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先生的书法水平大概无人怀疑。其《标准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贡献是肯定的,贡献大小需再以后的人去评价。本人初识《标谁草书》这本出版物还是八十年代末,8个印张当时定价才0.90元。以后经常开卷揣摩,对照名家结体深受启发,也深觉于先生不仅自身精于草书并有独特领悟,而且对中华翰墨的传续有着深重责任感,这是让人由衷敬佩的。
草书也称一笔书,由东汉张芝始造,王羲之师承并发展,以后历代名家辈出。草书的魅力在于灵动与变化,如张怀瓘所言:“字势生动,宛若天然,实得造化之姿,神变无极”。这句话也诠释了草书为何称之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我写这几行字时又翻了一下清人石梁编的《草字汇》,几乎每个汉字都有多位甚至十几位名家的精典结字,每字都不同,字体旁标注着右军、大令、素、鲁公、过庭等响当当的名字,这种不趋同大概也正是他们能够成为书法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认为,草书既是一门极难把握的字体,因为它变化多端又有其自身规律;又可谓是书法皇冠上的明珠,摘得它即是登峰造极。也由此认为,《标准草书》对初入草书门径者有领路作用,再往深悟时则应广泛汲取古代各家的精典结体并行创新。而如果停滞于此,草书也就丧失了变化的灵魂。
以上个人认识。谢邀!
于右任是近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在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书法上他提倡“标准草书”,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碑学大师,对于魏碑下的功夫非常大。
他自己的草书也很有特点,他的草书线条不是很长,很少有字和字之间的连绵,于用笔上的变化也不是很丰富,写的非常的简洁大方。
然而他创作的大字行草书却其实雄浑,磅礴大气,力量感很强,看了让人为之一振。这和他长期练习魏碑是分不开的,把魏碑的雄浑大气融入到行草书之中,并且融合的还很和谐,没有一点违和感。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比较早的进行碑帖融合的书法家,“引碑入草”才是他在书法史上的最重要的贡献。直接影响了当今书法的风格取向,一直到现在也受他影响。
至于他提出的“标准草书”概念,我个人并不赞同。如果一个书法家的楷书写的太标准,都会被认为是下品,何况是以“天真烂漫、狂放不羁、简洁自然”著称的,最具有性情的草书呢?
标准了就成了打印体了。
总之,艺术有标准,但标准不是艺术。于右任对联:仁为己任,善于人同。
习惯书法的朋友,麻烦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标准草法》所起的作用相当于《草诀》吧。这位老先生加了“标准”二字就使草书定型和刻板化了。草书带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是狂草,在不违背草法的情况下,字态可以千变万化,如怒涛、似风云,欣赏时目不暇接。若带枷跳舞,终难尽兴。
其他网友回答:于右任在书法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创立标准草书,对草书在大众中的推广普及,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样作为力可扛鼎四大家之一、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雄强深厚”的草书,认为于先生为当代巨擘,并亲自为《标准草书指南》一书写序,肯定了于先生的贡献及标准草书的正面价值。但李先生并不完全赞成将草书标准化、程式化,他认为,书法艺术特别是草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彰显书法家的学养和性情,应多彩多姿,不必强求划一,品读古今作品,也“最忌偏于一好而排斥众美”。那么,如何看待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呢?一方面,对于初学者,从标准草书开始,不能不说是入门的好选择。但另一方面,在具备一定草书基础后,就不能只局限在标准草书范畴了,否则就是一孔之见。
于右任先生编辑《标准草书》的出发点很好,但结果是失败的。
他想以草书简而流美的特点,来改革文字,让文字简单化,易于书写与流传,于是从历代《千字文》中集成《标准草书》。
但其最大的失败在于忽视了草书的人性化。
草书是最富情感的书体,它并不能如楷书一样形成标准。《标准草书》过于符号化,练习者过于注重标准,失去草意,一味做作,终成流弊。
当然,《标准草书》也非一无是处,它可作为初习草书者,练习字形时使用,但须注意,不能拘泥其中。
于右任先生个人的草书成就是极高的,流美自然,雄伟大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谢邀请:
于右任先生可算是中国书坛最有影响力的大家了,于早年在魏碑,行楷方面就已名声显赫;后出版的《标准草书》是提出对草书的规范:“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条标准。
他还根距自己多年的书法经验,撷取前人的精华,总结草书的结构,给形体多变的草书定型归类等等。但在当今学于草书的人,少之又少。学草书者,一般书学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等草法。如何对于右任先生评价,应该说于先生对草书的书法理论研究是有贡献的。
谢谢邀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于右任先生编写《标准草书》的初衷。
于右任先生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有感于历代书家草法多样,学用两难,不易推广,与社会需求脱节。于右任先生于一九三一年在上海创办草书社,翌年更名为标准草书社,整理和总结历代草书,以《千字文》为底本,提出文字改革,实用为本。要使草书达到“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标准。
《标准草书》
1936年7月,《标准草书》一经问世,就迅速成为续《草诀歌》及孙过庭《书谱》之后颇受大众喜爱的又一学习草书入门之径。
《草诀歌》
《书谱》
草书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自先秦简牍初显痕迹,两汉之交法度完备;至二王为一变,章草、今草分庭相抗;值“颠张醉素”又一变,狂草大兴;于氏右任以简笔入草,自成一体,可谓“新草”。
于右任望大陆手迹
于右任先生之《标准草书》,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我个人以为其功有三:一是易于学习辨识,便于草书的普及;二是连带省简,书写快捷,宜于实用;三是碑帖结合,雅素共赏。同样善长草书的毛泽东同志生前曾称赞过两位现代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便是其中之一。甚至有人把于右任先生的草书称为继章草、今草、狂草之后的第四种草书。可以说《标准草书》是书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功在千秋,利在后世。
旨在抛砖,意在引玉。愿与诸君共同学习探讨。
本文所用图片如涉及侵权,请告之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于右任原名伯循,号骚心,以字行。于右任早年穷读经史,旁及诸子百家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国学根基。由于他酷嗜书法,又取得很高的成就,所以书名过文名。
于右任研究书法的道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浸淫北魏碑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前期。一是创立标准草书的后期。于右任早年曾学过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仰慕北碑书法,专攻不息。为了搜集和研究北魏碑刻,他“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见(右任墨缘》),不辞风霜雨雪地搜拓北魏墓志和造像题记,积年所得达八九十种之多。他收藏的北魏墓志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故自号斋名为“鸳鸯七志斋。
于右任学习书法不像有些人那样死描搬,而是站在高处,从宏观的角度博采兼收,抓住北魏书法艺术的神髓所在,通过极其质朴的点划和结体来概括出北魏书法的特征。不论楷、行、草书都能形成自己的面貌而以大家名世。他的书法,笔力强健,结体开张,气势大,格调高,尤以擘窠大字及对联神采更为咄人,若置于高堂厅,往往气奪群作,令人对之肃然起。
一九二七年前后,于右任开始研究草书,一九三二年他发起成立草书社,四方识者云集于氏下。他穷搜竭取,得历代碑刻和墨迹草书《千字文》一百多种,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原则,将传统的草法分条析理,去芜存真,把草书结体定型归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于一九三六年首次以双勾本刊印问世。之后又手写一稿,遂屡刊屡印,经数十载依然众口称誉。原草书社社员刘延涛评价《标准草书》时说:“标准草书,发千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
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是于右任先生对中国书法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书法有法,这应该是中国书法界的共识。而于右任先生编篡《标准草书》,就是给后来者提供创作书法的依据。所以我们说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也应该成为广大书法同仁的案头书。书法艺术家应该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也应该遵循一些书法创作的客观规律。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 到现在为止,北京方面还没有授权给我评估任何一位书画艺术高低、贡献大小、等等职位街头。很抱歉,不能如你所愿呢。敬请以后不要提出这样导致易产生的是非问题出来。
本人在此,主要是宣传本人学习艺术体会、从实践中产了所谓理论。让更多需要理论指导的朋友、后学之士抛砖引玉而已,而已,而已!
分享到:相似文章推荐
Copy right©2006-2021惠修网hfqx.com.cn版权所有 赣州名都贸易有限公司 赣ICP备2021008248号
报修电话威海链 » 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贡献吗?具体有哪些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