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家写繁体字,难道简体字不能体现书法之美?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简体字是谁主持编制的?而繁体呢?

繁体字是历代书法家总结的结晶,而且几乎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书体与结构传世,你说,这种字能不适合书写吗?

简体字呢?主持人好像是郭沫若,那么,郭沫若的书法如何呢?好像在哪个时代还凑合!至少康生很不屑,他说,我用脚趾头夹个棍都比郭沫若强,郭沫若没敢说话,诚然有康生是大官,郭沫若惹不起的因素,可是,如果行的话,至少写出高出你的书法来让康生闭嘴啊!

那么郭沫若主持的简体字能适合书写吗?好像是不错!可是与繁体比较呢?我感觉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是我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汉字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写书法时经常遇到繁体字:既难认,又难写,还难记。为什么不用简体字呢?

先说说中国汉字的演变:

中国汉字从古到今,6000多年来,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慢长的演变之路。——汉字演变是历史的推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不断地增加,繁体字越来越多。古代,汉字主要用于公文,使用者较少,普通老百姓都不识字。

解放后,新中国为了普及文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质,1956年国家在全国推广简化字,最终版《简化字总表》1986年才完成——实行简化字是时代的需要。

(台湾、香港、澳门、海外华侨仍使用繁体字)

书法家写繁体字有以下几个原因:

1.书法用繁体字是国家法律规定:|

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行规范汉字,保留使用繁体字范围,其中就包括书法。

2.书法具有传承性:

从晋代“书圣”王羲之,到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家,都用的是繁体字。书法要继承传统,就得师古——学习古人用繁体字。

3.繁体字形神义兼备:

爱(有父有母才有爱) 一龙(显示龙颜神威) 飞(像展翅高飞的鸟)

4.繁体字具有艺术表现力:

汉字是方块形,笔画、结构都有讲究,书法使用繁体字,通过笔画粗细、疏密的巧妙搭配、组合,再利用墨色的浓淡、轻重、虚实,才能充分表现汉字的形态美、结构美、气韵美、意境美。古话说得好,“字里有乾坤”。这就是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如今,书法不仅深受国内人的喜爱,更受到港澳台及国外华人、外国人的喜爱。书法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传统,二是习惯,三是,有些字,繁体字因笔划多,写起来,好搭配,结构更美。但我以为,简化字更好,不知何时,毛泽东写东而不写東,同样美。按自己的习惯,爱好,繁,简,皆可,不必强求。

其他网友回答:

前期,有关政协人士提交汉字恢复繁体字的提议闹得满城风雨。在书法圈,也常见书友因崇简体还是守繁体而争论不休。有的书友折个中,认为只要简繁不混用就行。

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要从文字简繁体与书法的关系上去理性分析,而不是想之当然。

文字既是书法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语言,这就决定了书法与文字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字作为中国书法的个体对象,其形态结构的变化会对书写动作有直接影响,而对社会信息层面的“文化元素”没有妨碍。当然,有的朋友说以前的象形、会意字,最能体现传统智慧,这一点我不否认,但这属于文字造字法的范畴,与其指代的社会信息内涵无关。简言之,由简体换繁体,对文化的冲击影响微乎其微。

而由繁体到简体,虽然形貌体态发生了变化,但这也并不影响书法艺术本身。从先时的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草楷行,汉字的形态一直发生着变化,书法的精髓、艺术的本质变了吗?完全没有,而且不仅没有减损,反而越来越丰富。

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一直仍是书法的个体对象,与书法艺术的多少没有任何实质的差异。写繁体字可以诠释艺术,写简体字也同样可以展现精彩。对繁体字情有独钟的人,无外乎一种“临摹式”的偏见,古人怎么写咱们就该怎么写,如果不一样,就错了。哪有这回事?启功先生是当代大手,也常见以简体入书法的。

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家写繁体字是自己的事,无可争议。但是,也有人会说是卖弄和装。

其他网友回答:

历览古人书法名篇都有简体如“为”仙"千”万”和"等等,书法应是顺势而为,我也觉得迷茫,古人是把繁体往简处写,今人是把简往繁上靠,不理解。

其他网友回答:

繁体也好,简体也好,只是一种习惯罢了,我们就不要矫情了。

繁体可以体现书法之美,简体同样也能体现书法之美。对于一只大碗和一只小碗来说,它们的存在即美,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大碗小碗一样能用。

繁体字是传统,留下的是历史的沉淀。简体字是创新,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烙印。

所以书法之美,与繁体简体并无直接的关系。

文/爱吃水果AB图/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2>绝大多数的书法家的确都在写繁体字,但也没人说书法创作必须写繁体字。

由于在义务教育课程中至今没有书法课,因此到目前为止,学习书法仍然是一项自由的兴趣选择。至于你学习什么书体,跟谁学,临不临帖,学习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等等等等,统统没人管你。

如今有点名堂的书法家都是在使用繁体字完成创作,这是事实,偶尔可能有某个字不小心写成简体字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主观上的确是想使用繁体字的。

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一来,是因为书法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般都经过了长期的临帖,而法帖都都是古人的作品,当然是繁体字。

二来,繁体字本身的确就自带沧桑古朴,越古老的字越给人这种感觉,而书法往往需要追求这种古拙气息。

第三个原因,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繁体字的确容易写得更漂亮一些,笔画多,容易搭建出平衡、端庄、稳定、厚重的感觉,比如建筑的“築”、药材的“薬”等等;

第四个原因,是如今有些简化字简化过头了,失去平衡感、“汉字”感,比如气体的“气”,工厂的“厂”等等。不知道我国负责文字简化的人是出于什么考虑,把这些字整的像是被阉割了的太监一样不伦不类,而且这些字原本并不是很复杂的字,完全没有必要简化。

我有一个朋友不喜欢繁体字,他让我写“和气”二字,写成以后他就后悔了,觉得“气”字总觉得少些什么。

在实际的书法创作中,不必在意汉字繁简之分,喜欢繁体就写繁体,碰到人家写简体就不要去说人家不对。这实在是一个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事情,我个人的确是喜爱繁体字,在创作中力求作品不出现简体字。

回答就到这里,随文附上我的近期作品,请大家点评一二。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是兰石学书法,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为什么书法家都写繁体字,难道简体字不能体现书法之美?

首先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简体字一样可以体现书法之美。著名的大书法家启功先生平时都写繁体字,但是他给学校或者国家机关题名的时候大都使用简体字,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和学校等都需要使用规范汉字不能使用繁体字,所以启功先生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写的简体字,但是一样可以体现书法之美。呵呵有图为证。

再说为什么书法家都使用繁体字。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到行草,延续传承,一代代出现了不少书法大家,他们的经典作品或是碑或是帖都流传下来,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有的书法家都不是天生的,所有的书法家都要经历研读名家碑帖,都要勤学苦练,手摩心追,这些碑帖中出现的都是繁体字,简体字是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以后才产生的。书法家长时间沉浸在古碑帖中,繁体字已经烂熟于心,已经在手上形成肌肉记忆了,所以创作书法作品时自然而然就会写繁体字。还有一点笔画越少越不好写,间架结构不好摆布,容易出现败笔,这也是书法家喜欢繁体字的原因之一吧。还有现在咱们使用简体字都是从左往右写,而创作书法作品大都是从右向左写,既然是按古代的规矩所以也需要写繁体字。

我觉得创作书法作品时尽量写繁体字,这样才能学古入古,这也应该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点用,谢谢!最后和你分享几幅启功先生的作品,有简体字有繁体字:




标签: 简体字 繁体字 书法家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