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的书法作品有很多印章,是为了表达什么?
首先说明一点,古代大部分书法家写完作品是不盖印章的,文人印章是从元代开始的。
古代的书法作品上面的印章大部分是后人盖的,盖印章的人大部分是收藏家或者鉴赏家。盖上了印,就表示这幅作品我看过了,是真的。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一幅作品有了历代收藏家的印章,也能证明这件作品的流传有序。印章也是鉴定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其大概意思就相当于今天的“某某到此一游”吧。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面的印章算是比较多的了。古代作品的印章一般盖在作品的开头、结尾和中间的空隙处。
以不影响原作章法为目的,当然了,像乾隆皇帝那样,随处乱盖大印的人也是少数。
王羲之《兰亭序》
比如王羲之兰亭序里的“神品”印章,这个印章是它的身份的象征,后来不少书法作品里也有神品标志,这个标志不是哪幅作品上都能盖的。
张旭的古诗四帖上面也有神品印章。
兰亭序里的乾隆的“石渠宝笈”印,如上图。
兰亭序里赵孟頫的松雪斋印,如上图。
现代人的作品上的印章,其目的是以处理章法为主。大部分作品只盖姓名印。
有不少国展作品,盖了很多印章,主要还是为了模仿古代作品的收藏印。使作品显得更有古意。
你怎么看呢?
看完的朋友麻烦赏个赞啦。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头条号@不二斋。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作品上的印章,除了作者的卷首章、和末尾的署名印信、书房堂号等章外,还有许多闲章,用以补充作品的空白处,表达作者的情趣雅好、志趣信念等。另外,还有的名人之作,好多收藏家加盖其堂斋号章,还有的加题跋后在盖自己的名章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作品盖引首章和落款(作者姓氏),还是有必要的。然而,多盖的章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说画蛇添足或者说炫耀什么也不为过。
一副成功的书法作品,首先是作品的内容,如果作品内容打动人心,加以书者高妙的墨迹表达,一定会令人感到如沐春风,视觉盛宴。如果写得不够水准,即便是用章再多,也不能成为妙品。假若作品尚可,盖上那么多印,也会因太夺而失色。
用印过多,只能表达花里胡哨,
无有意义!
就说这么多吧,一家之言不足为据。
其他网友回答:如果是古人书法,那是后人乱盖的,尤其是乾隆小儿,更是盖章能手。
今人书法嘛,真正写的好的,顶多盖俩章,水平越水盖章越多,水平不够章来凑嘛!
如图,都是后人盖的。后人盖的多,说明书法珍贵。自己盖的多,说明心里发虚。
其他网友回答:在一个书法作品中印章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印章可以表明作者 的身份,可以使章和字相互衬托,可以寄托感情……
简单的说几种章意义和作用:
题款署名章,落款写名字,用字的章;落款写字的用姓名章;不落款用姓名章。这款章就是用来表明作者的身份。
闲章,可以盖在作品的上部,改变单调的布局。可以盖在作品的一边,起到栏边聚气的作用。可以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有“拦边封角”、“补充空气”及“稳定画面的作用”。
鉴藏章,是收藏者或鉴赏者的章,鉴赏章说明鉴赏者认为作品是真迹。
事实上古代的书法作品一般是不盖章的。好多是后人盖上去的。章不是越多越好,要视情况而定,不应破坏作品的布局和整体性,盖错了章作品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总之,书法作品上的印章都各自的作用和意义,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书法作品中,印章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一副书画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印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印章都是盖在作品的结尾,来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作者等信息。
如果一个书法作品出自名人之手,就要盖一个闲章,但是闲章并不是表明作品出自哪里,而是对整幅作品布局给予了装饰。
还有就是姓名章,一般盖在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威海链 » 有的书法作品有很多印章,表达了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