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听取蛙声一片”不是“听到蛙声一片”,一字之差,有什么妙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为什么是“听取蛙声一片”,而不是“听到蛙声一片”,一字之差,他的妙处就在于化被动为主动。

取,乃是自己动手去拿。到就是别人送到自己手上。

辛弃疾在这里之所以“取”而不用道,正是为了体现出自己主动参与的精神。事实上也唯有主动去听,才更能彰显自己主动参与自然活动,更能体会听蛙的乐趣。相反,如果是蛙声主动送到耳边,那谁又知道辛弃疾当时有没有听蛙的心情和趣味?

事实上,我们在诗词创作中,也需要活用一些词语,来展现自己的情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这个“闹”字,未必会成为千古名句。这些属于诗词创作的技法范畴。如果不懂这类技巧,往往就是平铺直叙,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自然也会让读者失去读下去的兴趣。

作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当然深谙这一技巧,所以他的词用词都有其独到之处。具体到这里之所以用“取”而不用“到”,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同时,用“取”字,还更能体现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基于此,还有什么理由去用“到”呢?

图源免费图库

其他网友回答:

取是取舍,是一种权利,自己说了算的权利,蛙声美妙无比,记得童年时在乡下,当太阳落山天黑下来以后,一片片蛙声此起彼伏,一直叫唤到下半夜,那时听蛙声就是一种特别好的享受。


这时不但有蛙声响起,村里的狗吠声也响起来了,但为什么单取蛙声入耳,只字不提狗吠声声呢?因为狗吠声了无诗意,或者说和蛙声一比狗吠声立刻黯然失色,所以诗人提取蛙声,是主动的吸纳。


至于说为什么不说听到蛙声一片,这个就有点被动,有点强行入耳,不是我的邀请,来了就是不速之客,而不速之客一般并不受主人的欢迎。听取和听到,一个是主动取舍挑肥拣瘦,一个是强行入耳肆意妄为,表现的是两种意思。


诗人于字句的挑选运用上尤其是谨慎,从贾岛的僧推僧敲,一直到王安石的又到又绿,总是力求精准力求完美,诗人创作一首诗就应该是持这种工匠精神,犹如金匠严谨精细地打造一条纯金项链。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这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句词的后半句,整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个人浅见认为,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漫村遍野的稻花香扑入鼻中,沁人心脾。作者由稻花香联想到丰收年景,乡野的泥土的清香和田野里一片的蛙声,无不引起作者愉悦的心情。作者由稻花香再到驻足去聆听那连片田野里的蛙声,所以用“听取蛙声一片”去写。如果写成听到蛙声一片,就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无意间听到蛙声一片,而不是由稻花香联想到丰收年景,再去驻足主动听取蛙声一片,这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年景而欢唱着。

可见用“取”能正确表达作者夜行黄沙道中主动驻足听蛙声一片之意,而用“到”则不能表达此意。



浅见理解,谢网友和读者。图片来自全网,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

“听取蛙声一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中的一句。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写丰收的田园风光,字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用“取”不用“到”之别,确有妙处。词人不仅仅是夜行路过,听到蝉鸣蛙声。而是,刻意主动选取乡村、田园丰收景象、稻花飘香的稻田,用格外舒畅的心情和善于捕捉美好事物景象的眼睛,使用大量生动具体的物象,一幅恬静的美好生活画卷跃然眼前。其“取”与“到”之别,愚见有三:

1.主动与被动;

2.选择与接纳;

3.刻意与无奈。

其他网友回答:

这应该是辛弃疾的词句中的话,这"听取蛙声"与"听到蛙声",虽只有一字之差,的确有珠妙之处。妙处就在于变被动为主动,变选择为接纳,"取",乃是自己动手选择去拿,"到",是别人送给让你接纳。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主动参与,刻意体会听蛙声的乐趣,以及精与选词添取意境的写作精神。正是这种追求,成就了辛弃疾诗人的很多千古名句,使后人为之感叹与激励,鼓舞后人向他学习,他也成为后人的楷模。

其他网友回答: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个“取”字,使这首诗立马悦动起来。

听到,是说不管辛弃疾走到哪里,也不管他此时此刻心情如何,耳朵里灌满了“呱呱呱”的青蛙鼓噪声:“咳,烦不胜烦,噪声也。”

而“听取”就不然了,那是辛弃疾和好友谈诗喝酒赏月后,心情无比愉悦。又兴许是他写了一首好词,被谱上动听美妙绝伦的曲子,而且被某大美人歌手唱出来,心情超好。特意出门行走于地头田埂,寻找美妙的蛙声,一个“取”就是刻意“寻”的意思。


还有同样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没用“染”,也没有用“吹”,更没有用“拂”等字。一是都比较常用较俗,二是“绿”字一出,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种颜色,更是勃勃生机景象。作者恰到好处地把“绿”字,既当了形容词,又当了动词来用。

总之,“取”与“绿”,两个普通的文字,都被诗人们赋予“仙气”,有了迷人的灵性。


其他网友回答:

∵河塘藉莲听蛙声,这两个字都不可用。

其他网友回答:

诗词的妙处就在于此,诗是什么?是语言的高度凝结,是充满艺术的语言。往往在一字之间,便使人感觉惊艳。

真正的作家在写作之时,除了灵感爆发的美句,更多的是字斟句酌,以严谨态度逐字逐句的推敲,追求极致的文字艺术。

我们所熟知的‘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标签: 蛙声 一字之差 妙处 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