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女儿学习不好,又不努力,我老是嫌弃她,怎么办?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有人把孩子的成长比作花期。有些事儿你是急不来的。

各种花的花期是不同的。早开的花,不用你催,它自然会早早的盛开。晚开的花,你急死也没用。

万物都有适合其自己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自然规律。

各类种子的果实也不一样。有的只适合用来观赏,有的只适合供人饱腹。有的初级阶段就有广泛用途,有的适合被深加工成更高层次的物品。有的只能在本地消化,有的也可能会畅销全球。也有的生来只为衬托和点缀整个世界……

你能说适合观赏的就是好的,不适合观赏的就是不好的。深加工的产品就是好的,初级阶段的产品就是不好的。出口的产品就是好的,本地消化的产品就是不好的吗?

不一定!我觉得,只要是对这个世界有用的,它就是好的。

拔苗助长的故事谁都知道,强扭的瓜也不会甜。我们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有些事儿,你看似慢,但到了该快的时候,自然会快,甚至快的让你想象不到。

一根竹子的生长,在未破土之前,几年时间才能向上生长几厘米,而一旦破土而出,便会以每天数十厘米的速度疯长,几周时间便能长到十多米高。

还有人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塘荷花全部开满需要30天时间。请问它开满一半需要多少天?

很多人不假思索的答案是15天。但正确答案却是: 开满一半需要29天,开满剩下的一半只需要一天!

这是因为,在它们令人惊艳之前,其根系就早已做足了文章,吸足了水分和营养。一根竹子的根系在破土前,就已向下向四周延升到了方圆几平方公里。这恐怕是好多人都不了解的吧!

很多孩子的成长阶段,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慢的像蜗牛,家长急得直跺脚。家长拉着蜗牛想快跑,又是在前面拽,又是在后面赶,甚至还想踢他两脚,可他就是爬不快。逼急了,蜗牛也委屈地流下了泪水: 我已经很尽力了,实在是跑不快呀!

很多家长都不明白,其实,上帝派这只蜗牛来,是想让蜗牛牵着我们去散步的。在蜗牛慢慢往前爬的时候,我们在后面慢慢跟着走,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路边的野花和身边的美景。走得太快,你会无法享受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

适当地放慢点脚步吧,也好让孩子喘一口气。“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长大了,每只鸟和每条鱼,自有他的生存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

十二岁的孩子,快要进入青春期了,思想很敏感,作为父母和孩子交流时一定注意言辞,不然触碰到孩子心底脆弱的部位,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更会得不偿失。

学习不好,一方面是先天智力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是后天不努力,或因为这种环境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再或者孩子贪玩任性,上课没有认真听,知识点掌握不好,一天落下一点,日积月累,越来越跟不上了,学习也就没信心了。

作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找到孩子学习差的根本原因,从心理上疏导,使孩子产生自信,从学习上关心,和孩子一起寻找不足之处,帮助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法,一点一滴的呵护,促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用“嫌弃”这两个字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等他(她)和你形成对立面的时候,你想用爱的方式往回拉,恐怕也得好大的心力?

好好陪伴孩子生活,陪伴孩子学习,陪伴孩子成长,不要用过激的话语刺激孩子,孩子没有那么大的承受力,一旦把孩子心刺痛了,弄出个什么事来,后悔都来不及呢!

感谢邀请,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希望孩子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你试着体会一下女儿被嫌弃的心情是怎样的,对于那个被嫌弃后受伤的女儿,你是怎样的情感?孩子可能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加上到了青春期早期,又有点叛逆的话,的确会成为家长的难题。但我相信被嫌弃的孩子是很受伤的,在她感觉伤心难过的时候,什么能给她力量呢?爱和鼓励很重要,如果你因为一些情绪做不到鼓励她,可以向孩子爸爸寻求帮助。因为嫌弃可能会让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其他网友回答:

希望我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

打败你孩子的,可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家长

电影《银河补习班》里的爸爸马皓文,用自己独特的补习方法,让儿子马飞从成绩垫底上升到年级前十。虽然情节有些夸张,但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确实可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以下两个如假包换的真实案例:

案例1

缘自一个小学数学老师的分享:

她说,有一年她带的班里,有几个孩子计算出错率很高,严重影响成绩。因为带的学生多,她没有时间一个个去辅导,就把情况分别告诉了孩子们的家长。

过了几天,她发现有一个孩子有了明显进步,正确率已达到全班最好的水平,而其他学生还是老样子。于是她很好奇,和孩子们的家长分别进行了沟通。这一沟通就发现了差距:

没有进步的孩子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会对孩子说:“你们数学老师说了,你的计算错误率很高,下次做计算你要细心一点哦。平时做完作业,再加几道计算练习好不好?”

基本如此,大同小异。

而那个进步明显的学生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他说,在孩子做数学计算时,他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他发现:孩子的计算错误主要出现在竖式计算中。比如41减13,个位1减3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位,11减3等于8,这一步是对的。但第二步就出了问题了,从十位上借了一位,要点个点儿做借位标记的。但孩子有时候先标记一下,再去做11-3=8,这时候就做对了。

然而有时候呢?先做11-3=8,做完这步之后,有时就忘了再去做借位标记。由于没做借位标记,对不起,借位的事就忘了。十位相减4-1=3,于是41-13就等38了。计算就是这么错的。

这个家长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告诉孩子做竖式计算一定要先做标记,再去计算,次序不能颠倒。孩子掌握了这个诀窍,其他计算也举一反三,正确率马上就上来了。

案例2

来自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讲述:

她说,每一届学生总有些作文写得不太好的,碰到新题目,考试时有时都写不完。家长一般也都知道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除了给孩子报辅导班,也就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了。

但有一年一个家长不一样,他除了给孩子报辅导班,还做了两件事情:

一、他先是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查数据、与老师沟通)了解了中考语文对作文的要求、作文的评分标准,并阅读学习了大量优秀作文;二、他采取了一个措施,每天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给孩子讨论3-5篇作文,题目是从网上找的往年考试的真题。

对每个题目,他们讨论的内容是:“如果我们来写这篇作文,要表达什么主题?用什么素材?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讨论完这3个问题,其实就和写了一篇作文差不多。一天3-5篇,一个月下来就是100多篇。100多篇什么概念呢?他说孩子的学校每学期只布置学生写4篇作文,算上4次考试有4篇,一学期也就是8篇,一年是16篇。辅导班也不过每周一篇。

所以,他们一个月讨论的作文,相当于在学校练好几年的。

而且,几个月下来,孩子就积累了一个高质量的、非常熟悉的素材库。大家知道,有时不同的作文题目,可以用同一个素材来写,只需要换下角度。

从那以后,孩子每次考试的作文,基本上都是讨论过的,得分也都在班级的前几名。

专业家长与非专业家长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长与家长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大得就像专业选手与非专业选手的差距。

所以,我们姑且把一部分家长称为专业家长,一部分家长称为非专业家长。

家长已进化了三代

有人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四十年时间,家长已进化了三代:

第一代:家长几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参与孩子学习是孩子和老师,两个角色。就像是家长给孩子配了辆自行车——两个轮子在跑。

第二代:随着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增加,有家长发现学生只靠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回家连作业都无法完成,所以开始请家教,进而有了辅导机构。

第二代家长虽然花钱让孩子上辅导班,但并未深入参与到孩子学习中。这时参与孩子学习的角色变成了三个:孩子、老师和辅导机构。家长把自行车升级为三轮车了。

第三代:当孩子们报的辅导班日趋同质化、潜力挖尽的时候,最有潜力、能给孩子带来上升空间的,就剩家长了。

于是有的家长就直接上阵了。家长由原先的“后勤部队”,升级为“作战部队”兼“后勤部队”,由第二代家长进化为第三代家长。

这时期参与孩子学习的角色数量变成了四个——学生、老师、辅导班、家长。配置继续升级,成为汽车了,有四个轮子了。

当你的孩子努力蹬着三轮的时候,旁边会有无数辆汽车绝尘而去。


其他网友回答:

你已经说出问题的部分根源,就是你的态度。你嫌弃她,就不能跟她做朋友,她也不会真正的告诉你心里话。12岁的孩子,是需要大人帮助的。你不了解她,就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而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先改变自己,再谋求解决方案。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你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孩子身上会有很多你的影子。遗传因素非常关键,加上家长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引导会对孩子的习惯产生关键的影响。想想自己作为父母的优缺点,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优缺点,看看孩子身上是不是有自己的影子。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强求孩子做到。不能把自己没达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先把自己弄明白,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再去要求孩子,对孩子要有客观的定位,一味地望子成龙是有问题的。平和心态,理智处之。

其他网友回答:

这件事情,把前因后果顺序颠倒一下,就明白了,因为你对女儿的态度情绪不够健康在前,才会有女儿学习不好,不够热情在后!

培养儿女的最重要前提就是仁爱、包容和慈悲,如此才能感化孽女,端正她的心态,培养她对人生的真诚,培养她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其他网友回答:

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嫌弃。嫌弃孩子就是给她制造人生阴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天地生人,自有活路。读书是重要,但学习不好,也要生存下去。做父母的重要职责就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爱生活、懂感情的人,不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就是最大的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人学文不行,必定另有所長,要细心观察孩子喜欢什么,一个负责任的父母,要善于诱导,不是嫌弃。一个人不可能百巧百能,長大成人必定各有所長,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再说孩子是你的親生骨肉,身上存有你的基因,性格各方面也有你的遗传。有的父母孩子痴傻也捨不得丢棄。当然孩子调皮做父母的严格管教也是应该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材,因人而异,有用的就是好材料。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我家老大和您的情况基本是一模一样。

我作为一个“温柔善良”的母亲,打断了一根笤帚。“可爱”的爸爸在打坏一个电视遥控器之后,买了一把戒尺。从此爸爸退居二线,我成为战场上主要实施者,扮演了狠心的妈妈。

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我们作为父母的是有责任的。学习成绩是很多生活习惯的体现。孩子的自制力差,在学习的时候喜欢偷着玩儿手机或者玩儿游戏,很可能是跟我们大人学的。我自己就喜欢玩儿手机,自制力也很差。但总是安慰着自己,现在有工作啦,有家庭了,不需要继续努力了什么的,对自己的要求很低。这也导致了孩子有样学样。

我不想和孩子的关系闹僵。因为她现在已经12岁了,再大的话了我就打不过她啦。

我关注了新东方以及一些社会公益方面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花了一点小钱儿报了一些课程。发现归根结底,最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就是父母陪伴的孩子身边,陪着她学习,直到她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玉不琢不成器。要把孩子从一块顽石打磨成一块美玉,就需要打磨者,也就是我们父母,有耐心、细心和很好的洞察力。在孩子的自制力养成之前,监督着,而且是时刻监督着。重点在过程,而不是事后的教训。

“记吃不记打”是一句至理名言,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自己都感觉打的很疼了,她仍然不断地犯错。打在儿身,疼在母心呀!我也不敢使劲打,怕打坏了。也不想让她长大了记恨我。但我更不想让她长歪了,甚至长废了。至少她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所以在我们责备孩子的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孩子美好的未来需要家长的陪伴和付出。让我们一起加油!

标签: 嫌弃 女儿 学习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