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易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或者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是本源,可能就有些欠妥,《易经》之前我们又效法什么呢?因此可以这样说,《易经》是我们中华文化发展的产物或者说是我们中华文化本源出发而发展出来的阶段性成果或者总结,可能更准确些。起码那个时候尺、规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实在要说本源,那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或者先民,在华夏大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智慧和创造的过程的最初。《周易》,首先就是一个“道”字,有天道、地道、人道;其次就是三易:简易、变易、不易,这三易我们就不去具体讨论了;再次就是对立统一的阴阳,而这阴阳又是分层次和程度的;又次就是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的转换关系,以及为了阐述这个基本道理而做的卦辞,当然是当时人们非常熟知的事情或者现象,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许有些陌生。
那么学习《易经》的目的或者精神就是了解规律,了解道,进而去“合道”。《易经》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总结的经验理论,它是一种哲学思想的概括,并且可以去指导现实的生产、生活。因为它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来的东西,是对客观实际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事物。应用到哪个方面,就会根据哪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产生具体的应用结果。比如医疗、农耕、天文、军事等等。合乎客观规律就叫做“合道”。这里有朴素的古代哲学思想在里面,那些装神弄鬼的说辞已经偏离了《易经》产生的基础。只有尊重客观实际的用科学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易经》精神,才是对《易经》最好的传承,要与时俱进,精华的要继承和发展,糟粕的东西要摒弃和排除。否则就会弄出刻舟求剑的笑话,比如,我们现在的八卦是以乾卦开始,这是以我们中华大地的北半球做时空来看待的,如果在南半球,那么以乾卦开始也许就会欠妥,生搬硬套就是没有理解《易经》到底说的是什么,也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现象。
又及我们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就类似于“合道”的精神。追求真理、符合真理,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目标,这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易经》博大精深,我这里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就很开心,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多多分享和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2>要论证《易经》是不是中华文化的根,就首先要了解《易经》是从何而来的
已故的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老先生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提炼,叫“人更三世、世立三古”。哪三个人?伏羲、周文王和孔子,这三个人分别生活于上古、中古和近古。
伏羲是中华文化处于父系社会时期的部落氏族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仰观天文、俯瞰地理,中悟人事,绘制出一幅让后人无比烧脑的“八卦图”,为了区别于后来周文王的改良版,也称为先天八卦,这幅图只有符号没有文字,是一部无字天书
这幅图确立了中华文化的基因的“核糖核酸”——“阴、阳”的概念。同时也确立了中华文化世界观的基础——“天、地、人”。后世由伏羲八卦逐渐发展出:连山、归藏、周易三大易经体系,也就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易”。
其中的《周易》是周文王(姬昌)在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的7年中,将先天八卦进行重新排列形成后天八卦。同时他将三爻卦进行两两组合后就形成64卦,对每一个卦进行命名,为每一个卦中的每一个爻写了爻辞,进而形成了完整的周易易经体系。
《连山易》和《归藏易》现已经没有完整的版本流传至今,也有学者认为《连山易》中的内容成为风水堪舆学的理论依据,成为后世各个王朝定国都、老百姓建阳宅、选阴宅的核心方法。《归藏易》则演化成为传世的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
由此可见《易经》起源于“八卦”是由“场景”变“体系”的过程,形成《易经》体系后又分野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和“健康”方面两大思维方式《周易》在后世又有了那些演变呢?讲到孔子自然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的了,他是中国儒家文化体系的缔造者之一,被后世称为“至圣”、“万事师表”。他一生的贡献通常可以概括为:修《诗》、《书》;订《礼》、《乐》;著《春秋》。但是他对于中华文明的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是为周易写了注解,这本称为“易传”的,恰恰才是现在文化主流思想所认同的《易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就是出自孔子所著《易传》中乾卦的大象专中。
因此《周易》在后世的演变中,转化成为儒家思想的理论依据,成为主流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易经》的精神是什么?阴阳鱼的含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共存”。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说明“变化才更有生命力”。64卦则全面的诠释了事物由生到衰的演变过程。所以《易经》的精神就一个字“变”
这样的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亨、亨则贞、贞则穷”,变来变去就是阴阳鱼生生不息的转动。 其他网友回答:题主的问很有水平,易经出自以伏羲为代表先先人的智慧结晶,又增加河阁,洛书的补充,再经周文王的梳理,涵盖了明物质和暗物质的奥秘,又经孔子加注完备成神奇巨著,由此衍生很多术数,灵验异常。道教,儒教都从这里发源,唯物唯心都从这里分道。我的文化低,但我知道,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无可非议!
譬如,易经发挥出来的断易玄机,鬼胆惊等篇目包含很多神学,却也灵验非常!其中,人的死亡多数取决于命与运尅死流年纳音,我结合社会实际验证了这一神奇现象,理论基础来自鬼谷子两头掐这本书,它是易经预测书。
水平有限,到此为止。
2020/11/19
其他网友回答:我曾肤浅自以为:易比不上道德经。孔子比不上老子。
后来认识到:道德经源于易经。且易含更深刻、更本质、故而也更简明之理。
中华文明:起于易。盛传于孔子。
中华哲学:起于易。封顶于老子。
老子作而不述,却大述于道。
孔子述而不作,却大作于易。
老子孔子,就是一阴一阳之易。
老子看似阴极,而大阳。
孔子看似阳极,而大阴。
孔子50而学易,而将易理解、阐释到极致。也成就了孔子的最大成就。(作十翼)
孔子以易简之手法总结有诸多至理判言。
易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者走也。动也。)
生生之谓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有3易:简易、变易、不易。
易有:象数理。
易象,天垂象。物应象也。
易数,天之数。地之数‘也。
易理,天之理。人之伦也。
错综复杂之卦,易解之易也。
错综复杂之易,卦解之卦也。
何为易?除了通用之诸多解(都对)
我认为还可以字解: 日下之旌旗也。
故见:有阴有阳。
故易之本质讲:
阴阳和。阴阳合。阴阳和合。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易经》包含《连山》、《归藏》、《周易》,或曰《连山》、《归藏》已失传,或曰《连山》、《归藏》就在《周易》之中。目前,我们能看得到的《易经》只有《周易》。
《易经》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文化的本源,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主要是因为《易经》的作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模式、《易经》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文化元典、《易经》对中国现代生活的影响。
1.从《易经》的作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模式来看,《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
《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其中,“三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和孔子(《易传》)。“三古”是指伏羲所处的三皇五帝时代,周文王所处的商周时代,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
班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易经》由三个时代的三个圣人创作,并非一人之作。这种说法虽然可靠性存疑,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易经》绝非一人一时之作,它应该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古时代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
中华民族绵延发展了几千年,文化传承从来没有中断过,文化传承的模式都是后代传承前代文化的精髓。《易经》作为上古时期的文化精髓、中国上古以后文化传承的核心,成为中国后世文化之源也理所当然。
因此,从《易经》的作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模式来看,《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
2.《易经》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文化元典。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也会有对自己国家或民族具有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经典,对国家和民族有着生活指针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化元典有:之于中华文化的《易经》,之于基督文化的《圣经》,之于伊斯兰文化的《古兰经》,之于佛教文化的《吠陀经》。《易经》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文化元典。
之所以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因为《易经》的出现及其学说的发展基本上决定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公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等。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元典就是文化本源,作为中华文化元典的《易经》当然是中华文化的本源。
3.《易经》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古至今,《易经》已经融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新生儿的取名(中国古代男孩子取名大多源于《易经》),比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医,管理哲学等等,举不胜举。
就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叙》中所说: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中国)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从《易经》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易经》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本源。
易经的精神是什么?《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是中华文化的根,蕴含着很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最主要的有:“变化”的精神总纲、厚德载物的崇德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保合大和”的和谐社会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下和平”(《周易·咸卦·彖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国家观等。
这些基本精神涉及人生、社会、自然、国家等多个方面,其中以“变化”和“厚德载物”总领,对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易经》的基本精神我们也可以看出,《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
写在后面的话《易经》作为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精神总结,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得到了不间断地传承,是中华文化的本源,决定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思维逻辑和行动方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易经》就是永远不变、可应用于任何时代的真理。
中国现代社会之于《易经》:一方面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本源,要结合现实生活继承和发扬《易经》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易经》里也有因为时代局限导致的糟粕,面对这些糟粕,我们一定要坚决抛弃。
其他网友回答:相传几千年历史的《易经》,在夏时代名《连山》,商时代名《归藏》,具己失。《易经》出自于周代,是周朝的国订本,成为当时占卜存亡吉凶的唯一工具。战国时代百况杂陈,当时术士写了三篇论文,分别是《易系辞上传》《系辞下传》和说卦。把巜易经》成为朝廷的处世典范。
《易经》一书的精华所在是在于思想,而思想主要寓于64卦的结构之中,这一点孔子作巜系卦传》里反复不厌地作了说明。
《易经》是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才,这种思想确实有深刻的意义,主要以三才的法则作成,故能弥论天地之道,山川原隰。天地之间万物处在永远不停息的聚散存亡的运动变化之中。在宇宙天地万物的变化循环的过程中,人要顺其自然,达到与自然规律相一致,变则通,通则久。撑握天地是永远无穷的变化状态中,生生不息,没有尽头的规律法则。
《易经》乾坤二卦始首,意,谓天地己定始可发展,既济二卦是始终。是指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状态时期。然而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旧的发展过程终结的同时新的发展过程又开始了,不难发现,既未济二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反映了易变易的始终。
《易经》作为国学,但是复杂难懂。我们研习它的同时,应该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去糟粕而取其主要精华。
谢邀!《易经》是中华本源,这不巨著是西周是完成的。距今大约3000多年历史。为中国四圣合著而成的一部巨著。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写《易经》。那么,《易经》的精神是什么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阐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总是包含着不易,变易,简易的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2>中国道家、儒家思想都源自《易经》,所以《易经》是华夏文明的本源;《易经》的精髓在于观天地之化,图变求存适应环境发展
从“河图洛书”产生最早的易学,到文王在久里演绎“八卦”,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整理《易经》著《十翼》,《易经》基本定型,后世仅仅是对《易经》的牵强附会曲解,无人能继续升级《易经》。
华夏文明道家思想老子《道德经》、孔夫子《论语》及诸子百家思想,都源自《易经》、且围绕《易经》各执一词,极力宣扬自己的观点。
《易经》设“八八六十四卦”,即要穷天地变化于卦中,通过“卦象”表现自然环境变化形势,采取相应措施,所以有“穷则变,变则通,通乃久”,人的生生死死、社会的变迁无不包含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变化,所以《易经》的精神即老子的《道德经》要义“顺势而为”。
其他网友回答:易学产生至今,有史料表明,少说两万年之久矣!由三皇初创,夏商周三代发展,至周易而升华为成熟的第一部哲学经典。故,易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易经被列为群经之首。
周易古经,从经文中看,卦辞出于周文王之手,爻辞出于周公旦之手。前后历经半个多世纪而成书。可惜,传于至今,见仁见智,却无人真懂之者。究其原因,一在于其所言之对象内容玄奥,二在于其方法非感性,亦非理性,而在于生象之法失传久矣。托孔子之名所写翼传十篇,虽流传甚久,但所言多非易经之本义,故多妄矣,偏矣,谬矣。术数派,将周易哲学淪为占筮方术。义礼派,讲仁义礼智四德,却与经文风马牛不相及。
周易古经究竟讲些什么?愚夫不才,因发现生象之法竟在易经的经文之中,于是,遂破解周易之宻码而略知一二矣。周易古经通行本64卦共386段爻辞,仅以卦书为其文体形式,以商周社会生活百科为其文字表象,其背后先示意卦爻之象,后告之以中华哲学原理。此乃四个层次,步步引人入圣境。
周易古经之哲学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曰象示以太极为起源,天地万物始产生衍化的自然历史过程,至今已过去240多亿年了。二曰象示宇宙演化的动力,是阴阳矛盾双方之对立统一与极而转化。三曰象示易经那独特的认识方法,教人如何修易德而渐悟开大慧。四曰象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如何达到彼岸那水火既济的美好境界的。
整个64卦共计5000余字,言宇宙演化的几次高峰,有屯,否,大有,蛊,颐,咸,鼎,既济等。言演化史上所遇最大灾难,有剝,夬等。言人类社会发展之大转折,有革与鼎,既济与未济等。言生象之法者,集中在乾与坤,泰与否,咸与遁,损与益,无妄与节等卦之中。易之象大矣,深矣,变化多,而又错综复杂,其上无顶,其下无底,其终而复归于始,往返无尽头。故,非一人一生所能尽言之者。愚夫在读大学时,专学马列而从黑格尔书中,得知世界哲学源之于易经与老子。直到批林批孔时,才有机会公开研究易经与老子孔子而至于今,八十又一岁,方才刚刚有所突破,今后,路子尚远,前进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吧……其间,偶然得到中央党刋《学习与研究》杂志编辑部的关照与支持,特约发表了该刊唯一一篇论述周易的论文,荣幸至止,便以更大的胆子和劲头,不懈钻研,以求攀登中华哲学那巍巍高峰之巅!
(以上参阅今曰头条《周易哲学公式》及百度网收录相关论文)
易经精神乃天地人以及万物由元始真一发展到万事万物长生病死的自然规律,一至十数的抽添变化,由万归一的反还真我及至性空心灭归零见母之大道。易者阴阳变化之参赞,天人合一之默契。非常之道也。
威海链 »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