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理解文学的魅力?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笔头生花的文字,咳唾成珠的俊语,咀嚼回甘的妙句,幽然飘渺的神思,缤纷悦目,柔软会心,甘露翻波于舌本,莲花启绽于双唇。

读既毕,爽然回甘,氤氲留馥,岂但开悦终日之心房,兼可缭绕一夕之梦寐。清乎其妙哉,悠然其远矣!

即刻草成,或有病句。


其他网友回答:

文学不能让你发家致富,也不能让你健康长寿,但是,文学能滋养你的心灵,能让你感受的生命之美,世界之美。难道这还不够吗?最近恰好看了一本关于如何理解文学名著的书籍《文学课:如何理解伟大的作品》,非常不错哦,强烈推荐。


——分界线——


你的生活不幸福?那或许是因为,你名著读得太少了!

契诃夫

文/诸神的恩宠

哲学家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读好书是自我成长的最佳路径。可当面对着各种图书排行榜时,你可能又很疑惑,要从哪本好书读起呢?然而你或许忘了,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读什么书,可能远比读了多少本书更重要。

读书当然要首选经典名著。不过讽刺的是,经典名著既是很多人的最爱,也是很多人的最怕。为什么?因为名著大多厚如砖、涩如药,没有一定的耐心和鉴赏力,很难啃出其中的滋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名著上的那些字,个个都认得,然而合上书,却又说不上这本书究竟想表达什么。

伍尔夫

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八成出在了读书方法上。英国作家伍尔夫认为,优秀的读者必须具备双重身份,第一种身份是要当作者的“同谋”,就是说你要想作者之所想;第二重身份要当作者的“审判官”,就是说你要尽可能地给作者挑毛病。只同时具备这两种身份,你才会是一名优秀的读者,你也才能真正读懂一本书。假如你读完一本书,却说不出有什么收获,那很可能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读懂那本书。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轻松地读懂名著呢?有!这本书叫《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它的作者是密歇根大学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同时他也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


这本书有多好呢?打个比方,文学是一座高山,而这本书就是上山的路标,它能引领我们一步步登上文学世界的顶峰。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那就是:名著有套路。是的,名著有套路。没想到吧?一旦掌握了这种套路,你就能轻松阅读世界名著了。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种套路,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

01神话的寓意

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听过很多神话故事,比如夸父逐日、女蜗补天等,而世界上除了中国神话以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神话体系,比如古希腊神话,古印度神话、北欧神话等。然而,你想过这些神话背后的寓意吗?

福斯特认为,神话是人们集体潜意识的反应,神话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从神话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人类是如何认识自身,如何认识世界的。

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为例。今天一提起孙悟空,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抗争精神。然而实际上,早在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孙悟空的故事已经在民间流传了上百年了。吴承恩收集和整理了关于孙悟空的故事,然后将它们编写成了《西游记》这部神话巨著。有人曾保守地估算过,从20世纪20年代到2018年为止,以小说《西游记》为蓝本创作而成的各类文艺作品不下50余部。具体来说包括小说、电影电视、戏曲、动画片等。可见,文学能从神话中汲取大量营养,然后再滋养其他艺术门类。

除了神话故事,童话故事里也不乏经典的文化符号。如果你经常看童话,你就会发现很多童话故事里,都会出现魔鬼或吸血鬼的形象。一旦书里冒出魔鬼或吸血鬼,那就预示着在正邪势力之间,即将要上演一场生死大战了。

浮士德

我们先说魔鬼。魔鬼这个意向来自哪里呢?它最早来自于有关浮士德的传说。相传,魔鬼用财富和权力换取了浮了士德的灵魂,后来浮士德长期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当他醒悟时,为时已晚。于是千百年来,就形成了一个关于魔鬼的故事套路:每当主人公急于想获得金钱或权力时,他就会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

说完魔鬼,那吸血鬼的原型又是谁呢?他就是德古拉伯爵。德古拉伯爵身上带着浓烈的哥特风格,他昼伏夜出,衣着华美,彬彬有礼。每天晚上,他总都会找美女下手,先杀死她们,再吸干她们的血,然后再寻找新猎物。关于吸血鬼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很多,比如《吸血鬼惊情400年》、《暮光之城》等。你发现了吗,吸血鬼象征着人类自身的贪婪本性。每一个关于吸血鬼的故事,它的核心意向都是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一直自私自利下去,那么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变成吸血鬼。

02旅行=自我成长

旅行的意义

旅行,就是离开你熟悉的地方,去到你陌生的地方,最终再回到你熟悉的地方。这看似只是兜了一大圈,然而,旅行对人的意义可绝不止兜圈子那么简单。福斯特认为,每一次旅行既是对外部世界的探险,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觉察。不得不说,福斯特的这个发现,和美国神话学家坎贝尔的观点基本一致。坎贝尔认为,伟大人物的成长轨迹是有套路可循的。

伟大人物的成长轨迹有什么套路呢?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升级打怪。一般情况下,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有一些非凡的经历。这种故事的脉络是,英雄经历了一番艰难险阻,成功打败了邪魔,最终回到现实,做回普通人。然而这时,他的思想境界和他最早出发时的境界已经完全不同了,这就是成长的奥秘。关于“旅行使人成长”的故事太多了,金庸的大多数小说都用的是这个套路。

《老人与海》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旅行并不止陆地旅行,也包括海上旅行。而且,几乎每一个旅行故事的终点,都指向了宗教。不信吗,那来看个例子。如果我现在告诉你,《圣经》与《老人与海》其实是同一个故事,你会不会觉得很吃惊?然而,福斯特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老人与海》的故事的确是脱胎于《圣经》的。在《圣经》里,耶稣象征着救世主,讽刺的是,他最终却被人们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在《老人与海》里,圣地亚哥在大海上和鲨鱼搏斗了三天三夜,最终他精疲力尽却一无所获,还被愚蠢的人们耻笑。在海明威看来,圣地亚哥就是一个耶稣式的人物。在他身上,流着耶稣的血。

03名著里的“魔杖”

名著里的魔杖

有一句话叫:细节出魔鬼,意思就是细节非常重要。读名著,其实就是读细节。而场景和景物描写就是最典型的细节描写。好的场景和景物描写就像魔杖,它们能让我们在一瞬间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好比是猜灯谜,作者出谜面,读者猜谜底,其乐无穷。只有猜中了谜底,一部书才真正地走进我们的心里,并让我们永生难忘。

一起来看个例子。俄国作家契诃夫是场景描写的高手,在小说的《未婚妻》里,他用贵族家庭觥筹交错的晚宴场景,来烘托气氛女主人公娜佳空虚的心灵世界。等到娜佳精神上开始觉醒时,她看到的场景也变了,眼前的华屋美食对她再也没有一丝吸引力了。最终,娜佳彻底觉醒,成为了一个思想独立的人。看得出,场景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直像画外音似地提醒着我们:看,娜佳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空虚啊。

契诃夫

另外一位景物描写的高手是我国剧作家曹禺。在《雷雨》里,所有的故事仅仅发生在一天内,而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雷雨的天气高度契合,这就是曹禺在向我们读者做暗示。所以,名著里的自然天气并非闲笔,它们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或暗示作用,比如下雪可能意味着浪漫,也可能会意味着阴郁;夏天可能象征着温暖喜悦,也可能象征着烦躁和痛苦等。一切场景和景物描写,都与人物当时的心境有关。看懂了场景和景物描写,你就看懂了人物的心灵世界。

04解读文学名著,就是解读人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会,一旦我们看进去名著时,时而会眼眶湿润,时而会陷入沉思。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我们阅读名著时,读的是字,得到的却是无价之宝。无论是什么名著,它最终要传达的都是一种普世价值,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

让我们来看个例子。《红楼梦》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瑰宝,但长期以来,喜爱它的读者都分为两派:要么拥林抑薛,要么拥薛抑林,这两派读者简直水火不容。然而,让黛玉粉和宝钗粉互相掐架,这真的是曹雪芹书写这部旷世奇作的初衷吗?如果你觉得是,那曹雪芹泉下有知恐怕会哭晕的。对于《红楼梦》这部书的主旨,曹公已经在第五回说得明明白白了。读不懂这一回,就不算读懂《红楼梦》。

说一点自己的感受。两年前,我花半年时间读了五遍《红楼梦》。读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部书里没有一个坏人。甚至连赵姨娘,我都讨厌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伤旧痕,正是这些伤痛使得他成为了他,而不是别人。如果你看懂了他的处境,看懂了他的命运,你就会深深地理解他当时的所作所为。所以,作为局外人,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插着腰,指责一个看起来挺可恶的人。再说,到底什么是“坏人”呢?“坏人”的标准是什么?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这些思考,都是《红楼梦》带给我的。所以说,阅读名著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并对人情世故产生极大的共情。

《红楼梦》

当然,名著里想表达的精神内涵不光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讽刺,就是名著里常用的手法。深刻的讽刺就像哈哈镜,它会用极度夸张的人物或桥段,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反向的参照。在看这种作品时,我们往往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最终把落脚点放在改进自我上。

比如在《等待戈多》里,有两个流浪汉,他俩每天都守在一个路口,等一个叫“戈多”的人出现。然而从始至终,“戈多”都没有出现过,而流浪汉们依旧守着路口,寸步不离。前方的路代表着一种自我突破,一种新生活,而流浪汉们却主动放弃了这种尝试,他们宁愿守在路口白白地消耗生命,也不愿意向前迈出一小步。在现实生活里,有多少人像流浪汉一样安于现状,不敢做出人生新的尝试呢?以讲故事的方式来点化精神未觉醒的人们,这就是名著最最厉害的地方。

05套路!套路!套路!

读名著也有套路

在《红楼梦》第44回里,林黛玉说:“天下的水总归一源。”而本书作者福斯特说,不光水是万水归一,实际上天底下所有的好故事,也都是从某个经典故事里衍生出来的。福斯特的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吗?

说着这里,请允许我先打个岔,献一件宝贝。有了这件宝贝,你就能快速领会福斯特的这个观点的精髓了(这件宝贝,也是近三年来让我最为受益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这样的:洞察力的核心是本质和联系。什么意思呢?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你要能一眼看出事物的本质;面对毫不相关的N件事,你要能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联。

洞察力的核心是本质和联系

洞察力的核心是本质和联系。换句话说,任何事物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好,我们再说回名著。名著都是经典故事,经典故事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代代相传,并在不同时代衍生出不同的优秀作品。这就是福斯特的“所有好故事都是出自同一个经典故事”的理论依据。比如,你看懂了《小王子》,你就能看懂《简·爱》,因为这两个故事里关于“爱”这个主题的精髓是一样一样的。一旦你发现了两部小说之间的内在关联,你就对它们理解得更透彻,反过来,它们也会对你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是的,好故事的精神内核永远不会变。让我们再看两个例子。《美女野兽》是经典童话,1978年作家罗宾·麦金利借鉴了这部童话,创作出了小说《美女》;《灰姑娘》是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借鉴了这个故事的精髓,并把它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这一大背景下,于是就有了小说《小公主》。

人性

文学的本质是解读人性。世界名著里,包含着有关于人性的一切真理。所以阅读名著,就是解读人性。而读懂了人性,你便读懂了一切。经常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的心灵更澄澈,精神更自由。同时,名著也会带给我们勇气和希望,而这种勇气和希望,也能让我们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苦难。这就是名著对人心的滋养和启迪。

这是一个转瞬即变的时代,时代变化越快,人越需要深度思考。而深度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创新。作家王立铭说,“更深刻的理解将带来更伟大的力量。”而多读名著,就能培养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这时,我们的内心就会生长出一种伟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会为我们心灵世界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底层逻辑。有了这个底层逻辑,天塌下来,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素人作者范雨素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而作家伍尔夫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天堂的话,我想天堂一定在阅读中”。其实,她俩说的是一回事。那么,幸福和天堂到底在哪儿呢?翻开一部名著,好好地读一读,你就知道了。

名著的魅力

PS:

关于阅读名著,至今难忘三件事。小学时,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连环画(上中下),读到热泪盈眶;初中时,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到痛彻心扉;2016年初,读完契诃夫的《第六病室》,结果内心发生了一场8级地震!正是因为心里装着这些可爱而伟大的灵魂,在心里经常与他们“对话”,今天我才有勇气坐在电脑前,敲下了那些自己特别想说的话。

标签: 文学 魅力 理解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