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亮为何不投靠强大的曹操,而选择弱小的刘备?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道不同,不相为谋。曹操再有权有势,诸葛亮都不会俯首称臣。

志同而道合。刘备再势单力薄,诸葛亮都会义不容辞,追随到底。

诸葛亮世代为汉臣,为匡扶汉室刚正不阿,自小抱着效仿管仲乐毅"尊天子以攘四夷"的志向,决不会屈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之辈,不共戴天。

而刘皇叔的志向恰好符合诸葛亮心意,双方才能一拍二合,相见恨晚。刘皇叔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诸葛亮奉献"隆中计"。两人联手演绎了创建蜀汉的大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匡扶汉室的精神红绳让刘备和诸葛亮牵在了一起,从此君臣同心,共渡难关,走向未来。

刘备得诸葛亮,就如鱼得水。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汉中争夺战打败了曹操,逼迫了曹操原地踏步不再扩张,保证刘备稳妥佔据益州,奠定了蜀汉基业。

刘备有了诸葛亮,才能安心托孤。而诸葛亮感念刘备知遇之恩,辅弼两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明君贤相相得益彰,传为春秋一段佳话!





其他网友回答:

是因为曹操挟持汉献帝,把他当作傀儡。因此曹操也成诸葛亮心中汉贼。诸葛亮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形成了自己的忠义思想。所以诸葛亮不可能投靠曹操。

因为刘备帝室之胄,符合诸葛亮忠义思想,所以诸葛亮选择投靠刘备。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原因无非就是下面几点:

1.理想方面:从大义上来说,诸葛亮的理想肯定是平定天下、匡扶汉室。这个理想与刘备的理想是高度一致的,与曹操的对外宣称的也是一致(曹操虽然挟制了天子但至死都自称汉臣,并未篡位)。但从个人私心来说,诸葛亮的理想与曹操的所为有严重的冲突。诸葛亮不但要做功臣更要做忠臣。跟着曹老板一起干,自己的一世英名就毁了。即便帮助曹操统一了天下,名声也臭了,即便不是反臣,也会被后世认定为曹氏谋取汉家天下的帮凶。这是诸葛亮绝对不能接受的。

2现实方面:诸葛亮出道时,曹老板的公司都已经上市了,麾下谋臣如云,战将如雨,可谓人才济济。以诸葛亮的资历加入曹操集团,不一定能谋得高位,曹老板也得考虑手下功臣的感受,再加上曹老板自身也是才华横溢,颇有谋略之人。诸葛亮获得重用的几率不大。而刘备这里就不一样了,刘备手下兵少将寡,谋臣更没有拿得出手的。诸葛亮加入刘老板的团队,那肯定就是CEO了。再加上刘备的身份——汉室宗亲,即便得了天下,那也是名正言顺,不算反叛。而诸葛亮就是真正的匡扶汉室的大功臣,也是大忠臣。还有就是,刘备集团当时虽然弱小,但人家名声好,深得天下民心。又礼贤下士,不像曹操多疑。换作是你也会选择刘备这个潜力股吧?

其他网友回答:

有句话说,郭贺不死,卧龙不出。后来郭贺虽死,但曹操还是谋士如云,诸葛亮投靠曹操还不知能不能重用。而投靠刘备这个潜力股尽可能发挥自己更大才华,事实证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诸葛亮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他网友回答:

简答: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天才,他会识人看面。他选择刘备是因为厚德义重,惜才爱将!而曹操则是,多疑寡人,心狠手辣!不讲情义!就这么简单!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主要是个人作用的发挥,因为当时曹操强大,但也是人才济济,诸葛亮到那去不一定会受到重用,而刘备武将莫过于关张赵,文官更是缺乏,投靠刘备才能得到重用。

其他网友回答:

人各有志,无法一概而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很多事无法一概而论!

其实人都有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向往而追求,成功得失全在一念之中!

而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实力强大的曹操集团,反而甘愿为东躲西藏,实力渺小的刘备?其实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曹操帳下干将如云,谋士无数,比较出名的就有郭嘉、荀彧,司马懿等十多名很优秀的谋士,如果诸葛亮的加入,可能对曹操而言,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甚至画蛇添足图个摆设而已!

这就不符合诸葛亮展示才华的心理,诸葛亮需要的是能得到明主的绝对信任,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就己经青史留名,家喻户晓,如果六出祁山能够侥幸攻破曹魏,那么灭吴而统一三国,自然是迟早的事!

其实诸葛亮如果加入曹操集团,也不一定会受到重用,即使在一段时间内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也难逃被压制排斥铲除的后果,曹家如何对待司马懿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而刘备则不同,他是处于人生低谷,可以说一无所有,但刘备的经历却换来良好的声名和诚信的人品,而且他阅人无数,懂得忠奸智商,也就是知人善用!

另外,刘备是需要有一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来筹划天下,而诸葛亮是希望有一位相任自己的明君,能让自己以前饱学的谋略施展于实际战争中,而且能一举成名,来圆自己的梦想!

所以刘备与诸葛亮的联合,可以说都是如鱼得水,都是能实现各自的人生目标,而且在诸葛亮的意识形态上讲,扶强无法展现人生价值,那只是锦上添花,赢之不武,只有扶弱方能显示看家本领,也是雪中送炭的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

是因为曹操在当时那个封建思想统治的历史年代,用挾天子以令诸候,来为他争夺天下而釆取的无耻的手法而受到天下人的一致反对。

而刘备自称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后人,又加之诚心诚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争夺天下,恢复汉室。

如此这般难得君臣一拍即和的十分溶恰,自然孔明必然倒向刘备恢复汉室的目地上来对待刘备的对他的重用。

而绝不会和具有奸贼之称的曹操在一起共事,为他出谋献策。

两种认识观念,思想不同,对曹操有厌恶的感觉,所以说,诸葛亮是一个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之人,即然已对刘皇叔表了忠心,就绝不会为曹操去服务。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上分析过,本人同意他的观点。

1.乱世出仕就要投靠一个好老板,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诸多诸侯中刘表、刘璋、袁绍、袁术、孙权、曹操这几个实力还凑合。但是这些老板或者公司对诸葛亮来说都有缺陷。刘璋胸无大志,刘表也一样,而且不会用人。当时刘表占有的荆州聚集着众多一流甚至顶尖人才,刘表一个也没能用。袁绍袁术三顾茅庐之时已经被灭,不谈他。实力最强的曹操麾下人才云集,诸葛亮没位置。孙权麾下周瑜、张昭与孙权的关系非同一般,诸葛亮的位置肯定低于此二人,甚至低于鲁肃。而刘皇叔此时正落魄,麾下谋臣寥寥。

2.诸葛亮肯定看出刘皇叔还是很有前途的,否则也不会出山投靠他。对于那些顶尖人才来说,识人也是必备的本事。荀彧就是看出袁绍不行,才转投曹操。贾诩更是把人性看得透彻。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选择是无比正确,名垂千古。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我来回答。

诸葛亮是古代忠臣的代表人物, 他遇到刘备之后, 就一直侍奉刘备父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明明有能力取代刘禅做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但是他没有做。这是他忠君思想的一脉相承。

至于他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选择刘备, 这可能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

表面上看来,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好像是一名奸臣, 而且在诸葛亮看来, 曹操有能力也有可能杀死汉献帝自己取代他做皇帝。而作为汉人的诸葛亮肯定要加盟一个拥立汉朝的主公, 这样, 拥立刘备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刘备据传是汉室皇叔, 按家谱排下来是汉献帝的叔叔, 自然是要拥立汉献帝了, 但是, 历史的发展却不是这样。

曹操在世时, 汉献帝虽然是傀儡皇帝, 但是曹操毕竟没有赶下台, 他明面上还是尊称汉献帝为陛下。你要说曹操从心底里不尊敬汉献帝, 那各路诸侯又有谁尊敬汉献帝? 刘备? 孙权?曹操有生以来都没有想过要取汉献帝而代之, 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不容易的忠臣。而且, 曹操用自己培植的力量, 为汉献帝扫平四方不听话的贼寇, 让全国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 没有让外族蛮夷乘虚而入, 对于当时的汉族人民来说, 应该是一个大大的功臣。

曹操

反观刘备, 在得知汉献帝禅位与曹丕之后, 就迫不及待的自己称帝了, 我们且不说汉献帝禅位是否是出于自愿, 但是我们知道, 如果汉献帝不禅位, 等待他的肯定不是什么好结果。 方方面面权衡下来, 还是禅位的好。 曹丕无论从才智, 能力, 人心所向上来看, 应该都比汉献帝强很多, 天下唯有能力者当之, 这一点上来看, 曹丕没有什么不对的。 参考古代的圣人尧舜, 不是也把皇位禅让给后面的能力者了吗?

而刘备, 明明知道汉献帝还活在人世, 明明知道汉献帝已经禅位给曹丕, 却违背汉献帝的旨意, 自己在西南一隅做土皇帝, 违背了当初拥立汉献帝的誓言,应该遭受天打雷劈之应。就算他知道汉献帝是被逼禅让, 你好歹也应该号召天下, 一起讨伐曹丕, 重新拥立汉献帝, 恢复汉室, 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而不是自己匆匆忙忙地去做了一个皇帝, 国号为汉, 好像就继承了正统一样, 那纯粹是骗人耳目了。

刘备

这样说来, 相比较而言, 诸葛亮肯定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但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买单, 加上他自己的愚忠思想, 也就只能硬着头皮, 一条道走到黑了。

诸葛亮这个人物可悲的结局完全是自己的选择错误, 如果他选择曹操, 以他的能力, 应该能辅佐好曹操和曹丕不篡汉自立, 至于他死后, 曹氏会不会篡位, 那应该不是他所要考虑的了。

诸葛亮

诸葛亮选择刘备,就是一次轻率的选择, 就跟现在的小姑娘一样, 万一

选错了结婚对象, 只能是一辈子的后悔。诸葛亮也应该是后悔了一辈子。

标签: 刘备 投靠 诸葛亮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