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通过尝怎么能知道各种草的药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绝大多数人会以为古人完全是靠亲身体验来发现药物功效的,但这种想法是错的。虽然历史上应该真的有“神农尝百草”那样的事迹,但那只是古人在发现草药功效的过程中最初、最原始的手段,在草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就不常用了。

人还“不是人”的时候,便有了医事活动的雏形。草药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数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

这其中还包括“非医药论著”中记载的草药,比如《诗经》,其中记载3200多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记载药353种,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

汉代出现了《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这个时期及以前,确实是单靠人服用草药后的表现来发现草药的功效的。

但是在这之后,经过长时间大量的知识积累,关于草药发展提高系统理论后,便构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时候,就不再单单依靠人使用草药来发现药效了。

一来,生命宝贵,医学人员更是难得的人才,若是每次都把著述医书药典的医生给毒个好歹,根本没那么多专业人才去送命;二来,像枸杞那样的草药,吃到饱未必能试验出它的具体功效;三来,这样逐个试下去太慢,草药学问也就不用发展了。

古人真的比现代的某些人聪明得多。

古人发现很多长得差不多的草药功效也接近,如歌谣谚语中记载:【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藤类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对于久病不愈、邪气入络者,可以藤类药物通络散结,如雷公藤、络石藤、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等。这个经验,也可运用至颜色、气味等多方面。虽然具体作用还需一点点深入研究,但大体上能初步确定草药功效。

古人使用草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也解决了一大批草药的初步功效判定的问题。如【血见黑即止】,是以黑色属水,红色属火,水克火的缘故。

这种办法,在古代医药学上称为【药象】,是一门相当深奥的学问。时至今日,不论中医西医,在发现新的含有药性的植物时仍在使用【药象学】进行套用。

还有,古人虽然不存在“化学”这个学术概念,但是很早就发现,许多草药互相之间会发生“制衡”,即现在所说的化学反应。古人把经过初步认定功效的草药,用浸泡、晾晒、水煮、火烤、研磨、酒泡等等多种方法来观察其变化,并将萃取出来的精华与其他药物放在一起观察反应,或用银针、试火砭之类的工具探测其反应,逆向确定草药的功效。最早使用这类方法的,便是“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开创了中医复方药的先河,著作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当代各版药典收载。

其后,医学上仍延续这种方式来探知草药功效。

梁代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唐代李勣、苏敬等著《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宋代唐慎微著《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收录药物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完整,却甚少出现医者试药而中毒的情况。

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被抬得太高了。《本草纲目》绝大多数是收录前人结论,李时珍只是将其整理出来,投机取巧且不辩真伪,内容多有胡说八道之处。

当然,正因为这样的做法毕竟还是不够完善,历代都有医师亲身试药。例如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在前有基础上,又冒着危险真正亲身试用了很多草药,彻底将大部分草药的功效做了定论。

现代药学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早期没有分科的药物,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先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使药学分离出去。而且又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尤其是受体学说和基因工程的创立,为药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看到很多中医黑,动不动就说中医是骗人的,他们用一些道听途说,智商偏低的东西来黑中医,比如说什么以形补形之类,这明明是民间大妈们餐桌上的说辞,却被中医黑们弄成了中医的重要理论。

请问,那些以此黑中医的喷子们,请拿出中医名家说过此类话语的证据来。


古人的智商,但凡认真读过几页书的人应该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就是他们的智商不低于我们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现代人。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灿烂辉煌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那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应该没有争议吧。

那么,古人自然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且不说神农尝百草是否传说,但这里面有很多结论也是后人借神农之名记录的也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借圣人之口,记录今天之事是一个惯例。

如果这中间有什么错漏,作为今天的中医发展,做出修正就是了,也用不着一黑到底,那些试图一棍子打死中医的行为,就是居心叵测了。

难道西医就绝对正确?很多过去用的很好的西医西药,不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纷纷放弃了吗?

难道就允许西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中医的问题就是不可原谅的问题吗?


在古代中国,中医师亲自试药,也是以身试险,很多药方也是经过病人的临床试验才流传于世的。

我们不能因为不了解中医,用西医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医而去全盘否定中医,这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好,古代那么落后的条件下,古人凭什么说这款草药什么功能,那一款又是什么功效呢?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现在看是神话传说,不过在古代那就是真理,鲜有人能够怀疑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性。相传神农长着牛的头,他的身子是透明的,五脏六腑能够清晰可见。这样的神农只能存在于神话中,就是这样的神话人物却能够让世人相信了上千年,甚至到现在还有大批人相信神农尝百草的真实性。

古人给出药物的功效几乎就是靠的胡编乱猜。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迷恋“以形补形,吃啥补啥”,比如吃核桃能够补脑子,无非就是觉得核桃仁长得和大脑比较相像而已。现代科学早已证实核桃并没有较其他食物具有特殊的补脑功能。

古人还有一个叫做“取象比类(有时候也叫取类比象)”的指导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长在顶上的东西能够补头,长在底下的东西能够补脚。红枣是红色的,人的血液也是红色的,所以吃红枣能够补血;穿山甲会打洞,所以吃了穿山甲能够通乳通络,可怜的穿山甲啊。蝙蝠晚上出没,所以吃了蝙蝠的屎能够明目,蝙蝠的屎也有了一个很文艺很清新的名字——夜明砂。类似的功效一抓一大把。

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毫无道理,纯粹是人的臆想。比如补血,现代科学早就证实了,贫血往往是因为缺乏铁元素,贫血就应该补充铁元素以及一些蛋白质。红枣的蛋白质含量很低,铁元素也很低,用红颜色的红枣补血效果不是一般的差。蝙蝠晚上出没不是因为眼睛能看到东西,蝙蝠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感知物体,吃再多的蝙蝠屎也不会像蝙蝠那样有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功能。

中医药要想生存下去,不能靠老祖宗,不能靠政策保护,需要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有没有效果不是古书说了算,而是实验说了算。

本人所有回答均为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侵权,侵权必究。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尝药各有目的,后人较难猜想,

我的经验不知是否与古人相同。如痔疮,我把承传的几种中草药一种一种的煎汤喝,不断加减分量,以自身的承受力,检验出每种草药的寒热性,再把各种草药按一定量煎汤喝,每天二次,连续三天,停药三天或五天再决定药量,再参考传承的分量,虽对自己身体有一定害处,并无大碍,却得到了丰富经验,了解了千人千方的做法正确,缩小了用药量,也提高了用药的时间,质量,缩短了康复时间。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头条号“正说中医药”,作为知名中医院校临床医学院的医生和老师,正哥将为您提供关于中医临床,养生,科普和教育的专业解读。

如果您熟悉中医本草著作的大致脉络,应该对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有一些答案。

在我们中学时代,都学习过这两个典故,一个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一个是李时珍为了著作《本草纲目》全国到处采药的故事。说明为了识别药物,我们的先民经历了艰苦的尝试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当然这些经验的积累只是停留在某药治疗某病的基础上。药性理论的提出和完善,可以说是中药学历史上一个巨大飞跃。任何一个学科,只有从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指导才能算是称为一个学科。这个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在黄帝内经时代,药物还比较少,整部黄帝内经只记载了十三个中药方,而且配伍极其简单,多数内容是关于针灸的。在神农本草经时代,药物记载开始多起来,但对于药物的记载主要是产地以及主治某种病,到了金元明清时代的本草著作开始侧重于性味归经,并归纳了主治功效。试以大家都熟悉的中药人参来举例。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到了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对人参的论述变成了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

到了现代的中药学教材,对于人参的论述变成了【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从这些可以大致能看出中药学发现的一个脉络,也能回答您上面提出的问题了。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挺好:实践实施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

草药的功效自然是通过实践得出来的,怎么实践呢?

自然是历经无数的岁月,历经无数的人次来亲自吃出来的,一次次的尝试,对植物药性的比对掌握,慢慢积累而来的。

古时候没有药物成分分析,没有小鼠实验,有的是人,用人来尝试,然后用时间来累计实验次数以达到对药效的掌握!

所以,在对药物分析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医,现在有很多人黑中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也有好的地方,中医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在古时候的这种尝试在现在看来是不够严谨科学的,但是,古人用几百年几千年的无数次药物试验来弥补了这种不严谨性。

一句话来说,就像神龙尝百草一样,药草的功效我认为是吃出来的。这个吃的过程自然是带着血泪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好好爱人~

其他网友回答:

祖国医学对中草药功效的认知是一点一滴总结而来的,他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没有个时代的功劳,它是在不断的和疾病做斗争,不断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通过相生相克的原理,在无数人的亲身经历以及悉心研究下完成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有生就有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且不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否是传说;问题也不在于它是否是传说这个层面,而是在于它一天遇到多次毒物的侵害还可以健康生存,这才是关键。这个典故不仅仅说明了药物本身的相生相克,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阴阳两方面。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其实用传统艺技术炮制后的中药,无毒能治病是用千百年来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当然这里也包括咱们中医老祖宗亿万次的经验总结。


像《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大量“通神明”的药物,都不是啥可以久服的好东西,却被列入上品。


脑洞大开一下,当然,劳动人民日常经验的积累、观察动物的活动也是重要的一个来源,但总体上负责归纳、整理、记录的应该还是那些巫医、占卜者们,而这些人地位较高、掌握的知识也较多。后来随着哲学的发展,出现了“格物致知”的心法,出现了另外一种寻找草药的方式。

标签: 草药 古人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