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书坛中的于右任,他的书法怎么样?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于右任先生行书有很浓的魏碑味,自由奇拙,雍容大气。结构中宫紧密,变化多端。

于右任先生草书笔酣墨饱,内含骨力。姿态优美。他还创立了"标准草书″,于1932年在上海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集字编了《标准草书千字文》,然后自己手写一遍,再刊印出版发行。

今草是在章草基础上演变过渡而形成的,省略了章草中的"雁尾″,将外肆的笔画如波画、挑画,变化为收笔,以便和下一字的呼应。提高了书写速度。使章草的每字独立变为流畅贯通形式。书写更自由潇洒,更能表情达意。

于右任先生原名伯循,字诱人。陕西三原人,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中国近代书法家、政治家、教育家。

1922年10月,他创办了上海大学并任职校长。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于右任先生所书。)

其他网友回答:

这几天正整理于右任先生的作品,已经整理了将近200幅作品发表到个人头条号“书法有云”中了。个人觉得看一个书家的水平如何主要还是要多看其作品,从不同的作品中查看其章法以及技法的运用和神采的表现,如此,方可比较客观。现在,列举以下10幅不同格式或字体的作品供大家品鉴。

一、于右任先生像

二、作品一

二、作品

三、作品三

四、作品四

五、作品五

六、作品六

七、作品七

八、作品八

九、作品九

十、作品十

由于篇幅的关系,就先上传这10幅作品供大家品鉴,若需看其他作品请关注我:头条号“书法有云”并前往查看,谢谢。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网友回答:

于右任书法之所以被书法界公认是好书法,主要在于于右任的书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笔力雄健,笔法丰富;

二是骨干平正,稳中求险。

他最初学书从赵孟頫入手,写得熟而肥,后专攻北碑。北朝碑刻书法多用棱角森挺的方笔,六朝写经墨迹中多见圆笔与隶法。于右任早期书法多用方笔,稍后渐用圆笔,再后来随着结体上的放逸纵恣,在用笔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这位老者还有有很强的书法理论基础的,但是在有些观点上过于偏激。

书法需要技法,但是高境界的书法作品会将这些有形的技法无形化,正所谓大道无形,于老的书法看着东倒西歪,但是流自然,看着非常的舒服,我能感受到美,但是以我目前的水平还不能具体说出到底为什么美。




其他网友回答:

曾经去南京参加了于右任140周年纪念展,论坛上专家老师们畅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于右任先生所做的一切,在哪个年代是非常必要和有积极作用的,工业化革命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紧跟而来的就是交流也要跟上这种快节奏。統一一种快速书写的发那个实在当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就有“人品即书品”的说法,那么要了解于右任的书法如何,必须先知其为人。

于右任的人品

于右任不仅是百年一遇的书法大家,一个难得的奇才,更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文学家。他一生的作品基本都情系祖国,其中写得最多的书法内容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据说就这一条内容,数量都多达一两千件。“天下为公”是于右任一生亘古不变的座右铭。

  • 于右任书法作品

林语堂曾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就这样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人士,其人品也是可圈可点的。但凡有人向他索字,只要喜欢,他分文不收。这金口一开,可想而知向他求字的人肯定排着长队、门庭若市了了。加上的他的声望很大,排队的人如过江之鲫,源源不断。凡是向他索字的人,只要带一罐人工磨成的墨汁即可,而且十年如一日。

当时有一些落魄的文人假借他的大名卖字,他的下属知道以后建议他要“严惩”,这是做盗版生意啊,属于侵权行为,搁现在都要打个官司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于右任偏偏不这样,说:“不要为难他们”。有一次他见到一家店假冒自己的字在卖,非但不恼,还让店家取下来,重新为他题一副“真迹”。

于右任这样的故事很多,为人无不让所有人打心底的佩服,可见其品德之高。

  • 于右任书法作品
于右任书品

于右任的人品是人尽皆知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他的书品。他是清代兴起碑学以来,将碑帖结合得最成功的典范。

于右任早年学赵孟頫、王羲之等书法大家。后主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并将篆、隶、草法融入行楷。他的书法有浓浓的金石气,晚年研究草书,并融入魏碑的笔意,另辟蹊径,最终形成他独特的风格面貌,自成一家。

  • 本文作者临于右任楷书

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雄壮婉丽。晚年更是炉火纯青,字字险绝。草书融入今草、章草、狂草,形式纵横跌宕、回环呼应、雄浑奇伟、简洁质朴,其作品给人变幻莫测、仪态万千之感。

他一生都在做书法的改革和创新工作,并主编了《标准草书》一书。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普及,但他给书法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书法至今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

  • 于右任《标准草书》

杨吉平“ 于右任草书的意义在于,他第一个将魏碑和小草书打通成一片,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使后来的习碑者避免了许多盲目的探索,为二十世纪碑派书法大师。”

所以,于右任堪称人品书品俱佳的典范,他在书法上做出的贡献将会永远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其他网友回答:

于右任老先生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師古而不拘泥于古,笔法流畅,自然,讲究欹侧中正,笔势圆韵。特别是草书,更有建树。







其他网友回答:

于右任先生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更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之一,他继承我国书法家的优秀传统:写字讲书品,做人讲人品,不以书艺媚权贵,保持气节效古贤。所以,他的字如其人,老而弥劲,有长者风骨,朴实古茂,达笔随神驰之境界。不似某些老年人作书,每伤衰飒,抛筋露骨,难得天真。他作书的神态,用苏东坡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两句诗来形容,真是刻画入微,恰到好处。


其他网友回答:

于右任的书法连断分明,体势并不会大开大合,大收大放,转折位置较规整,全以结构呼应彰显趣味,他用笔浑厚、刚劲有力,要么是断开要么是实连,且用笔多以长锋为主。其书法吸收了北碑之精华,以魏碑笔意入草书,神韵超迈,气势磅礴,自成一家。

其他网友回答:

于右任早年师从赵孟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北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于右任的书法婉丽雄豪,冲淡清奇。晚年草书越发出神入化,字字奇险,无一雷同。笔笔随意,字字有别,大小斜正,恰到好处。结体重心低下,用笔含蓄储势,出神入化,被称为书法史上“三个里程碑之一”。


标签: 书坛 于右任 民国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