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种地不挣钱是大问题,粮食价格必须调节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十年前每斤小麦就买一块多,这些年来,物价增长了多少倍,农民种粮的种子肥料农药以及农机收种费用随之提高,粮价至今还是一那1.1元/斤左右,种一亩小麦的利益,还不如农民进城打一天工的收入。“谷贱伤农不种粮”,农村只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在种地,也有人土地抛荒不种地了,为一家人生活而奔波于城市建设等各个行业。所以,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价格必须有所提高,把国家粮食储备与农民利益两头抓,让农民种粮有钱可挣。
二,推进农民退休养老制度。现在农村,地里辛勤劳作种地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曾经学大寨修梯田、修水库,交公粮支援国家,是贡献者,必须使他们劳有所养,老有所养。实行退休,发养老金,让他们安度晚年。让年轻人通过社保,领退休金等等,增强农村社会保障环境的完善。
三,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教育。村里医疗站有医无药看不了病,乡镇卫生院看个感冒,各种检查一齐上,一个星期出院,费用三千多,合作医疗报销,农民还得掏八百。看个感冒八百多,费用低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相关部门应该管理一下了!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比较突出,有待改进。
四,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严查打击村干部选举中砸钱买票(选举票)等问题,让正真愿意为集体农民办事的能人当村长,带领群众搞产业,搞社会主义集体化经济发展,使荒芜土地不再荒芜,振兴农村发展。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点评。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牲,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回答这个问题,我真不知从何谈起,但是又想谈这个问题。
根据中央两会的有关粮食生产方面的精神,和原有关主流媒体的报道,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6年丰,粮食自给率百分之百。但是,中央农业农村部有位副部长透露,2020年粮食进口比去年又有扩大。可以说粮食进口年年在扩大。
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只需要调动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和种粮大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然这样就没必要进口国外的粮食。为此特提下列建议:
第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粮则粮,宜它则它。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逐年减少直至不进口粮食。从表面看,国外粮价较低,似乎划算,实际上,打击了国内粮农的积极性,打击了国内农资生产企业的积极性。相反如果不进口粮食,使国内粮食安全受到挑战,促使中国各级官员重视三农,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内各行各业的就业。
第三,对四大粮食主导产品,要有一个合理价格。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家庭一年要有一个计划;一个单位一年要一个计划;我们国家也有一个十几五规划。那么,对农业四大粮食主导产品与它行业产品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形成一个合理的计划安排。
第四、要切实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要尽快解决农民的退休问题。
中央两会明确指出,要把十四忆中国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已的手中。毛泽东主席早就告诉我们,不要进口美国的粮食。如果我们要想把十四亿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已的手中,又不要进口美国的粮食,那么,必须就象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所说的那样,从中央到地方五级书记要亲自抓三农。从而真正地调动全体农民的积极性,真正地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其他网友回答:提高农民这个身份在社会地位的高度,农村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接替?这是一个占比很大的原因之一。活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辛勤劳作奉献付出,还被忽视。从人性上讲,我们农民承担社会该有的责任,在社会的存在感这么低,时不时地拿个农民身份作负面比较,例如什么小农民意识,又例如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回家种地。这些话中的潜意识都暗藏着农民是一个低廉的身份。
我来自农村。身为一个新农人,成长的道路上,不只是汗水滴入土中的辛苦,而且要承担一个社会异样目光的身份,尤其是年轻的农人。只有“没用的废柴”才会选择这一行。
家乡的特产涌泉蜜桔,红彤彤的颜色不负我们新农人的热爱。
一、“洗脚上田,老有所养”,承认农民是个职业
今年(2020年),全国政协政协委员王学坤提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要让65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该提案一出,立马引热议,说明我们农民太渴望这样的好事。农民退休制度中的“退休”两字,相当于承认农民是一个职业,因为退休只存在企业公司等单位,而农民不受雇于任何单位。目前,这个议案,暂不知什么状况,只听说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其实,关于类似的提案,之前也有提过。但我们农民仍然希望能通过这个议案。
承认农民是个职业身份,才是解决农民积极性的根本性问题,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农业。
家乡稻香的记忆,至今未忘
二、收入的保障
我们农人种地,不奢求大富大贵,至少可以保障生活的正常运行。建的起新农房,交的起小孩学费,看的起病。。。等一些最基本的保障。
可现实是残酷的,种了粮,跟不上脚步,连个学费都交不起。目前在我们这边,单单一个小孩的学费就够呛,农村幼儿园4100元一学期(去年3600,本来上涨1000,家长们反应强烈)。虽然小学免费,但开销比以前不免费还要高出很多。初中高中的学费更不用说,随随便便万字开路。其的费用还有培训班等等。虽然有粮食补贴,一些更好的政策都有门槛,一般都是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等等。
图为某地的补贴政策,相对其他地方算是比较好的。相对的高补贴和福利政策都是有门槛的,种粮散户享受不到。
再看下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图为2014年以来的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目前,我们这边农村的情况,很久没有种过大米,其他镇在这些年,也在慢慢减少。不是发展工业化,就是改种其他的相对高一些收入或相对种植便利的农产品。平时,我们农民在空余时间都会选择兼职,或者以上班为主,农业为辅。这样的选择,为的是跟得上社会脚步。
三、平等感
农民的身份在社会中是相对低的,非常需要一个平等感。例如说,一个死亡赔偿的,同样是条人命,仅仅因为身份就要低一些赔偿款。又例如,一些地方福利,农村的与城里的就有差异。要不是最近几年,农村土地的大幅度升值,稍微有能耐的,都往城里迁。最近两年,我们村流行在城里买房,尽管这段时间,我们城区的房价又飞涨。目前,他们还保留农村户口。
同样为社会做贡献,在实现价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们农民需要一个平等感。
总之,要想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粮食收入是治标,承认农民是个职业是治本,如果能有平等感,那是最好,但不奢求。
我们农民,有米则足,有衣则暖,有房则安,求个无忧无虑的基本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2>取消三农补贴,农产品全面市场,禁止进口主粮
一个外出打工十几年的农民粗谈三农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粮食必须加价,要一个男劳力一年在外地打工36000元为基数,再按一个男劳力一年生产1万斤粮食拆价出来的粮食单价。保证没有农民出去打工!视土地如命。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首先应该保证,如果同一个人在农村种地一年的收入要高于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
2. 要保证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也要象城市一个样。
3. 农民的养老问题,保证农民的养老能跟城市里的养老金一样,特别是现在八九十岁的农村老人,在国家建国初期为国家作了贡献的。
4. 农村的医疗救急和医疗水平应提高,跟大城市接轨。
5. 农村的教育问题比较落后,村上跟本没学校,读个小学或幼儿园都要到几公里外去读,所以建议修建新农村,集中居住,这样有利于教学,学生和家长都少走路,老师也便于与家长沟通。
总结:只要达到了以上的几个条件,我想农民都愿意去种地不会老想着外出打工,不种粮外出打工也是我国农民的无赖呀!
其他网友回答:不要指望农民种地了,农民都老了,干不动了,他们的后代已不是农民了,他们耳闻目睹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终身受苦养老难,小病无钱治,大病等上天,老来落个悲惨。凄凉的结局,不仅他们不再当农民,连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不会再当农民。
其他网友回答:作为现在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积极性不髙的主要原因,就是粮食价格过低,农民种地无有收入,甚至培钱造成的,这才是内因,说其它的都是外因。内因得不到彻底的解决,是根本的解决不了农民去积极种地生产粮食的问题。
作为现在农民所种地生产出来的粮食,是根本无有经济上的收入,甚至还是赔钱供应市场需求的。作为本身就无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的农民来说,本来想靠种地生产粮食来达到经济收入的目的,做为家庭的生活开支需求,结果农民种地生产粮食,不但无有收入,甚至还得赔钱,作为世上的任何人谁也不会去愿意种地生产粮食,作为农民他们会有积地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吗?
作为这个问题,作为我们每一位关心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供应的人,我认为必须得从脚踏实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光靠说说走过场的话,是人人都会说,就是不解决问题,最后连自己吃的也会成问题,再从实质上去解决已经是过时己晚了。
所以说,我认为,要彻底解决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主要得解决粮食低价的原因,可是做为提高粮食价格不可取,这样会造成市场物价连动上涨,最后农民还是受害者。这主要靠对农民种地加大补贴,和从农民生活补贴上加大补贴。把农民也纳入到国家发展强大以后的红利分配中,让农民也享受到国家强大以后的经济成果,农民的生活也好了起来,这才是永远解决农民积极去种地生产粮食的根本方法问题。否则将会产生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更低,因为农民也需要经济来源,农民也需要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当初战争年代的军人,讲究流血不流泪,他们之所以奋勇拼杀无畏生死,一是有坚强的革命信仰,二是他们的牺牲精神舍命付出,真真切切能得到人民大众的理解与敬仰。反观当下的现实生活。面对已到垂暮之年,曾经把自己的一生书写在无私奉献中的七老八十农民的无助境地,又有多少理解?多少同情?多少将心比心的体贴?多少感同身受的怜悯?
作为同时代其他行业的同龄人,依靠国家体制的优越条件,在今天的迟暮之年可以悠哉悠哉衣食无忧颐养天年。而这些当年除了留下少得可怜的口粮,把汗珠子砸脚面收获的粮食全部上交给国家的人,晚景之凄惨,生活之无助,难道不值得现在的农民为之而深思吗?既然父辈们已经走过了一条当初流汗,今天伤心的不归路。什么人还会大睁双眼去重蹈覆辙前仆后继呢?
且不说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粮食价格仅仅上调了不到十倍,而其他行业的产品价格早已经涨幅突破了一百多倍。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是国家出于宏观调控也好,稳定大局也罢。毕竟农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产业,作为束缚住手脚的群体,在整个社会大踏步前进的进程中,无形中已经无可选择地注定扮演了弱者的角色。而今甚嚣尘上沸沸扬扬的“农闹”等等脏水横泼,更无异于给身心俱疲的老年农民心窝里扎针,伤口上撒盐。更无异于让年轻农民望农生畏知难而退。这样的环境状态不加以彻底改变,并且任由其继续发展下去,真正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还要走。
农业要发展,关键是让农民看到希望。也只有让农民看到希望,才是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而作为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更期待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春种秋收的忙碌劳累中,描绘新时代中国农民的幸福蓝图。
其他网友回答:办法只有一个,把农民的耕地收起来,承包给有能力的企业进行现代化耕作。农民不是羡慕市民吗?那么把农村城镇化,让农民变市民,自己凭本事找工作。部分愿意干农业的农民,可以转为农业工人。但其工资要根据土地耕作的效益来开,而不是国家来开。从此国家和农民脱离关系,只与企业建立关系。种粮补贴不再发给农民,要根据企业的种粮情况发给企业。这样就不是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是调动了企业的种粮积极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根本就无法调动起来,因为我国大多数地方人均只有一亩左右土地,他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你即使将粮价提高一倍(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他一亩地也就是增加几百块钱的收入,他还是不满意。国家总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不断使粮价上涨吧。
这办法可以使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在国家调控下积极种粮,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也防止了手握二三亩土地的不良农民以撂荒叫板国家。
威海链 » 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