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与方言一样,已疏远。要像书法和文言文一样通过学校传承,对否?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19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简体中文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目前,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内地以及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使用,繁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繁体字就是与简化字相对的传统汉字。我们简单的来看汉子的演化进程来看,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简化字是正楷书的简化,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是在前代已有的俗字、古字、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整理改进的,这也与我们历史发展进步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文字的简化也符合时代的进步和需求。

繁体字我们可以保留但没必要通过学校去传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

我们的祖先从象形文字发展到现代文字,都是从最初的复杂到容易辨识和书写、记录方向发展,譬如像英语地区的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发展成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文字,我国虽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但也是在向简化方向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方便记录、书写和辨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汉字系统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我国的简化汉字大部分的简化都是来源于实践和生活中,我们来看历朝历代的书法作品,汉子都在朝简化的方向走,毕竟文字的第一功能是使用功能。

二、通过学校传承社会成本高

简体字我国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了,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已经按简体字的标准执行,如果要在加上繁体字传承,会加重整个社会成本。课本、教纲等都要重新编写,甚至老师还得进修深造,电脑系统要更新等等,等到学习完成后到社会中又发现无甚用处,白白浪费社会资源。

三、恢复繁体字教学传承只是一小部分复古主义者的想法不是多数人的观点

复古思想历朝历代都有,但毕竟只是少数,常常有人说港澳台还在使用繁体字,就说那里传承中华文化比内地好,这是很偏颇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不因内地使用简化汉字而中断或退步,使不使用繁体字那只是表面的文字记录手段问题,深层次的中国文化传承在简化文字时代更能得到发展。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下文字简化历史,历朝历代的政府都在官方制定的汉子使用标准中一直在做简化工作,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

简化文字在那个时代为消除文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促进了社会进步。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山西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声调有极其复杂的变化。因此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方言有其积极意义。

方言的传承与社会发展是相关的,方言的传承与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大规模流动等都是相关联的,学校是公共教育机构,要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教育责任,不可能也不应该独自承担起方言保护的宏大命题,如果简单把方言保护与学生课堂挂钩,忽略了学校教育自身的价值需求,也遮蔽了教育的其他形式。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方言保护首先更应是社会之责,应通过文化、艺术组织的努力,通过影视娱乐、大众交流等形式推动。

因此繁体字与方言要像书法和文言文一样通过学校传承是不现实的,你们认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

根据需要,小部分人要掌握,大部分人不需要掌握。

其他网友回答:

你的提法有误。

首先,繁体字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几次简化而在大众范围消失,而在小众范围的流传,比如书画界一直沿用繁体字,港台澳门地区一直沿用。至于有人提出繁简体字正统问题,其实大可不必纠结。就如我国由数千年的农耕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而把一些农具丢弃遗失一样,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繁体字之所以被简化,也是为了方便人们纪录,写作等方便而为之,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环境。

其次,方言相对于繁简体字的问题来说简单,因为在我国不仅有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的语言(有些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而且即使在一个民族内部也有不尽相同的方言,所谓的“一地一风俗,十里不同天”。所以说方言消亡是不存在的。方言也会与时俱进,逐步接受外来语言而不断融合,形成自己语系里的新词汇。

再次, 书法和文言文要通过学校来传播这个无争议。而且要相应总书记和中央的提倡,加大推广国学学习力度,其中就包括书法和文言文。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繁体字会不会丢?需不需要在学校里学习?

首先,文字就是记录、传播信息的媒介,从这个基本用途来说,文字越简单,学习文字本身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也就是学习的成本就越低,这个毋庸置疑的,所以文字在不影响表达信息的情况下,越简单越好。

第二,文字本身是一种信息,一种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学者出于对文化的保护,不希望简化太多,很多爱好者朋友也是,觉得简化文字就丢了文化。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完全靠谱,我们大众没有使用隶书,篆书已经一千多年了,并没有失传,甚至专家对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符号也能解读。所以我们应该不用担心失传的问题!因为有大量的文化爱好者,研究者!

第三,对学生而言,负担已经很重,再加入枯燥的繁体字学习就更会对孩子们压上更多的稻草!负面影响多于正面意义。

所以个人觉得不应该在学校再开设繁体字的课程!完全个人意见,有不同意见可以写在评论区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你理解的对极了!

无论学习什么,都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系统的学习才会有所收获!

其他网友回答:

繁体字、草书都该认识一些,即便不考试。否则,旅游时的许多优美的书法对联,都不能体会,也是很大的损失。个人浅见,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繁体字已经退出了实用领域,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象书法和文言文一样通过学校来传承。写书法遇到繁体字,完全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文化传承一是大众,简繁体主要争论在学术界。从普及角度看,简体确实为中国扫盲作出极大贡献。但简体汉字存在极大缺陷,不能表意。中国文字是最科学的文字,简化的不免有很多遗憾!

其他网友回答:

文脉之传承,文言不可少!识文言之精要繁体之不可少!传中华轴心时代,繁文不可少!倡中华文明传统,无文繁为据,假!

其他网友回答:

繁体字就像篆书隶书一样,已成为古体字,传承的目的就要看有没有现实意义,从目前的大趋势、大环境来看繁体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个人可以玩玩装逼可以。

标签: 文言文 繁体字 疏远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