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写,才能达到“去贴而犹在,出贴既成派”的境界?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说简单就是你不要用揣着出帖的心里去练字,一直勤奋地练,深刻地悟,有一天你觉得你对书法真正地通彻,那时,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了,你也就出帖了。

说道复杂就是世上真的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好这个简单的事,不然几千年过去了,真真正正的书法大家也就那么几个人!为什么我说几个人呢?魏晋唐确实多一点,可是魏晋唐之后只有米芾与王铎了!其余的,没有达到对书法通彻的地步!

如果你想达到说不得顶峰,一定要暂时搁浅名利之心。不然,绝对没有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入帖学古人之法,背帖下笔字形如在笔底,出帖创作脱胎换骨,提取精神风格因子,遗貌取神,提高自身学识修养,自成一派。这是学书法的必然过程。

除此以外,还要提高鉴赏能力,在学古人字帖时,去粗存精。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书法鉴赏眼力很高,在云南临安当知府时,看见城楼上一个木匾,上题"雄镇东南″四字,"镇″字有一半没有,是当地书家补了一半,人们认为可以瞒天过海。他并不知道是后人补的字。看到这四个字后,戏称是一条活龙夹着一条死蛇,由此轶事也推知他的眼力之高。

王文治书法用笔虚灵,骨力内秀,果断有致,妩媚而爽利。喜用淡墨,时称"淡墨探花″。

结字紧密,自然率真,飘飘欲仙。章法疏朗空灵。与刘墉.梁同书、翁方纲、并称清四家。

王文治给自己的评价是:"吾诗与字,皆禅理也。″

王文治学书以帖为宗,有过严格的临帖过程,出帖后取王羲之灵动遒丽,取赵孟頫端庄典雅,取米芾欹侧之势,得董其昌萧散简谈,得李邕挺劲瘦硬骨力。形成了飘逸妩媚、韵致卓绝的风格,自成一派。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书法作品为清代书法家王文治书。)










其他网友回答:

去贴而犹在,出贴既成派。这不是古人的言论,总结得真好。这不仅是临帖的最高境界,恐怕也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不是一般的书法爱好者能够达到的水平。

“去帖而犹在”是说脱离开所临习的字帖之后,还能将碑帖的音韵带到创作的作品当中

临习古人碑帖是每个学习书法者的必修功课,每个初学者往往都会遇到同样一个困惑,那就是临帖时写得有模有样,可一旦脱离开字帖就不会写字,或者写出来的字没法看。而那些技艺高超的书家,尽管是在创作,可让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出他写的是哪一个流派、哪有一个古人或哪一个碑帖的书体。

要达到上述后者的境界,实际是在私下下了很多长时间的苦功夫,也就是在临习古人碑帖上用了很大的气力。这就涉及到临帖方法问题:

一是一笔一画的单字临习。初临碑帖,一定要先读帖,看懂手里的字帖的基本笔法特征、结字特点、代表笔画等这些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的下笔临习。这时临帖一定要在形似上下功夫,有时甚至用“摹”的方式来写字。刚开始写不必过于在意笔法和线条的质量,先注重外形,等写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阶段很重要,要根据自己的临习时间和悟性程度,直到看起来与所临字帖相差无几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至少要一年时间,期间最好不要贪多,要专注于一本帖下功夫最好。

二是多个字的连贯临习。当一笔一画的临帖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转为几个字、或一行字来临习,这时写出来的字不一定同原帖绝对形似,但大体神韵还是差不多,这时的临帖重点在笔法、结字和线条质量上,也是为了兼顾碑帖的章法方面的内容,是更高一级的临习。

以上两种临习方法都叫做“对临”,就是对着字帖进行的临习。当第二个阶段的练习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转为第三个阶段的临习。

三是脱帖“意临”。到了这个阶段,就是脱离字帖,完全靠记忆来临习,可以叫做“意临”,也可以叫做“背临”,这时临习出来的字,乍一看肯定还是原碑帖的风格,但具体到每一个字可能就不完全一样。但这时写的字因为还是碑帖里比较熟悉的字,还不能叫做创作。但是,如果能够达到背临的水平,基本也就能够在下步的创作中做到“去贴而犹在”了。

“出贴既成派”是说离开碑帖创作的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个性,独成一体了

其实,无论一个人临习别人的碑帖达到多么形似,但无论如何也不会绝对的象,最多也就是神似的程度更高一些而已。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个性不同,所处的时代和书法环境也不同,不可能写出绝对一样的书法作品来,尤其是神韵。比如现在很多人在模仿毛主席的书法,但无论怎么写也模仿不出伟人的那种气魄来,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没有伟人的那种经历,也就没有那种气场。所以,在临帖时,追求绝对的形似其实是比较低级的训练,那只是一种笔法的强化。达到一定的程度还是应该脱帖练习。

如果一个人书法悟性强,而自己又很能够接受古人的书法精髓,能够在练习时将不同书法家的书法风格融会贯通,揉合在一起,那么他在日后的创作时就一定会有自己的风格,又不失古人之风,这也就是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

因此,要达到“出贴既成派”的境界,要做到两个必须:

一是必须长时间临习多种风格的古人碑帖。要根据自己的风格特点,多临习古人碑帖,汲取不同风格书法大家的笔意书风,在完全自由创作时才可以信手拈来,随意拼接。

二是要有融合古人碑帖的能力。临习古人碑帖目的是汲取营养和素材,关键是如何取、如何用,如果自己学到了很多古人的东西,但在实际操练时却不会用,那也等于白学。大凡古今书法大家,都是“拼接”高手,他们具有把古人书法作品的精华融会成自己的书法作品,让人既看着熟悉,又感到新奇。

其他网友回答:

浅见

认为临帖过程分三个阶段,其一读帖,其二精临,其三,背临

临帖学会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取的过程烂熟于心,舍弃的坚决排外。

临帖既有酷似,又有自己的情性笔意,崇尚七分书帖,三分自己智慧。

有言,临帖当达到一定程度,皆得自己情性。自己笔意。这就离帖不远了。

一切都是在临帖中动脑子转化书写方式,即背临过程的充分发挥积极性。把自己笔墨情性溶于笔画中。把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示了出来。若此临帖不仅仅局限在窠臼之中。

形成一种自己智慧才情的趸涌,萌发自己激情。不断的调节临帖与离帖实践。往往是久久临帖,受其制约,受其束缚。背弃实践,证明人的创造贯性泯灭殆尽。

有楷书法性整饬,行书流动畅然。因此临帖意法相承。楷书法大于情性,行草情性大于法性,善笔者,注重意法相互间的统一和谐。

乱来,属于临帖轻滑,实践更流于肤浅。此类属于未入帖,谈不上离帖境界。

真实不虚者,为临的象样,践行而又个性风度,若此境界,亦乃问题所提的,“去贴犹在,去贴成派。”这就是成功书者的学书过程。

值得思考,学书目的,不仅仅在墨守成规学技法,也得学会有点小性子,写出自己个性风度,虽然初学,且反被帖子带上锁链。枷锁一旦套上,何谈什么自由心性。没有心性彭拜,哪来创作的风格?

纵观古典书家,哪一个不是都走出前人的窠臼,形成自己的个性笔致?独特独有的书法风神?

其他网友回答:

要想达到“去贴而犹在,出帖即成派”的境界,真心不易,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才可以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入贴容易,出帖难”,如果我们选择好了字帖以后,认认真真的去临帖学习的话,很容易就能上手了,但是脱帖创作是很困难的!要想达到自成一体的话,那就需要很长时间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临帖学习书法是很有效的途径,比自己闭门造车好的多。我目前也是在临帖学习书法,我学的是硬笔书法,每天都在坚持临摹古贴。

我临帖时间大概有四个月了,感觉记得差不多了,可是每当我自己创作的时候,就是好像回到了没临帖之前的状态了,因为有很多法则,根本记不住,记起来的只是个别字,然后作品出来以后,还是有很多以前的习惯用笔。

所以说,学习书法真的不容易,要想达到脱帖能创造出很优秀的作品的话,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最好以精临为主。

精临就是单字临摹,不要长篇通篇临摹,因为只有精临才能更好的体会字帖的内涵。精临时,最好是看好每一个字的结构特征,观察好每个笔画的来龙去脉,绝对不能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临习,如果临帖不到位,要想脱帖创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要学习百家,才能融会贯通!

如果字帖只临摹一家,是很难出帖的,也很难有自己的特色。假如学习赵孟頫一家,赵体字只有赵体的特点,没有其他书家特色,所以,只会临帖,不会脱帖创作,到最后也难自成一体的。

当我们能取百家之长的时候,把那些大家的优点都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那就会融会贯通了,也就能自成一体了!

③坚持到最后才能胜利!

学习书法,贵在坚持!要想吃透百家,绝非易事。有些人学习一家就要两三年,那么百家需要几年?所以说,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很难把书法学好的,只有不断的努力,坚持,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强哥浅谈。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其他网友回答:

<2>“如何临写。才能达到“去帖而犹在,出帖即成派”的境界,”这个问题其实说的是临帖的问题,也就是临帖从形似到神似再到不似的过程,“去帖而犹在”就是形似和神似,而“出帖即成派”就是不似的境界。

那么怎样临写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们得分步骤进行,对于“去帖而犹在”的这个要求,临写时需要做到形似和神似,落脚点还是笔画和结构,对于“出帖即成派”,则要博采众长,达到不似的境界,而后自成一家。

第一,“去帖而犹在”:临写时要求形似与神似,具体体现在对于笔画和结构的临写

书法需要临帖,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要达到“去帖而犹在”的境界实非易事,不过按照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达到的。

所谓正确的方式就是认真临帖,具体表现在认真临写笔画和结构,先达到形似进而追求神似。

我们先来看怎样临写笔画:




〈颜真卿楷书〉

我们以笔画特点十分突出的颜体楷书为例,在临写笔画阶段,首先要观察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起行收的方法和形态。

我们看颜真卿楷书的笔画特点是逆锋入纸比较多,收笔处多出一个方头,横向笔画减轻而纵向笔画较粗重,这是颜体楷书笔画很明显的特点。

我们看上面这个“手”字,在临写“手”字笔画的时候,首先我们看第一个撇和第二个横都是比较短的,第三个横画比较长,而且这几个笔画都是特别轻细的,而竖钩则显得粗重,与横画形成了鲜明的粗细对比。

因此,我们在临写的时候,就要照顾到这些特点,而不是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如想当然地临写。那样只会事倍功半,把握不住笔画的长短与粗细,又怎能达到形似进而要求神似呢?



〈清代书法家姚孟起临写《九成宫醴泉铭》〉

我们看清代书法家姚孟起临写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在笔画方面堪称已经达到了神似的境界,而姚孟起也必然经历了对笔画的起行收的分析过程,也是从形似达到神似的。因此,姚孟起临写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是临写得最好的版本。

所以,只有认真分析笔画的起行收运笔过程,我们才能把笔画临写地准确,在形似的基础上,增加熟练度,增强对于笔画用笔的理解,就可以达到神似的境界了。

以上我们所说的是要想达到“去帖而犹在”,在笔画上就要率先达到形似和神似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结构方面怎样临写的问题:

赵孟頫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他同时强调了笔画和结构的重要性,古人在临帖时要求达到“重影”和“合掌”的境地,也就是要求书写过的字能和字帖上的字影子重合,还要要求临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能像人的左右手掌那样重合起来,这自然是高难度的要求,但是要求越高效果也就越明显。

〈柳公权楷书〉

在结构方面,我们以柳公权的楷书为例,柳公权的楷书不仅在笔画上显得骨力刚健,而且在结体方面也堪称典范。

在临写柳公权楷书的结构时,要特别注重他的楷书结构是中部紧凑、外部舒展,从内到外具有一股无形的张力,而且在笔画的接笔交接处笔画从很细延生开去,逐渐变粗,显得潇洒自如、大开大合!

在临写柳公权楷书结构时把握了以上所说的结构特点基本上就能做到形似了,而要想达到神似的境界,还必须深入临写柳公权的字帖和理解柳公权楷书的结体原则。

在以上所说的临写笔画和结构的同时,还要做到背临,就是根据自己临帖的感悟再来不看帖地临习,如果临得不好,再反复临写,如此重复,便能牢牢掌握住字的形态和神态,这个临写的转化过程,就是从形似到神似的一个过程,只有这样做,我能才能把字帖上的笔画规则和结构法则学到手,这就是“去帖而犹在”这一境界的具体表现。

古人在书法临帖上常说:

“不求与古人合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似不能不似。”

其实学习书法,特别是临帖,就是在“合与不合,似与不似”之间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如果说要达到“去帖而犹在”境界需要在笔画和结构上做到形似与神似这两点,那么要达到“出帖即成派”的境界则需要做到“不似”,需精通一家、博采众长,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出帖即成派”:要精通一家,博采众长,达到不似,进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出帖即成派”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出帖”,与之对应的是“入帖”,出帖先要入帖,出帖其实就达到了与字帖不似的境界了,然而这出帖需要我们前面所说的要在笔画和结构上做到形似与神似,这是不似的基础。

纵观历代书家,可以说每个人的书法都是自己独特的名片,都达到了“出帖即成派”的境界,然而在这之前需要精通一家,博采众长,才可以达到不似境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目。

我们看颜真卿的书法,绝对是到了“出帖即成派”的境界的,他早年学习的是张芝、徐浩的书法,后又学“二王”书法,他精的是“二王”一家,博采的是张芝、徐浩以及初唐的书法家。

〈颜真卿书法博采众长,吸取养分,最终成为开一代书风的颜体书法〉

在临习他们的书法的同时,先从形似达到神似,进而跳出他们的藩篱,达到了不似的境界,也就随即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和书风面貌。

说到达到“出帖即成派”的境界,我举一个切实的例子,那就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卢中南老师的书法。

了解的人都知道,卢中南老师一辈子专注于欧阳询的楷书,但是近年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卢中南老师的书法里,欧体的成分少了,魏晋楷书的笔意多了,你说他是欧体还是魏晋楷书风格呢?恐怕都不是,这就是因为卢中南老师在专注于欧阳询的同时,博采众长,用其他书体中最有营养的部分来丰富自己的书法,可以说卢中南老师的书法真正是“出帖即成派”,专注于欧阳询楷书,但是与欧阳询的楷书有着似与不似的微妙关系。

〈卢中南老师书法精于欧体,而博采众长,在似与不似之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与此类似的还有启功先生的书法,启功先生的书法在当代独树一帜,风格可谓独特,其实启功先生的书法是以柳公权和赵孟頫书法为主,兼学二王、欧阳询乃至于宋徽宗的“瘦金体”,因此他的书法与谁都不似,但却自成风格,雅俗共赏,一个成熟书法家的学书成就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启功先生书法自成一派,雅俗共赏〉

所以,在“出帖即成派”的这个要求下,就要能专注一家,然后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书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达到“去帖而犹在,出帖即成派”的境界,在临写方面的要求是,首先要将笔画和结构做到形似进而神似,其次是要专注于一家,然后博采众长,这样才能跳出字帖,达到不似的境地,进而形成自己的书风,至此,也就达到了“去帖而犹在,出帖即成派”的境界了。

总的来说,要达到这个境界还是离不开临写,只不过在不同阶段临写的要求和目标有所不同罢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去帖而犹在,出帖既成派”这是书法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追求,“去帖而犹在”这是书法学习初期的时候我们要追求的一种目标,而“出帖既成派”则是在临帖有了很深的功底之后,推陈出新要写出自己的风格。

所以,这是两个阶段,千万别把顺序搞混了,因为头条上见过很多这样练字的朋友。刚开始学书法没几年,就开始要想着“成派”了,结果搞得一手的江湖体,还自以为是。

一,去帖而犹在,这个其实就是说临帖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入帖”

书法学习要临帖,临帖也有几个阶段,特别是初期的临帖,首先是对临,每次临几个字,每写一个就跟字帖上的字对比一番,直到写得逼似了,然后再写下一个,这也是属于精临。对临之后,可能就要开始通临。就是一次写一页或者几页,这样写过几遍之后,对法帖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了。然后再试着背临,就是不看字帖也能写得八九不离十了。

背临的过程中,还要尝试着自己去创作,也就是写一些作品,古代诗词歌赋一类的。这个时候就考验你对法帖学得到底如何了。如果说,你自己创作的时候,写出来的字也很像法帖上的字了,这就说明你已经入帖了。

二,出帖既成派,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

我始终认为,书法要写出自己的风格,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是多方面最后互溶的一种结果,不要为了所谓的创新而创新。当代的“现代派书法”就是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出来的另类书法。

学习书法临帖的时候,一般我们先开始学习楷书,而且是以某一家为基础,例如柳楷或者欧楷等。等你能入帖了,基本掌握了这种书风之后,我们还需要扩大我们的临帖范围,不能只仅仅局限在某一个书法家的某一个字帖里。


我们看看柳公权,柳公权的两大著名法帖《玄秘塔》和《神策军碑》,两个碑帖风格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欧阳询的《化度寺碑》《皇甫诞碑》《九成宫碑》风格上也是有着区别的。最明显的是颜真卿,早期的《多宝塔》和晚年的《勤礼碑》等,风格变化差异很大。

而且,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是楷书,以后还可能学习行书、草书、魏碑、隶书等书体。随着你所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么你笔下所包含的内容就会比较多。

启功临《玄秘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好比你最初学的柳楷,那么你现在学习赵孟頫的书法,柳公权的一些书法元素一定会被你带到赵孟頫的临写当中,这就是一个融汇的过程。如果你学过的碑帖越多,那么最后你所包含的内容就会越多。

启功先生曾经对书法临帖这样说过,他老人家说,临帖你不可能临得完全一样的,七分像就很好了,剩下的三分就是你自己的东西,因此书法是不创也新。

三,书法风格的形成是累积的过程,功夫在字外

书法风格的创新,要想成派,这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

好比我们买了一个房屋,首先要装修一下,装修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装修好之后,家居的布置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先是买了基本的家具住进去,在住的过程中发现缺什么再去补什么。

书法学习也是这个过程,初期临帖的时候要逼似,这里追求的是形似,而等有了一定的功力之后,再临帖就是由形似到神似,临帖就是意临了。

启功临怀素《苦笋帖》

因为,其实你临过很多帖了,技法上其实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找寻自己风格的过程,这个阶段临帖以意临为主。临的是古帖,不追去外形的相似,而是通过临古去体会古人书写时候的那种心境,那种状态,追求的是古人的神韵。

因为书法最后讲究的就是“神韵”,古人云: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那么书法的神韵,除了向古人学习书法的内容之外,还需要“书外的功夫”。而且书法写到最后,其实拼的就是这种文化素养。你看看古代的那些成派的大家,哪一个不是诗书画等,多才多艺之人。

启功手稿

因此,在书法学习的初期,就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学点书法之外的东西,例如古代的诗词、文学等等,对绘画没事的时候也要多看看,还有没事的时候多听听好的音乐,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这对未来你书法想“成派”是有很大帮助的。

以上就是翰墨今香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说说这么多字很容易,做起来要几十年如一日,确实需要功夫的。

我是一个专注传播传统书法文化的人,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哦。

其他网友回答:

师法古人,临帖通透,精悟其他,周而复始!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要想“去帖而犹在,出帖既成派”非下苦功遍临名帖,并能博采众长,再融汇贯通才有可能做到。

“去帖而犹在,出帖既成派”是学书者超高的水平阶段,此境界绝非每个学书者都能达到。

“去帖而犹在”这个已经是临帖的极高境界。我们常讲临帖有三个阶段:

  • 一是对临,这个是初级阶段,就是照着写,尽力写像了。
  • 二是背临,这个是中级阶段,就是不看帖,也能写像了。
  • 三是意临,这个就厉害了,就是已经把所学帖的风格特点吃透了,在脑子里刻了板,能很好的将其笔法、结构和章法的精髓和神采气韵表现出来,并不太注重形式,这个也是临帖的高级阶段。

“去帖而犹在”大概就是指这个阶段,不看帖但写出来的全是帖意。帖不在手边,帖却在心灵里,帖与人已经融合。

  • 赵孟頫临《兰亭序》

要做到“去帖而犹在”,非常不易,非下苦功不可。学书者不在帖上苦研数载,不浸润感觉其神采气韵,是难以做到的。

书者达到这个水平后,写作品时下笔如有神助,笔笔不离帖意,字字都有帖的神采。

  • 赵孟頫临《兰亭序》

想当年,周慧珺先生在精研米芾多年后,就与米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她那时创作的很多作品真是笔笔都有老米的笔法字势,字字都显米南宫的气质神采,令广大书法爱好者赞叹不已。

  • 周慧珺早期米体行书

可以说,对一个书者来说,能做到“去帖而犹在”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后半句话,“出帖既成派”则更是难上加难了。要想在书法上开宗立“派”可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做到的人也并不多。

这里的“派”我的理解就是开创自已的新风格之意。

从临习模仿别人到自已在所学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这个是漫长的过程,而且你只吃透一家还不行,还要遍临经典,取众家之长为已所用,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新风格。

这个立“派”比“犹在“要难上何止数倍,“去帖而犹在”是有前人的典范在哪里,你是有样学样,不论你学到何种程度,终是人家创造出的“派”。

而“出帖既成派”则要自已创造新风格,这个是完全要靠自已去摸索实践,所以更不容易。

需要你从已经掌握的传统经典中走出来,走出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舒适区,要去学习新的东西,接触不同的风格,去不断摸索。

这个过程往往要经历阵痛与质疑,因为任何新事物和新风格的出现都不会一帆风顺,想当年,周慧珺先生从米体行书中走出来,去寻求自已的书法风格,就经历了碑帖结合的实践摸索和人们的种种非议。

  • 周慧珺碑帖融合书法作品

对很多学书者来说,“去帖而犹在”就已经可望不可及,是终其一生所学也未必能达到的境界,还要立“派”去开拓新风格则完全是奢望了。

当然,书法艺术总要寻求变化发展,总要不断有新风格的出现来丰富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

书法家们也应该有“去帖而犹在,出帖既成派”这样的追求,这样才有可能名传千古,成为书法大家。

回答完毕,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注重笔法,练成腰、肩、肘、腕、指、笔随心所欲。

标签: 临写 既成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