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神人无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至人、神人、圣人可理解为古代道家圣人(德)的超凡入圣的过程,由至人到神人到圣人。无:转动改变成的意思。己:S形、龙形、《逍遥游》的文中的鲲,可大可小,变幻莫测。功:龙凤合一心的意思。凤在《道遥游》的文中指的直上九天的大鹏鸟。名:指的是有基础的龙凤合一心。这种道家思想在汉代文物中比较常见。



其他网友回答:

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去浑沌的地界去游玩闲逛,浑沌对他们非常热情友善、招待得很是细致周到。倏与忽非常感动,于是他们俩就商量着该如何报答浑沌的恩情,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人都有七窍,(眼睛)用来看,(耳朵)用来听,(嘴巴)用来吃东西、说话,(鼻子)可以呼吸、辨别气味。而浑沌却一窍都没有,咱们干脆给他凿出七窍来,让它和人一样吧。”

于是它俩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被活活凿死了。

什么是功?功,就是“有为”的成就与结果。有一个词语叫做“功不唐捐”,意思是“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结果的”。反过来就是说,所有的成就与结果都不会是白白得来的、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成名万骨堆山”,代价惨痛啊:看看“倏”与“忽”的所作所为、再瞧瞧浑沌的悲惨下场不就是如此吗?因此,道家主张“无为”、“无功”——依乎天道、顺应自然就好了。《道德经·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只要圣、智、仁、义、巧、利这些念头存在于头脑之中,人们总是会蠢蠢欲动、意欲“有为”的;总是希望把主观意志强加于他人外物、天地自然——现在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的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正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开发、过度追求发展所造成的吗?“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但是人类却在“日凿一窍”,加快“浑沌”死亡的速度。这,都是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所造成的恶果。

《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为什么要强调“上古”呢?因为上古没有斧锯锛凿,上古甚至连人都没有——道家认为没有了人为的干扰破坏,万物(包括人类自己)就会秩序井然、各尽其天年。所以才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提法,弃绝了人为主观,自然就“见素抱朴”、返璞归真了——真正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头脑里连“功”、“有为”、“圣智仁义”等等这些概念都没有了,又怎么会去妄为、盲动呢?

子贡到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的途中,经过汉水的南岸,见一老丈在菜园里整地开畦,他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里面,抱着水瓮来取水浇园,一趟一趟来来回回地跑——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便上前对老丈说:“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您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什么样的机械?”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杠杆,后面重而前面轻,把水桶固定在前端然后从井中提水,速度非常之快——就像是沸腾的水向外溢出来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不屑地笑了笑,说:“我的老师曾经说过,机械之类的器物必定出自于机巧之构思,机巧之构思必定源于机变之心。机变之心存留在胸中,那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会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是耻于那样做而已。”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不能作答。

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问:“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种菜的老人说:“你(连同你的老师、同学)不就是以拥有广博学识为荣、处处仿效圣人,自夸自赞认为自己才学德行都远过于世人,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衰以周游天下博取名声的人吗?去掉你那神气活现的夸张表情、抛弃你志得意满自矜之气也许还可以逐步接近于道吧!如果不能够改弦易辙,那么你背道违德的行为必然会招致万劫不复的灾祸的——你连自身都不能够修养调理,有什么资格去指点江山、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做事!”

子贡大感惭愧、面色苍白,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后才逐渐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道:“刚才您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为什么容色大变,好长时间都不能恢复常态呢?”子贡说:“原先我以为天下称得上是圣人的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个人,不曾想会碰上这样的人。我的老师曾经说到,一件事的可行性高、成功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功业才会建立——圣人之道在于顺势而为,所用之力很少而获得的成效却很多。而刚才碰到的那个老人却不是这样:他认为只有持守大道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而后形体才完整,形体完整而后精神才健全。只有精神健全方才是圣人之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只是寄托形骸于世间跟万民一同悠然自得却不关注自己应该往哪里去,他们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德行淳厚而又完备啊!怎么可能把功利机巧放在心上?!……人们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而我们只是些为世俗所左右、摇摆而心神不定的庸俗之人。”

子贡回到鲁国,把遇到灌圃老丈的经过告诉给了孔子。孔子说:“他是研习浑沌氏道术的人,他们了解自古不移、浑沌无别的道理,而不在意社会发展和客观世界的变化;他们专注于自我修养调理精神,却无心于外部世界。所以他们在这个纷扰杂乱的世界里能够保持明澈纯素、自然质朴。他们体悟真性、持守精神却可以从容自得、优游快意地生活在世俗之中,见到这样的人你当然会惊异不已了。况且,那浑沌氏的道术,我和你连个皮毛都不懂啊!”

一言就足以让子贡为之变色、使孔子感慨不已的灌圃老丈虽然不喜欢子贡推荐的桔槔,却也是在开挖地道、抱瓮而灌——从本质上说这和提水快速的桔槔并没有什么不同,顶多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异:那老丈抱瓮灌园也是在做功啊。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曷为“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真正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程度,怎么会去整地开畦、掘挖地道、抱瓮灌园呢?!子贡又怎么可能得见呢?孔子又怎么可能大发感慨呢!——所谓无名者,就是不为世人所知,难以名状、无以言表之谓也。

就算是亲眼所见,也不知所以、难以评判。这才是真正的“无功”。

其他网友回答:

精神境界极高的人没有功绩心。

刘邦大封功臣,先封最痛恨的雍齿为候目的是稳住功臣派,免生内乱。张良封留侯后而隐世,从赤松子游,就是神人无功的表现。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分封时。是神人无功的翻版。

这是老庄哲学,至人无已,道德修养高的人忘我,类似民间所说“小丈夫损人利已,大丈夫舍己为人”。

圣人无名:德才全尽、道德修养臻于完备的人是不被名所左右的。

其他网友回答: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宗师级别的人,俗称完人;神人,是指精神世界完全独立的人,不需要依赖外界与外物;圣人,是指思想境界臻于完美的人,没有任何世俗的东西在他思想里。

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类,只有赤子。

赤子——出生四到七天以内的小孩,因皮肤是红色,古人曰赤子。

赤子是——没受任何教化,没有任何思想,原汁原味精神完全独立的人。

“锋前一句超调御,拟问如何历劫违”。

人的思想语言都经过了一番“调教”,被理论化、系统化。只有在认识活动尚未展开之时的“锋前一句”人的本来心性,则超出了一切认识活动,超越“调教”之外,这时人没有思想,还不会言语。所谓赤子之心——没有任何污染,最纯洁的心灵。

人类的爱智善是为人生存使用的,是自私的,不是不好,是好的。只是不可能到达仁爱,大智,大善的高度。

真正的仁爱,大智,大善是不爱,无智,不善。石人木心的人!

没有任何感情,不爱任何人,不对任何人好,也不恨任何人,你才能做到仁爱,大智,大善。但这是人类不可能做到的。

能做到的,已不能称其为人。

人做不到,但制度能做到。这就是天道!也是老子的中心思想,道法自然。

一个社会的制度是能做到不带任何感情,不爱任何人,也不恨任何人,不对任何人好,也不为难任何人。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做到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它才是最智慧的,最仁慈的,最善良的制度。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是一个社会的制度!

人人能遵守的好制度才能让人向善,天天授人以德毫无用处。

一口鱼塘,有几条鱼不舒服,那是鱼的问题,如果所有的鱼都不舒服,那一定是水出问题了。

一个国家或公司好比鱼塘,水是制度,鱼就是人民。

其他网友回答:

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先秦诸子百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逍遥游》在阅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但不可否认,《逍遥游》全文中满含哲理,是一篇不朽的著作。

庄子在文末提出观点“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修养高的人能顺应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可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庄子大才,并非生来就与世无争,而是当面对这腐朽的世界他不屑与之交往,《逍遥游》就是他苦闷的心灵之歌。这三句话写的就是他的肺腑之言,一代圣人的理想境界。

文中列举列子御风的典故,意在表达一种境界,一种能在天地之间无所待,不依靠外在力量就能达到逍遥本真的境界的理想。



其他网友回答:

<2>首先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是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而庄子的逍遥游呢,它是通过一种对比的方法,以小大之辨,或者是有无凭借来宣扬他的自身哲学的一篇文章。

我们在中学时代学过的逍遥游中,庄子以其独有的想象力,给我们展示了鲲和鹏,两者之间的差异区别,以及通过它们反映出人精神境界的哲学问题。

显然,他的思想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只有达到无所凭借,无拘无束,无名才算是真正的超脱解脱。小编认为,那句神人无功的真正内在意义是,在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人,称之为神人。他们已经在精神世界超脱了,他们不属于常人,他们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没有爱与恨。他们致力于为人类做贡献,这种贡献,却不容易被看见,也就是所谓的功在万事,而又无功而见。只有这种精神经验操作的人,他们才会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去,他们才会被称为神人。与其相对的,是两种另外的精神境界。至人无己,圣人无名。他们的意思大体一样。

您好我是德二先生,如果您对这感兴趣,请关注我,看我的另一篇关于庄子的解读。

其他网友回答:

居功者己落尘埃,故无功而为者离世即神,神人者人在世心在天,天因无欲而永寿乃神。

其他网友回答:

修养至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标签: 神人 无功 理解 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