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向这个问题的“提出者”表示祝贺!因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魄力!必将对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常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诫我们,要严于解剖自己,正是自己的不足,才更有利于 提高! 实事求是地讲,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古人虽然在书法上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但绝非登峰造极!在四大国粹中,在传承方面来讲,中医、武术、京剧的传承状况,都好于书法!也正因为书法自身的传承不利,极大地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以致于出现了中医、武术、京剧都能与时俱进,为国争光,而书法却仍然处于“古人至上”的状况之中!(当然,也有这样种情况:意识到应该发展,但限于认识和书写水平,无法超越古人,便采取了一种基本上是经不住历史检验的所谓“现代书法”的创新尝试!)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影响书法艺术健康发展这些因素!现诸条探讨如下: 一、保守! 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及其他原因,书法传承不利的首要因素就是保守!钟繇因曾向韦诞求蔡邕笔法。“诞不与。及诞死,繇阴令人发其墓。遂得之。”(当然,也不尽是如此!卫夫人就非常开明!她曾在她的“笔阵图”一文中明确表示,要将“笔阵图”所述书法要诀“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但王羲之曾在他的“王右军提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中写道“聊遗教于子孙耳,藏之石室,千金勿传。”还在“王右军势论”一文中写给王献之说“笔势论一篇,贻子藏之,勿播于外。……此笔势可为家珍,学者秘之”。等等! 古代的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书法技艺的传承!长此以往,使人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所谓的“执笔无定法”的说法!这是一种经不住推敲的极不科学的说法!无人不浅!严重影响了书法艺术健康的健康发展!俗话说得好:“方法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就会事半功倍!否则,那就必然是“事倍功半”!我在五十多年的书法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从手的生理构造和“有利于毛笔灵活运转”的客观需要这将方面来讲,“悬肘拨镫法”是最好的执笔方法!在此,郑重向广大书友推荐!(食、中、无名、小,四指根部完全并严,食指、中指并紧与大拇指皆以各指前端握笔)用此法执笔,必将大幅度提升书写水平!同时,建议广大书友加强字外之功!最好学点哲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最后,把我前不久自撰的一副楹联和我在2000年“中华魂”全国书法、美术篆刻500杰班(书法100家,美术300家,篆刻100家的毛笔参评作品“滕王阁序”的部分选字发上,以利共勉: 澄 怀 解 蔽, 尚 道 循 宗。
5
传统书法练习,主要是“临”,临就是对临。也就是看字帖怎么写的,我把自己看到的“写出来”。这有什么错吗?应该是没有什么错的。但是,不同的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正确”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是“看”对了还是没有看对,这就是我们传统学习方法的根本缺陷。
我是千千千里马。那么,现代书法学习的方法,有什么办法能够纠正和发现我们学习书法中的错误吗?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自己发现自己临摹字帖哪对哪错了?
据千千千里马的理解,根本没有。我们先看看清代书法家吴熙载临摹的隶书《乙瑛碑》,他能不能看出来自己哪对哪错了。请看字帖和临摹对比图片。
我们看吴熙载临摹的“器”字的四个口的笔法结构,有一笔是对的吗?再看器字中“大”字的横势和捺画,都与字帖差距很大。严格说,吴熙载根本一笔都没有吃透《乙瑛碑》。
我们再看“酒”字。我们就只看看三点水的写法吧,你看看有一点“像羲之”的味道吗?再一笔一笔看下去,你就明白了,你为什么不会看字帖。看字帖有多重要!
我们再看看。吴熙载的临摹。
我们就看“以为”这两个字吧。先说说“以”字。以字的口和人不但笔法不对,而且结构也是错误的。字帖上“人”撇画的收笔与“口”字的底部在同一斜势线上。吴熙载的不但下去了,也没有了“斜势”。而且最后的一个捺画,完全没有开张出来。
其次,我们看“为”字。为字的第一笔“撇”画,就是个错。第二笔“横折撇”也是错误。接着三个“横折”全部错误地仰势,而字帖是横势!你说他的眼睛是怎么看的呢?
古代书法家如此,现代书法家也不会例外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发现“我对哪里错哪了”。
这就是学习传统书法非常容易出现的错误。
学习书法,不能不发现错误与你学楷书还是隶书 草书都没有关系。只要你的眼睛像吴熙载那样看字帖临摹,你下辈子也是这样。
我们看看杨再春先生临摹赵孟頫《胆巴碑》的一个“胜”字时候,都有哪些“没看出来”的“错”吧。
请看图片
右边是杨再春先生的临摹。左边是赵孟頫字帖里的原字。我就不详细说了,你从第一笔的起笔看起,看看杨再春的这个“胜”字有没有胜出的地方。
如果你学会了看字帖,能够看得比较准确,那么,学习书法基本不会出现严重错误的。
学习书法很难,但是,按照“四法三笔”的精神学习,你就不会感到很难了。因为只有“四法三笔”会把你写字的“起笔、行笔、收笔:接笔”四个环节盯得死死的,你想犯错误,机会是很少的。
说起学习书法非常犯的错误和障碍,度道书法君认为有下面几点:
第一,注重临摹,不注重读帖。临摹之前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读帖,但这个环节非常容易被忽略掉。这是目前我们临不像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重临不重摹。临得其笔意,摹得其架构。学习书法以临为主,以摹为辅,临摹交替结合使用效果更好,进步更快。
第三,写不在多,而在于准。这个很容易理解,变的变化取决于量,量的前提在于准确。在错误的方向上写的越多,离成功越远。
第四,今天欧阳询,明天颜真卿。学习书法,首先以一体一帖为基础。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没有一个深入,没有一个能抓住特征的。
第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在正确的前提下,坚持坚持再坚持。才有可能把古人的东西学到手。
我认为,当代人在学习传统书法过程中,最大的弊病是: 盲目崇拜名家,迷信歪理邪说,功利思想严重,没有创新精神,不讲科学方法,固步自封,不求甚解,执迷不悟,固执己见,急于求成……
由于上述诸多矛盾的心理问题,集腋成裘,于是,便形成了一道阻挡前进的大障碍! 尤其是那些思想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无论是外因怎么给力,他的内因就是不起变化,而且排斥力量非常强大。就像一个身患疾病的人,他宁可忍着拖着,也不愿意接受治疗,打针怕疼,吃药赚苦,给他出验方,他百般拒绝。
比如,学习书法,我一直主张,按科学训练套路进行即是捷径,可以避免走错路、走弯路,而很多人却竭力反对这种说法,错误的认为只要多临帖、多写多练就能熟中生巧……
正规的书法训练方法应该是,如图:
△图为我研发的系统训练模式
不遵循客观规律,不讲求科学法理,这种情况在当今书法界非常普遍。就拿最常见的基本功技法训练问题来说吧。
比如: 执笔法,原本王義之的“拨灯法”,唐代陆希声归纳总结的“五字执笔法”,都就非常好。但是,从沈尹默先生开始,居然把陆希声原创的“五字法”要领中的精髓“甲肉之际”,篡改成了“指甲根部”,如此一个重大的错误改革,加之在一些当代伪大师们竭为推崇和演绎下,面目大变、似是而非。使近百余年来,几代书法爱好者们深受其苦不能自拔。
如今,“拨灯法”、“五字法”,倍受冷漠,很少有人延用了。其实,常见很多人,写不好、效果差、进展慢、周期长,甚至误入歧途……究其原因,主要是执笔法不正确导致的。
那么,什么样的执笔法才是正确的呢?请参看下图:
△图为我的大楷执笔法
另外,古人的一些书法论述,多是零碎片式的支言简片语,比如,“把笔无定法”,“笔笔中锋",“去笔头二寸”,“指实、掌竖”,“笔杆直立”,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原委没有详细解释。所以,仅仅单纯一句话,不足以作为科学系统论断,也难以让人信服,丝毫没有任何参用价值! 诸如此类,皆属于针对某一个技术问题发表的管窥之见,并非是共识。如果,把几个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进行比对,还会发现彼此相互矛盾。这说明,由古至今,书法理论体系,训练方法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即有空白点,也有误区。
时至今日,有的早已经过时、失效的老套作法,现在仍然有人迷信它、使用它。死咬着不松口,还拼命地曲解其意,坚持错误的主张。殊不知,古人和我们现代人相比,无论是书写环节与条件,还是书法应用范围等方面,完全大不相同了,没有可比性。
△图为我的小楷执笔法
即然书法已由实用转化为艺术了,那么,书写技艺方法也理应与时俱进。因此说,对于过去那些不符合现实的理论、做法,应该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比如,临摹方法,这类老套的训练方法,不能完全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随意滥用,必须重新修缮,增加新的实用性功能,方能使其为我所用。
总之,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必须有科学探索、谦谨勤奋的做事态度,博学笃行,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书法真经,达到理想的效果。
△图为我的单勾法示范
上述是我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障碍在哪!
把写字当成书“法”。
不明白,不去探究书法是什么,写几划字,加个红印,落个证:,名声,封个级别师,人人高兴。“大师们”怕高手,这就是了!不信吗?拿一堆大师作品出来摆摆,能挑几件作品具备文化符号及其“精、气、神”的。只能摇摇头,没有办法少说为佳。
其他网友回答:传统书法的练习错误是舍本遂末,书法的精义在美学,错误的练习追求了过份的形似。
其他网友回答:无非是广度深度不够。广度应至少涉及硬笔简化字,毛笔诸体,,深度要会写三五千字吧。。。。。
书法临摹目的如射箭十中八九是高级狙击手,不是将军,将军不仅会射箭还会兵法还要有军师帮助。所以书法临摹不是目的,目的是学会书法家如何利用美字结合丑字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形成一种气势震慑人心。而大多数人只学皮毛不明原因。狙击手怎能与将军相提并论。书法的根本不在字而在文。文再好写的人更重要。所以书如其人,人品得好坏才更重要。所以现代人学习书法往往本末倒置,最终只落得高级狙击手的名声,与将军相去甚远。
威海链 » 传统书法的练习错误或者障碍在哪?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