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本身就成问题,价值判断错误。一是先抛出丑帽子,误导人们正确评价认识王冬龄;二是把王冬龄的书法定为丑书,把他的书法之路定为丑书之路纯属无稽之谈;三是借否定王冬龄之名,行阻碍中国书法改革创新之实。
事实是最好的回答。就在前几天的10月16日,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大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示了王冬龄60年来的书法艺术探索的成果:从传统书法的不同书体创作到乱书、巨书、银盐书、竹书、VR书法等不同形式。并且定义为新的起点——60年后再出发。从媒体公开报道中均未见丑书二字,社会上,包括头条上一些人把王冬龄与丑书联系起来显然是错误的。
王冬龄是一位以书法为本色的艺术家,只要认真查阅一下有关他的资料,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工作经历、艺术成就等,就不难发现,他不仅是植根于中国传统书法,学有所成,而且是面向世界,勇于在书法领域创新的人。书法领域,在中国是个旧传统、旧文化根深蒂固的地方,一方面是古人留下书法艺术瑰宝,后人几乎无法超越,另一方面书法的实用功能削弱后,书法已失去了昔日的地位。谁还有兴趣去研究和改革?王冬龄几十年如一日热爱书法,从事书法教育和研究,并且大胆探索创造新的书体形式,不怕非议,不怕误解,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应该理解和支持,怎么能斥之丑书,甚至丑书之路呢?
不可否认,社会上确有一些假借书法之名的骗子,他们毫无书法根底,全靠瞎吹,玩花头骗钱,这些人不仅书丑,灵魂也丑,这才是应该批评的,唾弃的。怎么能把王冬龄与这些人混为一谈呢?
一、王冬龄可是科班出身啊。
王冬龄1945年出生,1966年与1989年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班,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可以说王冬龄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一代知识分子。
二,王冬龄是有师承的。
书法一艺,是很讲究师承的。作为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诸多20世纪传统书法大家的弟子,王冬龄传统的书法的功底是很深厚的。尤其是王冬龄与老师林散之的关系非同一般。林散之(1898——1989)是现当代著名书法家,大器晚成。据说郭沫若到南京,有请赐墨宝,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大家。王冬龄作为林散之的高徒,同样以草书胜出,纵横书坛几十年,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与老一辈书家不同的是,王冬龄勇于尝试创新,以乱书、竹书等新的书法表达方式办展,屡屡成为热点。头条上,经常有人讥笑王冬龄的字不如他的孙子的字得好,岂不十分可笑。三、王冬龄是有世界眼光的。
1989年,王冬龄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邀请,赴美讲授中国书法并为教授,后又在哈佛等20多座大学办讲座和展览。1992年,由国家教委招聘回国,可见国家对他的重视。回国后,到中书协研究部工作,后到中国美术学院任教。王冬龄先后在中、美、日、加举办个展20余次,作品由中国多家馆藏外,还由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多家博物馆及大学、德国石荷州美术学院收藏。
四、王冬龄对书法形式的新尝试,是有理论基础的,也是充满理想色彩的。
王冬龄以70多岁的高龄,顶着社会的压力,对传统书法形式进行改革,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创新性思考的结果。王冬龄说:‘’我希望做出来的东西,所宣扬的气韵,将来人家能说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想我可以做些事情,使它在新时代有意义。跟今天的人沟通,讲话,失败了也不要紧。‘’美术史论家范景中这样评价王冬龄:‘’他明确了属于他这一代书法家的任务,那就是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重建书法的价值。‘’
如何正确看待一件事,如何正确看待一个人,取决于他的价值判断能力。看了以上文字,你还认为王冬龄写的是丑书吗?王冬龄是在走一条丑书之路吗?
属于江郎才尽剑走偏锋胡整吧。
本来王冬龄的传统功夫是不错的,但到了瓶颈就怎么也突破不了。去美国镀金几年后,回来搞了个俗称“乱书”的东东,这东东的实质是美术,已经与书法相差甚远,书法不过是他作画的元素。
其他网友回答:从书法角度看,王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远未到创作出新的境界,其作品借用西方艺术来树立个人风格,孙过庭《书谱》提到标置成体、神情悬隔是也。这次展览动用如此多社会资源:媒体、政府机关、各类资历人员,个人很难做到,其背后定然是资本运作力量。王只是资本运作的一枚棋子,就如娘炮捧红的对象,资本运作炒作只注重嚼头,扩大关注度,对普通民众洗脑(人有从众心理,虽然自己不懂,只要有很多有头有脸的人说好就是好)。当下在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教育提升国民素质,祖国日益强大,回归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是大趋势,而资本热炒丑书与此背道而驰,虽已培养一批脑残粉为之呐喊助威,但民众越来越理智,未必会买账。
其他网友回答:把丑书誉为书法最高境界者,让我想起了"指鹿为马"这个成语。
其他网友回答:王走上丑书之路是被逼无奈啊。王的传统功夫极差,拿出来丢人,与自己身份地位不相符,再不“创新”,眼看饭碗会破,乌纱不保,于是拿西方的美术理论套在中国书法头上,丑书便应运而生。
其他网友回答:原因不明,到看不丑的风格好像也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但是也不必担心中国书法,历史会检验。
其他网友回答:以王冬龄的书法论兴与殇,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只是一种现象而已!
这三幅字,是出自历史上最著名的草书大家之手,作者是谁?释文是什么?谁能说得清,再来回答此问题也不迟。
图一
图二
图三
王冬龄的书法早期遵遁的是传统之道,而今他的书法以“乱”著称,其实,他的“乱”书,乱有乱的理由,乱有乱的讲究:乱有乱的法度,细细研读起来,颇有一番味道,一目十行怎能悟出其中的真谛。
书法的评价标准从来未统一过,只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已!
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看过了他塗的鸦,也许是我文化低的原因,很大的一块,但没有认识的字。于是,怀疑是画,左看,不像,右看也不是,再看,这不就是小孩儿塗鸦吗,甚至还不如孩儿塗鸦。小孩儿塗鸦时显童真童趣,大师塗的鸦却只显得一板正经!若是当作品公之于众,我的理解是黔驴技穷。
至于书法界之幸?题谬也。唯殇无疑!
其他网友回答:中国书法创新之困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艺术市场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书法艺术作为中华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髓,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受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毛笔书写早已退出了中国人几千年传统的文字记录、传播的主阵地,代之以铅笔、钢笔、圆珠笔、一次性水笔等,现在又逐渐被电脑键盘输入法、手机手写、拼音和语音等输入法取代,毛笔书法变成了少部分专业和非专业的书法爱好者的特殊专长或者技能!因为现代出版的发达,原来分别深藏于皇宫、达官、富贾、书院的历朝历代书法作品得以广泛印刷而普及于世,这既有利于书法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和创新,也有利于普通民众对书法的了解和欣赏。因此,全国各地书协林立,不少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课,各大中小城市书法培训也方兴未艾,书法市场欣欣向荣!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另外一种像中国书法一样的流行了几千年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史上的每一个书法大家,几乎都成了后代难以逾越的高峰,这就是当代书法发展的最大历史困局。现代书法家,不仅没有了传统文房四宝日常化应用的基础氛围,也失去了传统士大夫文人的基本修养,单纯的想要进行书法创新,往住一不小心就走上缺根少魂之路,并成就了当今书法市场上的最大流弊——滥于俗、趋于丑!西方抽象画派、后现代画派等艺术创作思想和形式,或许可能成了许多所谓的书法家江郎才尽之后,走上丑书创作道路的文化借鉴和理论支撑。这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想借鉴西方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反而失去了中国书法之魂!王冬龄的丑书创作,已经全然失去了中国书法的本源,变成了一堆又一堆谁也看不懂的杂乱无章的墨水线条、线头,远比张天师的“鬼画符”更没有可入目性,完全与传统书法的赏心悦目没有任何关联!流传于世的历朝历代经典书法作品,看了会由衷的感到书法形式的美,更会在书法的结构形式等方面体会到书法所蕴含的精气神,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令人看到之后肯定是心旷神怡的,而王冬龄等丑书法作品,令人观后无一例外就是感觉“心里堵得慌”,更不要说有什么美感了!书法如果变成了疯狂的、极端的乱喷乱涂乱画,那不仅仅是书法家的“艺术自杀”,更是对中国书法的“自我解构”!一个健康的书法市场,就要旗帜鲜明反对丑书! 其他网友回答:因为“老了常糊涂,不分春与秋”。不但是“殇”,而且是“重殇”。
威海链 » 王冬龄为何走上丑书之路?这是中国书法之兴,还是中国书法之殇?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