

另一方面,事事追求完美会产生坏的结果。

追求完美可以,但不能事事追求完美。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如果事事追求完美,可能的结果就是事事不能达成完美。完美只能限定在一定的事上,否则人就会被事所奴役,搞得非常累。有些完美主义者也会时时产生焦虑,甚至因为追求完美而无法开始做事,或者因为追求完美而难以完成任务甚至造成拖延。

标签: 事事 追求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