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书法家只关注碑帖里的字,而不关心里边的文学内容?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其他网友回答:

可以这么说吧,由于古代考官把书写毛笔字作为一篇文章的人的脸面来看待,首先看的是文字功夫,其次再审答卷内容,所以古代的人把写好毛笔字作为一科主业,专攻其书。书法,在古代行成的馆阁体就是这么来的。

传统书法早已经在我国民间根深蒂固,受到书学者的宠爱。按照这一传统习性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字写的好,文章也做的好。可以说,书文双绝。

所以说,字写的好可以支撑着一个人的门面。不过,随着硬笔字的普及,教育上的理念更替,当今书写内容为重,书法为辅。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家研究碑帖当然要关注的是字,因为他是书法家,研究字的写法以提高自己的书法造诣。至于碑帖中的文学内容,是历史和文学家们该做的事,也就是古人说的术业有专攻,干什么吆喝什么,正像陶磁工不会关注化妆品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只热衷于临帖而不关注碑帖内容的是书法习练者,而真正的大家无不是贯通古今、博采众长的大家。

中国书法可以说是最独特的一种艺术,除了它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人的载体外,文字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贯穿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记载着千古流芳的故事。

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书法伴随着绘画逐步被文人雅士所垂青,它吸收了其它艺术的精华,超脱了记载功能的躯壳,开始被赋予了艺术的灵性,它铭刻在石碑上,凸凹在印章里,文人之所以被称为墨客,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最终结果,或以丹青留芳,或以书法驰名,就连皇帝也以创造某种书体而被人铭记。

纵观世界艺术,以文字为主体的,中国为宗,除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现代艺术外,中国文字变化万千的形态竞能负载着几千年中国人人的情感。石鼓文的神秘,甲骨文的玄妙,青铜铭的古扑,篆、隶、行、楷及草书的潇洒和狂傲,都是其它艺术所不能替代的,更不要说灿若星辰的书法巨匠们,留下了浩如烟海般的不朽之作。

习字者未必都能成为大家,而大家必是有心的习字者,他们在临帖时一定能体会到作者那入木三分的情感和追求,只有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生活过,你才能体验到他们展示书法之美的真缔。



其他网友回答:

写字是外行,至于“为什么现在书法家只关注碑帖里的字,不关心里边的文学内容”,个人认为那仅为初学者只是照猫画虎,以此来提高书写水平,有可能是根本就看不明白或不理解其中内涵,(自古就有字写的漂亮可以彰显个人“才华”,其不然,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文不对题的问题呢?曾经见过一位,给别人写的婚联:艳阳高照喜相连,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喜相连与出墙来……不敢妄评,但字确实好看〈隶书〉)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应该是解其意才能更好的习好书法,仅仅写的一手好看的字,不理解内涵,估高一点说,也就是一个写字工匠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学的是书技。技,为日后用于表现自己的文学内容,或抄写别人的诗词。但大多用抄写,撰文并书者少。抄写者,多流于成为写字匠,谈书法他们津津乐道,以其技与法表现自己所作的诗与文则难,能如此,既反映其意识也表现书法的结合。

所以,真正书法家,其书法应与其人品学识结合。至于书技,只要有一般文化的人也学得不错。但是学写字与书法者,并不是要让自己先有了品德与高深的文化修养,而进入瀚墨之途。读书与写字总是同步而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2>书法之根本大法在于书从魂来

………………………

题主注意到了目前书法领域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习书法的先生,只注重将工夫和功夫用在写上,而在不同程度上淡看了所写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神韵,淡看了所写内容的思想性。

书法不同于写字,它将写字艺术化了。文学家在稿纸方格上是写字,字写得好、写得不大好,能把情节和人物表现得生动感人,就是好作品。有的名作家的字写得令人不敢恭维,但他的作品诱人卒读,不能因字害文,同样受到推崇。何况上刊、出书变成了印刷文字,原稿的字并不公诸于众。作家的字写得好赖,在上刊、出书之后被抹平了。

书法则相反,人们主要看的是字是怎么写的,所写的内容再好,写的功夫不到家,人们就不认可。打个比方,书法家是写字的时装模特,字——这个服装在书法家身上已经不是日常的生活装、工作服、职业装、校服等,而是富有了艺术性,达到了裁质和人物气质的辉映契合,达到了审美和神美的统一。

对了,书法之写,在于运笔出神,字里有风骨、有气度、有思想、有神韵。这种神韵哪里来?当然来自所写的内容及书法家对于这内客的体味和感悟。

人们津津乐道于《兰亭集序》,可我见十个有七八个只说到它的字,对这篇 “ 序言之言 ”则很少提及。深究一下,这篇序言的字为什么写成行书第一范本?而且据说王羲之事后想写得更好一些,几易其书竟然超越不了啦!是手笔不及吗?显然不是。其中的微妙在于情思状态上——聚会兰亭现场的情愫不复如初,感怀生命的喟叹减了气场磁力。《兰亭集序》的主魂是否定 “ 一生死 ”,生命不是也不可以短长划一,人们应当惜时有为,珍惜当下;友情应当聚散永存,此聚与未来会有令人感慨的变化。正是这些,成为了王羲之书写的底蕴、底火、底气。

我是搞文学的,精读过《兰亭集序》数遍,并且作过此文与此书法的比照。除此而外,我粗略记得,王氏父子和唐朝颜真卿的精品当中,有的是遗存下来的书信。大约他们写信时 “ 意笔草草 ”,写的是彼此之间的事情,并未在意、专意于书法,可留下来的竟然是不尚雕饰的精品。为什么呢?情思使然。

总之,临帖也好,创作书法也好,先将所写的内容悟透,生发出情思来,笔下才有神韵。书从魂来,这是书法的根本大法。是吧?

当然,这是就具有书法功夫的诸君而言的。而对于连书法基本功都没有的人来说,即使心到了,也是力不从心,自愧弗如。这同样是辩证关系。

标签: 碑帖 书法家 里边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