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作品
徐希作品
说起江南山水画,除了大师吴冠中,画家徐希笔下的江南同令人惊艳。
今天,默默给大家介绍一位,不逊色于吴冠中的画家:徐希。
徐希笔下的江南雨景,
清丽迷人、令人一见倾心。
他将南方水乡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同于你以往看到的任何江南景致。
徐希作品
徐希,是我国一级美术师,
他的风景画尤其精彩,有着浓郁的东方情调。
清丽宜人,沁人心脾,
看徐希的画,
就像在读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小诗,
画中包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徐希作品
徐希生于南方水乡,
钟情于清秀山水、田园牧歌式的情调,
在多年在艺术实践中,
他注意到了北方画派简洁明快、酣畅淋漓的风格。
徐希作品
两种风格择其优,
徐希在此基础上进行调和、相互渗透,
将轻柔的南方风情、与雄浑的北方气魄调和,
描绘出了清雅、新奇的艺术新篇章。
徐希作品
多年不断的尝试、碰撞和探索,
徐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希先生笔下的风景,尤其是他的江南雨景,
格外地令人印象深刻,一再回味。
徐希作品
雨景,尤其是江南的雨景,
历来是画家们描绘的普遍题材,
各个画家们笔下的雨景,各具百态千姿。
徐希作品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雨景,
各有其特点和风采。
而徐希笔下的江南的雨景,
融入了他多年来、接触到的不同文化精髓,
精炼、纯粹而清新,
就像一曲曲悠扬的水乡小调,动人且缠绵。
徐希作品
徐希作品
说到画南方水乡风景的画家,
吴冠中先生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那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和人家,
充满着诗意和情调,
令人一见倾心,深刻难忘。
吴冠中作品
而徐希的南方水乡风景,
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味道。
如果把吴冠中的水乡风景,
比作一首首富含诗意和韵味的、清丽小调,
而徐希的水乡风景,
则是一曲曲隐含忧愁、缠绵吹入心扉的歌谣。
徐希作品
徐希作品
江南的雨,江南弯弯曲曲的小河道,
岸边的杨柳、青翠可人的草木,
江南的白墙黑瓦,江南咿咿呀呀的小木船,
青石板道、嬉闹鸡鸭,
路上来来往往的老街坊…
都在徐希的画中,缓缓氤氲开来,
朦胧、婉约,
微凉、清莹,一如记忆中的那般模样。
徐希作品
徐希作品
朋友们,你喜欢徐希先生的江南风景吗?
你印象中,哪位大师的江南风景,最让你惊艳?
非常期待你的交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谈论。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
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对我来说是创作的动力噢。
其他网友回答:谁画江南山水好?
美图吾见可不少!
俺评我赞张大千,
勿看现实怎么炒!
其他网友回答:大家觉得我画的江南好风景国画如何?
其他网友回答:《溪山行旅图》 《青卞隐居图》 《富春山居图》 展子虔的《游春图》 下面是详细介绍:一千余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王朝,拥有大片的御用茶场和园林,掌管园场的竟是一位饮誉当时的画家——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称“董北苑”,他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高冲古、仕女画家周文矩、界画家朱澄和花鸟画家徐崇嗣等合绘纪实性大作《赏雪图》,画中的雪竹寒林由董源主绘。此后,有关史籍皆没有载录董源在南唐末年的活动,极可能逝于南唐末年,享年约七十岁左右。 不知是江南层层丘陵上碧绿茂盛的茶树和水气迷蒙的烟云滋养了这位山水画家,还是他发现了这独秀于江南的质朴之美。但可以确信,用水墨专写江南真山的董源开创了被今人称之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北宋米芾呼之为“江南画”)。可见在董源擅长的诸多画科中,山水画是他最富成就的画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董源活动的地区正是六朝萌发山水画的故地。在东晋顾恺之的时代,山水仅仅是依附于人物画的配景,而且缺乏与人物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远近层次。至南朝宋时,宗炳的山水画开始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容和美感享受,脱离了人物画,自成一科。 隋、唐两朝顺沿着六朝山水画的发展,使这个时期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日臻成熟,在色彩上,将滥觞于六朝的大、小青绿和金碧山水的施色艺术达到完善。盛唐至唐末,画家们不满足于已有的山水画表现语言,力求开拓新的艺术语言——水墨。杰出的工匠大师吴道子以墨笔挥写出疏体山水。诗人王维以“水墨渲淡”表现出“画中有诗”的辋川山水,开始出现了破墨山水。随后,涌现了毕宏、张璪、郑虔,至王默,创制出泼墨山水,逐步形成了水墨山水的艺术语言,确立了注重发展个性的趋向。这些大师的水墨佳作无一件存世,今可在唐代的壁画上看到民间匠师的水墨画风,足见这在唐代已形成了一定的时尚。 当水墨山水尚处于探索阶段时,李唐政权在天佑四年(907)消亡,中国再度陷入分裂状态。这在客观上使唐人未尽的水墨山水画事业,在五代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封建统治政权的武装割据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区性特点,并带有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性。 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 董源能作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艺术积累、地理条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环境,也促成了他的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政权更迭频繁的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稳定得多,南朝于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础在南唐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保大年间(943—947)初,李璟在宫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简称画院,直接为完成朝廷的命意而作画。董源常奉旨与画院画家们合作。当时享有盛名的画院画家有王齐翰、卫贤、周文矩、顾闳中、赵干等,他们都长于或兼擅山水画。如王齐翰的《勘书图》轴(一作《挑耳图》,南京大学历史系藏)和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轴(宋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人物画中绘有山水。卫贤的《高士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赵朴的《江行初雪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更是两帧有人物活动的山水画。他们的山水画风虽各有小异,但总体风格基本一致,皆以细笔为工,用墨为主,山石陡峭,多有北方的地:貌特征,尚未表现出江南地区独特的风貌。只有画院外的董源不拘陈格,自成一体。遗憾的是,他的画风未能主宰画院内的山水画坛,却在院外的道释画家中赢得了追崇者,如释巨然和刘道士等。 董源在北宋中、后期,首次受到沈括、米芾、苏轼等文人的推崇。他们深为董源真率潇洒的笔致所折服。 董源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是因为这些文人画的开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放达和潇散的审美趣味,而董源山水画的艺术内涵正在于此。 董源一生作画极其勤奋,仅北宋的《宣和画谱》就著录了内府度藏的他的七十八件名作,今鲜有存世者。观其图名,可知董源喜画夏山和雪景寒林,人物活动如渔舟、隐士、牧牛、渔归、荡桨等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五代画家作画,和前人一样,一般不落名款,董源也不例外。今作为董源的山水画有十幅左右,其依据主要是后世可靠的题跋论证和收藏印、画史著录等,虽不能都确定为是董源的真迹,有些可能是后人仿作,但可以确信,这些都属于富有董源画风特色的山水佳作,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
个人觉得吴冠中画的最好,他个人即有深厚的中国山水画功底,又有扎实的西方油画基础,他的画中意象带点抽象,使人一看觉得清新爽朗,别具一格!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觉得,贵州画家王振中老先生,从中央美院毕业,就来贵州,一直在贵州58年,在贵州发扬李派传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为贵州及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山水画家。把江南山水,体现得淋漓尽致。
1939年生,回族,河北沧州人。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可染、李苦禅先生,并得到叶浅予、蒋兆和、郭味蕖、宗其香诸先生教导。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大学人文二级教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省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山画会会员、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曾在中国美术馆、北京荣宝斋、深圳美术馆、杭州西湖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多次应邀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等机构组织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赴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举办个展或联展;入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颁发的“黄宾虹奖”。作品多件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北京饭店、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机构收藏。荣宝斋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工艺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王振中在传统的不断参悟中,从黄宾虹追溯到古代个性派山水画家石谿,开始吸取其中的含蓄苍莽、自由随意;还可能从龚贤称道的贵州山水画家杨龙友和马世英追溯到古代正统派山水画家董其昌及其影响下的王原祁,开始吸取祁布局的用势,笔法的绵里裹铁,墨法的淡而厚、时而清。更把李苦禅先生昔年关于花鸟画的教诲,较自觉地融会贯通与山水画内,讲求用墨中的笔,追求用墨的黑里透亮、焦中见润和生动有韵。他的画能画出地形地貌和风雨晦明千变万化的区域风光,又使之统一于清新明彻、静谧自然而生机活泼的情景之中,作品中呈现一片祥和之气。
他重视笔墨,尤为重视意境。每幅作品的意境各有不同,但无不宁静和谐而充满生机。近三十年来,中国画家普遍重视传统的写意精神,但有的把写意精神当成了西方的变现主义,太强调主观抒发,太强调画面的视觉刺激,不再以“图真”为基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失去了贴近自然的平常心,忽视了自然风物的固有联系与生态平衡;也有的过于强调书写性,过于追求符号化,突出了语言个性却遮蔽了真情实感。王振中却能静下心来,不追随时风,也不听蹩脚理论家的倡导,反复深入到苗乡侗寨布依人家生息劳作的自然环境中去,深入到秀美神奇的的贵州山水中去,贴近清新而神秀的自然,在忘物皆忘我中,以“图真”求写意,以升华精神来熔铸意境,以贴切的感受驱遣笔墨。他的画不是黑墨团中天地宽,也不是茂密雄强铁铸成,而是更觉晴朗明澈、雄秀自然,洋溢着一派融融恰恰的生气,换发着古朴而清新的光泽。
——薛永年
王振中,李派山水的传人之一,花鸟山水兼擅,而以山水最出名。在他数十年的教学、创作实践中努力贯彻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宗旨与精神,身体力行地传道,就其意义而论实现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而使古今优秀传统不致中段。他一视野开阔景观丰富、气象万千的构图和娴熟的笔墨创作出了丰富于特色的云贵高原的多变的动人景观,通过他图弟子们在苗岭山寨的不懈努力,闭锁千年的奇伟俏丽的贵州山水终于破了千古沉闷,得以形诸丹青水墨、成为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蔚成李家山水中引人瞩目的一枝,充实和发展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的库藏。
——邵大箴
他的作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两大部分,他对传统“线”有扎实的理解,而对传统“面”的认识也很宽广。相当数量的佳作,既会心可染艺术的堂奥,有得见苦禅笔墨踪迹,乃至追溯历代大家手笔,对古诗词、书法、金石、黔戏、民间面具艺术多有领悟,多有吸收。这是由于艺术带头人王振中对传统精华的浓厚兴趣和扎实功夫,从而在群体中激起的一种精神、心里的反响,并由自发上升到自觉。
研习可染艺术的人多能体会,最难在又像又不像,抓的住可染精神,同时抓得住自己。振中山水及其群体创作求索的可贵之处,正在师中有我,我中有师,得窥“像与不像”“有意与无意”之境。贵州支系的画风不似北国画风那样朴厚严谨、却雄健刚正、爽劲豪放,在博大野逸中透露些许空灵。那千岭的云雾,苗寨的晨曦、月光、清风、春雨、秋韵、冬雪和静泊之美,都是画家们徒步跋涉、心思手作、深怀乡情才得到的灵感吧。
——孙美兰
董源董源(934-约 962),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国主李璟以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其他网友回答: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董源、巨然。董巨可谓是江南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江南山水的特点:山势平缓、连绵,气韵灵动,意境悠远,笔墨更趋自然而抽象,技法以水墨为主。江南山水是米芾极为推崇的,后元四家、明四家、到董其昌及四王均为南北宗论中的“南宗一脉”此系画家多为文人,于是元以后文人山水占据了山水画的主流。南宗的领袖人物虽为王维,但真迹几乎不存,实则多以董巨为宗。董源官居“北苑副使”,是负责园林的工作,生活在南京。他的画“着色如李思训,水墨类王维”,但其主要成就在其水墨,并创造了线型的披麻皴。披麻皴成为了元以后最重要的文人笔墨标志。它与面型的斧劈皴一同构建南北两大笔墨形态。《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为董源的代表性作品,多作平远山景,山峰舒缓连绵,远树茂林,一派平淡幽深。南方松软的土石结构适用披麻皴表现,山头墨点积加显得圆浑厚实,并参入干湿及破笔的丰富运用。米芾称之平淡天真、一片江南、唐无此品。巨然是个出家人,师董源,他的皴笔在董的基础上又有变化,出现了长披麻皴,线条连绵有韧性,山顶多矾头。他的《秋山问道》是这一特点的代表作。还有《层岩丛树图》气格清润,有烟岚气象,作者的笔墨朴实无华地积加、点染,处处留心于自然的细微变化。体积、空间、虚实、疏密等关系精心体味并朴素地写出,丝毫不见经营的痕迹,静观画面林壑间蕴含了空气的流动,宋初的画家处处以一种无我的姿态来观照对象,因此他们的山水真正有一股山林之气。
威海链 » 谁画的江南山水画比较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