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并非任中国书协主席才有影响 ,之前已经在书法界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贡献,无非三个方面,书法艺术,书法理论与书法社会影响力。
出身于书法书香世家的她,外公朱复戡是书坛泰斗沙孟海同乡好友,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书画家。
受家庭熏陶,孙晓云自3岁起写字画画,在1973年"文化革命"后,南京艺术学院第一次招收"工农兵学员",17岁的孙晓云就因字写的好,入选了中国书画专业。1985年,在书法教授尉天迟慧眼提携下,从军队调到南京书画院,开始了书法生涯。
从书法艺术及社会成就来说,孙晓云书法主要推崇"二王帖学"。以秀雅,自然、恬静灵俊的艺术特色而著称。自八十到九十年代开始,在各种书法国展比赛中屡获大奖,影响遍及海内外。
后来的经历成就都已有目共睹了,比如多年在部队当兵。中国书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各大型书法国展、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兼职教授、研究员……
从书法理论贡献,集中展现在她《书法有法》这本书法理论书籍里,至今连续再版10多次,反响强烈,也是书法家前半生书法,笔法探索的结晶,其中有对历代书法家执笔法的规律性介绍如——
1。对"人书俱老,衰变变法"的不同意见"
"评论中常见,说某某大家衰年创新”晚年变法,对此,我倒是这样看,它就是人的生理的必然反应"。
流畅、快速、细致、精密的字,自然是属于年轻人的,而颤抖、迟顿,滑涩、大而化之的字,自然是属于老年人的。
孙晓云认为,所谓“变法”,实际上是生理的变化,连他自己本人都不知不觉。“变法”之说,有可能是自嘲、自解,后人跟着煞有介事
"二王的字,总是给人以秀丽的逸气,是因为他们分别在四五十岁生理尚未衰老之时就去世了"
2, 也有对各种书体笔法形成的探索,
而引起争议较大的,是对"转笔"即"捻管"笔法的肯定和推广 她是这样说的——
"画之用笔乃书法用笔。书法用笔即笔法,即转笔运指。并认为转指运笔就是失传已久的"魏晋古法用笔"。古人云“魏、晋间帖,掌指字也”的书论。
最新的社会职务,就是担任中国书协主席,要论对社会的发展的贡献,现在刚上任几个月,盖棺定论尚为时过早,就是常言道"八字还没一撇",所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任何名人也是普通的人,最后想引用孙晓云女儿对母亲评价,更贴地气一些:"买菜、打毛衣、和门房的大爷聊天。居家的时候,她的手上总有做不完的家务,只有实在做不动了,才会留给老公。
从我小时候,妈妈就整天婆婆妈妈的,没事就趴在桌上涂涂画画。对妈妈的字都看腻死了,从来不觉得好。对别人嘴巴里讲出来的那个充满光环的妈妈,觉得很陌生……"
其他网友回答:哈哈!孙晓云刚当上中书协主席,就把其捧到如此的高度,开始谈论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这确实有点捧杀的味道!凭心而论,孙晓云在当今中国书法圈里,尤其在女性书家中,从书法实力上,当属领军人物;在书法学术研究方面,曾著述立说,发表过多篇书论研讨的书籍,反响强烈,这在女性书法家中也是佼佼者;孙晓云在接任苏士澍前,曾任江苏省书协主席多年,任上也颇有见树,政绩尚可,口碑挺好,有一定的主政能力。总体说,孙晓云接掌中书协帅印,体现了领导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指导思想,顺应了大众改变丑书现状,回归传统的呼声……。但是,孙晓云毕竟还是刚坐上书协主席的主政者,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中国书法在其主导下,将会走出怎么样的格局?这都是末知数,此时就高调谈起孙在书法艺术史上的贡献,似乎有些唐突,甚至有谄媚吹捧之意。
(以下为本人即兴临写孙晓云女士的墨迹)
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人出了名,麻烦就来了,孙晓云当上中书协主席后,受关注的人多了,褒贬之词无所不及,人们总是要把一个会写字的贤妻良母推到风口浪尖上任人评说,业内人士对孙主席抱有期待,可以理解,有时你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人们的期盼往往会变成一种压力,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田径冠军刘翔不,悲剧的导演不他自己,而是来自全国粉
威海链 » 如何看待当代书法家孙晓云在书法艺术史上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