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美国、欧洲都不排斥印度?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印度是个奇葩的国家,也是个神奇的国度,这里的人几乎不吃牛肉,吃饭完全靠手。


从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叫嚣着要让印度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一流大国,但尼赫鲁去世了已经56年了,印度仍然奔跑在通往一流大国的路上。


2019年印度的GDP约3万亿美元,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这些数据离发达国家还很远,离我们也很有距离。

但不可小觑的是,印度的国际关系处理得非常不错,美国和俄罗斯都买印度的账,欧洲也很愿意和印度打交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俄罗斯喜欢印度,是因为印度是金主



俄罗斯这个国家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但悲催的是也继承了苏联严重的结构失衡,导致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一般。

而俄罗斯在外贸口子上,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武器和能源。

能源好说,哪个国家都需要,就连德国等为了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都不惜和美国撕破脸。(北溪一号、二号工程)

而武器,俄罗斯大量出口的国家并不多,因为欧洲大国的军工业不错,我国已经可以自力更生,而日韩等国大多靠了美国,唯独,印度自己的军事工业非常薄弱,而又有长期使用俄罗斯军备的过往,因此,印度成了俄罗斯军工产品的绝对VIP。

说白了,印度就是俄罗斯的大金主。对于大金主,俄罗斯自然会千方百计处理好关系了。

都说俄罗斯和我们关系不错,但前段时间印度和我们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印度向俄罗斯下军备大单,俄罗斯并不拒绝。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俄罗斯人看来,印度这个VIP的分量更重。

一句话,印度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印度和俄罗斯关系不错。

美国交好印度,是因为未来市场、现在合作、以及地缘政治



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但老谋深算的样子,没几个国家能比得上。对于我国,美国可以轻易得罪,但对于印度,美国绝对不会随便得罪,原因有三。

1、现在的合作正好。

美国和印度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印度可以从美国进口各种产品,包括高科技产品,包括军工产品。

印度是美国的人才大市场,印度的软件人才源源不断地投身于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相对而言,我们的高科技人才,在美国受重用的数量并不如印度多。

而且,印度的管理型人才在美国的500强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的管理人才在美国企业当中的比例相对印度更是少了许多。

2、未来的印度市场,美国也很看重。



印度有着13亿多人口,整体年龄呈现年轻化。未来,人口会很快超过我们。

人口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印度经济一旦发展起来,那会成就大量优秀的企业。这样的机会,美国岂会错过?

无疑,现在的美国是非常看重印度未来市场的,毕竟这几年印度的增速喜人,发展很快。

鉴于此,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保持好非常重要。

3、印度绝佳的地理位置。

印度的地理位置绝佳,两面临海,一面有着“喜马拉雅高墙”,除了山那边的中国外,周边没有大国,这让印度的地缘安全性很高,只要他们不主动惹事,基本上没人能惹他们。

而印度门口印度洋的位置,刚好是连接欧亚的中心,做个形象的比喻,印度就像是欧亚大陆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太过独特。

得罪了印度,那么美国连接欧亚,控制欧亚就会受到大影响。

和印度交好关系,除了能给美国方便之外,印度还能在边境牵制中国,给中国添堵,必要的时候还有制造局部战争的可能,这样会把发展过快的中国拉下神坛。


对美国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印度这样的国家,太适合当美国的“盟友”了,不交好能行吗?

总之,印度对于美国至关重要,无论是现在的合作,还是未来的市场,或是独特的地理位置,都是美国交好印度的原因。

欧洲和印度交好,是因为三个原因



1、来自英国的影响。

曾经的世界老大是英国,欧洲一哥也是英国。二战后,英国虽然衰落了,但在欧洲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而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政治体制也和英国等国家相近。

因此,印度和欧洲各国关系也一直不错,毕竟欧洲曾经的大哥是自己曾经的主人,这相当于有国家给印度背书了,印度身上就此多了一张在欧洲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2、市场的影响。

如今,印度虽然独立了70多年了,但仍然是英联邦的一员,仍然是英国的好朋友。

印度和欧洲既没有领土纠纷,也没有贸易摩擦,而且市场还那么大,欧洲国家谁会得罪这么一个国家?

没有威胁,还有很大的市场,这不就是未来“人傻钱多”的存在吗?谁吃多了去得罪这样的国家?

欧洲国家结交好印度,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3、来自美国的影响。

欧洲国家不排斥印度,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世界老大美国不讨厌这个国家,在交好这个国家。这就是一个风向标,老大喜欢,兄弟们怎么能不喜欢,不支持?

于是,印度在欧洲国家也是广受欢迎,没有要排斥的。



综合说来,印度被欧洲、俄罗斯、美国欣赏和喜欢,皆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如果没有利益,大家怎么会交好印度呢?

其他网友回答:

印度在这些国家都吃得开,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地缘重要,二,大国博弈,三,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第一,不得不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印度地处南亚,俯瞰印度洋。在南亚可以说算是“一家独大”,批评也好,赞同也好,印度在这一地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也不希望别国染指,想在这一地区获得发展,不仅这个国家,其他国家也要重视印度的作用。不然,印度很可能给搞黄了。至于印度洋的重要性就不用展开说了,商贸和石油航线在这里云集。印度处于中继点的位置,在维护航道安全方面作用不容忽视。

第二,自克里米亚问题激化后,美国拉着欧盟一直展开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是经济方面,甚至体育上也连带背锅。此次冬奥会都不允许俄罗斯参加。俄罗斯当然也有反制,发展与美欧集团以外国家的经济与贸易关系是其重要方面。印度素来是俄罗斯军工产品大买家,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当然更重视。而美国为了拉拢印度,当然也会在各方面给印度不少好处,印度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大国形象。

第三,印度人口众多,未来几十年很可能得二望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人口就有市场,虽然可能购买力比较低下,但是有着庞大的数量,总体市场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此外,庞大的人口中年轻人居多,也是重要的劳动力。在这里开设工厂至少在劳动力上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广阔市场加廉价劳动力,自然引起欧美的重视。

吃得开归吃得开,印度不会倒向任何一方,正是利用这种左右逢源的地位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其他网友回答:

印度虽然现在也发展的很快,但印度的发展在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看来,还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多大威胁,相反,这些国家和地区又能大量给印度倾销军伙和其他物资与商品,从中给自己谋取暴利,这正是他们不排斥印度这个国家的主要原因。


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南亚大国,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比美国人排在了世界第四,仅次于俄罗斯和中国,当然这个排名只是美国人一家之言,并不代表印度的真正实力,窃以为有点拔高印度的意思,其目的就是滋长印度人嚣张气焰,让印度人再次出现战略误判,不自量力发动对周边国家的战争,从而一石二鸟消耗印度和周边国家的实力,在战略上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不排斥印度,完全是为了利用印度不断膨胀的地区霸权野心,也只是暂时的没有利害冲突的缘故,一旦印度对这些国家构成威胁,相信这些国家绝不会对印度客气和容忍。

另外,这些国家绝不会把自己的尖端武器和杀手锏也卖给印度,凡是卖给印度的只是这些国家已经逃汰和不能再用的武器装备。


其他网友回答:

印度这个国家可以说很奇葩,明明综合国力一般,却好像在俄罗斯、美国和欧洲都比较吃的开,其实印度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做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就是印度政治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可以说,印度的大国情结根植于每个国民的心中,无论在新德里执政的是哪一个政党,成为世界一流大国始终是印度的梦想。

为了实现“大国梦想”,印度显然不能只凭在南亚这个小圈子里称霸就行,还必须在亚太乃至整个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占据重要的地位。若要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印度必须主动经营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为此,印度需要深化“印美首要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印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印日特别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强化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合作。说白了印度觉得要变强大外交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莫迪上任以来,尽显其执政中其活跃的外交特色。在内政方面,莫迪采取了一系列“掷地有声”的改革举措,包括大胆废钞、坚决推进税改等。在外交方面,他积极推广属于自己的外交模式,给人充满自信的感觉。

除了稳定邻国关系稳定自己在南亚的霸主地位,莫迪在大国外交方面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首先,印度通过“拥抱美国”而赢得了美国对其“大国地位”的认可;其次,大国平衡外交帮助印度从美俄等大国收获了诸多利益,包括资本和技术;再次,大国平衡外交增加了印度对华外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自从莫迪就任总统后,印度在战略上继续向美国靠拢,一切向美国看齐是印度大国外交中的重中之重。2015年1月,奥巴马历史性地成为了参加印度共和国庆典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值得一提的是,在奥巴马时期,美国不仅支持拒不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印度加入核供应集团,而且也公开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新成员。



这两颗甜糖”是印度紧跟美国步伐唯命是从换来的重大收获,虽然目前“糖果”还未吃到嘴里,但却给印度留下了美好的想象。印度从来都不忘强调印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是印度的“首要战略伙伴”。与此同时,美国也没有让印度失望,努力迎合印度的心理,称美印之间是“天然盟友关系”,美国将帮助印度成为“领导者大国”。

在“拥抱美国’的同时,印度也从未冷落过传统盟友俄罗斯。冷战期间,苏联一直是印度主要的军火供应国,两国还建立了准军事同盟关系。冷战结束后,印俄双方继续保持着紧密的军事与技术合作关系。目前印度70%左右的武器装备来自俄罗斯。更为重要的是,印度在发展航母、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方面,都离不开俄罗斯在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印度还寄希望于俄罗斯能够支持印度“入常”。可见,稳定印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提升印度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

众所周知,强人莫迪执政以来,印度不仅频繁穿梭于美俄之间,也游走于日澳法德等国之间,还不断通过“东向行动”战略加强印度与东盟国家的联系,甚至近期还打算与日本共同打造从亚太延伸到非洲的“自由走廊”。可以说,莫迪把印度平衡外交中的实用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外交手段也运用得游刃有余。印度的大国外交战略由过去的“积极中立”转为现在的“灵活平衡”,特别是印度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互动成效明显,无形之中让印度对自己的大国身份更加自信。

但印度的大国外交战略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印度向世界大国目标迈进提供助力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印度大国外交活力四射的背后,也不乏空想色彩。美俄日等国对印度的“拉拢”和“迎合”,并非由于印度的经济体量已经大到不能对其等闲视之,而是更多看重其可以为之利用的战略价值。在其中,“中国因素”是西方国家拉拢印度最为重要的考量之一,也是印度在大国外交中借以谋取战略红利的一张“王牌”。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对华外交略显谨慎与被动的重要原因。



说白了,印度在世界范围内人缘好,完全是仗着他的有利地理战略位置,因为他有一个让欧美国家很不放心的国家中国。

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印度军费开支也水涨船高。2020年2月印度财政部提交的政府财政预算案显示,印度2020年军费已经约合471.3亿美元。可诺达的一个国家却因为工业基础薄弱,印度大部分武器竟然全部依靠进口,完全没有自主研制能力。

关键印度的军火市场还长期被俄罗斯占据着,两国军事合作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1974年印度进行首次核试验后,西方国家就开始孤立印度并停止对他军事援助,印度不得不向当时的苏联求助军事设备,在几十年的打交道下,小到步枪,大到T-90坦克、航母,印军装备几乎全来自俄罗斯。

俄罗斯在印度的军火市场上转的盆满钵满,但却也不是善茬,经常让印度吃哑巴亏,以“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为例,这艘航母改装费用被俄罗斯无耻的从8亿美元哄抬到23.5亿美元,改造时间还花了9年。更过分的是俄罗斯卖给印度的武器很多都是苏联时代淘汰下来的,印度完全成为一个拾荒者,关键还要出钱。



忍无可忍的印度不得不对美国示好,美国当然很乐意从俄罗斯嘴里抢夺庞大军售蛋糕。面对印度递来的橄榄枝,美印双方一拍即合,尤其是莫迪担任印度总理后,美印军售规模不断攀升。

2020年2月,特朗普访印期间与印度签订价值3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据统计,2007年以来,印度共从美国购买超过170亿美元的武器,并准备在未来2至3年内再与美国签订10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受此影响,俄制武器在印度军贸中的占比一度从2009年至2013年的76%降至2014年至2018年的58%。

那么美国真能成为印度的好伙伴吗,其实前途也不明朗。印度的大国外交战略在国内也颇受争议,特别是在对美外交方面,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度大国外交战略的推进。印度一方面密切与美国的关系,在政治和安全上依靠美国,希望能在美国的帮助下实现加入核供应集团和“入常”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意图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合作而增加与中国竞争时的砝码,以平衡中国日益上升的影响力。同时,受印度“战略自主”和“不结盟”外交传统的影响,印度担心过分依赖美国会增加受控于美国的风险,最终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枚“棋子”。这也是印度对美外交在国内面临阻力的主要原因。



坦白地说,印度对西方大国的吸引力更多地源自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而非本身有多少价值,印度对自己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定位与其自身实力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一直以来,印度在缺乏经济实力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其他大国乞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追求传统世界大国对其国际地位的认可为目标的平衡外交战略是否真的能为印度带来综合国力提升方面的实惠,这是印度需要思考的。中印两国正在共同崛起,但印度的经济总量还只有中国五分之一的事实,使得看似一直在走崛起路线的印度根本不可能入得了美国法眼,美国对他没有任何顾虑。

莫迪2014年在获胜感言中表示,他将带领印度人民“让21世纪成为印度世纪”,并将“帮助全体12亿印度人民实现梦想”。而当时印人党的竞选口号就是“一个印度,伟大印度”。2016年,莫迪再次表示“印度将领导21世纪”,并称要“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即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可见,莫迪的政治抱负不仅是要让印度伟大,也要让自己成为超越尼赫鲁、英吉拉·甘地和瓦杰帕伊的政治伟人。因此,莫迪会继续展示在他外交上纵横捭阖的技术,受莫迪本人独树一帜的政治理想的驱动,政治强势则是其有所作为的强大资本。而莫迪选择与美国走近,则是因为他认为美国能帮助印度崛起,并相信在中美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印度越靠向美国,也也越能引起中国对印度的重视。

那莫迪真能实现他的梦想?其实一百年前中国的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李鸿章已经给出了答案,当年甲午战争输了以后,李鸿章想凭杰出的外交才能从日本那挽回一些损失,结果被伊藤博文呛了一句:力量不等的情况下,力量就是外交,力量对等的情况下,外交就是力量。在李鸿章的身后是一堆扶不起烂泥的大清。所以李鸿章至此也认识到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外交家,而是大清的裱糊匠。谈到最后,该赔的还是赔,该割的还是得割。

如今莫迪完全侧重于在外交上面玩左右逢源的招数,然而国内不景气的经济,控制不住的疫情和惨无人道的种族制度注定这只是一个虚胖的国家,真想说一句:莫迪老仙,法力无边!在世界范围内处处吃的开的他,不过是在大国眼里是一个可以随意欺凌的小媳妇。

其他网友回答:

你这话正好说反了,应该说成,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在印度都吃的开。

普京说:我这里积压了一些旧式武器,打算卖给你?莫迪回答行行行。

特朗普说:我需要一些神药,便宜卖给我?莫迪说,神药不多,自己还得喝。特朗普生气说,你倒底给不给?莫迪说,好好好,我给就是了,您别发火。

欧洲说:你们印度的水平不行,我们要包你们的大工程?莫迪心想,这个人也得罪不起,便勉强的答应。

有人说,印度平时挺霸道的,怎么会这样?

你不知道,它的脾气是欺软怕硬,恶人对它说话最管用!

其他网友回答:

你住在别墅里,看到远处的茅草屋,你不但不会排斥它,还会把它当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吃惯了法国大餐,喝惯了干红干白伏尔加,为了品味一下异国情调,走在人牛车相伴同行的印度街头,那些欧洲人美洲非洲人,哪个不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阿三们的同情怜悯。

欧美和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是信奉拳头哲学。这些国家的学者专家只要是对印度的历史有点研究,就会觉得阿三国家,就是一个传说。

一个拥有二千多个民族,说着二千多种语言的国家;一个‘人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有别’的国家。各民族和宗教之间,又严重对立的国家,何谈崛起为世界大国?

自称民主国家的印度,被所有的西方国家所认同。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社会知道,“民主社会制度”,正是大英帝国退出南亚大陆时,给印度挖下一个坑。

让印度在议会民主体制道路上,吵吵闹闹的民主中,自生自灭吧!英国人如是说。

印度的精英阶层,没有让西方国家看走眼。党派斗争很快就进入你死我活的模式,民主成了官僚体系打击异己法宝。

欧洲人知道,民主是个好东西。前提是必须在“人人生而平等”的条件下,“人人贫富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大家才能坐下来协商议政。让印度的婆罗门种姓的人,和贱民坐在一起吃个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谈一起民主议政?

欧洲人知道,印度无论如何也不会“欺师灭祖”,和欧洲人对着干!因为印度的统治阶层的人,大都是西方学习归来的精英。这些人里面,没有什么人,敢于站出来挑战西方社会。

1947年印度完成建国大业,苏联就向印度抛出橄榄枝。印度国家治理体制中,都有很深的苏联模式烙印。印度一度被西方怀疑成是社会主义国家。印度50%以上的武器,都是出之于俄罗斯。

1962年,中印边境爆发冲突。苏联就公开站在印度一边拉偏架,指责中国挑起冲突。对此印度一直感恩戴德,念念不忘。俄罗斯和印度的友好,是有历史传统。

印度作为“世界不结盟运动”发起国,直接打脸美国专门搞盟友活动。所以冷战期间,美国和印度外交关系,一直不冷不热。

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才逐渐拉拢印度。印度为了获得美国经济支持,也是投怀送抱。双方交往慢慢热络起来。美国通过默认印度发展核武器,继而默认印度是个“拥核国家”。印度利用采购军备投桃报李,开始大批量采购美国军火。美印外交进入蜜月期。

印度如果不和中国住邻居,印度如果不在边境地区采取“蚕食”侵略政策。中印的外交关系,也应该不错。

想当初,中印都是西方霸权的受害国,都是第三世界里的穷哥们。面对西方霸权,都有报团取暖的现实要求。中印也有过蜜月期,只可惜,贪婪短视蒙蔽了印度人的眼睛。

到今天,印度仍然走在以邻为壑,极端错误的道路上,并且越走越远。脑子进水了,还想跟最大的邻国舞枪弄棒“掰手腕”。一眨眼,穷三哥,变成二货,咋整呢?

其他网友回答:

印度是一个被阉割了的国家,凡英联邦国家都一样的,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这些地方有个特征,少数贵族统治大多数人,这些贵族对主子英国的文化都极为认同。香港的李嘉诚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说的英语,读的英语书,看的英语影视,社会制度也是英国人给设计的,英国主子的文化已经刻如骨髓,想不当奴才都不能。

印度更特别,统治者是外来入侵者,少数民族领导国家,盗窃者永远有一种在别人家里的感觉,好像主人随时会回来一样,一挣到钱就忙着往国外转移,时刻准备撤离。

我们习惯性的落入以己度人的固定思维,以为美–印这些国家会关心贱民的死活,会倾尽全力防治疫情,真是可笑。治病可是要花钱的啊!

印度还是个高傲自大的国家,封闭落后的国情,让印度人自我感觉很是良好,就像几百年前的中国,以为印度是世界的中心,也就美国稍微强一点。

俄罗斯,美国,欧洲喜欢印度,是因为印度人傻钱多,出手阔绰。只买贵的不买好的,是这些国家垃圾产品的处理场。

朋友也分好多种,有铁哥们,就像中国和巴基斯坦一样,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有同船异梦的假哥们,就像俄罗斯这样的。面对共同的敌人,还能报团取暖,一有机会就背后捅刀子。

有真心相待的好朋友,非洲朋友把中国抬进联合国,中国也知恩图报,投入大量资金帮助非洲人民。

美国,俄罗斯,欧洲是在吃印度的肉,不是印度吃得开,是印度被吃得开心,吃的渣渣都不剩。可笑的是,印度不以为耻,反而为荣,沾沾自喜,乐不可支,好像多骄傲似的。真真是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气候的优越,让印度没有饿死人的担忧,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印度人逆来顺受,没有斗争精神也和这个有很大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对"为什么印度能同时在俄罗斯、美国和欧洲都吃得开?“问题,笔者认为:印度首先以一个中立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对谁都不得罪,左右逢源;第二个由于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一样,认为自己造东西不如从先进发达国家买东西来的快、先进,特别是在军事设备装备上宁愿掏空国库,也要到美国、瑞典、法国和俄罗斯去出大钱花高价买军事设备装备,哪怕人家忽悠它,给它二手货也当宝贝样,因此在印军部队中使用的武器装备都是"万国造",可惜印军头脑反应慢接受新事物也慢,新武器装备用没多久就坏了,只得在原生产国高薪再请技术人员来修,这样狗肉就卖成了猪肉价,谁和钱有仇呀,这些武器装备原生产国的军火商们,谁不愿意一样东西卖三次又反复维修再三次,反正冤大头的钱好赚,再说以印度的实力对这些靠发战争财发家的军火商国家也构成不了任何威胁,这样一取两得一本万利的好事,谁不愿意干?所以这些国家对印度有求心应,在外人看来印度都能在这些国家都能人模狗样混得开呢?其实是冤大头钱也不知花了好多才买来"混得开"的。

其他网友回答:

印度是不结盟运动领导者,在当时为世界和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在看来,印度是喜欢做一个“老好人”的,也许印度人对中国的“折中”“中庸”是心领神会的!
印度人在俄罗斯、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中都可以“通吃”,除印度人喜欢做老好人之外,印度还是这几个国家的军火购买者。
俄罗斯、美国、法国、以色列是做生意的行家,他们知道“立门开口笑,广纳天下财”的,他们对印度这样的大客户喜欢得要死。
军火同海洛因一样,是暴利行业,况且印度人在购买军火时像一个大土豪一样,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印度没有好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他们的先进武器装备完全要依靠进口,这样那些军火出口大国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
印度还是一个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人口多了,什么东西都需要,所以与他国的经贸往来,逆差胜过顺差。
相反,我们大中囯,是一只唾醒了的雄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体。外国有的,我们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有。这样自然在他国眼里是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根本就不会把我们作朋友的。
印度其实就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他们希望自己成为世界“老大”,所以在军购上不遗余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釆购大国,特别是现在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亚洲“小北约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确实,印度看上去好像在东西方都很吃的开,貌似外交很厉害死的,实际上如果你如此认为,那就错了。

印度能够在欧美俄罗斯等各方势力中都吃的开,并不是因为他的外交有多么厉害,而是其独特的国情和外交环境。

印度自立国以来,虽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却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而且印度毕竟有那么大的体量,所以当时还是受到了东西方各阵营的重视。

由于其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约束,所以无论是西方阵营还是苏联,都跟印度保持了接触和交往,这才有了印度能够左右逢源的根基。

冷战结束后,印度大量购进俄罗斯的军火,俄印关系进一步紧密。而且印度在军火购买上显得钱多人傻,又没有意识形态顾虑,一时成了全球军火销售市场争取的香饽饽。

欧美与俄罗斯一直在努力争取印度这个重要的军火销售市场,不但希望获得印度的军火生意,还想以此为基础,扩展在印度的影响力,进一步以此为根基获得印度十多亿人口的市场和塑造各自的南亚甚至亚洲影响力。

之所以这些全球列强会不遗余力的售卖武器给印度,那是因为一方面印度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外购,需求量巨大,显得人傻钱多;二一方面因为印度工业基础和技术落后,不担心技术被逆向开发而得不偿失;三一方面对印度的国力放心,反正一时半会印度还都是一个二流国家,不具有对世界甚至地区造成绝对影响的能力;最后售卖武器给印度不需要担心意识形态争端问题。

其实说透了,还是印度的国力还比较弱小,不足以对欧美造成战略压力还容易得到利用。而俄罗斯一直并不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端,一心立足于赚钱,所以印度才能够东西方通吃。

标签: 印度 俄罗斯 欧洲 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