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因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为中国人所知,李敖因为《传统下的独白》一书为中国人所知。在台湾的柏杨和李敖,这两个人生前一直以来都是无数年轻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归结起来,李敖看不起柏杨,第一个原因是文人相轻,觉得他文章水平不行。第二个原因是对义助柏杨后柏杨的冷淡态度怀恨在心。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李敖瞧不起所有给国民党当局捧臭脚的人,柏杨未能免俗。
李敖为什么看不起柏杨?其中还有一段历史渊源。
1965年李敖和柏杨初次相识,李敖32岁,柏杨45岁,论起来柏杨算是李敖的老前辈。因为之前打过一些笔仗,一来二去两个人开始了来往。李敖虽然口称“柏老”,对柏杨的作品却不十分恭维。
李敖评价柏杨:杂文以外,他的历史作品写得很热闹,但是颇多错误,给他同一水平的读者看看可以,给专家看就会笑,这是因为他的历史基础有问题的缘故。
自古文人相轻,李敖打心里看不起野路子出身连一张文凭都没有的柏杨。李敖可是台大实打实的历史研究生毕业,深得胡适、殷海光、姚从吾等国学大师的厚爱和真传。但是当时的李敖对柏杨这个人,抛开作品不谈,倒是颇多好感。
1968年,柏杨因为“大力水手”事件被国民党约谈,李敖基于“同情与人权”和一贯的义气,决定帮一帮这位作家朋友。
柏杨入狱,将李敖视为可托生死的朋友,李敖尽管自身难保,依然奔走相告,联合孙观汉等人大力营救,利用海外舆论施压国民党。
十年后柏杨出狱,对昔日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如李敖、孙观汉等人,没有一句话的感激。不知何故?反而一再在新书中对没有干系的国民党要人感恩戴德,李敖对国民党人一向深恶痛绝,更是不齿那些给台当局捧臭脚的文人。
柏杨在监狱里学乖了,没有了以往的那种冲锋陷阵的勇气。加之柏杨不顾夫妻情义,执意与当时的妻子艾玫离婚,据说因为柏杨怀疑自己坐牢期间,妻子艾玫与李敖有染。对此李敖哭笑不得,同时气愤不已。
柏杨出狱后,和李敖断绝往来,对李敖也是讳莫如深。 后来柏杨出版《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为了惩罚柏杨的恩怨不分,以怨报德,李敖写了《丑陋的中国人研究》一书,来批驳柏杨其文不实,其人不仁。
总结起来,两人的恩怨,从一开始的惺惺相惜到后来的老死不相往来,恐怕是政治意味多于个人原因。李敖蹲过两次国民党的黑牢,出狱后性情不改,攻势更猛,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投降。李敖就像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反叛者,他反叛国民党当局和一切捧臭脚的文人。
早年的柏杨,其实是一个很天真的人物,对国民党当局抱有很天真的幻想。
在约谈之初,他甚至以为以前的老东家蒋经国会出手救他,但是他丝毫想不到,国民党要拿他当政治牺牲品,杀鸡儆猴。
柏杨出狱后,已经没有了李敖那样旗帜鲜明的气魄,毕竟他已经是一位老人了。
2008年柏杨逝世,2018年李敖逝世,十年之间,有如宿命。论起来这一段大师的恩怨过往,不胜唏嘘。
我是一刀,欢迎关注头条号:博书。重拾阅读习惯,为生活埋下小小的信仰!
其他网友回答:柏杨这个人我不做评价
我只说《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
无论这本书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写,我对这个书名就十分排斥。
中国人认为自谦、自省、自我批评是一种美德。
但不是自贬!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味道就变了!
比如你烧了一道菜,很美味。
你谦虚的说“献丑了”无妨
或者你说“技艺拙劣,勉强对付一口”虽然有点过,但也算蛮强。
但如果你说“我做的菜和狗屎一样难吃”这就有点过了....这种不客观的过分谦虚其实是另一种极端“自贬”说白一些,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这是一种看似理性,其实是极度片面与主观的感性认识。
他已经超出了自我批评、自省应有范畴。
可笑的事,很多人还把他看成一种文人情操。
这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气节的诋毁。
二、文中内容我不想断章取义,我只想说如果10年前我看到这本书,在我心智不诚实的心灵里,对于中国人更多是负面的情绪,甚至是瞧不起。这就是这本书的“文毒”。
我摘录其中几句经典:
1、积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只要你给我官做,你干啥我都赞成
2、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有一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
3、掌握权柄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人指出他的错误,他就永远没有错误。
4、在中国要创造一个奇迹很容易,一下子就会现出使人惊异的成绩。但是要保持这个奇迹,中国人却缺少这种能力。一个人稍稍有一点可怜的成就,于是耳朵就不灵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会走了,因为他开始发烧。
5、中国人认为要忍让,这是美德。其实那是长期屈辱的惯性,而用忍让两字来使自己心理平衡!很少中国人敢据理力争。
.................
第一,你只拿中国人的缺点去诠释整个人类这个物种底层人性的阴暗面,进而说明中国人丑陋—如同写一本书《中国男人、女人喜欢手淫》一般,客观在哪里?
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的,您那历史某一个阶段去评价中国人,给中国人定性,这是极度可笑的—如同今天美国人说自己是自由民主的代表,那么当年他们屠杀印第安人,抢夺人家地盘时,也是为了自由民主?一个自信的民族不需过度标榜自己,当更不应过度贬低自己,特别是只截取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片段,就以偏概全、错误的认为你看见了全貌。
第三、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关键要看当时的具体环境与情况,比如隐忍、明哲保身、说话声音大此类特征,必然有其负面,同样有其积极的一面,你却只但说一面,进而说明中国人不堪的一面。这不应该是一个学者、大家的风范。
一句话,有才无用............
其他网友回答:柏杨认为中国人丑陋,李敖认为中国人伟大,特别是自己,又帅又伟大!
柏杨最终向国民党投降,李敖始终孤傲不屈。
柏杨知恩不报,反疑挚友;李敖仗义助人,知恩报恩。
无论从大节小节,柏杨都不如李敖,所以李敖瞧不起他是正常的。
其他网友回答:李敖写了一本书来专门回答这个问题,《〈丑陋的中国人〉研究》,用了一整本书来鄙视柏杨。看书名就知道特别有针对性了,里面“大骂”柏杨忘恩负义,文字水平和历史学识不怎么样,没资格翻译《资治通鉴》一书等等。
整本书其实关于中国人什么也没有研究,就是讲他跟柏杨之间的事的,李敖这人是学历史专业的,什么事情都讲证据,你看过《李敖有话说》就知道,他动不动就拿出文字资料来。
所以在鄙视柏杨的时候也是有理有据,顺便给读者普及了中国古代关于乌龟儿子王八蛋之类的一些典故。
关于义助柏杨后来交恶的事,说的是最详细的,你要想了解可以找这本书来看看。
大概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柏杨入狱的时候,跟他老婆说,你别指望我了,遇到合适的你就嫁了吧。可后来柏杨对他的妻子在他身陷囹圄离他而去一直怀恨在心,在他出狱后对他妻子恶语相加,李敖在书中也替柏杨妻子不平了,
柏杨看到李敖,就觉得媳妇把他绿了,就觉得李敖肯定在他入狱的时间里跟他媳妇有啥事,不然那么好心?所以对李敖忘恩负义。李敖在书中骂柏杨得了王八过敏症,公开瞧不起他。
其他网友回答:问题是:李敖看得起谁?
我不想说什么持不同政见者之类的官话,只说说李敖的狂傲:
李敖公开场合曾经直怼的也包括知名度甚至更高的白先勇、龙应台;
至于柏杨,说个小段子:
坊间传闻,柏杨进监狱的时候,将家庭托付给李敖帮忙照顾。
等到柏杨出狱之后,大家风传李敖与柏杨的妻子有不正当关系。
李敖听到之后,颇为不屑的回应:
你可以怀疑我的道德标准,但不能怀疑我的欣赏水平......。
基于把李敖第二次送入监狱的“萧孟能诉李敖财产侵占”案。因为李敖侵占萧孟能的各种收藏、资产不说,还将一套房子转到娇妻胡因梦名下。最终,萧孟能诉李敖,同时将胡因梦连带上,最终胡因梦帮着萧孟能,直接状告李敖。最终李敖因嫌胡因梦吃里扒外,才栽赃了一个胡因梦便秘的罪状,与胡因梦115天离婚。
所以,我对于这个谣传,也表示信了......。
其他网友回答:李敖乃性情中人,骂过鲁迅钱穆龙应台余光中三毛金庸王朔…应该说骂柏杨证明瞧得起他的级别(哈哈,大将军不杀无名之辈何其相似!)。
两个大师都喜欢骂人的,不过柏杨喜欢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如《丑陋的中国人》,所以得罪人多;李敖则喜欢点杀,指名道姓的骂阵,还要数出一二三的论据来,弄得被骂的人哭笑不得,旁边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好不过瘾。(被他骂过的人不计其数,但他的离去,却让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
休言文人相轻,据说俩人也曾交好,毕竟同道中人所好相同,也都因针贬时弊坐牢。柏杨入狱时,还托李敖照顾家小。至于后来交恶,大约李敖为人风流,少不了好事者的捕风捉影,柏杨爱妻疑心其行为不端,还是因李敖对女性的吸引力太大,不放心总不免揣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这不过坊间的流言,不足为信。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柏杨I坐牢近十年,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史年表》等三部史学书稿。
但是有人以为柏杨出狱后,失其锋芒变得含糊了令李敖失望,才应是李敖向他开炮的深层次原因。学术之争本无道德之议,仅管李敖深谙吸引媒体和吃瓜群众的心理,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瞧不起柏杨,所言之不足,倒也在理。
李敖曾说: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该是错了;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才是对的。敌人要从宽认定;朋友要从严录取。李敖专门写了本书,批评《资治通鉴柏杨白话》。李敖言其主观性太强:比如关于唐代宗寻睿真皇后的弑母论,举了好几个例子说明其中文水平不够,以现代官位代古人官职,把大司农译成农林部长等。
柏杨版的《资治通鉴》没读过,不过真如李敖所指,的确不妥。《国史大纲》亦如此,想来学界对柏杨的评价也与钱穆版相去甚远。
对于说曾火爆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李敖认为持双重标准“中国人飞机延误了,不去争吵认为是不争权利,外国人则是高素质”,“中国人飞机延误了,不去争吵认为是不争权利,外国人则是高素质”之类皆是,观点重复如泼妇骂街,情绪化泛滥妄自菲薄之弊病,的确属实。很多当年"愤青”奉为圭臬的金句,二十年后再读,早已不是当年的爽快味。
虽然二人都推崇胡适蔡元培的中庸,谦谦君子之学者风度,李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被媒体塑造为敢于挑战权威的英雄。同样柏杨作为嘻笑怒骂皆成文的学者,挑战权威,论婚姻交友,世态人生,典故佳句信手捻来。
说到柏杨的,"一个中国人一条龙,可十个中国人加在一起,却是一条虫!"许多人印象深刻,但若论二人的关系,这一句倒再妙不过了:
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有一句俗语"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一
威海链 » 都是大师,都坐过牢,李敖为什么瞧不起《丑陋的中国人》作者柏杨?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