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童年你经历过吗?给你留下什么样难忘的回忆?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的童年,是与饥饿斗争中艰难度过的。回眸幼小的时侯,一天三吨无着落,对我打击最大的也难忘的是,在六O年我家就活活饿死了我爷和父亲二人,那是我才8岁,从此我们弟兄六人就由母亲带着,我排占五,下面还有两个弟,上面有三个哥哥。父亲走后,大哥和二哥超常的懂事,他们每天卷着裤腿,提着笆篓,下田寻泥鳅黄蟮,每天都能弄上几条,母就当作宝贝似的用来煮一盆汤,一家人就高兴地喝着,这算是最好的生活了;为了不让我们饿死,母亲每天背着背篓,拿起锄头,上山四处寻挖野菜、草根、树皮,只要吃得的无害的都弄回来给我们吃,就这样把命掉着。幸好我那时跑得了,每天都上山去摘野果子,到处去寻吃的,就这样好不容易地把命保下来了。至今回想起来,我的童年是很不幸的,是终身的络印,铭记在心。

其他网友回答:

童年记忆六零年,饥荒无粮两岁间;东倒西正没吃的,一碗辣椒都渴完;如今人人莲台坐,幸福日子多美好;共党恩情深似海,盛世凯歌响九夭。

其他网友回答:

忆六十年代的大饥荒,使我终身难忘的一角窝窝头(大食堂定量每人每天三两粮食),每每回忆无法报达姑母(姑母高龄今年106岁)对我的救命之恩,去年五一节带孩子们回老家探望我姑母(姑母高龄今年106岁),看到她老人家健壮的体质,耳不聋眼不花,心中万分高兴,每次看望闲谈中我说起饥荒年间,您老人家在全家都饿的皮包骨头度时如年的情况下,您从全家口中偷偷留下的一角窝窝头,我每隔三五天为了一角窝窝头就来您身边(两村相隔三里多路),您每次都是在无人的情况下,从炕上被子底下摸出用一块黑黑的旧毛巾包好的一角窝窝头,每次都是您亲眼看着让我吃掉再走,姑侄之情今生难忘,每次去看望姑母(姑母高龄今年106岁)我就想起最难忘最亲情的姑母之恩,每次说起此事,她老人家就说,你这个孩子这个事你什么时候都忘不了,你那个时候才十来岁,这些年还记的这么清楚,我说那时候的一角窝窝头比现在的山珍海味都珍贵,我今生今世不会忘,怎能忘记同在饥饿中的救命之恩,但愿您老人家身体好好的,我和孩子们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孩子都在部队),每年都会来看望您老人家,但愿我姑母(姑母高龄今年106岁)健康长寿

其他网友回答:

我完全经历过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饥饿,给我留下最难忘的记忆是三年吃大食堂伙食团的一回,因那时人小,家里就我一个人在家,母亲大兵团作战,离家五公里外劳动,两个哥哥在校初中,当时生活极端困难,红薯用铲刀跺烂,再把干红薯茎叶一同下锅者熟,(现在的猪都不会吃),适当放一点盐巴,稀汤寡水的,还没有多的,由伙食团长分配,伙食团长给我分配的跟其它人一样多,有人找伙食团长理论,直问伙食团长给小孩同大人一样分,伙食团长说小孩家里没有一个大人,不能亏待小孩,所以伙食团长硬是一直坚持给我同大人一样分的“饭”!
这是我经历的饥饿时代亲身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伙食团长的情,我永远不会忘记饥饿给我带来的痛苦,我要好好珍惜现在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其他网友回答:

童年不幸遇到父母相继下岗、依靠父母下岗前攒下的小本钱早出晚归开了小摊,生意还是难以维持生计,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些流氓坯子还胆大妄为暗地来打劫收取保护费,威胁不得报警,否则还有更多麻烦。我们一家人忍气吞声不但饥饿还被人欺负。幸运的是父母亲下岗前所在单位还有住房(交房租)福利,一家人省吃俭用蜗居前辈留下的福利房,且无大病无天灾折腾。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国家出台了许多惠民扶贫政策,加大整治社会治安出现不安定问题的力度,我们兄妺相继完成了学业能打工养家了。虽然父母年岁一天天老去。家里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们非常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其他网友回答:

我听说我祖父跟我四祖父家分得迟,他们都是勤耕苦作而致富的,


后来化成分时 ,被化作富农阶级,因为祖父因当兵去世得早,所以我的祖母没少挨过批斗,甚至被押到离我们那里十多里远的地方用烧红的锅铲烙她的手掌背,留下了很宽深的烙印……我妈妈有两只陪嫁的箱子,也被超家的人弄到离我家十几里远的村寨里;我爸一字不识,常常被叫去背毛主席语录,背不来就整夜整夜不得回家;还听说,当时超家的人硬要我家搬出去让贫农某家到我家房里住,只因为我妈妈怀了我的妹妹已经快要生产,才再三要求威逼人,请求他们等我妈妈产后再搬牵,他们才勉强答应了。至于生活就更是雪上加霜,我们家吃过撅菜,面糊……常常是肌一顿饱一顿,直到包产到户,经济粮食才有所充余……

其他网友回答:

看看这几天山西台放的。右玉县。和她的县委书记吗?看过老农民吗?难道那些作家都是在骗人吗?既然是骗人,为什么还要宣传呢?还写入历史呢?我和共和国是同龄人。我们的人民公社那时候有两家工厂。一家是生产麦干粉的。一家是生产荞麦干面的。产品供应全县十几个公社。只有劳动农民一天才补助四俩这样的面。我从来不骗人,我是吃过的。吃了拉不下去,大人拿着铁顶往下抠。好多人得了浮肿病。并且夺去了生命。

后来邓公改革啦!第二年我打了40麻袋小麦。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我爬在粮食上大哭,是高兴的哭。这回终于不用饿肚子啦。从此才吃上饱饭。不尊重历史不承认改革。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到现在也不理解。好在说了真话的人不至于被打棒子扣帽子。制度进步啦,国家也文明啦!我们的人民心里都有一杆秤。

其他网友回答:

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大办公共食堂。那一年我八岁,读小学二年级。却有很多事依稀记得。

公共食堂办在一个房子较宽的农民家里。食堂外面墙上画着的火箭,屁股后面喷着火焰,表示地里的粮食产量,疯了似的往天上冲。

食堂吃饭不要钱,而且有白米饭吃。好多的人推进涌出哟,光听得杯盘碗筷的碰撞声,扒饭喝汤声,小孩子大呼小叫,婆娘们嘻嘻哈哈,男人们粗声大嗓。热闹的好象幺儿子过喜事。

然而到了第二年开春,日子就有些不妙了。渐渐地干改稀、稀掺菜。妈为了让我和妹妹多吃点,经常将自己碗里数得清的几颗饭粒扒出来给我们吃。然后没多久,饭粒完全消失了,碗里全成了黑乎乎的黄荆条叶。公共食堂终于垮了。

食堂垮了,人还得吃饭,可是公社化时家家户户连锅盘碗筷都交给公家了,谁家米缸里还有粮食?只得糠糠菜菜的变着法儿把肚子填饱。

那时候,山上的黄荆条叶都被刷光了。记得最困难的时候,我家曾找人借过两升榔树皮磨成的粉,煮成汤糊糊喝。后来环境好转后还了人家两升米。爹说划得来,两升树皮粉救了全家人的性命。

幸亏那时候我的胃口不知怎么就出奇地好,就是黑乎乎的黄荆条叶也能吃两碗。但童年营养不足,对身体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的后代普遍要比我们这一代身高要高十多公分。说明两代人生活条件的大不一样。

直到1960的4—5月,旱田的春季作物起来了。人们开始偷偷地去田里摘回还未饱米的碗豆角子、刷回刚刚灌浆的小麦颗粒。碗里就又有一点粮食的香味了。

后来这种“偷”就成了公开行动,社队干部不管,他们一样都是人,也没吃的,也提着篮儿下田弄点。偷来的嫩豌豆角子嫩麦粒,最终挽救了濒临崩溃的生命。当然,这一年的收成也就见鬼了。

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情况开始好转。

其他网友回答:

和一位老农民聊天,老农民告诉我,在挨饿吃不饱的时候,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吃饱饭,不受冻挨饿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这么幸福的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 我经历过低标准的年代,说起吃、穿、住的穷困情形,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相信,他们说怎么会是那样呢?而实际就是那样!那时候的家庭,小孩一般都是5一6个,老大衣服穿破了,去二接着穿,以此往下轮,只到这件衣服确实不行了再扔掉。记忆深的还是吃的问题,那时我们辽宁人每家一个月三两豆油,这三两豆油放在今天也就是一天的油水,所以那时的用面黄肌瘦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上山挖野菜、上树摘槐树花吃,难忘的是过年吃鸡蛋,而且一人只能吃一、二个,多了没有,过年吃饺子而且是带点黑色的面。总之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很坚强、都能吃苦,基本都有自立能力。现在感觉如今生活比那时好多了,只有经过那时的风雨才感到今日的彩虹格外美好!谢谢!
  • 标签: 饥饿 童年 难忘 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