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书法的顺序为篆隶楷到自创?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就是秩序。任何事情都必须排列出一个顺序来,民间有从大排小、由老到少的说法。具体到“书法顺序为篆隶楷到自创”的排列顺序,其实就是由老到少这一约定成俗的规矩。

汉字的出现,最早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出土的甲骨上所发现的符号,后由专家经过艰难的判读,并且取得一致的意见,最终推断出这就是汉字的鼻祖,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甲骨文。

中国文字由甲骨文,不知又经过了多少年的演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类似的文字种类五花八门。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由宰相李斯将小篆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就是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书同文”的由来。

篆书毕竟还是笔画较多,不利于人们传播与学习。到了汉代,人们又发明了一种便于书写的字体,就是汉隶。隶书在小篆的基础上,将文字的横竖点撇捺进行了规范。

文字的发展可以说是到了宋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宋体字的出现和形成,更进一步的固化了汉字方块字的字型。

由汉字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先有篆书,中有汉隶,到了宋朝,汉字发展循规蹈矩,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正楷字。

书法的顺序很可能也是遵循文字诞生和演变的顺序。以上文字内容只是本博的假设和推理,至于正确与否,还是有书界的大佬们来裁定。欢迎大家争鸣,但绝不接受胡喷乱骂!(2020/06/10)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四为堂主人解疙瘩,我来解析一下这个小疙瘩。

并没有一种书法的顺序叫做:篆隶楷到自创。这是一种门外汉想当然的排序方法。

如果按照书法字体的形成时间排顺序的话,一般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简帛书、章草、草书、魏碑、楷书、行书。如果按照学习书法由易到难的难易规律来排序的话,一般是: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等。特殊情况因人而异。

至于自创,在没有文字的古代,仓颉造字阶段可谓是真正的自创,随后各书体的演变都是在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的结果。

楼主所谓的自创,可能是说书法作品的风格,这是在反复临摹学习、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比较独特的书法面貌,也是有传统书法功底作基础的,并不能叫做自创,而是风格不同。

我是四为堂主人解疙瘩,所言个人愚见,欢迎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篆 修练的是线条,线条质量是书法的根本!

隶 修的是意 ,意是书法中灵魂!

楷 修的是法度,有了法度的字才是书法!

其他网友回答:

提问不太清晰,我理解为两重意思。

一是书法历史演变顺序,大致应该为篆,隶,行,楷,草。

二是练习书法的顺序,主流方法基本应该从楷书开始,然后入行书,草书。

楷书学习的好可以同时练隶书,至于篆书等楷书练差不多了再学也可以。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汉字的起源以及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就属于篆书中的大篆的范畴。篆书又分为大篆与小篆,都属于古文字。而大篆则是指包括甲骨文、金文、古籀文,石鼓文和六国文字等先秦文字;小篆则是指成熟于战国晚期,秦代通行的一种文字。

其次是小篆追求笔画单纯圆润,结构均等匀称,呈长方形,和谐整齐统一,无处不体现了法家思想对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以秦朝李斯最为著名,留有《峄山碑》和《泰山石刻》

然后有篆书经历数百年渐渐衍变成隶书,也就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生死攸关的变化——隶变。并形成了风格不同的隶书。隶书将篆书中曲笔部分改成了直笔,增加了粗细方圆的变化。隶书字形整体趋于扁平,书法体势相背。

篆书经历数百年渐渐衍变成隶书,也就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生死攸关的变化——隶变。并形成了风格不同的隶书。隶书将篆书中曲笔部分改成了直笔,增加了粗细方圆的变化。隶书字形整体趋于扁平,书法体势相背。

到了魏晋南北朝,楷书兴盛,继而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出现了后世称之为初唐四家的欧、薛、虞、褚。其后更有被尊称为楷书四大家的欧、颜、赵、柳四位,风格各异,尽态极妍,将楷书艺术真正的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一直到现在仍旧是我们书面印刷和日常交流使用的正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颜真卿《祭侄文稿》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今草之间的书体,最早出现于东汉末期。实际上是属于楷书的一种草化,或者说草书的楷化。通常楷法多于草法称之为“行楷”,草法多于楷法则称之为“行草”。出现了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写出了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其子王献之亦有乃父之风,在继承父亲书艺的同时写出个人独特风采,世称之二王。

后再说到草书,世人听到草书心里浮现的大多是一堆杂乱的看不懂的线条,其实草书不是随便写的,也有其规范的草法。草书也分三种,一种是隶书的快写发展而来的章草;

第二种就是在章草基础增强了作品整体的形式,减弱单独的字的独立性,大小形状各异,随象赋形,要更加生动鲜活。第三种也就是我们经常以为的狂草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素有颠张醉素之名。

楷书到晋代就完美了。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端庄并非横平竖直的呆板,细心的欣赏者可以看到书者微妙而又协调的变化。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篆隶楷行草”书的来历、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常识有时却是讹传。除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知道外,虽为公众熟知,但却总是错误的,并且没人怀疑其真假。就拿“篆隶楷行草”这个为大众所熟知的排序为例,对文字史或者书法史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问题,他们也根本不可能这么表述。其实大多数人对“篆隶”的排序一般都没有疑问,这确实也没有什么问题。而对后面“楷行草”顺序,就得细思量一番了。

现在“楷行草”的排序,主要是指学习书法的顺序,即“先学楷书,再学行书,然后学草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来源于今人对黄庭坚书论的误解,将书体发展与学习书法的顺序混为一谈。

黄庭坚:“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黄庭坚谈及的学书顺序正确与否暂且不谈,因为这又涉及到个人对学习书法的理解的问题上。

但在此需将黄庭坚的真实意思表达清楚。他的意思是:要想学习草书,先得精熟“真书”,知道下笔处和向背关系,然后再学习草书就会简单了。

今人对“真书”的理解,仅仅指楷书,而在古人语境下,“真书”指的是哪种字体呢?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周越《书苑》云:‘ 郭忠恕以为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隶书出,隶书悖而行书作,行书狂而草书圣,以此知隶书乃今真书。 赵明诚谓误以八分为隶,自欧阳公 始。’”

清阮葵生《客话》卷十六:“ 庾肩吾云:‘隶书,今之正书。’ 张怀瓘亦云:‘隶书, 程邈所作,字皆真正,亦曰真书。’”

《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体。”

从以上几则书论来看,“真书”是指隶书,并不是楷书,这与今人所理解的完全不同。作此理解的话,那黄庭坚又为什么说,学草书先学隶书呢?实际上这是符合文字发展历程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说文解字序》所记载的文字发展历程:

伏羲氏作八卦、

神农氏结绳记事、

黄帝史官仓颉造字、

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

秦始皇时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有所简省,形成小篆,后来衙狱繁多,简省出现隶书。

秦书有八体,排名第八的就是隶书。【实际上根据出土的《云梦秦简》可知,战国末、秦统一前就已经出现隶书,称为古隶,秦隶】汉兴有草书。

可以看出,早期文字发展多来源于传说,自战国、秦以后,可考证的逐渐清晰起来。篆书发展由大篆到小篆,小篆简省发展为隶书,隶书简省、草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那么草书产生时间也就是汉初了。章草很多隶书元素,由隶书入章草很容易上手。或许这就是黄庭坚说学草书从“真书”入手的原因。从出土简帛草书来看,后秦到汉初就已产生。

楷书产生的时期,大概在汉末、三国初期,三国曹魏的钟繇被称为楷书鼻祖。其《宣世表》等作品,虽为楷书,但隶意浓厚,古意盎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楷书亦精,楷书至唐代达到高峰。

行书产生的时间,大概与八分楷书产生时间差不多,这是从完全独立为行书意义上来说的,即汉末时期。东晋王羲之是为顶峰。

我们从字体发展时间顺序上来看,篆、隶、草,这三种字体时间顺序很容易得出结论。行书和楷书产生时间先后,不亦定论。

但是我认为行书应该在楷书前,理由是:简帛草书中行书字已然不少,只是整体上来看仍是章草,章草产生于楷书之前,在实践中运用较多,但是不易识读,行书亦便于书写,从书写角度来看,发展至行书逻辑上说的通。

但是也有学者提出,楷书笔画元素在战国文字中已有体现,那我们就能说楷书是战国产生的吗?显然是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如果这么说,那行书在章草之前也具有了笔画元素。

即使我们不这么说,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行书、楷书,应该都是发展成熟,比较完备的程度了。按字体成熟达到高峰时间来论说,行书至东晋时期已然高峰,而楷书唐代高峰。楷书又是笔法就、结构最完备一种字体,它也应该是最后的一种字体。

高峰出现时间的前后,多少与事物发展规律、时间长短有关,虽不是必然,但是也应是呈正相关的关系的。至少文字的发展是能够这样予以推测的。

因此,书体的时间顺序应为“篆隶草行楷”。而非平时所说“篆隶楷行草”。

其他网友回答:

篆隶楷行草基本是按各类书体产生发展的历史时间为顺序排列的。

其他网友回答:

标签: 篆隶楷 自创 书法 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