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所说的“孝道”到底是怎么样的“孝”?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传统文化所说的‘’孝道‘’,就是:‘孝顺父母的道德文化’。

到底是怎样的‘’孝‘’呢?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既是人的天性,也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人的品质基础。如果不能养其父母,又怎么能做人呢?所以说,在众多的善事好事当中,孝敬父母是第一位的。

第二,孝敬父母要尽心竭力。人穷达有所不同,故对父母之孝也有不同。有心养、力养、物养。总之要尽义、尽心、尽力,持之以恒,才算是真孝。

第三,孝敬父母的本质在于敬。要乐其心,不违其志,要有爱心。也就是说:能够承顺父母的容颜喜怒,并能始终以和悦穆敬的态度奉养父母,让老人颐养天年,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奉侍,更要有善良,敬爱之心。

此为我的粗浅理解,不妥之处请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传统国学更是灿烂辉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孝道”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何谓孝道?《尔雅》里说“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就是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不是我们常说“孝顺”。

孝道从西周时期,经历了历朝历代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其在各个时期所包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它从一种封建宗教伦理,已经发展到今天具有现代内涵的孝道。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荒谬,到人性始善还是人性始恶的争论再到孔子的“孝敬”、“孝悌”、“几谏”,其中包涵了敬畏,服从、劝谏等等内容,既有年代的局限性,又兼具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也不乏一定的民主精神。

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仁,仁便是善,善莫大焉,这便是一种家庭伦理。当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孝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包涵不少封建糟粕,我们要批评的吸收,发展的继承,要赋予“孝道”新的内涵,给“孝道”增加现代元素,让孝道既有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传承古人的经典大伦与哲思华章,又能与时俱进,自豪而不狂妄,执着而不僵化,勇敢地承担社会与家庭的责任。以上拙见。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百善孝为先的意思是你在外边行善事之前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家里老人没钱照顾个人在外边把钱捐给寺庙烧香、买彩票、打赏主播、长途旅游、吃喝玩乐。

其他网友回答:

中传文化里的孝道,不是纸上读兵,不是朋友面前吹捧。而是真真正正行动起来,而真正做到。而不是老讲而不做,不是用钱就可打发一切的。俗语讲“百孝为先”,讲明孝字的重要性。其实孝字教会了我们感恩,感恩父母养育之情,感恩兄弟姐妹互相扶持,感恩外人所给予一切。身怀感恩之心,慈悲为怀,善字当头。立足于社会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百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已讲了几千年了,也讲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父母生病了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孝心,很多时父母不是想要你的钱,不要老用钱打发父母。其实父母想见你,想跟你聊天。不要老敷衍,平常多点回家看看,为父母做一顿饭,为父母干点家活。父母会很开心的,不要老用钱来衡量感情。

我经常都会听到一个故事,儿子每次回来都给很多钱给父母,匆匆忙忙吃完饭就走了,对父母身体情况也不过问,也不知道父母生病。父母过世了,才在衣柜里发现一柜子钱,给父母的钱一分钱都没用过。这个故事每次听到都很伤心,关怀比钱重要,陪伴才是对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其他网友回答:

孝道:就是孝敬老人的品德;奉养父母的准则。

苏辙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诗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告诉我们尽孝不能留有遗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是告诉我们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国古代文化中流传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其中《二十四孝》中闵子骞劝父感后母的事迹让我最为深刻。现在每每想起“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还是为之动容,这就是孝行感化的伟大魅力。

我认为确定一个人的标准,检验一个人的品质优劣,是没有比用“孝”更重要的标准尺度了。

我们是个伟大的民族,“孝道”是我们的重要文化体现,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尽自己的“孝”,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其他网友回答: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文化所极力推崇的。孝道在各个历史时期其侧重点略有不同。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孝道的内容也在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如果要将‘’孝‘’起源,各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及变化说清楚,那无疑非鸿篇巨著不能完成。这里,我们仅按时间顺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做一下大致介绍,不完全涉及具体内容。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中出现了孝字。这说明,最早在商代人们就具备了对‘’孝‘’的认识。但限于缺乏更多考古文献的证明,我们只能大致推测,在商代时先人就有了对‘孝’的理解和认识。其对孝的理解和认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具体的孝文化。其‘孝’的表现形式是‘’祭祀‘’(有相当一部分甲骨文研究学者认为,商代的祭祀活动都是宗教性的或是巫术,是以迷信鬼神为主体的祭祀活动。对此观点我不太赞同,如果商代的祭祀是纯宗教的祭祀或者巫术,那么,又如何有周礼商制这一说法呢?我坚定的相信,凡事,在客观上都具有传承性,周朝的礼制就是在商代基础上的继承、丰富和发扬。商代的祭祀活动肯定也包括了对先祖的祭祀。这是我个人观点,可能有失偏颇。敬请方家指教)。

其二,西周时,敬天法祖思想开始形成。我们现在理解的‘’孝‘’所包括的内涵就显现出了雏形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孝制和孝道文化。

西周的祭祀活动最初也是宗教性的,后逐渐发展形成以“享孝”为主到追孝先祖与孝敬父母并重这一‘’孝道‘’形式。也就是说从纯宗教性演变成伦理性的孝道。西周的孝,既是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教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西周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的起源,对后世影响深远。

北宋时期,积二程理学大成者朱熹从‘’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儒家所推崇的孝道,进一步阐明了孝的观点‘’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语类》)说明了孝是天理所寓的义务和天职。他还进一结合人的心、性和理将孝与之进行论述,得出孝与性相较,孝在心谓之性,孝在事谓之理。他认为,性在内,而孝行在外。孝行即事(事亲之意),孝之心就是仁,而孝行则是孝之天分的具体表现行为。所以朱熹说,仁是理之在心者,孝弟是此心之发现者。朱熹关于孝道的理论性论述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

自朱熹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主要思想内容几乎再无大的变化。统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是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缅怀先祖等教人如何做好人的行为道德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在现实仍有其积极的意义而必须继承发扬和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

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队父母应尽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老人,做到子女应有的责任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人及其重视孝道,中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所有经典都有关于孝的阐述

我个人是从2017年开始学习国学,感觉没有经过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就像是无根的野草,随风倒似的。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书籍,这些精神食粮为能为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我当时很清楚的记得要学习“道德经”国学老师说,中国文化是以孝为祭奠的,先学“孝经”吧。中国人不轻易言“经”但凡说到“经”那就是被推崇为至高无上的地位了。

孝经讲:

孝,首先是爱自己,从自身做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的开始。

孝德也是由小及大慢慢培养的,修身、行道,中于侍君。扬名后世,彰显父母祖宗,孝之终也。

《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其他网友回答:

孝,上有老,下有子,老少联一起,是一体。子也解作你;老是你的根。你的成长快乐,充满德能智慧,离不开老,即本根。根生枝叶才茂。你也是下一代的根,你的兴衰,存亡,会影响下一代。你的根基好,有孝道,下代效仿你,下代会兴旺发达。你的根基,不好,即没孝道,下一代效你一样没孝道,自私自利,下一代就没好。古人云“床前无孝子,家败出邪人”就是讲的这个理。

孝,也是人的本性,纯净纯善的本性。是理体,理性。理性没有时间和空间特性,没有来去,时空限制,无所不通。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说明孝道圆满有无限的德能和智慧。与佛家所述,一切众生有如来的德能和智慧,这里的“如来”,指的本性,真实相,佛性等名相同,如同一彻。即孝道圆满就是佛道圆满。即佛家讲的法身理体,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是定,是德,照是慧。孝道与佛道同是引业。引导往德能智慧的纯净纯善的本根,本性,回归。故孝道也者,须臾不能离也。

标签: 孝道 中华 传统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