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摹手追”是个成语,用心揣摩,追随仿效的意思。
对于书法学习,心摹手追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方法。面对法帖,我们要吸收的营养,无非是笔法、结字、章法之类的书写规律和法则,这些书写规律和法则,有的直接可以读出,有些需要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直接可读出者,我们只要手追即可,即临摹仿效,最直观的譬如结字;但有些内涵是无法直接读出的,譬如有多少种点就有多少种点的衄法;对具体某个点来说,如何入笔、如何衄、如何出笔等等,法帖上是无法显示出来的,只有自己用心揣摩,分析各种用笔的效果,边实践边总结,最终找到各种衄点的正确笔法,此所谓“心摹”。
对书法艺术来说,需要表达的形而上的内涵很多,譬如张力、节奏、气韵等等,书法学习法帖的过程中,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总结、领会和表达,就完成了一个心摹手追的闭环过程。
也正是通过心摹手追这样一个书法学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总结,最终冲过道道难关,逐渐进入书法的更高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什么是“心摹手追”? 其实就是“读帖”。这是每一位书者应具备并坚持的良好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将受用终身, 同时它也不同程度的决定了书者艺术成就的深度和长度。即使这么重要,但却在现行书法教育中往往被忽视。 用“心摹手追”的方法去“读帖”能得到事半功倍效果。“心摹手追”,顾名思义:“心摹”,心画也。“书者,心画也。”(汉 扬雄 《法言·问神》语),直白的解释就是“用心描摹”。而不是用笔直接临摹。“手追”,即手要紧跟其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由此看来,此四字完全概括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和目的。 读帖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闲适的学习状态。随时拿上一本法帖,不必要随时笔墨伺候。我们只须静静的左手执卷,右手食指伸出,依帖随心,从心所欲的比划就够了。切不可轻描淡写的看帖而不走心。学习,不是装样子给谁看的,不是做些无用功来打发时间或愚弄本我的。 而最自欺的方式就是从不读帖,抓起笔就开始临。末了,还总不忘写上“日课”字样的款识,以为自己今日的功课已完成,满足感充实感爆表。孰不知这除了浪费纸墨,还贻误时日。 当然,也不能说纸笔临摹没必要。而是说“心摹手追”这一环节不可或缺。笔者认为,用纸笔临摹的动机应是“心摹手追”的前·戏做得够足,因心潮澎湃而技痒,而不得不落墨的情况下的行为。如果达不到这种感觉就不要动墨。 动笔墨是大事,要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从意念转化到形象只是取悦的行为。或悦己或悦人,都不是最端正的学习态度。 另外,根据人的生理特性来讲,注意力一旦凝聚在一点一画的得失上,就很难顾及到原帖本真的细微之处,再受情绪波动影响,更无法深入洞察碑帖。正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人总是重视当下的果,而迷失其何来。要深入其因,有须暂时屏蔽其它干扰。看似一件事却需要分开来做。比如,笔者当年做影视后期时,为剪好素材,必须要关掉声音。我们可以尝试看一部无声电影,纯粹的画面感,真正的视觉体验。 心摹手追还可以多种形式,比如铺上纸,手握不蘸墨的毛笔。也可以蘸墨,但眼睛完全不要看纸上的笔墨,这叫“盲写”。总之,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是临摹,眼睛主要盯在碑帖上。这又警示我们在通常的临摹状态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如果暂时养不成“心摹手追”的习惯,那就先做到:看碑帖九眼,看笔下一眼。
此句源于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3卷:“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其意为: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其他网友回答:心摹手追——用心揣摩,追随仿效。典故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3卷:“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用在书法上,我觉得就是认真读贴,无论是字的笔法、结构、章法都要认真揣摩,了然于胸,理解和领悟其中的真谛(心摹),然后才能动笔书写(手追)。只有这样反复的心摹手追,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够真正得到古帖之精髓。所以说心摹手追,在书法学习中至关重要。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所以,学习书法就是在直接与中国文化对话。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心摹手追”就书法而言,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这也是古今书家们毕生都在做的事情。因此,这句话说到了书法的要害,抓住了关键!至于说对书法学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以让书法学习目标明确。我们练习书法,自己首先要明白这个“法”,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2、可以增强对运笔的熟练程度。天天练习,持之以恒,自然熟能生巧。
3、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因为方法正确,再加上坚持,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受益终身。
4、提升个人的书法审美水平。见得多了也就会学到书法之精华,写出作品自然不同凡响,这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做事之前,心里还要想好要规划,需要怎么做,怎样做才好 。书法也是一样,临摹也好创作也好,没动笔之前就想好,怎么写怎么用笔法,默写自的形态,结构,心摹其实也是要胸有成竹
其他网友回答:郑板桥的“胸中之竹”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书画故事了。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或可想见:郑板桥于秋高气爽的某日,清晨起来看竹,白茫茫的烟雾、太阳的影子、露水的白气,都在树枝与密叶间漂浮流动。此情此景,激发了胸中的情致,早已按捺不住,“心摹”一幅《竹叶图》。于是,迫不及待,铺陈画纸,取砚磨墨,尽情挥毫,一气呵成!
郑板桥《竹石图》
简单说来,所谓将“心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摹手追”。而在书法的意义世界里:“心摹”就是用心揣摩碑帖,是用心在临摹;而“手追”:即当对碑帖揣摩到一定程度,定然心中勃起书写之意,跃跃欲试地想要拿起笔追随仿效,这是用手在临摹、追寻心中的“意想”。
“心摹”和“手追”是书法学习过程中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它同时也包含两个阶段,即“入帖”和“出帖”。
点击上图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王铎在他的书论中讲:“书法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
所谓“入帖”,就是仔细揣摩和用心体悟所临碑帖的用笔、结体、章法、墨法、风格等等。去深入传统之中,深入到所临摹的对象之中。
而“出帖”,就是深入钻研、精熟把握碑帖的精髓之后,不为规矩和法度所囿,跳出窠臼,与临摹对象“合”了之后再“脱离”。脱离的最彻底的状态就是王铎所说的“脱尽本家笔,自出机杼,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当然了,从“入帖”到“出帖”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扎根其中,深深领悟。
王铎《枯兰复花图卷》1649年 全卷 32.6X1035.5cm 苏州博物馆藏
而“入帖”和“出帖”的关键所在,其实就是在“心摹”的调适作用下,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出入。这既是“心摹”的主观能动,又是自然且水到渠成的。
有关于此,清代姚孟起有一段书论极为贴切:“学汉、魏、晋、唐诸碑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学书法之初,要一丝不苟的严格按照碑帖的客观形态,需要用心去体悟,这个过程不可有“我”;等到技法纯熟以后,要把握自己心灵的内在主张,以自身的眼界和修养来统领技法基础经验和书法学识,而后形成自身独特的书法面貌和艺术风格。
书法史上个人风格特征强烈的书家,从他们早期的书法作品中尚可窥探出取法和师从,这是因为他们“入帖”了;而待博采众长、诸家面目后,融合了自身的个性和性格特征,则“不知以何为祖”了,到了这个层面,就是“出帖”了。
“心摹”到了,“手追”才能入帖;“手追”不断,“心摹”便不会遏制,思接不断。
米芾早期行书《萧闲堂记书册》
米芾晚年行书《吴江舟中诗卷》(局部)左右滑动看
“心摹”在书法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意义,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具体来讲,有两种方法,一是“读帖”,二是“空仿”。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讲“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毫无疑问,只有“察”之“精”,才能“拟”之“似”,这就是“心摹”、“读帖”的意义。
沈尹默先生在他的著作《书法论丛》中曾谈到:他的身边总是携带着米老七帖的照片,并时时把玩,而把玩的重点就在于“观其下笔”处。这些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心摹”。其实碑帖是可“读”的,不仅仅是“下笔处”,还有字的整体大小比例、各部分关系的疏密、章法布局的位置、笔墨的神采精神、落款的内容,等等……“读”的愈丰富深刻、“察”的愈精细深入,“拟之”就愈“贵似”,“手追”所实现的临帖与创作才会落实的愈发扎实。
沈尹默行书《澹静庐诗剩》(局部)
“空仿”属于一种特殊的临写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发挥“心”的主观性和能动作用。
在没有毛笔、纸张、墨汁的情况下,对着碑帖,或没有碑帖,不限制地方,以手指或其他东西代替毛笔的功能,抑或是空中书写。
书法史上有不少书家都有这样的精神和习惯:
比如钟繇,书法史上传他三十余年间,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地点场合,逮着时间和机会就不停地去练习。和朋友聊天,边聊边蹲在地上写。更有甚者,晚上睡觉的时候,用被子当纸,日积月累,以至于把被子划出了好几个窟窿。
这算是背临吧?图片源自网络
再例如,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肚”。通俗点讲,就是虞世南晚上睡觉,以手指代笔,以肚皮代纸,练习书法。这些故事固然有夸张放大的因素和成分,但的确不失为“心摹”的绝好方式。
此外,温馨提醒诸位书友注意的是:“空仿”不需要过分注重书写字形的准确性,而应当将重心和关注度放在节奏的把握、节律的控制、神采的领悟上。
“空仿”之于书法学习的意义,并不比实际临摹粗浅,相反,在关乎书法“神理”、“神采”的层面,潜移默化之中“以气相合”、“以气相感”,既练了手,又练了心,还练了心手相合、相印、相协调的能力。
元朝的郝经说:“书法即心法也”。明代项穆也说:“故心之所发,蕴之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行书 上海博物馆藏
书为心画,书由心化,“心”所具有的无限量的自由品质,是书法艺术创造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而“心摹”、“读帖”所获得的审美高度和判断力愈高,对于书法的辨别力就会越强,也就会不断地发现自己在“手追”、实际临摹当中的问题,再去不断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书法的学习自然就会逐步的深入,不断的提高。
- END -
其他网友回答:心摹手揣,意思是用心读懂碑贴,手要按大脑的指挥来行笔,也就是书画都强调的意在笔先,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练下去,达到形神合一的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心摹手追,实际上与书法的意在笔先,本质上没有区别。心摹手追在书法上,对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和书家,都可以在临碑帖,以及书法创作上起到极积作用。书法临帖,有临摹,进一步有背临。换一种说法就是入帖和出帖。所谓的心摹手追,就是背临和出帖。背临和出帖会带有自已的风格,即像又不像,似又不似。
威海链 » 什么是“心摹手追”。对书法学习有什么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