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较早进入工业发达社会,中国自五四运动后各方面多向西方学习,美术也是一样。加上国人喜欢画得象的东西,所以写实油画自徐悲鸿等之后得以在中国开端,后来中国第三代油画家靳尚谊、苏高礼等师从苏联老师,写实现实主义油画得以在中国长足发展,第三代油画家承上启下,徒子徒孙遍天下,所以目前油画比较繁荣。
国画没有在西方流行,有政治因素他们避开中国,中国的影响力也在国际上一直不够,当然现在好很多,所以没有什么人学国画,还有他们没有使用毛笔墨水的传统,最主要的是国画是静慢淡的艺术,要出成绩需要几十年功夫,现代生活是快节奏,西方人更难于接收考验。
其他网友回答:自从留洋的徐悲鸿先生和刘海粟先生把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带到中国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就是以西方的绘画理论为基础来进行的,这让中国的绘画界懂得油画的艺术家非常多,油画在中国的普及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反观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画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首先,中国画的美学理念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讲求的是意境,是感觉,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美术体系,其中包含着书法,文学,诗词,金石多方面的元素,这与西洋绘画比较直观和写实的美学观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中,对中国画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感性的,他们看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往往觉得很抽象,对墨色的浓淡干湿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会认为中国画造型不准,有的作品完全就是乱七八糟的墨块,因为文化层次的不同,导致西方美术界对中国画不能完全理解,到了民间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有人会说,画的不像的能叫画吗,这就是中国画在西方不被认可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1.从历史角度看:
清朝闭关锁国,本身就抵制汉文化,文化传播到西方想是就更困难了吧!
2.从两种画分析看:
(1)国画讲究工笔与韵味,没有极佳的耐性,与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是很难画一幅完美的作品的,再加上一幅成功的国画作品,若没有经过文化的熏陶与一定的艺术鉴赏与品味,还有细致入微的观察百态人生,是很难能画出国画那种含蓄优雅精致的味道的,一个字“难”,小众的传播本身也具有局限性!
(2)油画突出个性在创作中更年轻,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张力,侧重于对性格的体现,在随意涂鸦,感受颜色组合的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层次与颜色递进的美感,相对比较活泼,可能是年轻人更喜欢的原因把吧!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观点:目前在国内比较“普及”的油画重在写实中创作,创作用材料和成品都比较直观,诸如素描、水彩等等门类区分又比较细,所以“普及”也很好理解。中国画重在写意,所用的材料在生活中不常见,特别是学中国画之前需要经过中国书法的锻炼,成品中的每一个线条都很直观,不像油画中有些地方可以覆盖或者修改,“败笔”可能毁掉一幅画。
所以,不仅仅是在国外,国内中国绘画的普及也是很有难度的。
其他网友回答:国画油画,合二为一,国外很流行!
为什么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呢?估计题主的这个问题触碰到某些国画艺术家的“痛点”了,但愿也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是我们的国画“技不如人”还是我们的国画缺少在国外宣传推广呢?或许是“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吗?
论国画的文化底蕴绝对不会低于西方油画,同时国画的发展也不会晚于西方油画,那就奇怪了,难道是因为国画的题材没有油画题材丰富?我曾经把国画比喻成一道素菜,油画比作一道荤菜,从人性欲望角度来讲,人们更喜欢吃山珍海味的荤菜,即使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出家人,看了西方人体油画都会想着要“还俗”,
从艺术的创作技法来分析,国画讲究太多了,就“笔墨”两个字都足够让人研究几十年才会懂其内涵,所以很多国画艺术家的艺术造诣都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又怎么会把国画创作好呢?艺术创作是讲究灵活,而不是一味的“知难而进”,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相比起国画,油画就简单纯粹的多了,完全就是掌握好“色彩的特性”就可以了,稍微复杂点的就是素描的基本功,可以这么说,油画创作是不需要有任何的文化底蕴的,因为油画是追求简单的艺术,在乎的是视觉上的效果,而人也有“惰性”喜欢简单的思考、简单的做事情,自然油画就更受欢迎了,
从国画和油画的用途来理解,西方油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成为资本家用来商业上的炒作,让艺术利益最大化,所谓的商业价值,这样无形中把油画进行了宣传推广,然而,国画是用艺术的形式传承中国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仅此而已,综上所述,这就是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的原因。
油画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而是在世界各地都遍地开花。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油画艺术是世界性艺术语言的话题。
那么,油画是怎样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在全世界攻城拔寨,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的呢?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油画很容易看懂。
而容易看懂,则来自于油画叙事、写实的特点。
在古典主义时代,西方的油画题材多数是神话和宗教故事题材,由于油画写实的特性,画面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无异,再结合故事情节,就很容易让观者明白绘画的内容。
从技术层面来说,油画的语言包括造型与色彩,笔触与肌理,节奏与韵律几个方面。
重要的是,欧洲人在发展油画的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形成了油画艺术完整的标准体系,在这个标准体系下,不同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来创作作品。
由于有了共同的标准,观者只须从技术、形式技巧和精神寓意去观赏,作品的内容自然就很容易让人看懂。
而中国画则不同,尽管形成体系的时间远远早于西方的油画,但由于其独立于世界艺术体系之中,而没能被世界艺术界所了解。
这也是由中国画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画主要用毛笔来作画,讲究的是书画同源,也就是说,如果你写不好毛笔字,说能画好国画,基本是扯淡。
国画用笔,讲究“骨法用笔”,重视笔墨神韵,要的是“气韵生动”,和“神似”笔法下构造的“意境”,就这些表述,不要说外国人,作为中国人也很少有人看懂。
由此可见,油画走向世界,到处开花结果,而中国画难以走出国门,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其他网友回答: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而国画却没能在西方社会绽放呢?有历史原因,有西方社会工业文明领先因素,也有国画的绘画技巧难于油画的缘故。
一、西方油画是随着一批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
(01)明朝万历年间,西方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到中国传教,设立教堂,将西方油画悬挂在教堂,并将一些名画馈赠给某些亲王。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西方油画进入中国的起源。
(02)清朝初期,一批擅长绘画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并在宫廷任画师,最著名的有:郎世宁、潘廷章,王致诚等人。乾隆皇帝也曾选拔一些少年随郎世宁等人学习油画技法。
(03)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方交往频繁起来。西方的宗教题材绘画和商业性油画一窝蜂拥挤国内。1905左右,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曾经专门开设油画专业。
(04)到20世纪40年代后,中国一些人便远渡重洋到国外学习油画,其中最具代表性、成就最大的有:李铁夫、李叔同、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等人。
在这段历史时期,西方油画传入中国有传教士的功劳,更是西方入侵东方的附属品,当然也有洋务运动背景下,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等因素所致。
而反观这一时期,中国对西方的输出,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则少之又少。
二、油画的传入与西方社会科技发达有一定的关系。
洋务运动时,国人提出“师夷制夷”,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抵制西方的侵略。而随着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武器装备、生产工具等先进科技时,西方的文化,包括油画、西方的文学、宗教等也悄悄地被引进到中国。
同样,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的文化输出也是少之又少。
三、国画的绘画技巧难于油画。
中西方的交往频繁起来后,一些外国画家也曾动过学习国画的念头,但国画的写意手法对于习惯于直来直去的外国人来说,则很难掌握;再加上国画里的诗词、题跋、印章等中国元素,让外国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综上所述,西方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放,源于传教士,被迫于国门被打开,而根本原因是西方经济和科技在近代领先于我们,作为经济的附属品——油画,便能自自然然地随着科技、经济一起传入中国。而国画没能被西方人学会,除了我们在近代经济落后原因外,就是国画的绘画难度比较大,西方人很难领会和掌握。
其他网友回答:中国的国画,西方的油画,都有深厚的历史,国画注重意境,油画注重实际,各有特点。
先跟条友们说个故事啊。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名鼎鼎的抽象派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来到中国,登门造访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艺术无国界。两位艺术界大佬作了很多交流切磋。在大千先生的熏陶感染下,毕加索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连赞叹说:中国画是真正的艺术。回国后,毕加索还真临摹了数十幅中国画素描诸如花鸟鱼一类。老实说,毕加索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尤为可贵,但他画的中国画如何不好评价。
毕加索临摹的中国画
为什么油画在中国遍地开花而中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一直以为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画比油画学起来画起来要难。
在绘画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叫画像容易,画出神韵和意境难。对于油画来讲,大多是追求画的细节的真实形象,对于中国画来讲,更多的是追求画的意境和神韵,而且中国画讲究诗书画一体,画家不仅要会画,还要能书,还要懂诗(文学),这中间肯定增加了很多难度。这应该是在西方国家不容易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画图片
当然,讲这些并不是否定油画的优势。油画的发明本身就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油画以其形象逼真色彩绚烂构图严谨立体感强且宜保存迎合了更多人的审美取向,而且学习掌握起来应该比中国画容易。这也是它能够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成为世界第一大绘画画种的主要原因。
油画图片
威海链 » 同样是艺术,为什么有的人说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呢?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