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流行握手礼,中国古代却是拱手礼呢?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友邀答。近期由于工作太忙的原因,沒有时间查阅资料,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回答,希见谅。有些问题,只能在网上查阅。拱手礼始于上古时代,据《论语》里记载,西周时在平辈间,就釆用了这种礼仪,拱手礼模仿古代奴隶带手枷的姿式,表明我比你的地位低下,(当然不是真的低下),而是表示对对方非常尊敬的意思。

据说握手礼起源于英国。一些国家还有拥抱礼,招手礼等等。

至于说为什么,本人认为,中国人比较讲求谦和,温文而雅,加之古代人的衣服的袖子特别长,用握手礼肯定也不方便。另外,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当然要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侍客之道。外国人喜欢自由奔放,喜欢握手礼也不奇怪。各国侍客的方式不同而已。(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传统文化习俗影响类似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传统文化习俗,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就是历史的惯性。这里面的内容,对于个体来讲,如果一定要定性,那么可能有好有坏,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个体的喜好通常改变不了习俗,大多数人面对习俗会选择随波逐流,而非标新立异。而群体性的改变习俗,往往是一个需要引导、渐变、漫长的一个过程中,其中还会多有反复。

古代的庄子,有才,但是就是有点不和习俗,结果,我们能够记住的,通常是思想上感觉都本本分分的老子。尽管这两个人我们都没见过,但是从留下来的文字和事迹来看,通常人也会偏爱老子一些。

传统文化习俗,这其中大部分内容不见得有什么对错,不见得有什么特殊意义,不见得影响什么。“大家”都这么认为,这类东西也就这么存在。

例如最简单的过年,这个习俗来源于上古时期。当时已经有农耕。这种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而这个区域是有冬天的。那么农闲的时候干什么?现在一些人是打麻将,不知道古人干什么。这样一闲下来,人心就会散漫。古人想出一个办法,过年。这相当于聚在一起开个大会。开会的由头就是:我们要把年这个妖怪赶走,赶走它,新的一年也就来了。这实际在说,“大家注意了,最冷的时候都过去了,收收心,该准备明年的事情了。”这就产生了一年的开始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用西方的公历,这来自基督教文化。古人的历法,从汉朝定版的农历来看,重点关注的是农业。那么一年的开始,古人实际想了三个方案,按照产生的顺序是:第一个是春节(赶年这个妖)、第二个是二月二(龙图腾的想法)、第三个是春分(农历已经完善)。对于农业,作用最好的当然是第三个方案,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年年过年,那么年也就成立传统文化习俗,虽然意义变小了,不再有指导农忙准备的意义,但是,年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依然过年,没人管它是否还要赶妖怪。过年,一家团圆,聚在一起,这就挺好。现在我们使用了公历记年,和世界科技接轨。你无法想象,用时辰的这种古代方法算卫星现在在哪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但农村还是看老黄历--农历。这不影响。并不是因为我们用公历了,就要过什么狂欢节、复活节,实际这也是西方古人指导农耕的时间节点,当然,这也和西方的宗教文化纠结在一起。

改变习俗又是什么,移风易俗。这很不容易,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群体的从基础的认知层面、行动层面的改变。历史上能够改变习俗的伟人并不多。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等,这些人动用了武力;而象周文王、孔子、老子、佛教等等,这些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名誉、修养造成的崇拜,来改变人的思想。

这种是有意识的改变,而且是群体性的改变。也就是改变历史惯性下,当下认知的不良的部分、能够造成不好影响的部分。

二三十年前,中国人谁敢在大街上亲嘴?结果当年的一部电影,就露了一个亲嘴镜头,就轰动全国。当然,现在电影亲嘴已经不是事情了,要过分的多了。传统一点的人看,会以为这是法国电影或者日本电影;而年轻人根本不在意。现在年轻人在大街上亲嘴,也没人太在意了;但是上岁数的人一般还不这么干。这就是旧有习俗和现有习俗的一种相互冲击。这又有什么对与错呢?

对于这种传统文化习俗问题,西方流行什么,中国选择什么,影响并不大。中国人现在不也正常握手,不拱手了,没什么大影响。拜年时候,有时候会想起来拱手礼。不过像法国人那样见面亲嘴亲脸,这个群体性似乎还接受不了。你敢试试,那你就有男女问题了,哈哈。演艺圈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个,和普通人的思想根本不在一个频道,认知不同,底线不同。结果就是,各玩各的,天天风风雨雨,天天有头条。

其他网友回答:

这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具体体现了。

西方人比较开放,喜欢身体亲近;而中国人讲究含蓄,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来表现出“敬”意。

握手礼和拱手礼的起源也很不一样哦。

一 握手礼的起源

西方远古时代的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人,就扔掉手里的狩猎工具,摊开手掌示意手里没有攻击性的东西,以此来表示友好。

后来这个动作被武士们学到了。战争期间的骑士们全身都穿盔甲,只露出两只眼睛。如果要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来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动作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握手礼。

据说以前只有英国等少数国家有见面握手的习惯,但由于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使握手礼成为世界通行的外交礼节。

二 拱手礼的起源

中国的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时就开始采用了。

其起源一说是模仿带手枷的奴隶,意思是愿意做对方的奴仆,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

还有一种说法是,拱手起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在田地里干活的农夫听到田边有人打招呼,就直起身来双手扶着农具弯腰示好,这样农具不至于倒下。

慢慢地就都演化成拱手礼了。

我个人觉得还是拱手礼更好啊,保持一定的距离更有安全感,也更卫生啊。你们觉得呢?

其他网友回答:

拱手礼始于上古,最初是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为对方的奴仆,显然自谦的意味浓重,后来拱手逐渐演变成相见的礼节。尤其是近现代,已基本成为本地区人民群众主要的交往礼节之一。如今拱手礼是中国乃至亚裔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的一种过程式化礼仪,即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

拱手礼的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

拱手礼的礼仪规则: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在丧事场合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

握手礼起源于英国,其实其最初应用范围只有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等少数国家。意大利、法国等施行混合礼节(有握手,也有其它);日本人行鞠躬礼;美国人行招手礼;俄罗斯行拥抱礼,开始都不采用握手礼。

但是十九世纪,由于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因此英国军舰所到之处,就强迫当地人接受自己的语言与礼仪。于是英语变为世界语,仅仅流星雨英国的握手礼变成世界官方外交礼节,如今也成为世界通行的外交礼节。

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来表现“敬”,所以最早采用拱手礼;而西方人比较习惯肉体亲近,多采用握手礼。从科学性、实用性、审美角度等方面看,拱手礼优于握手礼,遗憾的是。近代中国落后之后,崇洋流俗浓烈,最后很快接受了握手礼作为通行礼仪。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这是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且并不是西方国家都流行握手礼,意大利、法国等施行混合礼节,日本人行鞠躬礼,美国人行招手礼,美国人行招手礼等等,握手礼源于英国,也就是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因其强大的影响和地位,握手礼才成为了外交礼节。



中国流行握手礼是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将其传入中国,是为了彻底推翻满清统治,废掉以前具有阶梯意味的跪拜礼,至此握手礼进入中国,并成为流行的礼节。

再来说说中国的传统礼仪:拱手礼,也叫作揖,是中国古代的礼仪,历史相当久远,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西周时期的《三礼》对此有详细记载。当然现在也不是完全不用了,例如过年时拜年我们我还用拱手礼。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当然好的影响不少,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丢弃了一些传统文化,我觉得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古人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智慧,能了解就多了解点。一个名族之所以称得上名族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文化,也是共同的文化让一个名族更有凝聚力。
(以上图片和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主要是文化传统的不同。

1.拱手。又称作揖,是中国古代常见、常用、万能的礼节。中国古代的礼节,绝大部分是在西周时期,为了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由周公制《周礼》所规定的,后有《礼记》、《仪礼》再规范,一直沿用。


五体之礼:古代人称头、两膝、两手为五体,礼节依次变轻。最重的礼节为稽首、叩头,需五体投地。其次为跪拜。最轻为拱手等手上的礼节。拱手适用于平常见面行礼,多用于平辈之间,一般不用大礼参拜,拱手就可以了。


拱手分男女和善恶。男子拱手,善礼: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恶礼则反之,如参加丧礼。女子拱手,善礼: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恶礼则反之。这是因为男尊女卑,左尊右卑。


2.握手。握手礼是西方礼仪,据说来源于古代战场。双方不清楚对方的目的,都是全副武装。见面之后,为表示友好,便伸出手掌,以示没有武器,而后握手表示友好。后来一直流传下来。

握手虽然简单,但也要注意:保持干净,不戴手套,起身脱帽,用力适度。

后来,握手礼传到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反而拱手礼少见了,只在一些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和时段才有一见。

其他网友回答:

握手礼来源于战争。因为古代大都是右手握兵器,比如刀和剑。两人见面,伸出各自的右手握在一起。是在向对手表明。自己没有敌意。最初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其他意思是以后附加的。

中国人见面行拱手礼,意思是尊敬。这比西方的境界高了不是一个层次。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首先要明白拱手礼和抱拳礼是有区别的。拱手礼多是文人显得庄重典雅。说文注:

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 凶拜反是。 九拜必皆拱手。


因为攻击时一般使用右手,所以古人认为右手具有攻击性,若右手在外代表凶礼。

抱拳礼源于军礼,一般为武人所用。古代军人见礼是右手握着武器,左手覆之,代表不会以武犯禁。

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骑士见礼是右手相握,代表没有携带武器。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关于握手最早的记载是在中国。

曹操临终前,曾对大将曹爽“握手遗诏,托以天下”。曹操的握手,是表示诚恳和强调。

不过,握手在中国历史上,向来不是什么好事。史载,早在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中,就有“握手”一称,它是指用黑色带子系在死者手臂上的物品。《新唐书·礼乐志》和《大明会典·丧礼》等古籍都记述了丧葬中“握手”的规定。直到晚清,“握手”依然被用作丧葬礼仪。

握手礼在西方世界里,原本是决斗礼仪。

有人说,这是为了表示“卸下防备,表示友好”,其实是错的,胡说八道呢。不过,说此礼节源于中世纪,倒是确实的。

西方人在长久的历史中,喜欢玩“决斗”那套把戏。在中世纪末,十字军东征数次失败,骑士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这些败军之将灰溜溜回国以后,自然免不了受人嘲讽。但是,败军之将,依然言勇。骑士们觉得受到侮辱,便向对方提出决斗。

提出决斗的方法很简单,把摘下来的手套砸到对方脸上就是了。

决斗中有一项常用的胜负规则:武器脱手者为负。因此,握手也表示不决出胜负不罢休的意思。

换句话说,握手不是什么好事,本是一种挑衅。

西方历史中,第一次关于握手的记载是在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攻下耶路撒冷后,与埃及苏丹卡米尔签订雅法协定,接见穆斯林使臣时,用以挑衅对方的行为。

这次挑衅,使得穆斯林疯狂报复,终于在1244年夺回了耶路撒冷。

握手演变成社交礼仪,完全是西方人喜欢彰显个人的个性所致。最初由决斗礼仪变成社交礼仪时,完全是亲近之人互相调侃时做的。经年累月,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

拱手礼、揖礼、抱拳礼,其实各不相同。拱手礼是最正归的下对上、卑对尊的礼节。为什么要拱手呢?在《礼记》中记载:“长者与之提携,则双手奉长者之手”,表示尊敬。

在古代,拱手礼并不是人人可用的,“礼不下庶人”,倒不是瞧不起庶民百姓,而是这种礼仪是一套很繁琐的流程,说是礼法,但对人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所以这种折磨就不要让庶人去忍受了。



拱手礼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人们见面时大多行拱手礼,即我们常说的作揖。

人贵有礼。《诗经·鄘风·相鼠》 有诗云: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周公定礼乐制度,并以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来确定中国人的伦理和社会秩序等级。因此,礼仪一开始是被用作社会身份贵贱的标志,到后来更是演化成了封建礼教,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补充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事作风。

人类所有的礼节,实际都来自于获取信任。在古代,物资奇缺,不同部落的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竞争。人人都不惮以最坏的心思揣摩对方,因此,彼此之间的联盟就难以建立起来。

拱手礼,实际上是在向对方表示,双手在前,表示坦荡,没有背在后面藏着凶器。身体微屈,表明没有蓄势伤人的打算,这是一种表示和平的诚意。

(拱手礼)

喝酒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何要碰杯,且一定要洒出来?那是为了防止有人下毒。碰杯了,酒洒了,每个杯子里都一样,这样就可以防止有人暗中做手脚。

但是见面就说不许背后伤人,不许酒中下毒,会让人很不舒服,因此就用这些不用说出来的礼节来打消人们的顾虑。

武林中人行礼,都是抱拳。左掌右拳,切磋而已。左拳右掌,则决生死。所以,中国人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就表达出了不好用言语传递的信息。

(抱拳礼)

西方的握手礼,据信也是为了取信对手。欧洲的剑士都是右手持剑,左手持盾。如果空出来右手,所以放弃了攻击性武器,表达出不与对方为敌的和平意愿。

随着西风东渐,西方的握手礼也逐渐被国人接受,成为商务、外交场合下的主要礼节,本民族的拱手礼反而日趋没落。

由于毕竟发生了肢体接触,因此,简单的握手礼也容易被附会上很多信息。比如,特朗普的握手礼,就让很多领导人相当尴尬。

(普京也被特朗普行拽手礼)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礼节所反映的内容,都是获取对方的信任,这也预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既互相提防,又离不开彼此。

标签: 拱手礼 握手礼 古代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