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是唯心理论,根本是与外无力,反求诸己!首先强调对改变社会无能为力,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寻求解决办法!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明清时期落后于世界!整体说,是一种消极思想!
再看看,王阳明这个老家伙说了些什么呢?
1.知行合一,这是广为人所吹捧的!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首先动机不纯,这是为了抨击理学家!理学的调子定的太高了,他们自己都做不到!这小辫子被揪到,心学就声名鹊起!但知行本为一体,普通人眼中的圣贤和圣贤眼中的自己是两回事,就好像高僧大德,说人人皆可成佛,这本是教人向善,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使不能大成,也可有一定的进步!普通人就认为高僧有了佛性,但高僧终究是普通人,就如同少林方丈!所以,知行本为一体,并不是所有的知都可以拿来示人的!用你知来评论我知是不公平的!
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无需谈论!
3.善恶观,善恶的观念只有在社会中才有意义!善就是助人而不害人,社会人只要遵守社会秩序,有生存尊严就可以为善!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点唯物色彩的理论是为了完善和弥补不足!格物致知,是要让人见微知著,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教人从宏观层面认识世界,什么阴阳五行!却很少关注细微之处,这也导致了我们自然科学的落后!善恶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
其他网友回答:题主在问题中提出的观点明显自己没有深入研究过,只是听了一些偏激的观点来找大家解答。真要想明白这些问题自己要先看书,看史书,不要偷懒。心学影响了整个东南亚,反倒是中国传播不广,这要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有其历史根源。王阳明的军事才能不简简单单是剿匪,或者地方暴乱,你先看看宁王的叛乱已经到什么程度了,军报北京的时候,已经兵临南京城下了,还是地方暴乱吗?明朝的首都一直是两个,南京和北京,对比一下朱元璋和洪秀全打到南京的过程。中进士以后就在兵部任职,深受兵部尚书王琼的器重,而且从小就熟读兵书,当时没有认可军事实力是有其政治原因的,涉及到杨廷和和阉党,这又是因为明朝的政治制度导致的当时封了新建伯,后追封新建侯,说明军功是完全得到认可的,至于军事家的称号完全是因为他发明和制定了很多练兵之法,指挥的基本上都是乌合之战,平宁王的队伍基本是临时组织起的文官和老弱之人,曾国藩练湘军学的就是王阳明和戚继光,戚继光也是心学门人。死后配祀孔庙,与孔子孟子朱子并称孔孟朱王,孔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朱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公认的圣贤,从他以后中国历史再无人被称圣贤。公认的立功立德立言真三不朽,历史上那么多文人政客学者无人有异议,难道都是没见识的人?王阳明的历史地位毫无争议盖棺定论了,没什么好说的,多读点史料一切自然引刃而解了。不要轻易问问题,先自己去看看。
威海链 » 你觉得王阳明是不是被捧得有点过了?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