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上士,中士,下士分别代表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之所以博大精深,主要就是靠“士”,“士”就是读书人,叫做知识分子。其实这两个是有区别的,以前说读书人一定是说他懂得道理,不懂的道理就没有资格叫读书人,现代的知识分子他只懂得技术,懂得专业,往往反而不懂得道理,这是非常大的遗憾。

老子当年把“士”分成三等,叫做上士,中士和下士。为什么要分成上中下三等呢?因为道很高深,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的,当然你最后可能了解,但是刚开始你不可能完全了解。你看小孩生出来他不会讲话,慢慢的他就会说话了,他有很多事情不懂,慢慢的随着成长就变成懂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闻道,首先他不会去批评什么道。我们原来很喜欢讲论道,你如果读了《道德经》,你就会觉得原来自己已经不是上士了,你还论什么道,还有什么资格论道?人家上等智慧的人,他只要听到道,他跟它内心是相通的,他就非常勤劳,不断的去实践,用实践来增强他对道的感悟,他不会怀疑,不会去评论,更不会到处去讲给人家听。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的意思是比较有悟性,智慧不太高的人。这样的人听说“道”之后,半信半疑,故而行动力也会大打折扣。中士就很喜欢评论。这个是有道理的,那个文字上是这么来的。这个以前怎么说现在怎么说,讲了一大堆就证明他是懂非懂。

“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的意思是没有悟性蠢笨之人。为什么会大笑呢?因为道它所显露出来的,往往是跟下士所想象的刚好相反。这样的人听说“道”之后,就会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是因为“道”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

“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认为,如果没有受到下士的嘲笑,大道也就能称之为大道了。对于下士的无知和嘲讽,老子表现出极度的宽容。老子之所以宽容地对待无知的下士,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悟道和修德的结果。大道可以包容万物,还能成全万物。

老子认为不同思想认知水平的人对道德理解程度不同,因此闻道后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万物是由大道所生的,所以无论何种事物,都应该遵循大道的德行,顺应自然的循环往复,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修为德行。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士,就是人。老子是不主张读书的,把士理解为读书人,我觉得是不妥的。

上士,就是赞同的人。

中士,就是中立的人。

下士,就是反对的人。

瑾名轩译文:“赞同的人听到道,尽力实行;中立的人听到道,将信将疑;反对的人听到道,哈哈大笑。”

把他们理解为“智力上等的人,智力中等的人,智力下等的人”,或者“悟性上等的人,悟性中等的人,悟性下等的人”,都是错误的,因为老子不会从智力上把人分为几等。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上士、中士和下士,系指世间里上乘慧根的人、中乘慧根的人和下乘慧根的人。大千世界,人若满天晨辰,具上乘慧根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皆是中下乘根器。所以才有了“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之说。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祖先,在文缘初啟时人群分二类:巫觋与群甿(指不用脑思维的人),由于生产力发展人群居成为社会状此下便巫觋阶层人为之保持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分级散布统治。如此之下人类社会渾沌而散,仁、义、礼、智而生,如此之下仍是巫觋类的后嗣以“道”的概念意式统攝社会,由此这类人称之“上士”、“中士”。“下士”人只是由群甿(隶)阶层出颖的人。社会进一步地进化,人群社会阶层迭生最终得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其他网友回答:

根基悟性上等的人一听说修炼,他很相信,而且修炼不辍。

根基悟性中等的人一听说修炼,要相信不相信的,炼也行不炼也行,环境好兴致来了就炼炼。

根基悟性下等的人一听说修炼,哈哈大笑,你们这些人真傻,竟然相信迷信,嗤之以鼻,羞与为伍。这种人如果不笑,道就不足以为道。

标签: 上士 中士 下士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