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也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里,笔者最喜欢的是:“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见《中庸》第20章)
诚,即真诚,与“中庸”一样是《中庸》的核心思想。这里的“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笔者认为是指天地大自然规律中所固有的、不需要修养的一种真诚品质,它与老子说的“……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详见《庄子.田子方》)一样,是客观的,与人不一样,它不要修养。作为狭义,是指人经过努力修养后才做到真诚的一种道德规范,所以称为“人之道”。按照《中庸》作者子思(见《史记.孔子世家》)的思想,后者要选择至高无上的道德,坚定不移地修养,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辨别,忠实地履行。
笔者之所以最喜欢《中庸》中的这句话,因为它是当今网络民主领域最需要的一种道德规范。作为网民,我们无论是阅读、评论、转发、互动,媒介宣传等等,都需要一种真诚的美德。尤其是在舆论战线上,我们网民要真诚团结,口诛笔伐一切“台独”主张和美国霸权主义的种种责难,为党和国家分忧,为党和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里我最喜欢一句话是:君子之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所秉持的道,往大了说,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往小了说,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这句话道出了中华文化关于君子之道的精髓,所以我比较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点,也可称之为中心,中庸道出了人生的哲理,我喜欢下面一段: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浅见中庸之道类似于一只猫捉到一只老鼠,告诉老鼠:你不能不跑,也不能跑太快。
我最喜欢的中庸中的一句话是: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释义】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其他网友回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其意:做事提前准备好,就能成功,假如不事先准备好,就会失败。
其他网友回答: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绥靖基本苟活不了与乱世,盛世对贪(´◡`)*゚*官0容忍。
中庸只适合在特定场景,人与人的交往。
中庸是个临界线,就像股市,上下波动还好。如果一直横盘 ,我想股市就不需要了。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到宋代思想地位达到顶峰,“二程”十分推崇《中庸》,以后成为了官方教科书和考试必备辅导资料。
中庸之道有三层含义:第一,不偏不易,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第二,中正平和,喜怒哀乐不能太过,乐调和怒,礼调和喜,敬重一切事物;第三,折中有用,要拥有一技之长,坚守岗位,在其位谋其职。
个人最喜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的一颗心要经过淬炼,才会越来越明晰,头脑才会越来越清醒。除了做学问,对我们日常生活也有积极指导意义,做事要有条理,物品摆放要归类,放在它适合的位置,用数学知识就是统筹安排。
其实不管哪一本经典,都有流传至今的道理,我们也能从中汲取营养,关键要思考探索,以小见大,成为我们日常行动的思想方针。
其他网友回答:最喜欢《中庸》的“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句话,这句话证明了《中庸》是后人的伪作。
秦始皇时才有“车同轨,书同文”。
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威海链 » 《中庸》里你最喜欢哪句话?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