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对林黛玉提出过批评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人无完人,谁无过错? 这也是曹雪芹的伟大之处,《红楼梦》中的人物之所以真实可信,就是《红楼梦》中没有完人。林黛玉也不例外。



书中多次对林黛玉提出批评,有袭人嫌弃林黛玉懒的,有湘云指责黛玉小性好辖制宝玉,好嫉妒吃醋的,也有黛玉自我批评的,但我以为这些都做不得数。袭人和湘云的嫌弃是站在金玉良缘的高度上,贬黛扬钗,有很多臆想的成分,而自我批评也常常落于过于苛责的窠臼,但作者的评判和黛玉身边所大丫头紫鹃的说法却应该是公正的。



第五回,薛宝钗选秀进京,入住贾府,年岁不大,却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与她相比,黛玉就显得“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在小丫头们的心中不及宝钗,黛玉因此“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这是作者对年少时的黛玉的批评,指出了黛玉的几个毛病: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斤斤计较。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年仅七岁,又是孤身一人,难免心中敏感多疑,这也是女孩子由单纯到成热的心理发展过程,如果林黛玉一开始就表现的十分完美,那样反倒不可信。



对林黛玉的批评还有一次是借紫鹃的口,清虚观打醮以后,林黛玉介意金玉良缘,再一次与宝玉角口,但心中也自后悔,紫鹃度其意,乃劝道:

“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黛玉正因为这一些缺点,才让许多读者觉得是一个可亲可近的人,若真是完美的如天上的神仙,也只能敬着他畏着她了,哪里还敢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是从石头的视角来写的,全知全能,对所有人物的言行都是客观展示。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一般都是通过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来进行的。



林黛玉第一次出现,是作为贾雨村的学生。贾雨村对冷子兴说“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今日女子相同”。自然是对林黛玉的一种褒扬了。

接着,林黛玉出现在了贾府众人面前。“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边知他有不足之症”。贾府众人对黛玉的评价自然也是极好的。后来薛宝钗来到贾府后,众人自是又有一番看法。对比薛宝钗,“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宝钗又“不必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元春呢,初见时认为“宝、林二人”“比别姊妹不同”,评诗的时候,再次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贾府里的一群小姑娘,对黛玉也是爱其真,怜其弱。宝钗呢,说黛玉“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后来又说“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伶俐”;湘云一向和黛玉亲厚,来贾府时多在黛玉房中安歇,后来感情微妙的时候,倒是说黛玉“小性儿、行动爱恼”“会辖治人”,那也只不过是小姑娘吃醋了。不然为什么转身就和黛玉联诗去了呢!连妙玉说黛玉的似乎都是“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她特特独请宝钗和黛玉,也是对她俩的高看一眼吧。



一群下人里,紫鹃数落林黛玉时说过“姑娘小性儿”,却对宝玉说“他(林黛玉)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愿意全心为黛玉谋划,像个大姐姐一样,对黛玉自然也是喜欢的;红云曾和坠儿说,“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可是黛玉却曾抓给坠儿一把钱,坠儿心中自然是喜欢这样的主子的;袭人也曾说过,林黛玉爱闹,爱赌气。可见黛玉的小性儿就是她最大的缺点了,却也并没有讨人厌。旺儿向尤二姐介绍贾府众人的时候也说黛玉“天上少有,地上无双”,“一肚子文章”。

王熙凤初见黛玉,便评价“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况且这通身的气派”,后来和平儿谈及管家之事时曾说“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只是黛玉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言辞之间也是对黛玉之才的肯定和对身体之弱的惋惜。

宝玉初见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是“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后来发现,“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闺秀,皆未有及林黛玉者”。经常是看她“星眼微 饧,香腮带赤”就“不觉神魂早荡”;听《葬花吟》又不觉痴倒。端的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就连黛玉平日的小性子,宝玉也是或哄,或劝,实在不行了晾一晾。多是乐在其中,又是咬牙又是笑。



所以,从书中众多人物里可以看出,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感情,是怜其弱,是爱其美,慕其才。,还有赞美。

当然,在每一章的标题里,作者形容林黛玉的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幽淑女悲啼五美吟”“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敏捷,我看很多题友并未搞懂题主的意思就回答了,有的甚至直接开喷。



曹雪芹确实利用花签的判词“莫怨东风当自嗟”对黛玉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东风其意取自陆游《钗头凤》中“东风恶,欢情薄”中的意向,代指家长,嗟呀一般指叹息,因此大意就是家长的安排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还是要服从不能埋怨,应该叹息的是自身命运多舛。



林黛玉应该是作者最爱的大女主,不过人孰无过,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多少影响了她的人生,曹雪芹作为封建社会一份子,虽然他具有很多破除封建礼教的先进思想,从他对黛玉婉转的批评来看,他还是没有摆脱封建家长制的束缚。。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好,涉及到应该怎么阅读《红楼梦》。

我对此有一些不成体系的想法,一条一条写吧。

1.曹雪芹对林黛玉提出过批评吗?如果指的是从书里找出一些对林黛玉的负面评价,那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少。

准确地说,这些评价很多时候只能说是描述事实,算不上褒奖也算不上批评。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姑且把这些都算是批评吧。这些“批评”,有的是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说出,有的是书中的第三方“旁白”。

通过人物之口说出的,前面很多答主都举了例子。比如袭人告诉史湘云,黛玉一年只做了一个香袋;比如小红对坠儿说黛玉嘴里爱刻薄人;比如史湘云说某个小旦像黛玉,过后自己对宝玉发脾气,暗指黛玉小性爱生气……等等。有心细挖的话,也许可以挖出“不胜枚举”的例子。

通过书中“旁白”表达的,莫过于这一段最直接:

……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怎么样?拿宝钗跟黛玉比,前者都是褒义词,后者都是贬义词,而且有客观描述(小丫头子们多爱跟宝钗玩),有心理活动(黛玉小气不忿,宝钗大度不觉),再加上一句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宝钗和黛玉谁好谁差,是不是高下立判?曹雪芹的态度,是不是跃然纸上?黛玉就是比不上宝钗嘛!

然而,真要这么做阅读理解题的话,恐怕会得零分的。

2.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善用各种写作技巧,“天下第一奇书”《红楼梦》就更是不可能浅白得一眼看透。“假作真时真亦假”,风月宝鉴要看反面,书中其实早有提示,阅读时不能光看表面啊!

《红楼梦》的神奇,大家都能直观感觉到的就是,明明书里很多地方看起来自相矛盾,可是总体阅读感觉就是处处埋伏笔,样样有暗示,仿佛那些矛盾不是bug而是线索。还有,书中人物的语言行为,不同的人总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思(要不然哪来什么黛粉钗粉之别),但是总体的倾向和思想,却基本上不会有异议(比如宝黛之间的倾心相恋,以及作者对此持支持态度)。

不要怀疑自己的感觉。一部文学巨著之所以能成为巨著,肯定跟作者要表达的东西能够被读者准确接收有关系。所以,曹公爱黛玉,尊黛玉,视宝黛爱情的不能善终为一曲悲歌,这是没有疑问的。

既然这样,为什么《红楼梦》里还有那么多对黛玉的“批评”呢?

3.有一种写作手法叫明褒暗贬,相对应的就是明贬暗褒。有一种阅读技巧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种爱之深叫做自家的孩子自己骂,有一种底气叫做自黑。

《红楼梦》里借助他人之口对黛玉的批评,前面不少答主都分析了,很多都算不上批评,或者只是别人不了解黛玉所产生的误解。但书中有没有对这些误解进行澄清呢?我印象中是没有。

比如黛玉被说得最多的缺点,一是嘴巴厉害爱损人,二是小性儿。就连最贴心的紫鹃都亲口对黛玉说,她是太浮躁、太小性了,仗着宝玉对她好,就歪派宝玉。

连紫鹃都这么说了,黛玉的小性是板上钉钉了吧?而且她也没有反驳,不就默认了嘛。

问题是,假如黛玉真的小性,她怎么会不反驳?紫鹃说到底只是她的丫鬟,这样说她是很不敬的,黛玉生气是完全应该的。就算黛玉只对亲近的人发脾气,就像平时老跟宝玉闹别扭一样,紫鹃跟她也够亲近了,她也完全可以对紫鹃发脾气啊。

但黛玉没有,说明她听进去了。如果真的小性,如果真的看不起下人,她不会听进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

宝钗忘情坐在宝玉身边绣鸳鸯,黛玉让湘云一起来看,湘云顾念宝钗平时对她好,故意拉着黛玉离开,黛玉也只是“心下明白,冷笑了两声,只得随他走了”。——如果黛玉真的爱损人,如何肯放过这个奚落宝钗的机会?

贾母喜欢宝琴,连宝钗都说“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湘云又暗示真正吃醋的会是黛玉,连宝玉都认为黛玉真的会这样,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连最了解黛玉的宝玉都看走眼,黛玉真的很小气吗?

更不用说宝钗劝慰了黛玉几句,黛玉就诚心诚意地向她道歉: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字字句句,都是深刻的自我批评。“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可知我竟自误了”——如果黛玉真的小性,即使是认识到自己不对,也不可能在宝钗面前用这么重的说辞来认错,大不了说个“我以前误会你了”就行啦,毕竟,那是她最忌惮的宝钗啊。

宝钗曾经在滴翠亭编出黛玉“偷听”的谎话,成功把小红的不满引向毫不知情的黛玉;

王熙凤曾经在邢夫人面前编出平儿被黛玉叫走的谎话,成功把邢夫人的不满引向毫不知情的黛玉;

就连宝玉也曾经在大观园婆子面前编出黛玉让藕官烧字纸的谎话,成功把婆子的不满引向毫不知情的黛玉。

——如果黛玉真是人人都知道的“小性”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爱让她背锅?小性的人肯定最不能忍受这种事的啊!但大家都下意识拿林姑娘来挡枪,甚至包括最爱她的宝玉,甚至包括照理不能如此对主子不敬的丫鬟——雪雁也曾经用黛玉作托词,拒绝借衣服给赵姨娘。王熙凤那次,也是丫鬟丰儿自作主张编派出黛玉找平儿的谎言,然后王熙凤才顺势装模作样地说“(黛玉)天天烦他(平儿),有些什么事!”

丰儿连黛玉的丫鬟都不是啊,连她都能张口就拉黛玉背锅,还被王熙凤认可,可见黛玉简直就是默认可以被欺负的,连普通丫鬟都知道这个事实。

黛玉如果真的尖酸刻薄、小性不让人,有可能会成为这种专业背锅侠吗?

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人都说黛玉小性,连紫鹃都这么说,黛玉自己也承认自己“最是多心”,但为什么读者不会觉得黛玉讨厌?

这跟自黑的人不惹人讨厌一个道理。能坦然说出的缺点,一般不是什么大的缺点。一再被刻意提及也从来不辩解的缺点,往往还可能在最后出现反转,证明实情根本不是那样——如果你读过很多小说,对这种故事套路应该不陌生。

相反,一再刻意宣扬的完美人设,往往在最后会出现崩塌。而在此之前,也总有一些蛛丝马迹,让你觉得这样的完美,刻意得有点不对劲。——这也是小说常见的套路。

4.作者塑造人物时,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读者往往需要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对照分析来感知。书中人物言行出现明显矛盾时,就是作者提醒读者需要进行信息的真伪判断。

作为对照,可以看看书中另外一些褒奖有加、绝少批评的人物。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薛宝钗。如前所述,和黛玉相比,她刚好相反,不但书中人物对她多溢美之词,就连旁白也直接写“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要找宝钗受表扬的情节,很容易,就跟找黛玉被批评的情节一样容易。迷妹史湘云对她的评价就不必说了,贾母也说过家里四个女孩子都比不上宝钗,就连在滴翠亭被她偷听了秘密的小红,也对坠儿说要是宝姑娘听了倒没啥……

在我印象中,还真不记得书中的宝钗什么时候受过明显的批评。哪怕是贾母批评她的住处像雪洞,哪怕王熙凤评价她“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严格来说,都可以认为是客观描述而已,算不上对宝钗本人的批评。

相反,湘云对黛玉说没有人能挑宝姐姐的错,黛玉后来也对宝钗说湘云说的是对的,这还不是对宝钗最大的褒奖么?如果说人物的评价有主观性,那么“旁白”总有说服力,书中明确以“艳冠群芳”的牡丹配宝钗,给了她“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判词,还不是盖章宝钗人见人爱、车见车载?

照前面“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这还真不一定。很多人也通过宝钗的行为得出她富有心机、无情虚伪的结论,这些言论很多,这里就不详细说。

读者有这样的感觉,肯定是有原因的。个人认为,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分析点,就是人物心理活动和实际行为的反差。

一般来说,书里其他人物的评语可能失真,哪怕是“旁白”也可能失真,那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真实的了吧?总能反应人物的实际性格了吧?

但我觉得,如果是在《红楼梦》,不一定。

还拿黛玉和宝钗对比。黛玉最为人诟病的“小性”不仅是书里明明白白写的词,书外不喜欢她的读者也是用这个词形容她。书里对此不但没什么辩解,甚至有时还通过黛玉的心理活动“坐实”她这个特点。

比如黛玉对“金玉良姻”很敏感,发现湘云也有金麒麟,担心宝玉跟湘云在一起会因为这些小物件勾搭出什么风流佳事来,于是就悄悄走去怡红院观察。这一段被某些钗粉如获至宝大肆宣扬,以证明黛玉也爱“偷听”。书里确实有这么一段心理描写,所以没什么好辩解,黛玉就是在乎,就是担心宝玉跟其他人好,又如何?黛玉的这点“小心眼儿”,在书里反复出现得不要太多!整本书多次提到林姑娘小性、尖酸刻薄,可曾有人说过她光明磊落?这种高大上的词从来不是黛玉的标签。

然而也就是这一次“偷听”,黛玉确认了宝玉是自己的知己。于是放心了,也就走开了,从此不再疑神疑鬼了。

一句话,黛玉的缺点,书里人物对她的批评,跟书外读者对她的批评是一致的。

但宝钗呢?书里从未用心机、虚伪这样的词来形容她,为什么书外的读者会得出这样的印象?

宝钗在书里是很难找到缺点的,最多是人笨一点,不懂得看宝玉脸色,不懂得揣摩他的心思,所以会说“混账话”刺激他。但宝钗的用心肯定是好的,就算别的证明不了,宝钗自己的心理活动总可以证明吧?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地方:

滴翠亭,宝钗无意中听到小红的秘密,吃了一惊,心里想:

“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于是,在小红和坠儿推窗的时候,正好遇见宝钗一边喊着黛玉的名字一边往前赶。顺理成章地,黛玉就成了那个听了秘密的人,宝钗也得以顺利“金蝉脱壳”。

这一段本来是宝钗的黑点,但是作者偏偏为她写了一段详细的心理活动,原来宝钗是判断亭内的人会“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没趣。为免生出无谓的事端,只能拿黛玉挡枪了。虽说无奈,似乎也不是不能原谅。

这段心理描写,可以说是作者为宝钗辩解了(对比上面说的,黛玉很少有辩解)。

然而,宝钗走后,小红的反应却是:如果是宝姑娘听了也就算了,被林姑娘听了才麻烦,她这么刻薄又心细,会走露风声的呀!

显然,小红根本不是宝钗认为的会“人急造反,狗急跳墙”,恰恰相反,她根本不在乎被宝钗偷听啊。

读者读到这一段时,往往说宝钗厉害,连宝玉当时都不认识的小红,她都能单凭听声音就知道,而且知道小红“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但为什么她心里的这些判断,和事实完全不同?

还有,端午赐礼。只有宝钗和宝玉一样。很多读者都看出这里大有文章。

书里的人物也有感觉啊,就是宝钗自己。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看,宝钗是个遵守礼教的好姑娘,不会像黛玉那样爱得失态。因为母亲提了“金玉良姻”,她都觉得应该跟宝玉保持距离了。现在元春又赐给她和宝玉一样的东西,显然大家都要把她跟宝玉拉在一起,那就更没意思了。——她堂堂一个大家闺秀,怎么能跟男女姻缘这种谈资扯在一起?

这样看起来,宝钗肯定洁身自好,不会去靠近宝玉。

但是,之前不是她自己主动要看宝玉的玉吗?不是她自己拿着那块玉把上面的字念了又念,直到莺儿开口提示宝玉,他的玉和宝钗的金是“一对儿”吗?明明在她母亲向王夫人提出“金玉良姻”之前,她已经先让宝玉有了这个“一对儿”的印象了。

还有,她既然觉得元春的赐礼没意思,为什么还要戴着红麝串出来?元春赐礼有要求受礼的人戴上吗?好像没有啊。除了宝钗,似乎也没有别人戴啊。宝钗平时不是不爱什么花儿粉儿的吗?更何况这个赐礼让她觉得“没意思”,那她戴来干吗?

结果恰恰因为戴了这个红麝串,被宝玉缠上了,还让宝玉想起了“金玉”。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宝钗这是何苦呢?

总之,宝钗不仅言语行为绝少失范,就连心理活动也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的。那为什么对照来看时,会有这些说不通的地方呢?

我一向主张,如果人物的言行举止有矛盾的地方,就应该多想想背后的真实含义了。

至于说《红楼梦》为什么要制造诸多的细节矛盾,那只能是更大的迷。反正在我看来,矛盾之处就是提示点,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就从这里着手分析。

反正我是不觉得黛玉的部分有什么矛盾,所以这个人物的“真”,也就成为大家认可的特点。

参见之前回答的相关问题:

《<红楼梦>中,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是宝钗授意的吗?》

《<红楼梦>中贾母独宠薛宝琴,是不是有意促成“金玉良缘”,而终结“宝黛爱情”?》

《第一眼就被贾母嫌弃的雪雁,长大后继续拖了林黛玉后腿吗?你怎么看?》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其他网友回答:

有的。林黛玉之美,不是完美之美,而是病态之美。

但是曹雪芹实在太喜欢林黛玉了,实在舍不得对她用重话。

所以对于林黛玉的批评,基本上都是委婉的,基于理解层面上的批评。

这点和不懂她的人的批评是不一样的。

一、袭人对史湘云说话的时候,就明显地对林黛玉提出了批评。

史湘云道:“越发奇了。林 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剪,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 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 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袭人说她懒,史湘云说她刻薄小性子,这都是很明显的。

论理,她们说的也没错。

但问题就在于,宝玉明明知道她们是在编派林黛玉,却没有回应。

这说明,他认可这些人说林黛玉的话。虽然难听,却也是实话。

但他自己舍不得。因为他太了解林黛玉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林黛玉是他真心想呵护的人。所以他才会在意她的情绪,才会体谅她的小性子。

爱,就是能让人变得敏感多疑,变得歇斯底里,变得不可理喻。

在旁人眼里就是傻子和傻子,在彼此眼里却是甜蜜的唯一。

二、其实,每次宝玉和黛玉闹矛盾,黛玉出错的次数原比宝玉多。

因为和宝玉赌气,错怪了宝玉,将自己做的香袋儿也剪了一半,宝玉看到那么精致的香袋被剪了,也很恼火,就说:“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

其实黛玉已经知道错了,只是面子抹不开。又不能向他道歉。

幸亏宝玉“脸皮厚”,不一会儿又妹妹长妹妹短地叫个不停。这才好了。

三、后来,两人又因为金麒麟的事情吵了一架。林黛玉又赌气把通灵宝玉上面穿的自己做的穗子给剪掉了。她的丫鬟紫鹃也来批评她了。

话说林黛玉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 闷,如有所失。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 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 遭两遭了。”黛玉啐道:“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 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 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 派他,才这么样。”

其实林黛玉每次犯错,她自己过后都知道的,但是碍于情面,又没有反过来向他道歉的道理,因此自己反倒更加愁闷。紫鹃知道她的性子,所以提出批评,也是真心为她。

综上所述,林黛玉的确定就是多疑、小性子、刻薄、爱歪派人、太浮躁、不认输。这些都是通过别人之口说出。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林黛玉所有的小性子基本上都是针对宝玉而发,而她的浮躁也是在爱情中才表现得特别明显。在一般人面前,她依旧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其他网友回答:


曹雪芹和贾宝玉一样舍不得批评黛玉,黛玉是宝玉心中神一样的存在、是他的灵魂伴侣和精神支柱。

可是曹翁终究还是兜兜转转好大一圏终于把他对最心爱的林妹妹的批评表达出来了,怎么表达呢?当然谁也不能真的觉得林妹妹有什么不好,只能让林妹妹自己做自我批评了。

林妹妹和宝姐姐结金兰,就是黛玉最好的自我批评、进步成长和个人品质的一次完美升华呀!

这事可是把贾宝玉高兴坏了(曹翁也高兴坏了),宝玉喜得眉飞色舞问林姑娘说“是几时孟光接了梁宏案?”。看到林妹妹与宝姐姐以及园中众姐妹如此和睦亲密,宝玉真是心情大好喜出望外呀!

从此再也不用为林妹妹的“小性儿”又赔不是、又急、又劝、又气、又劳心了。黛玉成熟了宝玉是开心顺心的,可以久久没有消息的婚事在宝黛的心中变成了愈加沉重的石头呀!

这心事压得宝黛相对无言、默默无言,彼此之间巳经心领神会了、无声胜有声。

宝玉只有一句话:任凭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其他网友回答:

<2>曹雪芹对林黛玉提出过批评吗?

  曹雪芹对林黛玉,无疑是非常喜爱的,他给了她神仙妹妹的身份,让她比任何人都多一层光环,在俗世,也给她安排了最高贵的出身,她的母亲是千金大小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父亲是勋贵子弟中的杰出人物,有才有财还有情有义,她的父母在缺爱的贵族世界之林里,有最真挚的爱情,她的父亲为了她的母亲,甚至是放弃此后的幸福,她本人相貌不俗,才华卓越,连她的家庭老师,都是了不得的人中龙凤(后来变成了大坏蛋也是剧情所需),她有这个世界上最奇特的宝玉哥哥,对她一心一意,期待未来能一起同行……可就是这样的喜欢,曹雪芹也还是让她有一个病弱的身体,一辈子完不成的心愿:原来这世界,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

  曹雪芹是一个大师,对他喜欢的人,他也同样,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因为他从不包庇任何人,他也不掩饰林黛玉的不完美。何处可证明?其实有许多地方,我只提一个词。

  《红楼梦》里有好多诗词,这些诗词或是表明她们的人生轨迹,或者表明性格特征,而林黛玉的诗(也是作者给安排的,嘻嘻),有一个词出现过很多次:东风。

  莫怨东风当自嗟;嫁与东风春不管;东风有意揭帘栊;凭栏人向东风泣……

  东风这个词,在古诗词里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指向的,最典型的就是“东风恶,欢情薄”,喻指的就是家长,林黛玉的诗词中,运用这样的有喻意的意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她什么意思呢?

  林黛玉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所以林如海将她托付给贾府,这里面除了人情考虑之外,以林如海的为人处世,财产之类的肯定也是有安排的,毕竟林家就这么一个独女。林黛玉虽然小但是她聪慧,有些事情不是看不到,而是办不到,比如她的婚事,按理来讲,有了某种特殊的秘密约定(得了绝户财就得照顾人家终身,安排好),是应该做好她人生的安排的,起初也许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贾府的态度越来越不清晰了,林黛玉的人生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她总自称草木之人,而东风,却是主宰的力量,所以,在她的诗词里,她对东风的失望,其实是对贾府家长的失望,她的悲愁,弥漫在字里行间。

  其实就前八十回而言,我们看到的贾府的人们,行事方面,基本上是比较公平的,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太大的偏移,那边有个王夫人,这边就有个贾母,贾母简直是完全站在黛玉这一边。可是毕竟贾母不能所有事都一个人说了算,王夫人等也有她们自己的考虑,所以,善待可以,但更深一层,则在不断地权衡中,这也是为什么金玉也迟迟无法定下来的原因。

  林黛玉毕竟是一个小女孩子,因为立场不同,她更多的是不断地嗟叹,伤心,埋怨东风,她当然没看过《红楼梦》,看不到她人的动作,而而作者曹雪芹能啊,于是他不断地感叹,林妹妹啊,莫怨啊,不要怨家长啊,她们也有难处啊,也不要过于依赖宝玉哥哥啊,你要自强啊,可惜最初设定没法改,于是黛玉的失望与悲愁就不断地增加,而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曹雪芹就此对有这样想法的林黛玉发出了自己的不满。(文/宛如清扬)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吃了一惊,细想想觉得好像有些道理。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把林黛玉和大观园里其他的姐姐妹妹们来比较得出这个答案的吗?反正就书来说我真实的看法就是没有,曹雪芹通篇对林黛玉推崇有加,不加一语恶言。

也许有人说书中曹公多次借她人之口说黛玉小性,刻薄,看不起人。但这些话要建立在林黛玉一介孤女,寄居亲戚家,对自尊自爱强烈的渴求维护上的,她的小气小性发作往往是别的人先言语行动上惹到她,她才反击的。比如送宫花那一段。凭身份地位怎么会是她挑最后剩下的。可小人心里自有一杆秤,门儿清的你现在在主子心里的身份地位。

在曹雪芹笔下她的各种“作”都是可怜可爱的,都是她的美。她本非凡俗,是一株仙草,自然就有草木特有的孤高冷清的特点。她不敏感多疑不忧郁脆弱也写不出好诗来。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曹雪芹心中的理想女性非林黛玉莫属。推崇爱惜惋惜不及,怎么可能批评。

其他网友回答:

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最钟爱的女子,她超凡脱俗,清秀灵幻,怎么舍得批评,他对林黛玉是高度赞扬的。

虽然书里面多次描写借他人之口批评过林黛玉的小性,尖酸刻薄,但是个人觉得其实是明批暗赞,曹雪芹始终是喜欢这个人物,更多的是对她才华和性情的赞美,以及她所处的境遇和身世的同情。

我们先来看下都有谁批评过林黛玉:

第一个袭人,有一次,袭人和史湘云聊天,说到做针线的事。袭人说到林黛玉:“他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言外之意就是嫌弃林黛玉懒惰,不做女儿家该做的针织女工,林黛玉刚来的时候是经常做些针线活,后来贾母疼爱她,又觉得林黛玉体弱多病应该安心静养才好,对这些刺绣的事情,尽量少做,这是贾母的安排。另外林黛玉最大的特点是才思敏捷,品味高雅,爱好读书作诗,如果每天都在这些针织上耗费时间,那不就成了李纨这样的封建传统女性,林黛玉作为反封建的代表,在日常行为上自然有异于他人。

第二个史湘云,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会上,史湘云心直口快说林黛玉像戏子,生气的走了。过后史湘云对前来安慰的贾宝玉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

史湘云口里说的还能有谁不就是林黛玉,而且点出的很直接了。戏子在古代地位低下,供大户人家来取乐。拿大家闺秀比作戏子本就是史湘云的不对,林黛玉出身名门,有着自身的骄傲自尊,这种侮辱人的话已经伤害到了她强烈的自尊心。再说林黛玉实际也不是那种开不起玩笑的人,她真正生气的不是史湘云把她比作戏子而是贾宝玉给人使眼色,生气的是贾宝玉不理解自己,别人说什么不重要,她看重的是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形象。

第三个紫鹃,个人觉得她是唯一敢当面批评林黛玉的人,而且说的很直白。例如在二十九回,由于张道士给宝玉提亲,两人在潇湘馆大吵了一架,事后都觉得后悔。这个时候,紫鹃就直截了当地说黛玉:“别人不知道宝玉的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吗!”她说:“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宝玉若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于姑娘身上就好,都因姑娘小性,常要歪派他。

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不仅说“浮躁”,还说“小性”、“歪派”,而且是“七分不是”这就指出主要责任是黛玉。试问荣府里还有哪个丫鬟敢这么当面指责自己主子的不是,打几巴掌都是轻的处罚。但是林黛玉低头不语,一方面能看出紫鹃对黛玉的了解和对她的关心,另一方面也能看出黛玉的善良大度,在日常对待下人方面没有那么重的等级观念,她对紫鹃如同姐妹,两人因为感情深厚,紫鹃才敢在她面前直言不讳,指出林黛玉的不是来。

根据以上几人对黛玉的态度,虽然明着是批评她的小性,恼人,但是个人觉得暗地里是曹雪芹对她的赞美,赞美她对贾宝玉的痴情专一,用情至深,赞美她的高洁脱俗,赞美她待人真诚和善,心灵纯净。

其他网友回答:

虽然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的掌上明珠,生怕她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被人耻笑了他去,破坏心中女神的形象。可她还是负了曹雪芹,在贾府混熟以后,确实做下过令曹公不高兴的事,最大的一件,莫过于嘲笑刘姥姥了。

当贾母决定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后,就有心让她看看贾府的家教,带了去参观诸位千金的住宅。林黛玉的态度就是拒绝,连意思表示都没有。刘姥姥去探春屋里时,惹来了板儿好奇心,不住地看这看那,探春马上拿了一个佛手给他玩,并友情提示说那东西,只能玩不能吃。拿这事一比,就有点贬低林黛玉了。

怕大家还没读懂这层意思,曹公又拿了大角色来做比较,那就是专门爱闻香的贾宝玉。刘姥姥因为吃多了酒,上茅房出来,认不得路了,横冲直闯,一头栽到宝玉床上睡了半天。被袭人发现后,赶忙用香水盖住了刘姥姥的酒气和从茅房带出来的臭气。这对鼻子敏感的宝玉来说,怎么盖得住?但是,曹公替宝玉忍下来,一个字没提,更没见他要吵着搬家,从这点上看,宝玉心里至少没有看不清刘姥姥。

刘姥姥走后,林黛玉马上拿刘姥姥寻开心,并一连说了好几个“母蝗虫”,结果笑得失了态,丢了体面,宝玉马上使个眼色过去,瞬间收了林黛玉的恶心,也算曹公对掌上明珠一个小小的惩罚吧。

标签: 林黛玉 曹雪芹 批评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