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什么如此偏爱王羲之的书法?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两大嗜好,文则书法,武则骑射。作为政治家,太宗不仅酷爱书法,而且还对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有着较高的造诣,同时,他对整理书法遗产和提高书法艺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的喜爱程度超乎想象,相传唐初有一位名叫辫师的和尚,收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帖》真迹,但他从不示人,更不愿出让。于是秦王李世民指示部下肖翊用假《兰亭序》设计骗取了辫师和尚的《兰亭序帖》真迹。在李世民即位后,既令群臣,不惜人力、物力四处搜集求购历代书家墨迹以及天下名书,尤其是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更加注意搜求。

对于搜集到的书法墨迹,唐太宗还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人进行墨迹真伪的鉴定,并分门别类进行装订。据唐代张彦远编撰的《书法要录》记载,在唐太宗宫中所收藏的书法作品中,仅王羲之的真迹就有2600余纸。另据《太平广记》记载,太宗还搜集到张芝、张旭等名家墨迹进行整理装订后总计有一百六十卷,将 “二王” 墨迹真书装订为七十卷,草书装订为八十卷,都以 “贞观” 二字为印加以记之。可见,唐太宗在搜集、整理书法遗产时,无论是对书法作品真伪的鉴定,还是编排、装帧,都是非常认真细致的。太宗的这一做法,使得唐以前的名家墨迹得以保存与流传,对此,唐太宗功不可没。

书圣王羲之,是唐太宗在书坛树立起的一面大旗。在唐以前,中国的书法艺术有过很大发展,篆、隶、真、草、行各体都有较高的成就,涌现出了李斯、蔡邕、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从晋末到唐初的二百多年时间里,由于国家长期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书法艺术没有太大的发展。正因如此,唐太宗为了开创书法艺术新局面,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并且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祥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揽之莫识其端,心慕乎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在唐太宗 “崇王之风” 的影响下,唐代的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甚至连科举也将书法列为取士内容。这就在政治上确定了书法的重要地位,从而吸引了大批文人从事书法学习,促进了书法的繁荣与发展。当时,有许多官吏就是通过研习书法而被选拔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褚遂良,就是因为 “博涉文史,尤工隶书” 而被魏征所赏识,并向太宗推荐,最终一步一步从司书做到中书令,直到成为顾命大臣。可以说,太宗对于书法的爱好,极大地影响并开创了唐代书法艺术的新风。

唐太宗在习书过程中,触类旁通,他从用兵之道中体悟书法。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少时为公子,频遭敌阵,义旗之始,乃平寇乱。执金鼓必自指挥,观其阵既知强弱。每取我强对其强,以我弱对其弱,追奔不踰百十步;我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而反击之,无不大溃。多用此制胜,思得其理深也。我今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然我知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太宗学书,从大处着眼,求其骨气,得其精神,所以能有所成就。太宗的书法,可谓自成一家,他所写的《晋祠铭》碑书算其代表作,笔法含有隶意,秀媚温雅,古朴雄健,饱藏骨力,具有内柔外刚的独特风格。

唐太宗对于自己的书法实践还做过认真的总结,写过《笔法论》、《指法论》和《笔意论》。对书法技巧进行了剖析,他说:“初书之时,收视反听,绝虑恬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对于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太宗认为,要先领会其书法绝妙得意之处,无论学习王羲之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序》还是草书《十七帖》,都要先学其神采,形质为次。如果做到了形神兼备,那么王羲之的功夫也就学到手了。

除了酷爱书法、骑射之外,太宗也很喜欢诗歌的创作。在诗歌的创作方面,他勤于实践,提倡和鼓吹风雅。太宗诗歌的题材广泛,有描写山川胜景、畋猎巡幸、怀古抒情的诗歌百余首,其中《帝京篇十首》是太宗诗歌的代表作,以下选取两首:

其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其二: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作为一代英主、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帝国出现了 “贞观之治” 的繁荣景象,这与他的身世、经历和学识是分不开的。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推崇王羲之书法的真正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还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他最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他确定王羲之的“书圣”位置,让王羲之坐稳书法“江山”。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就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李世民喜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他擅长行草和飞白书,以隶书见长,还开创了以行书刻碑的先河。

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展示给群臣看,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正因为李世民的对书法的疯狂喜好,使中国书法艺术在唐朝达到顶峰,出现了欧阳、颜、柳等流传后世的书法大家。

唐太宗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为唐代书法的繁荣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一个贡献是他独尊王羲之,在其受禅登基之初,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王羲之的书法。

唐太宗如此推崇王羲之书法,绝不仅仅是出于一种私人的爱好。首先他不是通过传统的方式继承帝位(“玄武门之变”,他杀死自己一母同胞的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有很多人心需要安抚。再加上登基时属唐朝建立初期,需要采取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在全国确立一套有利于统治的文化体系。

而王羲之书法是优美典雅的类型,富于典范意义,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社会化的适应性,其艺术风格,正是儒家悦感文化和经世致用、伦理化意义的楷模。钟爱王羲之,有助于唐太宗对江南士大夫的统治和管理。

李世民师从虞世南,自从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后,他的书法才开始真正突飞猛进,虞世南是智永的外甥,而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从这种传承角度上说,李世民是二王的嫡系传人。在初唐的书法上,李世民是仅次于欧阳询,褚遂良和虞世南。

与一般书法家不同的是,李世民作为一位皇帝,而且是杰出的皇帝,对唐代的书法审美,书法教育,书法理论都有重要的影响。可是他也干过不好的事情,就是在他死后,选择了一些著名的法帖给他陪葬,这也是《兰亭序》的真本,后人再也无缘看到的原因吧。

李世民的《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他的《晋祠铭》浑然天成,笔画结实爽利,无做作之态,就连“虞褚欧柳都拜倒”,这当然有过誉之嫌。

唐太宗习字作书,有其独到的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他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尔。吾之所以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他书写的《屏风帖》,深得右军草书意趣及使转形势,所不足者正是骨力稍弱。学习过草书的人应该最有体会,草书走笔疾书,最难求者正是骨力。

其他网友回答:

唐太宗之所以如此看重王羲之,实在是由于唐太宗自己富有天才,在当朝人中找不到可以与自己相配匹的人,却在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上看到了另一个能与自己相类的人,遂引为知音。


唐太宗夸奖王羲之书法艺术,实在就是在夸奖他自己的军事天才和治国天才。以唐太宗之英睿他应该知道那些名书家也有各自的长处,他却以否定的态度来评价他们,其目的是要突出地表达“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真正达到了书法艺术应有的境界,而其他人都没有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看法。

请仔细品味以下这几句话:“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这那里是在评字?这分明就是在评人啊!


唐太宗之看书法是将书法看作展示人性和智慧的一扇窗户来看待的。就像军事学中孙武写出了《孙子兵法》一样,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成就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其中最深奥的昭示就在唐太宗的这几句评价里。

中国书法尽管是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但对于书法究竟是写什么的这个问题历来莫衷一是。唐太宗在这里揭示了书法的深刻内涵。


前二句“点曳之功,裁成之妙”指的是笔法和布局,这是技术的内容;但后面的“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写的就不是纯技术了,它包含了书法家对于书法追求的目的。写出一种可以穷极一切变化而合于自然之道的境界。

在唐太宗的心目中书法的根本功用就是对于人性的修炼。王羲之书法妙就妙在这个“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上面,它在千变万化的表现中臻于妙境,而你却永远猜测不到他下面会怎么写。


半仙认为:我们现在有许多人功夫可谓到家了,字也写得的确好看,然而总是一种格式,一种思维,看下去我们总能猜到接下来会怎么写。这种现象从人性修炼的境界来说,毕竟是差了一些。

其他网友回答: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后人称其为“书圣”。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是中国书法成熟期。王羲之对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很擅长,他潜心钻研,摆脱了汉魏笔风,在书法艺术表现形式上自成一家。

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小楷字体,笔势流丽,肥瘦相称,被誉为“正书第一”。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价:“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被誉为“行书第一”。

王羲之书写的《十七帖》,草书体,后人评价:“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帖中字带有波挑的笔势,字字独立不相连,独具风范,人称“草书第一”。

由此可见王羲之在书法造诣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前人所未有的高度,后人想赶超他存在非常大的难度。“书圣”美誉实至名归。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而且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师承隋朝书法家史陵,他还时常和褚遂良等书法大家切磋,可想而知,唐太宗的书法一点都不会差。事实上,唐太宗确实是位行书大家,给后世留有《温泉铭》、《晋祠铭》书法大作。他看到王羲之《兰亭序》后爱不释手,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

唐太宗在《晋书·王羲之传》中为王羲之写了一段传论,他写道:“……所以察详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功,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以致于唐太宗去世后陪葬品里也有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唐太宗的大力推动下,行书盛极一时,奠定了行书在书法上的地位。

其他网友回答:

不单单是唐太宗如此偏爱王羲之的书法,换哪个宗都偏爱,全国人民都偏爱。但是,唐太宗高高在上啊,他一手遮天啊。孔孟之道他只记住了“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他喜欢的东西宁可带到坟墓里去烂掉,也不会留给世人的。他早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扔进历史垃圾桶了。知道为什么一提孔孟之道就有很多人站出来喷了吧?孔孟的东西,说的都好听,头头是道,用理想化的思想告诉皇帝“民为贵”,用皇帝的尊贵让大臣别忘了“君为臣纲”,事实上,皇帝都是“断章取义”地听和用。唐太宗,自从他杀兄诛弟险些没把老爹干死而取得皇上之位,什么叫他偏爱?大家谁不偏爱?他就是自私、霸道惯了,就是个人渣。

其他网友回答:

唐太宗为什么如此偏爱王羲之的手法?是因为他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王羲之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入相,官至太傅,南渡后朝政之稳定,皆赖其力。当时有民谚:“王与马,共天下”,史书上亦曾记载东晋建立甫初王导与皇帝共同接受大臣朝贺。可以想见其家族之煊赫。

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晋大尉郗鉴选择女婿,“坦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他在当时是朝野看好的人物。

据史书记载,朝廷公卿看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却屡屡辞谢。后为征西将军瘐亮参军,累迁至长史,晋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后来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即出自于他的这一番经历。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王旷善行、隶二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夫人名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以后王羲之渡江北游名山,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见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经观摩各家,博采众长,终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书法长于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

另外,据史书记载,王羲之还有洒脱漂亮的外在风貌,《世说新语》里曾说:“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这“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八字,即指其富赡的内心世界。下面发几张书法给大家看一下。










其他网友回答:

在唐朝之前你知道有一个朝代叫“南北朝”吗?南朝北朝时期有大量的石刻文字,也叫北碑,魏碑。那个阶段的字体,隶不隶楷不楷,看上去很稚拙很不成熟,那个时候楷书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

南北朝年代(420-589),而王羲之所在的朝代是东晋,王羲之年代(303-361),这就说明王羲之的书法还早于南北朝的魏碑100多年呢!

然后你再比较一下两者的字体,为什么一个在前的反而更成熟更流美?为什么一个在后的那么稚嫩。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书法变革蓬勃发展的时代。那个时代虽然小楷有钟繇,草书有张芝,但王羲之将前二人的书法发展到尽善尽美。王羲之擅长真,行,草三种书体,创立了新体标准。

所以说,在唐以前,还真难找到比王羲之更有影响力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超级粉丝,他特别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更尊崇王羲之本人。他发动各方面力量,广泛搜集王羲之笔迹,并在全国推行王羲之书法。并且,他还亲自为王羲之在《晋书》中写了传。如果没有唐太宗的"造星",王羲之就不一定能成为书圣,后代书法史也要改写。

为得到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唐太宗竟然运用欺骗的手段,最终把这幅“天下第一行书”骗到手。到驾崩时,唐太宗还要求,一定要将《兰亭集序》陪着自己,葬入昭陵。

唐太宗为什么如此偏爱王羲之的书法?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重书法、懂书法、爱书法

首先,他非常重视书法,他在弘文馆特设书法为一科,并让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优秀人才去练习书法。当时,这里的书法水平是非常高的,老师都是一等一的书法大咖,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

其次,太宗自己的书法水准也极高。在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很多,像梁武帝、宋徽宗、宋高宗等等,如果论书法水平,李世民足以扛鼎宋徽宗,傲立帝王书法之巅。流传下来的太宗书法《温泉铭》、《晋祠铭》等碑刻可见一斑,特别是《温泉铭》,是第一个以行书入碑的石刻,得二王风韵,具开张气象。

崇尚风骨,反对浮华

唐朝建立之前的南北朝和隋朝,文艺潮流较浮滑,不尚风骨。一直是“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讲究华丽的辞藻,但往往不知所云。

因此自隋开始,有识之士已对此浮华文风不满。唐初,魏征等人更是严词斥责这种文风的浮靡与纤巧。因此在书法上,唐太宗李世民倡导以风骨优先的书法理论,并身体力行。太宗在《论书》中这样说:“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求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最能体现晋人风骨,也是最有风骨的书法,非王羲之的书法莫属。

质妍兼备,尽善尽美

从西汉开始,中国文字书写开始进入艺术化追求。唐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代表书法最高水平的是张芝、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唐太宗虽然认为钟繇的字有很高的成就,“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还不够“尽善”,王献之虽书自家传,但还未能达到“新巧”。而张芝也只是在草书一体上成就至高。只有王羲之真、行、草等诸体皆能。字体遒劲,质妍兼备,尽善尽美。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是“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我是菩提娑哈,欢迎各位朋友相互交流,欢迎各方家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很难用理性或者公式化的语言去解释一个人的喜好,更何况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喜欢,是一种来自基因的内动力,喜欢就是喜欢,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就像无法解释为什喜欢吃肉粽子而不喜欢甜粽子一般无解。

如果一定要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太宗为何喜爱王羲之的字的答案,我想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幼所见所闻皆“王体”,长期耳濡目染形成了定式的审美。

不得不说,环境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喜好。自东晋时期出了“书圣”王羲之,300余年间,后辈几乎都是在模仿“王体”,显有创新且有所突破的。至唐时古风为盛,而所谓习古风,自是以学习二王为首的诸多经典帖子,如《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和《丧乱帖》、《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等。

王羲之画像

我们不难想象,在李世民成长过程中,接触的大多数是二王的帖子和其追慕者。长辈们茶前饭余会或多或少谈及以王羲之,以王羲之练字成圣的故事鼓励后辈。在这种环境下,想说不喜欢是很难的,除非你想独树一帜,成为怪胎。

2.个人喜好书法,希望书法上有所进益,甚至有朝一日超越王羲之。

历史告诉我们,但凡武功卓越者皆希望文运昌盛。如前世魏武帝曹操,如后世的康熙皇帝,所谓文治武功,江山一统,是他们这个层面的人一种期望,或者说一种爱好。那个帝王不希望做文武双全的“十全老人”呢?

魏武帝曹操《雪衮》

太宗是一位有大作为的皇帝,自是希望在文治上有所作为的。所谓“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在文治上有一番作为,自是要选择一个好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正好士大夫阶层大都推崇王羲之,而世民本人对王老先生也不反感,所以定下了向王老先生学习的志向。

李世民是爱“王体”的,从他重用虞世南、褚遂良等就能看出。而这些重臣也不负圣望,拿出了足以传世的佳作。这些佳作大多模仿王羲之作品,足以可见李世民个人是极爱王羲之书法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于是“二王”书法在唐朝大放异彩。

王羲之《乐毅论》

3.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有关。

继承了鲜卑血统的李唐王朝,社会风气开放是有目共睹的。男女之妨,长幼之别似乎在那个时代被选择性遗忘了。孔孟之道似乎在那个时代有了全新的解释。与两晋时期过于奔放的社会风气颇为相似。

在此风气下,两晋的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是非常可能的,这就包括王羲之的书法。

传闻,王羲之好习字和女装,常沉迷于此,为此夫人曾多有怨言。一位大艺术家有些不能理解的“不良嗜好”是可以理解的。

而习得王羲之的笔法精髓,除了临帖外,还得从心理和性格上进行琢磨。而唐朝相似的社会风气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以推演的环境。于是,唐朝书法大家竞出,也培养出来了李世民这样喜爱王羲之书法的帝王。

唐《灵飞经》局部

4.与一位异性X女士有关,想必不是长孙皇后,也不会是武媚娘。

众所周知,长孙皇后素与太宗相敬如宾,虽有情谊,但不至于到一起舞文弄墨的地步。而武媚娘又是后辈升职上来的,所以,不可能是她俩。

但凡英雄都有一个红颜知己,太宗皇帝想必也不例外。以前有部电视剧叫《李世民传奇》的,就讲了太宗和隋朝公主的一些故事。在太宗的成长期,这位前朝公主也就是后来的杨妃,有太多的恩怨情仇需要大书特书的。所以,促使其学习书法,以博美人心的可能就是杨氏。

图为杨妃

另太宗皇帝的生母窦皇后可能也对其学习书法有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史料记载,窦皇后生于世家,素有急智,曾多次给予李渊关键的点拨。有这样一位母亲,想必在世民成长的路上给了不少的教导,其中就可能有“王体”书法。世民自幼受母亲谆谆教诲,长大后受其影响决意在书法上下一番功夫也不是不可能的。

图为窦皇后

有了以上几个理由,唐太宗李世民想不爱王羲之书法都难。

以上是来自五阿哥的独家点评,希望能够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2>众所众知,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同时难能可贵,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正是因为唐太宗极力倡导书法,才使得唐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大书法家,例如初唐四大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薛稷。使得唐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辉煌不可逾越的成就。

唐太宗最为推崇王羲之书法,并且他把王羲之推向“书圣”至高无上的位置。那么唐太宗为什么如此偏爱王羲之的书法呢?在历史上,后人对此有较多的猜测。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以下几点:

1.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而王羲之的书法也确实好。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可谓说是一座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是尊为“书圣”的不二人选。

2.李世民的书法老师是虞世南,虞世南是智永的外甥,而智永则是王羲之第七世孙,从这种某种意义上说,李世民还是正统的二王嫡系传人。

3.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母亲窦氏都擅长书法,家风使然,李世民自然也擅长书法,喜爱王羲之书法也是情理之中。

4.钟爱王羲之书法,有助于李世民对社稷江山的统治和管理。这个可能是李世民独尊王羲之最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李世民登基时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同母的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使得朝廷上下人心叵测,很多人心需要安抚,社会动荡不安,需要一套有利于社会统治的文化体系来治理国家。

5.王羲之书法的可塑性和社会感化性强。王羲之书法典雅优美,其艺术风格经世致用,是伦理意义的楷模。另外王羲之曾任右将军,又称“王右军”,历史形象正派。

  • 李世民《温泉铭》拓本
  •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总之,不管唐太宗为什么如此偏爱王羲之书法,王羲之书法的历史地位都是令后世人敬仰的!他就像是中国书法艺术领域里的一座灯塔,一座高峰!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就请关注我吧,给个点赞,谢谢啦!

标签: 王羲之 唐太宗 偏爱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