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说:半生师笔不师刀,请问学书法到底是学碑好?还是学帖好?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碑和帖是两种艺术风格,可各自独立,相安存在;也可以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可偏碑多,也可偏帖多。学碑好,还是学贴好,取决于个人的爱好。

启功先生半生师笔不师刀,是基于热爱帖学风格,走的是学帖道路。这与其儒雅风格一致,是字如其人的印证。

帖学自古有之,帖学是很规范的,存留有非常多的经典作品。代表人物也很多,如: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宋四家苏黄米蔡,以及明朝的文征明、董其昌等都是杰出代表人物。帖学风格俊秀、文雅,书倦气十足,实用于日常书写。

对于现代社会,初学书法的孩子,建议还是应该以学帖为主,其目的是先学习毛笔的使用,掌握好用笔的技术,明了结字的规律,打好毛笔基本功。

把毛笔字写好是我们的初衷,待到用笔有很好的扎实功底,年龄阅历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对碑学感兴趣,可以再从师学碑。

碑学就是通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研究书写规律及艺术风格。碑学始于宋代,清后盛行,出现的代表人物,如:清代的郑燮、邓石如、阮元,民国时期的吴昌硕等。碑学呈现出刚健、雄厚,金石气很足的风格。尤其是大字作品很有气派,震人心魄。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至于各位书友走什么样的道路,欣赏什么风格的书法是内心的取向。聆听自己的心声,走出你独特的艺术之路,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吧!

其他网友回答:

近代书家陆维钊说:"碑,可以强其骨,帖,可以养其气。″

碑,有雄强豪放的气势,有阳刚之美。如清代碑学大家邓石如先生,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评:"神品第一。″

邓石如在书法理论上主张:"计白当黑。″还有:"笔不到而意到。″他的楷书主要取法六朝碑版,结构茂密,斩钉截铁。

隶书学汉碑,以篆入隶,丰腴遒劲,气势磅礴。曹文埴书评:"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下图为他书写的《作太元传》局部。

帖,有妍美之风,有庙堂之气,有生动气韵。如近代帖学大家沈尹默先生,他的书法以帖学为主。以行书见长,有儒雅之气。

他学习书法从欧入手,泛临"二王″及多家法帖,清雅秀美。

学碑或学帖,都有可取之处,如果碑帖都结合学,使书法作品既有"骨″而又有"气″。

冯班《钝吟书要》中说:"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

下图为沈尹默先生行书《澹静庐诗剩》。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其他网友回答: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本人认为开始学书先学字帖,后再学碑。为什么呢?因为字帖清晰,纤毫毕现。墨的浓淡干湿枯,一览无遗。起笔收笔交代的明明白白。这样我们临习会更加肖似,更容易得法。

如果是碑就不同了,先是刻工雕镌一遍,就有点走形了,再大自然风化一遍,斑斑驳驳,模糊不清,这是第二遍走形。再出版时电脑处理一下不清的地方,就成了第三遍走形,你怎么去练?

若是初学者刚上手,照着碑帖临摹,良莠不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悟不出原来的笔锋,你怎么进步?

以上所言绝不是危言耸听,请大家看一下《灵飞经》就知道了。刻本根墨版的相差甚远。由此可知二者差距有多大?

所以一开始临碑有难度,等你有一定功夫了再学刻本,这样进步更快。能有事半功倍之效。请初学者切记在心,绝对不会走弯路!

其他网友回答:

我赞同启功先生的说法。

理由是:

法帖是书法家直接在纸上写的,墨痕明显,可以大致看出书写者的运笔过程,及其笔法走势。

而碑帖是书法家直接在碑石上书写,再由刻工刻凿而成,期间已经进行了二次加工,或者说二次创作,已经完全没有了书者的墨痕了,只能看出原书者的间架结构了。

后来者学起来如同悬丝诊脉,效果全靠猜。初学者其实是不适合学魏碑的。

学碑帖最有名的应该是欧阳询驻马碑的故事,当时欧阳询已经享誉朝野了,在索靖所书的碑前尚且驻留了三天才看出门道,我们初学者怎么可能短时间内看懂呢?

透过刀锋看笔锋应该有启功老先生这样的功力才能大致驾驭,普通书者应该是难以真正把握的。

学其型容易,得其神极难。况且魏碑的刻工良莠不齐,虽然魏碑雄浑拙朴,但毕竟不是书法家的原迹。

所以本人观点是,对初中级学书者来说,法帖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碑帖的价值。碑帖应该作为法帖的一种补充,才是它应有的价值。启老先生所言极是,康有为真的是把书法带骗了。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审美艺术,它组成了中国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承载了生活。书法中最重要的两派,碑学与帖学,像两条河流,既独自流淌,又时而回合。帖学,因其书写材料柔软,多表现出书卷气,碑学,因国运而兴,多表现金石气。 碑和帖是书法的宝贵财富和两个大的派别。

在碑学没有出现或者没有被正式提出来之前,宋元明以来一直是帖学的天下,也就是说刻帖、阁帖一直是学书人主要的取法对象和创作源泉。历来有临习汉碑、隋碑和唐碑的,两者之间并行不悖,是没有什么论争的。所以在入清以前几乎没有关于书法取法上的思考和争论。直到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以及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还有同时代的其他学者、书法家们关于“碑”、“帖”的理论的提出,才有了碑帖之争,“碑学”、“帖学”的概念是康有为在其所著《广艺舟双楫》中明确的提出来的,如此一来碑版墓志已成为大部分学人取法的对象以至于将要取代帖学成为一统之势了。

碑与帖原本并不矛盾,其本身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碑和帖的自身价值,只要是原刻初拓本,不管是碑和帖,同样可贵。碑刻在书丹上石后,由石刻匠人加以斧凿刀刻之后,还能保持原书丹状态毫不失真,也是很难想象的;六朝时期所刻的石碑上的书法大多不是专业书家书丹,有的碑刻甚至是由一些不识字的石工写的;碑帖之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够有所发展和提高。所以不管是碑和贴都值得学习。

碑以北魏时期的碑课最具有代表性,这个时期的碑刻,大部分书写风格非常粗犷,很多碑刻的刻工也不是很好,加上常年的风吹日晒,有很多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容易误导初学者,所以不建议初学者学习碑,但是如果有书法老师,这些问题就不存在,老师可以相助剔除一些障碍。

帖包括刻帖、墨迹和帖学作品有时候也会以碑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不是刻在石碑上的作品就属于碑学,其实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楷书都属于帖学一类。这类作品字迹一般比较清晰,市场上也有很多辅助教材和书写视频教程,依靠自学的书法爱好者可以直接学习。

学习书法,先学碑还是先学帖,我觉得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如果学习者有自己的书法老师,那先学习哪个都无所谓,都可以,如果没有老师,靠自己自学,最好不要直接从碑入手。


其他网友回答:

笼统地说师笔或师刀只不过是文艺作品的形容词而已。

具体地说是学毛笔的笔法比较正确,但能学到刀刻的金石气更属上乘,这就是典型的碑帖结合。吴昌硕先生的书法实践证明了二条法理:一是碑学救不了帖学,这一点何绍基早就看透了。二是师笔又师刀才能在新时期开新境界。请看附图吴昌硕的篆书对联。

所以说师笔(得笔法)和师刀(金石气)缺一不可。古人所说锥画沙笔法早已明示,笔毫如何去画沙?

书法理论不合理,笔法不合法,后果只能是书法降格成书写。

书法的专业问题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国粹艺术现在不用说妙理新意、浩气雄势,连笔下是否合法、是否能和书写划清界限都变得可有可无了,只要想得到,可打万斤稻。只要写出来,立即成墨宝。如何是好?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主张学帖,帖是笔写出来的。碑是刀刻出来的。工俱不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到底学碑好,还是学帖好,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自古以来的正统书法学习,都是从帖的临摹开始学起的。而且再分析一下,即使是汉魏碑刻,它同样是当时的大书法家先以帖的方式以毛笔写在碑上,由刻工二次摹刻出来的,并非一蹴而就直接拿刀刻写出来的 。

只是书法到了清代以后派别林立,书学思想繁荣,逐步走出帖学,提倡主要学碑派的观念,所以说,到了清代才真正把碑学提到正统地位,认可了书法艺术分为碑派和帖学。

帖学主要宗法晋唐行楷为主。大多以二王父子,还有颜柳欧赵四大家为根基。至于碑学,则从清代嘉庆道光以后,汉隶魏碑的大量出土,加上倡导碑学的包世臣,阮元,康有为等人的大力推崇,从而出现了秦汉以后,碑刻书法的二次辉煌与重生。

也涌现出诸如伊秉绶,邓石如,桂馥,金农,何绍基等等大师级的出现。

碑派认为,纯粹临帖,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笔法柔媚,已失去了二王书法的魅力,比如当时的帖学代表赵孟頫,董其昌的书法的柔媚一路。

因此 目的是通过碑学的提倡,临学汉隶八分魏碑篆书,來挽救帖学的衰落,柔媚无骨力的弱项。

所以临帖好 还是临碑好 。何绍基是最成功一位,他的书法法之路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

他是这样说的"余少时习颜鲁公,所勾勒者即与颜平原近"就是说他最早还是从帖学入手 精心钻研颜真卿楷书的。正如启功先生"师笔不师刀"一样 只有从帖初学 才能学到牵丝连线细致入微的笔画写法。从而打下帖学的基础。

自中年期,何绍基又出入于汉隶碑刻,和篆书的碑学。他说"余学书四十年,溯源篆分,楷法由北碑求篆隶入真楷之绪"就是说他为了追求苍劲老辣 雄健开张的笔法,就从篆隶入手,从而融汇碑帖的各自的风格特点。挥洒自如,从心所欲的达到,既有帖学的笔法结构的考究精细化又不失碑刻刚劲遒劲的大气豪迈。当之无愧成为清代以来顶尖的书法大师。

所以帖学打基础,笔画结体细致入微是强项, 碑刻强骨力气势,可以提高书法格调,还有高古之气。所以碑和帖两者结合临习, 应该是最佳学书路线。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学碑和学贴的概念,学哪个好?我觉得都好,从地区审美角度来看的,北方大地的人豪气,身强体壮,所以他们眼界上推崇碑学的雄强大气。而南方人生来体小而文雅有度,所以大多数推崇贴学。这个地区文化性没有绝对性,也会根据喜爱发生变化,像康有为,年轻的时候都写贴学,后来书法变革,极力推崇碑学。而启功先生作为教书育人者,身上套路出文人雅气,所以一直师笔。

标签: 半生师 启功 书法 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