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写毛笔字时会在两个碗里沾墨?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是一人。这是一个很值得交流的书法问题。

书法真的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墨法”吗?

千万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墨分五色不适用在写字的时候,书法没有墨分五色,书法中强调追求墨分五色是错误的。

因为有了“墨法”,强调“墨法”,所以很多时候写字就多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一碗水一碗墨是错误的,在写字的过程中中途用水稀释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写毛笔字不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盛墨的东西。不管是碟、碗还是各种墨盒。下图就是塑料制作的墨盒。

因为是写字,所以并不需要盛墨的东西啊。写字不是画画。

千万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墨分五色不适用在写字的时候,书法没有墨分五色,书法中强调追求墨分五色是错误的。

墨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存在的,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到书法中。书画同源是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中更没有,书法也要墨分五色。

上面的这样字,就是参考过“墨法”的,不是专心在写字。而是使用画画的方式,时不时的加水。

一人有感

千万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墨分五色不适用在写字的时候,书法没有墨分五色,书法中强调追求墨分五色是错误的。

这句话我说了三遍,千万不要误导和丑化书法。

王铎的字,可不是故意要“墨分五色”。不要糟蹋书法,更也不要借着王铎糟蹋书法。

不要把写字当成画画,书法很有趣,加油。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真的很奇怪,用两个碗蘸墨的人,居然被很多人认为是高手?

我不会用两个碗蘸墨,也弄不太明白两个碗蘸墨的真谛,可是我知道用两个碗蘸墨的人,不可能是高手!

是的!书法需要有墨色的变化,而且墨色变化越是明显的人,可能是高手的几率越大。可是,使用这种手段弄出来的墨色变化,感觉与使用焦墨,宿墨去创作白飞一样,或许是想欺骗别人,也或许是连自己都欺骗了!

墨色变化是使用一种墨写出来的,用自己深厚的功力写出来的,与飞白一样!换一种浓度的墨,再去写,巧妙点呢!难以看出来,笨拙的一看就看出来了,很花,很浮的感觉!

书法是用功力写出来的。不要尝试这些什么焦墨,宿墨,还有两个碗,这样的所谓技巧,糊弄水平低的人或许还行,高手是可以看穿的!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用墨,讲究墨色滋润。用墨太枯太燥,就像草木枯萎一样,缺乏生气。墨色太淡又伤神采。

现在写字用的墨汁,一般比较浓稠,一般需要加水稀释。

一些人习惯将墨倒入碗中后,加水稀释至自己习惯的浓度后再写。

但有很多人喜欢用两只碗,一只碗里放墨,一只碗里放水。书写时或先蘸墨后蘸水,或先蘸水再蘸墨,这样书写一是较润,二是墨色丰富。

先墨后水,则书写时墨色由浅及深;先水后墨,则正好相反。所谓“墨分五色”,正是由此而来。

当然,此法贵在自然,墨色变化不宜为大。有些人半边笔蘸墨,半边笔蘸水,写出的字半边深半边浅,美其名曰“水墨书法”,其实离书法比较远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经常在网络视频里看到一些书法家现场写字时在两个碗里醮墨,其实这是个假象,那两个碗里也不都是墨,而是一碗墨、一碗水。只是那碗水因为用有墨的笔醮的次数多了,看起来也就成了墨。那么,这些书法家为什么要在两个碗里醮“墨”呢?这不涉及到书法的一个重要技法——墨法。

墨法是书法的重要技法

所谓墨法,就是控制墨法浓淡枯润的方法。毛笔书法需要墨的浓度合适才能写出既流畅、又劲挺的线条来。无论是用砚自己磨的墨,还是从墨瓶中倒出的墨汁,刚开始写可能浓度比较合适,但书写一会之后因为墨汁中的水份蒸发和毛笔吸墨程度加大而变得更加干涩,带来的问题就是毛笔不聚锋、拉不动笔和写出来的线条“飞白”过多,这就需要增加墨汁的含水量。

墨汁里加水有两方法

增加墨汁水分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先在浓度较大墨汁中加水调匀,再书写。二是直接醮水。很多书法家为了书写不中断,就往往采取第二种方式,而且直接醮水的方式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洇墨,等墨迹干了以后墨和水会分离,产生类似镶边的洇润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

会在两个碗里蘸墨的写字者都是书法高手。墨韵浓淡苦润皆出于此。

两个碗,一碗浓墨,一碗水。

古代善书者都是自己用硯台磨墨,或者侍童磨墨。浓淡都易把握。磨的墨也一般够用,不存在宿墨的情况。而现在人磨墨的机会少,生活节奏太快,大部分人都用工业成品墨汁。成品墨汁的成份是油烟墨,或松烟墨,加鱼鳔胶制作的,优点是耐用,乌黑不退色,写后的作品不会因时间长而退色,变样。

缺点就是,到出后墨汁水分易蒸发,墨汁就会变稠,笔锋易于黏住,不利于书写,更谈不上墨分五彩了,挥洒不自然。而加入水分就会书写流畅了,更能表现书法线条的艺术感。

但是直接在墨汁内加水,有许多不便。

1,书写墨量不易把握,或多或少。

2,浓淡不易表现,艺术性就减弱了。

3,加水的墨汁易变臭,墨香尽失。

4,行成宿墨,让人欢喜让人忧。

所以用两碗墨,一碗墨,一碗水,蘸墨运水,或先墨汁,后蘸水,或先水,后蘸墨。都是不错的方法,大部分书法老师,爱好者,都喜欢的一种运墨方式。好处是墨色在宣纸上表现出的韵律和美感给欣赏者带来精神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我就喜欢用这种方法书写。

其他网友回答:

是噱头之炫,没啥实际意思!我们老家在做出豆腐時,先吃豆腐脑儿,一人拿一碗,谁要掂两个碗吃,定会受家主指责,是两碗豆腐豆腐两碗,,

也许我不是书法家,门外汉说话,就这麽认为!

看视频书家写字,大都用一盏墨。

后附网友一幅好书法,旦愿不是兩碗墨!





其他网友回答:

写书法一般用不着在两个碗里蘸墨,画画可能,画画需要浓淡结合,需要皴擦勾勒,有时用好几个碗盘,书法提前调好墨,一气哈成。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以为别浪费时间讨论这样的问题。练习书法,关健靠你扎扎实实临帖,实实在在地向经典学习,最终靠你所创作的书法作品说话!即使一个碗两个碗甚至于三个碗或在更多碗里沾墨,这能说明何问题?与其讨论在多少碗里沾墨,不如耐下心来临几幅书法作品,读几本书更有意义。

以下为本人的书法作品,请多多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写字时在两个碗里蘸墨,纯属故弄玄虚!

首先,写字时,不要求墨分五色,而是要求骨法用笔!

书法艺术中笔法是创作中的关键,笔力是不同笔法产生的结果。有笔力的书法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没有笔力的作品就算是病笔。“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至于书法中的墨法,和中国画中的墨法则略有不同。国画中讲一笔中墨分五色,而书法中,虽也有浓淡干湿渴之说,一幅作品墨色要保持统一,墨色不统一会使整副作品看起来杂乱无章。书法也最讲究墨法,墨要浓,则所写的字迹更沉稳,更具神采。淡墨所写比较飘,故不被常用。干墨与湿墨相对称,适当干笔可以产生飞白的效果,过干则容易使笔画不完整。适当的湿笔使笔画浑厚丰腴,过湿使笔画特征不明显,则容易形成墨猪的病笔。至于渴笔则更不被使用,笔上无墨,使笔画浮于纸面,不能“入木三分”。

笔锋的变化自会使字体产生变化,中锋用笔所得棉里针的效果,如果夹杂着墨色的不均,势必会影响筋书的效果。侧锋取妍,再有墨分五色,所写定会失去稳重。故不需笔笔调墨。

第二,浓墨要书写前调到适合的浓度,而不是一边写一边调。

清以前,墨都是以固体的形式出现的,写字画画之前先要研墨,手头准备滴水,用于向砚台内注水。写字的墨要根据用笔、用纸不同研成不同的浓度,以利于书写。画画的墨则要研成浓墨,静置后根据不同需要调制。所以写字不存在一边写一边调墨的情况。

第三,书写前,毛笔是要润透。

毛笔在蘸墨前一定要先润笔,润到笔根,才会阻墨,好洗笔。笔上有墨了,再去蘸水,水会把墨推到笔根,反而会事倍而功半,使墨难于清洗到。

我们现在大多使用墨汁,不同的纸张也需要调出不同的浓度,猜利于书写

清末,墨汁的出现,省去了用墨的研磨之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使用。这种墨汁虽然达不到墨块研磨的墨汁那样的丰富层次,但是使用的方便普遍被大众所接受。

这种墨汁胶性大,更需要根据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调制成不同的浓度。至于那些强调边写边调墨的人,任由他去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两个碗或笔洗,一个是清水,一个是墨。蘸墨前,毛笔先浸水,力求清水完全浸透毛笔,然后再反复在容器边沿拖笔,达到毛笔不滴水,这时再蘸墨书写。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三,首先最大的好处是书写完洗笔方便,可很容易清洗干净,保证毛笔内里的笔毛不会积存墨;其次的好处是适当调和了墨色;第三是适当养护了毛笔。如果不是一水一墨,俩墨或多墨在书写前临时用毛笔分别蘸墨调和,那是噱头,故弄玄虚。因为,现在很少用墨块磨墨了,况且,现在生产的一得阁墨汁,质量很好,多墨调和是啥道理?纯属画蛇添足!

标签: 沾墨 写毛笔字 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