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有高度境界国画家作品,百姓或某些画画的认为不好,为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行家看门道,但是外行人只能是看得舒服就是好,不一样呀

其他网友回答:

认识不在一个层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来于山水高于水的意念和表现方式_般百姓水平不高,这是常态。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情况很复杂,但不外两个原因,一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二是利益方面的原因。

一) 先说技术上的原因

打一个比喻,一个大学生用微积分讲1+1,小学生能听得懂吗?

A、没有国画教育的人,仅用眼睛看,看色彩,看形状,只要达到他所喜欢的就认为高。他看不懂笔墨,更不懂画中咸酸之外的味道。

B、一个还没入门的人,他会用值不值钱,有没有名气,老百姓喜欢哪些画去衡量,所以他们更喜欢画很俗气的行画。

C、一个入了门但水平不高的人,他知道笔墨,知道技法,但他缺乏文化修养,这个阶段的人通常走两种极端:

a 一是追求绘画性因素的,讲疏密,讲对比,讲构图,讲色彩,而西画在这方面很有优势,他们就借鉴西画的经验来画中国画,他们注重写生,造形能力很好,敢于创新,但由于没有真正读懂传统,画面跟西画很接近,现在全国国展的就是这一类。

b 另一类是追求非绘画性因素的,如笔墨,他们特别强调书法用笔,注重临摹,但缺乏写生,因为忽略了绘画性因素,他们往往画得很草率,动不动就以传统文人画、大写意自居,但画风呆滞,食古不化,毫无生命感,现在入不了国展而满肚子抑郁的愤青基本就是这类人。

(注:ab两类人的观念是对立的)

D、高水平的国画,不仅技术水平很高,绘画性因素及非绘画性因素都很高水平,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而且思想性也很高,因为文化修养高,具有很深邃的思想性,诗意在咸酸之外。各种高度,都是水平不够的人难读懂的,就如山上的人,能看清山下的景,山下之人,怎能看到比他高的景物?

二)以上是技术上的分析,再看利益上的分析。

书画界其实是由一个一个的利益团体组成的,大多数人平时以文化人自居,以清高自居,但真诚度往往还不如一个目不识丁的种田人纯朴。因为,他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很阴险的。跟我一伙的,就推荐一下,符合我利益的,就拉他一把,什么公平公正全扔一边去。不妨想想,一个全心全意去追求艺术高度的人,哪有空去巴结别人,哪在时间去跟别人拉关系,这不出问题了吗!就算他的高度有人知道,能捧他的人为什么去捧他?美术界的大佬,都把心思放在宣传自己和多收学生,让自己更出名,希望自己的风格能名扬天下,去捧一个跟自己不相关的人,那不是砸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人性的自私!所以,水平特别高的画家在活着的时候不出名是很正常的。

一个文化公司,去推捧一个画家,也是有利益目的的,所以当今很多画家的画价,比他们的师爷太师爷还高好几倍。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是批评某个人,仅是揭露现象本质。

纵合上述因素,就能明白高境界的国画不被人理解的原因了。

其他网友回答:

思想境界不同,理解深浅度有别评论的寓意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

举二个大师的例子来说说,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开始的时候不被别人认可,说是一困漆黑,弄得黄先生自己说自己的画五佰年后才会被人认同,实际上一佰年不到已经得到公认,不仅艺术成就达到了巅峰高度,市场价格也是一般人收藏不起的地步。

再有一位大家吴冠中先生,当年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吴先生的国画不是国画,笔墨技法不符合传统,我曾请教过大画家寿崇德先生,寿先生按照吴冠中作品画了仿一笔,问像不像,我说像,寿老说你等一下再看,过了一会笔墨干了,寿老说这会还像吗?我几十年的笔墨都仿不了,每一位能成为大师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师。现在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已经得到了公认。

综上所述,作品的好坏是要经的起历史的检验的,特别是绘画作品,欣赏角度不同,文化修养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要跟风,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作品,多学习,多读书、静思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争取更好的明天。

其他网友回答:

主要是不懂,让我看还不如小朋友画的言简意赅

其他网友回答:

审美层次的问题,和普罗大众的流行审美。时代的发展造就不同的审美情趣。当然还有画家是否拿出了最好的作品。画家的阶段性作品也呈现不同的审美。

其他网友回答:

那就是还不好,真正好的,就是好,谁看也好

其他网友回答:

这问题没那么复杂:第一是眼界不到。第二是境界不高。第三是功力不至。任何一项都影响自己的审美判断。

其他网友回答:

意境高却不能与时俱进的艺术作品并不讨喜,这自古就形成的陋习,说是要过五十年、一百年才有人欣赏,也是一种自我慰藉的托词,试想你活在特定时代,创作的作品却没人欣赏,就没有了动力,因为卖不出去,不能养家活口,所以再有超前意识,画出的东西境界再高,失去了群众基础,也是没有市场的,应该活在当下,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应雅俗共赏。

标签: 国画家 画画 境界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