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被称为草圣,他书法成就高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草圣张芝,是千百年来经过历史的洗礼而定论的千古传世的代表人物。他的章草,笔力神驰、精简奇妙,是艺术境界之巅峰!是穿越历史的标杆,是我们传承学习的榜样。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张芝是我国东汉时期大书法家,甘肃酒泉人,人称“草圣”。他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创造性地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成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张芝的草书非常有独创性,在东汉时期影响非常大。可惜的是,张芝没有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只有北宋的《淳化阁帖》中收录了他的《冠军帖》等刻帖。


从《冠军帖》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张芝用笔酣畅淋漓,结体严谨,表现了张芝良好的控笔能力。《冠军帖》点画起止分明,收放有度,点画处的“实”与牵丝的“虚”相得益彰。字势欹崛,振奋人心。结字巧妙,令人叫绝。比如“散”字险絶、“见”字内敛、“粗”字“米”旁的又上一点置入“且”的左上角等。

从张芝仅存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书法作品代表了一生的最高成就,也可以说表现了东汉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他被称为“草圣”是名至实归的。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书法成就,钟张羲献恐怕是最高的了。历代书法家都将他们四个人列为古今特绝,也就是最顶尖的书法家行列里。其中楷书鼻祖钟繇、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和王羲之第七子,与他并称二王的王献之。说白了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被历代书家所重。

书友问到张芝的成就高不高,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作品:张芝冠军贴。

历代书法家都给予张芝很高的评价,来看看王羲之怎么说:我的书法相比于钟繇、张芝,和钟繇不相上下,或者说超过他,张芝的草书,我仍然可以与他同列,但是他精研熟练,学习书法以至于池水如墨。假如我像他那样刻苦用功,未必比他逊色。

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

张怀瓘在书断中说:“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并将他的草书列为神品。

南朝书法评论家庾肩吾:张伯英、钟元常、王逸少,若孔门以书,唯三子入室耳,允为上之上。

历代书法评论中赞美张芝的言论不胜枚举,大多是将他放在草圣、神品、古今第一等之列。所以说,张芝的书法成就是千百年来书法家门一致认同的,我想这或许没有什么争议吧。

其他网友回答:

毋庸置疑,张芝的书法成就很高。 在历史上,能被称为“圣”的人,都是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和成就,引领并开创一个时代的人,且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礼,其地位在历史上妥妥的无可取代,不可动摇。


据我所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几位“圣人”:最早的孔子孔圣人,之后有史圣司马迁,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诗圣杜甫,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药圣李时珍。 近代的便是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先生。 而在以上的圣人当中,书法界所占的比例最多,有四位,不能不感叹国人对于书法的重视和偏爱。其中,张芝不仅被称为草圣,还被誉为“草书之祖”,其书法“一笔书”冠绝古今,彪炳书史。

具有如此地位一般需要具备如下成就: 1、具有很强的书法创作实力,并创造出有引领时代的书风,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特质,受人欢迎和追随。张芝的书法造诣很深,书写技法高妙,特别是草书境界炉火纯青,并开创性地发明了“一笔书”,有史以来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2、有自己的著作,阐明自己的专业思想和学术主张,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张芝著作有《笔心论》五篇。现在虽已失传,但当时及很长时间里,都在指导着人们的书写。

3、在教育领域,培养出大批人才,为本专业的传承和发展储备力量。张芝的季弟张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精善章草,当时人们称他为“亚圣”。这应该与张芝的影响和督导是分不开的。而若干年之后的王羲之就推崇张芝学习张芝。唐代草书大师怀素、孙过庭等也都是张芝忠实的粉丝,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后人评价:“自汉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间,在草书领域里涌现了韦诞、卫瓘、索靖、卫恒等这些传于书坛的人物,更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师,他们的师承都导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巨人——草圣张芝。”如此评价,至高无上。
4、除此而外,张芝还是一位制造毛笔的专家。 因此,张芝不仅仅是一名书法家,而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化巨人,他的成就影响后世二千年,直到今天,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

其他网友回答:

不废神,念得通,易懂意的好草书。

其他网友回答:

张芝是东汉时人,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其富于变化的书法,富有独创性。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题目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张芝的成就,二是草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问题。

一、先说说张芝

张芝,字伯英,甘肃酒泉人。能文能武,曾多次带兵出征,世号“张有道”。

张芝喜好草书,学崔瑗、杜操之法,将草书视为“用于卒迫”的实用书体,常常“匆匆不暇草书”。

由于对草书艺术有了更深的追求,张芝使得写草书不简反难。

《淳化阁帖》中的《冠军帖》,据传是张芝的作品,笔势纵横,点画映带,气脉贯通,大小参差,擒纵回荡极尽使转之能事。

虽然有人置疑此作为晋末后人所书,但东汉建宁三年(170年)的《为将奈何砖文》字势已如此,可推知张芝草书的特征应近《冠军帖》。

二、草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汉朝的赵壹写过一本《非草书》,文中他描绘了当时草书风行的盛况。

但同时,他在书中又说“草书无益于治”,对狂热的习草风气予以否定。

这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汉代杜、崔、张之后,草书的艺术性已得到高速发展,而且有广大的受众。

另一方面,从它一产生即沿着艺术化的道路向前飞奔,从而越来越不实用,以至当时就有很人认为草书会消亡。

可是,这过去快两千年了,草书不仅未消亡,反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推崇。

草书能成为艺术性最强的书体,其根本原因就在其中所蕴含的人性,正因为它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它能脱离实用而存在。

庄子讲,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句话,用在草书上,最恰当不过。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

张芝既为草聖,成就若不高,何以得此桂冠。前人之论多矣,重复提及,故无尝不可,然前之所论,吾观之皆无具体之说,今再如是,则于今并无实际意义,故虔礼于张芝亦只提及池水尽墨之事以及羲之追张之语。实质言之,张芝所以成为草圣,是其奠定了草书章法,即收放有度,虚实相应,连断有致,黑白互计或曰计白当黑。此草书提纲挈领之举,张芝虽未言,而书迹言之矣,亦章草过度今草之所必须也。后逸少于草书成就亦步此,然逸少虽非草圣,却成就于书之全方位,成为众望之书圣,二圣互映,华夏书坛幸甚之哉。

其他网友回答:

张芝冠以草圣,并不是虚名,据说张芝练习草书把家中或身边能够书写东西都要在什么练习一遍。可以说到了无纸不书的地步。张芝习书也有墨池的故事。据卫恒的《四体书势》中说,张芝为了练习书法,把家中的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 ,习书日久,临池不辍,以至"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可见其对书法用功之勤。对于张芝的书法成就,王羲之谈及张芝都谦让三分,说"钟张书法信为绝论"。又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今人评张芝书法说其草书将中國书法从实用中解放出来将书法活动当作毫无功利性质的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于中國书法功莫大焉。三国魏书法家韦诞认为张芝喜而学焉,转精其巧,可谓草圣。说明在三阈时人们对其书法就评价非常高。唐代的孙过庭也非常推崇张芝的书法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我们欣赏张芝的草书不难发现,其草书技法娴熟,用笔一气呵成,点画形态的起转承合,无不在规矩法度之内。其草法严谨,笔法微妙,能够精准的表达点画和偏旁部首被简化概括以前的意蕴。我看看现代一些书法家的草书,只是图写其形,把草书符合中原来点画和偏旁部首、单字的意蕴早已丢失。以今天的眼光看张芝的书法,说其字形为草,笔法为楷也不为过。在看其用笔的完美精到,随为刻本其精神面貌,亦见大概。对于今人来说能得其二三亦足以成为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2>欢迎关注交流!


张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关键人物,是“章草演变发展到后来的狂草”这一系列发展脉络的开启者,他也是汉末魏晋书法群中书法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之一。

一、张芝归属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想说清楚张芝在书法史上是什么地位,就要先搞清楚张芝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分期问题。考察张芝的生平我们会发现,张芝是东汉末年的书法大家。

张芝《冠军帖》

张芝,字伯英,是东汉末年的章草大家,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即192年),张芝是魏晋之前的书法家,东晋的庾翼见到王羲之的章草书信时直呼“伯英再生”,赞誉有加。


史料中关于张芝的书法记载非常少,散见于有关张芝的书法论著中。《后汉书·张奂传》中就有关于他父亲的记载。仅仅略微提到了张芝的书法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书法家尴尬的处境。本身他们并非显贵之人,书法好也不能垂留青史,反映了古代儒家士大夫对于书法的看法,不仅张芝是这样,张旭也是如此,这两位在书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在正史里面三两行就交代完了,这是题外话。

好在后世的书法理论家,诸如西晋书法家卫恒的《四体书势》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张芝的情况,称其:


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称善作。后有崔瑗、崔实,亦称皆工,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韦仲将谓之草圣……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崔氏法之。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张芝喜而学焉。转精其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张芝《冠军帖》2


这段话颇耐人寻味。首先卫恒先论述了一下章草的发展史。章草我们都知道,是隶书草书化的产物。章草经过杜、崔等人的发展,日渐成熟。这个时候,张芝出现了,卫恒认为张芝是超越崔、杜等前辈的“草圣”。


这是关于“张芝在书法史上的定位”这个问题一次比较详细的论述。实际上他就为我们指明了一个论证逻辑,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张芝的时候,应该从草书发展这一脉络体系中,对张芝进行考察评估。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了。

二、草书的发展


我们先给大家勾勒一个大致的草书发展史。中国书法草书的诞生应该是在隶书之后。实际上,各种书体诞生时间的前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但是章草是在汉代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

张芝书法《绛帖》


章草在汉代经过发展,魏晋时期,人们在此基础上,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家将其进一步发展成熟,演变成为小草。小草其实是相对于大草而言的。

大草,也被称之为狂草,唐代的怀素、张旭在承接汉末魏晋书法遗韵的同时,加以创新发展,因此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狂草艺术。


这是一个极为粗略的描述。但是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草书从章草到小草然后再到大草这样三个时期中,草书发展是紧密相承,不可分割的。尤其是从章草到小草的过渡发展上更是如此,因为他们之间的时间跨度最紧密。

《今欲归帖》

三、张芝属于汉末魏晋书法群中的书法家吗?


因此,如果单独割裂的看待张芝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定位,那么他就应该属于汉末书法群体。但是张芝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不同于其他汉末书法家,他的书法是具有发展性和一定先知性的,他在某种程度上为魏晋书法的发展奠基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割裂的看,就会将这种先知性、发展性阻碍了。

所以,张芝的书法如以汉末魏晋书法群中加以考察,然后在将其放置在从汉末魏晋到唐代草书的发展脉络中,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张芝的历史地位了,即草书发展的先导人物。

此外,在中国书法史上,早已经有此看法。比如,宋代刊刻的《淳化阁帖》就将张芝的书法刊刻了进去,而我们知道《淳化阁帖》的刊刻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它几乎主导了整个中国书法后续发展的逻辑,而且《淳化阁帖》的刊刻也被看作是确定王羲之“书圣”地位的标志性事件。张芝的书法被编入,或许与二王一派魏晋书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代孙过庭在他的著名书法理论著作《书谱》中说:

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

后人据此,将东汉末年的“草圣”张芝,曹魏时期的隶、楷书家钟繇,东晋末年的王氏父子称之为“书中四贤”,可见张芝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总之,作为汉末魏晋时期特有的书法群中著名的人物之一, 张芝自然可以看做是魏晋书法的先导,甚至可以归入魏晋。

张芝《二月八日帖》


因为从章草这一发展脉络来看,张芝不仅是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发展的关键人物,而且还是中国书法从章草到小草乃至于唐代大草发展的重要人物,张芝不仅与王羲之是处在一个发展脉络上的,更是和唐朝张旭的狂草艺术处在同一个发展脉络上。

张芝不仅是有魏晋神韵的,而且还是先导,是魏晋书法的代表人物,没有他的参与,魏晋书法很难说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单纯的以“魏晋”看“魏晋”是不全面的,张芝必须纳入其中详加考虑。

关于张芝的书法史定位,我是倾向于将其归入魏晋,汉末书法确实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研究单元,但是张芝其书法成就本身就应该放在魏晋进行表述才算合理。如果硬是扣细节,也未尝不可,将其放在汉末书法的这一阶段。但这将无法使张芝在书法史上的意义确立起来。

标签: 张芝 草圣 书法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