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走向衰弱的只有京剧吗!在智能媒体的冲击下,所有的舞台演出都不景气!

京剧在电视,电脑,手机没普及之前,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主要艺术形式。我不去追寻我没经历过的京剧发展史,只说自己的自身感受。

我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看京剧,我们云南京剧院是在原云南大戏院,国防京剧团,劳动人民京剧团等合并成。那时非常炽热火爆,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很少重戏。而且很多地州专区都成立了京剧团(大致是一九六一年)基本上都演的是传统戏!在公园,广场,茶馆都有人谈戏,唱戏。

约六三四年,国家提倡多演反映现实题材的,歌颂工农兵形象的现代戏!但是沿用京剧特有的虚拟化表演程式,来表现现代人物是不成功的,所以只有少数几场戏流传。如李少春先生的"白毛女",关肃霜先生的"黛诺"外,其他都无多大影响。

进入六十年代中后期,国家调集了不只京剧名家,也包含了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灯光,化妆等方面的首席演职人员。吸收话剧等的编导,表演手法,联合设计,编排了很多现代戏(不只是京剧,还有舞剧与交响音乐)。我能说出戏名的约有二三十出各
类现代作品!使京剧普及达空前绝后的程度。其中选出了八出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作为新戏表演示范,称为样板戏,其中有五出京剧,二场舞剧,一场交响音乐。戏迷何止成千上亿!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恢复了传统戏的演出,其火爆程度极高。几乎也是天天有戏看,传统戏迷大乎其过瘾。各电影厂也拍了一些舞台戏曲艺术片如上海京剧院的“白蛇传",福建京剧院的"火焰山",云南京剧院的"铁弓缘"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随着电视的快速普及,很多国外与港台的各类文艺节目以特有的新奇性,通俗性,娱乐性。免费化,廉价化,方便化的形式占据了人们的视听空间。


极少有时间进戏院花钱看戏了!所以不止京剧,所有的舞台演出
都受到了市场的冲击,恰好这时期也是市场经济占主导的时期。京剧出现了每演必亏,亏了更不敢演的尴尬局面。很多演员改行,出国另谋发展。京剧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作为一个戏迷,对此现状感到无比的伤感!但市场是无情的,更不会照顾到个人的感情!京戏可能在其斤斗把式的二百二十八年后的今天走向衰落!特别是智能科技的高速变革,让京剧更是雪上加霜!但不知是对流行文艺的审美疲劳,还是猎奇心理,或许也是文化品位,经济能力的提高。近两年来剧场观众年轻化喜人。

相反老观众因买房搬离市区,年纪大,不愿消费等原因,极少出现在商演场合。取而代之的是年轻观众了!前几天上艺副校长唐禾香带领上艺来昆演出时,出现上百小现众看戏且在节点叫好鼓掌的场面,甚至热情持续不减!实实的令人欣慰!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不只京剧,所有的舞台演出都在衰落,京剧还算好一点!最大的原因还是赚价化,智能化的低端娛乐形式大量存在。对舞台演出形成巨大冲击!

本文提供图片仅为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京剧一直就是小众,现在不景气是没有角儿了。京剧与豆汁相似,若不喜欢就喜欢不了,若喜欢就会喜欢一辈子。

当初的四大老生,四大名旦以及裘先生、李多奎先生、叶盛兰先生等已将京剧发展到了顶峰。老戏迷听新名家觉得不过瘾,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娱乐节目多,传统文化薄弱,不喜欢京剧的冗长,京剧就少了青少年观众,似乎衰落了。其实,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京剧从业者的努力,京剧不会消亡。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不仅仅京剧在衰落,全国大部分戏曲剧种都在衰落,比如黄梅戏、豫剧、皮影戏、越剧等等,这些剧种在几十年前都很受欢迎,但现如今听的人、看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不过我们今天就只说说京剧,京剧越来越衰落,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来自流行元素的冲击

来自流行元素的冲击,应该是导致京剧走向衰落的最根本原因。京剧在民国时期,可以说是人们娱乐消遣的不二之选了。或者说就算是没有京剧,全国各地也有其他地方戏,这些戏曲剧种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娱乐消遣,喝茶看戏成为人们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

可是随着电影的兴起,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逐渐凋零,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国粹京剧。后来再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港台音乐向大陆输送,电视剧、VCD影片、黑胶唱片、电台等流行元素涌入人们的世界中,戏曲这个古老的东西,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了。

二、社会节奏的转变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京剧这种非常慢节奏的东西,似乎只适合在小剧场里待着了。现在的人似乎都喜欢速度快、时间短的东西,比如人们在歌厅里,宁愿多唱几首三分钟的情歌,也不愿意唱十几分钟的《劲歌金曲》。

很多人不听京剧,或者说不听戏曲的理由,大部分是他们觉得这些戏曲唱的咿咿呀呀的听不懂,然后一句话拖个一分钟才唱完,让这些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极为不适应。

三、京剧艺术太过于抽象化

这里的抽象化指的是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京剧还是比较难以让人理解的。简而言之,就是看不懂,听不懂。打个比方,两个歌手站一块,一个唱《枉凝眉》,一个唱《两只老虎》,是不是后者要比前者更容易听懂?

京剧现在的状态就像是一首首很难听懂的歌曲一样,其实想要理解京剧并不难,只是现代的人们大多数都不愿意去了解它,出于种种因素,人们在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京剧,再加上京剧很难令人听懂,所以大家都不怎么去听京剧。

四、体制化、宣传、演出等一系列问题

民国时期的京剧之所以发展迅猛,原因是这些剧团都是竞争式发展的,适者生存,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七位)等这些人,都是拿京剧当成营生的手段。现在呢,剧团归国家管,演员唱不唱,都能领工资,在这样的体制下,演员生涯一眼就望到头,还有多少演员能愿意为艺术而拼命地努力?

再说说宣传的问题,不得不说,这些剧团(不管是京剧团还是地方戏剧团)的宣传都有一个硬伤,他们总是在一个非常小众的圈子里宣传,或者直接就不宣传。就拿我的家乡戏泗州戏来说,我作为一个本地人,如果不主动联系剧团,压根就不知道剧团哪天到哪里演出,因为他们一点宣传都没有。没有宣传,谁知道到哪里去看演出呢?

再说说演出,近些年随着各地政府对文化艺术的宣传,偶尔还有一些送戏下乡之类的,但这还是伴随着上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宣传,送的戏只能到当地,甚至当地人消息稍微闭塞的,都不知道戏送到他们那里了。更别提前几年,那些剧团们基本上出于闭关修炼的阶段了,不演出,又哪来的演员呢?

五、生存方式发生转变

当年京剧依靠的是跑码头、班社、角儿坐镇来营生,现在这些东西要么消失,要么关注的焦点发生转变。上面说了,体制化毁了京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救了京剧,同时地方戏也一样,体制还是保护了这些剧种,在时代变更之时,不至于被大浪淘沙淘得失传了——那些没被保护的剧种,正在逐步的走向失传。

这样一来,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想要戏曲艺术不失传,就要进入体制化,进入体制化之后,又有上面这么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进入体制化,京剧以及各种地方戏,可能衰落得更快。

我觉得想要改变这一困局,可以在体制化不变的情况下,逐步的改变一下对演员的奖惩规则,比如学习一下民国时期的班社制度,在给这些剧团基本的工资后,让这些剧团自己下乡,不管是商演还是义演,自负盈亏,这样或许能够拯救一下正在衰落的戏曲艺术。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京剧的衰落,我们先说说京剧是怎么兴旺的。京剧旧称乱弹,它是相对于昆曲而言的。有驳杂不精之意。实际是讽刺京剧的前身来源于民间,不够文雅。

但因为京剧受老百姓的喜欢,所以清朝花雅之争中京剧乱弹胜出。京剧最后走入了宫廷,乾隆以后的几代帝王都很喜欢京剧,特别是晚清的慈禧太后,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慈禧喜欢京剧,所以京剧得到了大发展。

京剧在二三十年代更是由于出现了很多的名角,使京剧成为众戏之首。那么京剧为什么衰落呢?实际京剧的衰落,不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49年以后,由于对京剧的强行约束和改革,使很多老戏不让上演,很多有绝活的老艺人没有用武之地,使这门艺术不能很好的得到传承,逐渐消亡。

不止京剧,当时,很多地方戏曲也受到了这种待遇。当时的戏剧改革使很多老戏不让上演,很多艺人就此失业,当时程砚秋去考察戏曲,很多老艺人抱着他痛哭失声。他们一辈子只会演戏,不会干别的,不让演戏,也就失去了他们吃饭的饭碗依靠,这在程先生所写的文献中都有记载。

当时样板戏虽然很兴旺,但是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京剧,它是一种新生事物。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样板戏也就消声觅迹再没有人提起了。

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现在文艺形式,娱乐形式多种多样。京剧这种文化形式,如果不能更好,更有绝招儿的去招揽观众,势必不会有人再去像过去那样的喜欢和观看。过去的文艺形式单一,现在的文艺形式呈现多元化,人们选择的余地多了,所以京剧也不会是他们的首选。这也是京剧走向衰亡的一个原因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在今天这个不管是文化还是音乐都更加多元化的时代,或许大部分的年轻人更喜爱象征流行的电子音乐、说唱、民谣等等。

京剧的魅力蒙尘,但它依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唱腔还是词曲,仍然有着独属于它的特色。下面我们就简要了解一下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感受一下百年前人们的流行音乐。

京剧的起源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自元代以后,元曲的发展逐步贴近社会与生活。到了明代,昆曲更是受到了上层士大夫阶级的喜爱,得以传播和发展。但从万历末年开始,中国戏曲就开始孕育着一场新的巨大变革,民间声腔和各地剧种的纷纷崛起、各有发展。

京剧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崭露头角。

京剧,它是由在北京的多种声腔系统相互竞争、融汇而成的,并不是单一的声腔和地方剧种。弋阳腔(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在明代嘉靖初年,即16世纪20年代已进入北京。

明代万历后期,即17世纪初年,昆腔(戏曲声腔之一,元代在江苏昆山产生)传入北京。昆腔进入北京后,取代弋腔处于领先位置。明末昆腔衰落,弋腔转化为京腔,一度得以发展。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

乾隆中叶后,昆曲逐渐衰落,京腔发展得以取代昆曲,走上了京城的大舞台。

徽班进京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乾隆皇帝八十诞辰,当时富有的徽商想要以此为由头,资助徽班进京演出。

徽商的想法得到了徽籍官员的大力支持,于是,徽班进京,祝寿演出,深受欢迎,大获成功。在《批本随园诗话批语》中记载到:"追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惩办皇会,先大人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各班小旦不下百人,大半见诸士大夫歌咏。"自此,他们在京师的舞台上站稳了脚根,他们的成功演出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三庆班是第一个进京献艺的徽班,演出以二黄为主的乱弹诸腔和昆曲。

庄清逸所写的《南府之沿革》中记载到:由江南传来四大名班曰:四喜、三庆、春台、和春,此四班昆、乱兼有,各角色色、艺皆精。到京后,即分拨各邸(和春班之牌,即藏吾家。余童年时尚见之,惜毁于庚子兵燹矣)……此即四大班入京之始。

徽汉合流

嘉庆年间,以徽班为主要力量的京剧,进一步发展。大约在嘉庆初年,汉调演员进京,搭入徽班。汉调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

江西弋阳腔的一个支流形成为清戏,吸收来自安徽的二簧腔与来自甘陕一带的秦腔,形成汉调。徽调本是徽、秦合流,汉调的进入,又进而促使徽、汉合流。

京剧的多种剧种的融合再次凸显,不仅仅是单一的地方剧种,而是融合了多种声腔和唱法,在相互调和中得以发展。自此,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以汉调为主,又对昆、梆等剧种加以吸收而形成。

汉调进京后,在剧目上产生的一个重要变化,便是将此前演旦角戏为主的风气,扭转为流行老生戏了。由于汉调所起的此种作用,京剧便产生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概括。

道光中期,老生分为三派:汉、徽、京,其代表人物分别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这三人在京剧史上被称为前三鼎甲,又被习称为老生前三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京剧进入了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人物为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这三人在京剧史上被称为后三鼎甲, 又被习称为老生后三杰。京剧也由之前松散的集体制转变为名角制。

此后,京剧的名角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京剧名家。京剧艺术也在之后的战争年代,伴随着战火而发展。

或许在今天看来,京剧已经不再是令年轻人为之心动的艺术,也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它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却一直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一个行业,一种艺术的兴衰,都是随社会的发展而起伏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必逆势而行。

京剧是国粹,是民族财富,可这都抵挡不了京剧衰落的大趋势。

其实京剧到现在为止也刚刚两百年多一点,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江南四大徽班进京,与北方曲种融合,同时吸收昆曲秦腔等多重戏种的长处与特色,这才形成了现在的京剧。最早的京剧,只是清宫里的宫廷娱乐,后来到了晚清,由于慈禧太后酷爱京剧,发展到极盛,在民国也是红遍大江南北,而到了现在,京剧已经跟当年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了。

慈禧太后对京剧的酷爱是整个京剧发展的转折点,慈禧太后极爱听戏,从咸丰十年开始,京剧班子正式入宫演出(之前入宫的班子都是京剧的前身)。光绪九年,慈禧五十大寿,挑选杨隆寿鲍福山等十八人入宫表演,并教授太监们学戏,后来的大太监们入小德张等,都是从这时候开始学的戏。

在慈禧当政时期,京剧演员的地位极高,甚至连王宫贵胄们都要巴结他们,如果谁家过大寿办喜事能请来慈禧的御用名角,那是极荣耀的事情。清朝末年,袁世凯过大寿,当时的户部尚书那桐想巴结袁世凯,就亲自去请谭鑫培去给袁世凯大寿唱戏。谭鑫培和那桐本就很熟,就开玩笑说:“中堂如肯屈膝,那我就唱”,谁知那桐听罢,真的给谭鑫培跪下了,吓得谭鑫培连连赔罪,赶快答应。

后来慈禧太后一死,当年的贵族们就不再巴结这些名角了,如谭鑫培就被以抽大烟的名义被袁世凯整的很惨。因为当年袁世凯入宫听戏,袁世凯只能站着,谭鑫培却可以坐着,所以袁世凯心中愤愤不平。慈禧太后虽然名声很差,但在京剧界却是救世主般的人物,所以你看京剧中,“太后”的角色少有反面人物。

到了现代,在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众多娱乐的面前,京剧实在显得太过单薄,又没有了慈禧太后这样爱好京剧的当权者,老百姓又不再喜欢,所以衰落在所难免。但京剧以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依然被当做是中国文化最宝贵的财富,京剧也许会衰落,但绝不会消失!

其他网友回答:

原因其一,京剧属于高雅艺术,受众范围小,且演出成本较高,加之国内院团太多,隊伍宠大,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二,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尽量保持其可贵的原汁原味,盲目改革,势必搞得非驴非马,原来京剧的热爱者会嗤之以鼻,新新观衆也末必会买账。其三,提出京剧反映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实际上也是一条死胡同,反映现实生活你搞得过电影电视?京剧的魅力在于欣尝演唱者唱腔的韵味、扮相的俊美及严格程式化带来的美感,而不是它那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同一个玉堂春,不同的流派演员演出效果就大不一样。其四,事实证明,京剧走样板戏的路子也是一条死胡同。教化大衆的手段多种多样,何必非要京剧(加上昆曲)這种以唯美为主要欣尝对象的小衆艺术形式去承载這种非分之责呢?对京昆,应慎提"改革"!

其他网友回答:

把样板戏拿出来演演,电影出来放放!保你又会培养一批年轻新观众!

其他网友回答:

京剧真是苦命,近代以来经历衰落――繁荣――衰落――振兴――再衰落的过程。建国前,几十的战争给京剧事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建国后,百花齐放,京剧又开始复苏,出现到繁荣,但主要是以古装戏,传统戏为主,可是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京剧作为封资修受到批判,京剧的传统古装戏被踢出舞台。再后来京剧迎来了春天,但是以改良过的革命现代京剧出现在全国的舞台,八个样板:戏,占居了全国人民绝大部分的文化娱乐空间,全国各地省市县也都纷纷成立了自已的京剧院(团),厂矿企业,部队院校,甚至中小学校都能演出一部完整的现代京剧,各地还成立了培养京剧人才的“小京班”,从娃娃抓起,老人小孩也能哼一段唱段,真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这是京剧事业达到的顶峰。然而,文革结束后,八个样板戏也作为文革的余毒打彻底否定,加上文革期间,文艺舞台京剧一花独放,人民群众已经听够听烦了八个剧目,期盼更多的文艺形式,改革开放,不仅繁荣和恢复了传统的各种文艺形式,国外大量的文艺作品,文艺形式也蜂拥而至,使文艺舞台目不暇及,五彩缤纷,不仅使八个样板戏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且给整个京剧事业的繁荣来了巨大的冲击,各地纷纷撤掉了京剧院团,组建了歌舞剧院,特别是年轻人根本听不懂古装传统的京剧,缺少了年青一代的参与和欣赏,京剧注定会走下坡路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本人是老京剧迷,也有票友级的唱功。但喜欢归喜欢,对京剧的没落也认为是必然。其几大缺点也一直不喜欢。一是唱腔与时代脱节,与劳动人民越来越快的生活与心情格格不入。二是剧目剧节陈旧,当年兴旺是面对广大文盲或低文化观众,可以大幅度脱离史实,但如今已面对大量高中以上学历观众,你还在那乱演古装剧,就不可以。我经常以秦香莲剧为例子,现在人都知宋律,像包拯连县令都旡权杀,也知他没任过多少时间开封府尹,更没经手过大案。你还不按宋律改好剧本,你唱得再卖力,连我都看不下去。三是技法守旧,有些不是精华就必须改革:如过于程式化和什么上口音,尖字等,明明就是当年南方演员的地方方言土语,还当好东西代代相传,有意思吗?四是守旧,门派化:现在什么时代了,还像旧社会青红帮似的拜师拜祖的。京剧表演可以传承唱功流派,保持其各派艺术特点,但绝不可如当今,青年和广大群众演唱再好,不拜哪派名人为师就永远不被认可,这种严重脱离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和广大人民群众基础的东西,想不没落都难。一句话,要想兴旺,扎根群众,跟上时代,走下贵族高台,为表现当今人民新风貌创新努力!

标签: 京剧 衰落 走向 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