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是河图洛书吗?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河图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

要解释河图洛书是不是中国文化的根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河图洛书,以及河图洛书有什么作用。

«系辞上»第十一章:“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河图、洛书概念见于典籍的最早记录,但是,唐朝以前的书籍都没有提到过什么是河图洛书,直到北宋道士陈抟献出如下两个图,人们就把这两个图称为河图洛书,如图一、如图二。

图一 陈氏河图



图二 陈氏洛书



这两个图是不是河图洛书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从“陈氏洛书”说起。

1,“陈氏洛书”是用周易宇宙模型的天盘之数推演出来的地盘八卦之数的概念

把周易宇宙模型贴图出来,如图三。

图三 周易宇宙模型图



这个模型的来龙去脉在太愚的前面有关文章中作过专门的推演,在此不再重复。本文将从另外的角度来证明这个模型源于河图。

如上图周易模型图所示,其天盘配置了象数,但地盘还没有配置象数(严格来说,地盘之数不能称为象数,因为“在天成象”,但为了便于解释,亦称之为象数)。那么,地盘的象数是怎样配置出来的呢?

«系辞上»第十章:“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参,即参差,引申为围绕;伍,即天盘5-5线。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即以天盘5-5线为对称线,把天盘之数对称地演绎到地盘之中。«说文»:“错,金涂也。”用金涂饰是层叠关系(例如,房屋的错层)。周易模型的天盘、地盘呈层叠关系,当天盘之数对称地演绎到地盘之后,天盘之数和地盘之数也呈层叠关系,故称错综其数。

下面来推演。推演时,出于对称性演绎的要求,当天盘阳卦之数作顺旋时,则阴卦之数作逆旋;反之亦然。

第一步,以5-5线为对称线,把天盘艮卦1数逆错两个卦位到地盘、天盘兑卦2数顺错两个卦位到地盘,如图四。

图四



如图所示,经过推演,地盘坎卦得到1数,地盘坤卦得到2数。

第二步,以5-5线为对称线,把天盘坎卦3数逆错一个卦位到地盘、天盘巽卦4数顺错一个卦位到地盘,如图五。

图五



如图所示,经过推演,地盘震卦得到3数,地盘巽卦得到4数。

第三步,以5-5线为对称线,把天盘巽卦6数逆错六个卦位到地盘、天盘震卦7数顺错六个卦位到地盘,如图六。

图六



如图所示,经过推演,地盘乾卦得到6数,地盘兑卦得到7数。

第四步,以5-5线为对称线,把天盘坤卦8数逆错五个卦位到地盘、天盘乾卦9数顺错五个卦位到地盘,如图七。

图七



如图所示,经过推演,地盘艮卦得到8数,地盘离卦得到9数。

至此,地盘八卦就完成了象数的配置。把地盘八卦及其象数从周易模型之中独立出来,成象如图八。

图八



用“陈氏洛书”的图式把图八之中的象数画出来,成象与图二完全一致(由于地盘象数是以5-5线为对称线演绎出来的,故“陈氏洛书”把5数置中处埋),所以说,“陈氏洛书”源于地盘之数(而地盘之数则是用天盘数推演得到的)。

通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演绎出地盘八卦的象数之后,天盘和地盘都具备了数的概念,“遂成天地之文”。

但是,“陈氏洛书”还不是真正的洛书。

2,“陈氏河图”是错误之图,且其图式并非河图图式

把图八中的5-5线和地盘易道(天盘0-10线在地盘上的投影线及其延长线,称为地盘易道)分别用粗线条标志出来,如图九。

图九



把图九中的八卦去掉,只留下数,如图十。

图十



把图十之中的两根细线条去掉,并且把其图旋转一个角度,成象如图十一。



图十一之中,八个数被分为四对,每两个数为一对,这四对数的关系被人们归纳为“一六同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

用“陈氏河图”的图式来表示图十一之中的数,成象如图十二。

图十二 太愚河图



由于地盘之数是围绕5-5线演绎到地盘的,故图中把5数置中处理;由于天盘有1-10数,故也把10数置中,是为“五十归中”。

把该图式称为“太愚河图”。由于该图式是直接用地盘数来推演的,可见,其图式是地盘数的概念。

“太愚河图”之中,五行呈循环相生:“一六水”生“三八木”生“四九火”生“中宫五十土”生“二七金”再生“一六水”,呈循环相生。

为便于比对,再把“陈氏河图”贴如图十三。

图十三



把“太愚河图”与“陈氏河图”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的“二七”和“四九”两组数倒置,谁是谁非?

自然是太愚河图为是,陈氏河图为非。为什么?

第一,用“参天两地而倚数”来证明“太愚河图”的正确性。«说卦传»第一章:“参天两地而倚数。”什么意思?

经过上面的演绎,对于“参天”容易理解,就是指围绕天盘5-5线把天盘之数对称地演绎到地盘(从而给地盘八卦配置象数,并由此得到“陈氏洛书”)。

倚数,把“太愚河图”中的偶数各逆动一个卦位,则得到“陈氏洛书”;把“陈氏洛书”中的偶数各顺动一个卦位,则得到“太愚河图”。

两地,通过“参天”和“倚数”,得到“陈氏洛书”和“太愚河图”两个图式,这两个图式都是地盘数的概念,故称为两地。

请各位拿陈氏河图来演绎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够“倚数”,--他做不到!

第二,用风水学上的二十四山向来判断,证明太愚河图为是。二十四山向图如图十四。

图十四



“二七同道”之中的“二数”是指地盘坤卦之数,“七数”是指地盘兑卦之数。如图所示,坤宫三山为“未坤申”,其中的申为金,即坤宫含有金的属性,而太愚河图的“二七”为金,与坤宫含有金的属性、兑宫属性为金相附,但陈氏河图的“二七”却为火,与坤宫含有金的属性、兑卦的属性为金相矛盾!

“陈氏河图”的错误可以追踪到西汉的刘歆。«汉书五行志»引刘歆:“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而阴阳易位,故曰妃以五成。然而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刘歆就是把“二七”作为火、“四九”作为金处理的--既然“七”是地盘兑卦之数,兑卦五行属金,刘歆凭什么把它变成火了?

刘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周易模型大约在秦汉相交之际失传,人们就以口传心记的方法记住了“一六同宗,二七同道”几句口诀,但在绘图的时候,把“二七”和“四九”两组数的位置调换错了,这个错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足以证明西汉人“不知道”。

写到这里,太愚禁不住感叹几句:地盘八卦图自伏羲推演出来之后,直至今天一直都得到应用,其间经手的周易大师何止千万计,但这些大师们居然被“陈氏河图”之中的一个如此简单的错误蒙骗了千年甚至数千年之久,这到底是怎么了?!

虽然“太愚河图”是基于地盘数的正确图式,但该图式仍然不是河图--古人心中,天决定一切,既然如此,一个源于地盘数的概念的数学模型,怎么能称为河图呢!

3,河图洛书是指分别对应天盘地盘的两个数学模型

太愚在前文中通过推演,得到天盘八卦图图式如图十五。

图十五



上引«系辞上»第十一章所云“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其中的“天生神物”应当是指乌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受到乌龟壳纹理的启发,首先推演出天盘数式,然后再配置出天盘八卦,此所谓圣人则之。如图十六。

图十六



这个就是著名的龟图了(早期没有卦名,其数可用圆圈和黑点表示)。

比对图十五和图十六,二者其实是相同的,所以说,天盘八卦图源于龟图。

当年,伏羲在受到乌龟壳纹理的启发之后,“圣人则之”推演出周易模型,所以,早期古人就认为乌龟与天地同,最具灵性,于是就用龟壳而卜,这也是早期王室接受龟贡的原因所在。

古人在上述数式的基础上,“极其数”推演出“太极级数扩展图”即伏羲--太愚数学模型(推演过程请参阅太愚前文),如图十七。

图十七


该数学模型中,级数可以扩展至无限,是为“极其数”,太极是也。

该数学模型中,阳卦与奇数发生对应,阴卦与偶数发生对应,这就是«系辞»所说“阳卦奇,阴卦偶”。

古人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灭和更新换代以及循环往复(详见前文),“故知死生之说”。

伏羲在推演上述数学模型时还没有发明文字,估计他是用捡石子的方式来推演的。

图十七数学模型是早年伏羲在黄河流域活动期间推演出来的,故称为河图。

“平王东迁”之后,通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方式,推演出地盘八卦数式(如图九),并在此基础上“极其数”推演出“地盘级数扩展图”即洛书--太愚数学模型(推演过程请参阅太愚前文),如图十八。

图十八


该数学模型是“平王东迁”定都洛阳(或洛水附近)之后推演出来的,故称为洛书。

洛书是没有太极概念的,因为它的第一级数缺少10数,即其数无法达到无穷大。

由前述可知,“陈氏洛书”和“太愚河图”两个图式都是地盘数的概念,而周易是由天盘和地盘所构成,所以,河图应当是指对应于天盘的数学模型,而洛书应当是指对应于地盘的数学模型,亦即一个是天,一个是地,这样才合乎道理。

4,河图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

由上论可知,古人受到“天生圣物”的乌龟壳纹理的启发,首先推演出天盘数学模型,然后“圣人则之”推演出天盘八卦,再“效法”事物的特性,推演出地盘八卦,在此基础上建立周易模型,这个模型就成为古人的万能宝贝。

古人利用周易模型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一是用来解释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生灭和更新换代以及循环往复;二是用来抽象概念演绎文字以解释一切事物、事件、现象、概念等;三是利用演绎这个模型所产生的理念以治国;四是古人通过它来观象制器;五是用它来占卜判断吉凶,以明确行动的方向;六是它的应用形古代的信仰和习俗。如此等等。上述这些是构成一个文明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周易是催生伟大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总根源,而周易源于河图数学模型,所以说,河图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

洛书是“平王东迁”之后“圣人则之”推演出来的,其时周易的应用已相当成熟了,所以,说洛书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根源似乎说不过去。但由于该数学模型出现在文明早期,且该数式与地盘八卦结合成为后世“术数”的主要依据,而“术数”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所以,把洛书作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还可以接受。

此前,人们总是撇开«周易»去讲周易,先入为主把迟至北宋才见诸于世的“陈氏河图”和“陈氏洛书”认定为河图洛书,同时死认邵雍之图为“周易”,这样,就无法说清楚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图)之间的关系,当然就没有办法解释河图洛书何以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之原这个问题。太愚则从«周易»入手,先把周易的概念搞清楚,然后反推河图洛书,搞清楚二者的内在联系,为周易和河图洛书正本清源,算是把这个问题介绍清楚了,--此事事关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太愚捅的娄子可就有点大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阴阳无二理一一先天成后天,后天成先天。

其他网友回答:

河图洛书的说法,似乎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出现的。而大禹治水之前就有了很多道统本源,天地取中地而立,似乎是有扛鼎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建立中国文化的鼻祖并非是河图和洛书,而是阴阳之学。其实河图和洛书也只是对阴阳的一种具体的描述。

其他网友回答:

八卦形成是一生--(=),二生==(四)……的思想下成的!并非参照河洛。伏羲还从八卦中衍生了码子(四图)。她是文字与数的起源。文字起源依附于数,码子是刻画与象形并存。从图一看出九生画已是乘法囗诀的摇蓝,竖行一,一一得一,第二行(除去平行两个一后)==得四……。其充分证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并非黄河出个神马(那也是全流域自然遗产一一马瀵)背上一个图,神龟背上一个书。她首•先是要有思想才能产生。八卦之数补九,洛书才补十,河图中十数分列,洛书四六八亦同,相互联系。故此,河洛依八卦之数理而生。一元为首在下,老话头一个……





其他网友回答:

《河图》《洛书》应该是宋朝《易》学专家根据《易》理推演出来的,伪托是上古圣人所作,加上神话故事罢了。真正的中华文化还在《易》中,因为《易》才是真正揭开宇宙秘码的书。

河图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不正是一年之中,五行的生与成的时间表吗?

洛书数:

戴9屐1;

4,2为肩;

左3右7;

8,6为足。

这不正是“后天八卦图”之数吗?它正好是五行的生成数量的大小。

本就这么简单,却让人传得神乎其神!只不过就是宇宙最基本原则中之一而己!

不过,的的确确,真正读懂这两张图也就能掌握《易》之核心理论:阴阳五行术数了。也就是宇宙最基本的规律、原则。也难怪古今《易》大师把它捧为中华文化之根!可关键也得有人看得懂,又不能清楚告诉别人,不能泄天机,只能擦边球地说。还在个人的悟性,不可强求。



其他网友回答:

是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河图与洛书》。

其他网友回答:

托名孔子《易传》解《易经》八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即,圣人根据河图洛书画出八卦。

《史记》子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论语》子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史记》与《论语》的子曰尽管不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孔子没见过河图洛书。

直到宋代,出现了道教的河图洛书。河图,即黄河里跳出一匹马、马背上刻着符号,河图。洛水里爬出一只龟、龟壳上刻着符号,洛书。

这种鬼异之事,古人也有信以为真,现代人竟也相信,就令人不可思议了。

对此,章太炎有考证:

《汉书,五行志》刘歆曰:“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则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然不知《图》、《书》者何物也。

至宋刘牧以《乾凿度》九宫之法为《河图》,又以生数就成数依五方图之,以为《洛书》。更有《洞极经》亦言《河图》、《洛书》,则如刘牧之说而互易之,以五方者为《图》,九宫者为《书》。然郑氏、虞氏说《易》,并不以九宫、五方为《图》、《书》。桓谭《新论》曰:“《河图》、《洛书》,但有征兆而不可知。”

是汉人虽说《河图》《洛书》,却未言《图》《书》何象。

宋人说《易》,创为《河洛》及《先天八卦图》。朱晦庵《易本义》亦列此图。其实先天图书荒唐悠谬,要当以左道视之,等之天师一流可矣。

道教为争《易》话语权,否定周文王的《易》,只承认伏羲的《易》,创河图,洛书,先天八卦。

河图,洛书,道教用来驱邪镇妖的符箓。

其他网友回答: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不仅是朝代的更迭,也是文明的交替,自此礼乐文化,宗亲文化代替了巫妖文化,祭祀文化,周文化的发展比商文化始中化文明的一大进步。中华文明从西周开始,其实所畏的中原一直被西部先进的民族部落在征服。炎帝神农氏征服黄河中下游。黄帝部落向东一路征服到东海边。炎黄统一后又共同征服蚩尤,当炎黄部落子孙便部华夏各地的时候。又过了近一千年余之后。西部炎黄的子孙周文王周武王再次征服所畏的中原大地。并分封(任命)了一百多个诸侯国。这是第三次证服。又过了近千年,西部地区秦人第四次征服所畏的中原。这四次征服中原,彻底改变了中华的面貌。一次一个进步。当西汉入主长安后又一次把中华民族伟大推向了强盛,(说到此为什么东汉西晋作不到,华夏的强盛,除了地域因素之外,应该是还有两个因素,那就是建立中原的帝王将相即人们所说的政治家远不如炎黄出生地所出生的政治家。他们的智慧只是普通的帝王将相,于西部的开拓者相距甚远。第二个因素大家更不爱听,智慧一般的政治家只能带领出一般的民众和军队。所以东汉西晋不可能强盛,只能内斗,第一征服是炎帝神农氏从渭水源头一步一步经过慢长的岁月逐渐向东延伸推进农业发展,一路广撒农耕文明,华夏农耕文化广播中原大地,炎帝民族于中原民族源源不断的容为一体。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文化的根是汉字,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文化。千年文化能至今沿用,世界唯一的古老文化,学文化要比葫芦画瓢一成不变 。

文化是文字组合运用信息的准确传递。想知道文化就要首先知道文明是什么。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达清楚,能看明白看懂,这才叫文明。看不懂是文不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字都可以看懂看明白。别的国家的古代文字已经不认识了,已经是失落文明。 中国字文明在于指向明确,马

标签: 河图洛书 文化 中国文化 灵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