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与楷书的关系,就象马云与他的表弟一样的亲戚关系。
魏碑属于楷书体系。魏碑是工匠所作,而楷书是文人士大夫们所写。中国历代书家,崇尚的是以王羲之、钟繇为代表的魏晋书风。也就是通常说的帖学。
中国传统文人骨子里,具有一种特质:清高。不过有一部分是“轻高”。清高是洁身自好。轻高则是无知短视。不论是那一种,他们都不会去向工匠学习书法的。历代法帖中,收录的只有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这些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人物。淳化阁帖,大观帖,绛帖,三希堂法帖,快雪堂法帖,停云馆法帖,戏鸿堂法帖,一经堂法帖,挥墨轩法帖,鳞苏园法话……从最早的宋代大观帖开始,一直到清代,数十种著名字帖中,没有任何一本字帖会收录魏碑一个字。
在清代“康圣人”以前,文人士子是不屑于学习魏碑的。这个康圣人是谁?就是把梁启超忽悠得晕头转向的康有为。康有为忽悠的神功,不能不说一绝,连皇帝都差点被他忽悠的送了小命。不过活着更难受。康有为多次科举考试不中,连个秀才都没有混上。怀着扭曲暴谑的心态,以他超强的忽悠神功,硬生生把盛行于中国近两千年的帖学,说成是闺阁中玩花斗草的玩意。没有扛鼎举臼的雄强之气。把魏碑鼓吹成力扛天下的神作……
他成功了。至少从他以后,学习书法的人中,分成了两派。碑学和帖学。碑学甚至还略占上风。他的成功,得益于时代动荡不安,国势柔弱,外国列强横行中华,爪分割据。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位。人们渴望的是强盛。强健的字体,反映出当时受尽压迫的人们的心声。康有为只是点了一把火。这把火,便漫延开来……
魏碑和唐代写经体差不多,都是楷书家族中的两个穷亲戚。在他们当中,无名无姓,更谈不上显赫的人物。
魏碑是南北朝时的过渡性书体,是楷书的一种。
南北朝是楷书的发展、演变、蜕化、盛行时期,北派长于碑版,南派重于简牍,刻碑时由人直接丹书上石或摹勒后刻石,故面目多变,风貌繁多,而书体亦以雄强峻厚、意态奇逸为主。
魏碑由于品类繁多,且多出于民间书人,字形变化多,一般人难于甄别高下,故临习时宜选用已有定论的碑版,如《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
当代碑学高手首推天津孙伯翔先生,感兴趣的书友可查阅他的文章。千年兰亭号亦发过他的学书心得,敬请关注阅读。
谢谢友情邀答。
其实魏碑书体就是一种"楷体″。我们已经形成的流行概念,是把晋人和唐代楷书作了标准范体,一说楷书唯此一概。"楷"者,法式也,模范标准也。
魏碑体,也符合楷法概念。但是它没形成为主流通行楷法。因此在人们印象里就无端冷落疏远划归了另类。在下的观点,魏碑楷体与晋唐今楷是平行并列关系,没有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直系承启关系。可从历史时间概念和地域空间概念两方面去考虑。魏碑体的成熟大兴是在晋楷成熟后的历史节点上,其形体点划特点,特别是波磔的夸张,说是直承汉隶则可,说演进改良于晋楷则不通,也无证可考。因此前承与晋楷无关,而后启唐楷的说法也牵强。明明唐楷与晋楷的血亲关系更直接更密切,不待考证,一目了然。绝不可能唐楷是从魏碑进化出来。
晋唐楷书是纸绢书写丶文人操笔的庙堂文化。魏碑以北碑为主体,刀凿石刻的匠作风格。实际隋唐以降,不登大雅之堂,冷落至有清中后才重见天日,大兴其道。
魏碑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意趣。无论如何杂糅不进晋唐楷法里去。虽然为主流外的余绪,但却是平行並列的兄弟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魏碑就是楷书的一种写法,此时的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北方人的影响深远,而南方人主要以王羲之为首的法帖为师。
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我个人也赞同这一说法。
关于北(方)人学碑,南(方)人尚帖这一个状况,我个人分析认为与战争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战争迫使文人士大夫们携带着家眷与文物躲避战争,因不断的南迁而得以保存下珍贵的墨宝原作。
就连上个世纪的南北书法家们所写出来的字,基本上一眼就能分辨出南北人的运笔不同。总体来讲北人运笔慢,转弯抹角多,而南人运笔较快,转弯较圆滋,这就是学碑与学帖带来的运笔不同了。
魏碑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魏碑是古人楷书和今天的楷体字的爹。是钟王虞欧褚颜柳赵的爹,是现代楷体字,美术字,以及当今8千万人学田楷和8千万反对学田楷,是一亿六千万瞎摆忽书法人的爹,近2亿人,您信吗?噗呲!
威海链 » 魏碑与楷书是什么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