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的农民思想纯朴,想法不多,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感到非常满足,做事讲良心,热受集体,见不得损人利己的事;好客,喜欢主动给别人帮忙,帮忙后不要报酬。特别是一个生产队里的人团结,有时别看内部有的人常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吵吵嘴,但一当队人受外面人欺负保证是很齐心,一致对外。
记得在六七十年代,本来都不算富裕,但只要哪家办红白喜事,基本上是全队齐动,一块钱,两块钱,四斤面条,有的哪怕是到自己地里砍一背菜,也要去办事家热闹热闹。帮忙的人也多,凡是办事的那一流水事情,除了那家有凣个内亲帮忙以外,齐余全是生产队里的男女社员。
在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队上不少家庭要改修房子,队上的人都相互支持主动帮忙,打石头,挖基脚,挑砖挑瓦挑泥沙,筑墙盖屋,甚至是帮厨等等,一呼百应。有些人家除了花钱买材料以外,根本就不用花工钱,有的甚至是吃自家饭帮别人做事。如果是队上有家庭团难的老人死了,队长一声号令,从做棺木、办丧事到安葬全是队上人帮忙。
社员齐心团结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记得一次是有个工厂不经队上同意,乱占耕地,社员们全体出动,吵的吵,闹的闹,睡的睡在地里,结果上级领发话,双方坐下来谈判,队上赢了官司又得了补偿。
还有一次,也是七十年代初,栽电线杆子的一群杂皮,把一个社员的自留地的农作物,踏得稀烂,这户社员说了忚们几句,他们仗人多不但不赔损失而且还打了这个社员。一时间四周站满了生产队的男男女女,拿的拿锄头,拿的拿扁担,拿的拿棒锤,齐声喊打杂皮,那四五个小子见四周全是黑压压的农民,连邻队听说也赶来了,手里也同样带着家伙,他们见事不妙,只得认赔求饶。
以上仅此几例,可见那时农村的农民团结心齐,有着浓浓的乡情与人情味,是拿到现在,恐怕却是另一种状况。
其他网友回答:六七十年代农村的人情味是很浓厚的:比如盖房子这样的事自己干是干不成的,那时生产队社员都来帮忙,还有红白事情等,都是社员知道就主动来帮忙,也就是中午在东家吃顿饭的事,那时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是这样,互相帮助。
生产队里有军烈属,困难户,家里有些活或困难的家庭,生产队干部和社员都帮助,照顾,在生产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团结互助。
过年的时候,也就是春节,更是热闹,过了腊月二十三,开始杀猪,办年货,你上我家帮,我上你家帮都热热闹闹的互相帮,春节来到,大人小孩都挨家去给老年人拜年,问声好,热热闹的过春节!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情味”浓厚这是真的,我给你举几个实例:
第一,我的邻居有个儿子得了脑膜炎,急需去医院看病,家中没有钱,急得团团转,村里人知道了,你给凑一元,我给凑两块,就这样凑足了医药费,因为及时就医,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第二,我家七二年二月家里遭了火灾,烧得一无所有。我们村里人又是给我家寻住处,又是绐我家送粮送菜,其他村的人都给我家捐送粮食,使我家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第三,不管谁家有喜事还是有丧事,家家户户都扑头扑脑地去帮忙,从不要什么报酬。
其他网友回答:那时,阶级亲还是亲戚亲是革命与不革命的分水岭,所以虽然没有亲属关系,只要是贫下中农都要亲,而出身不好,要划清界限,不能相亲,否则就是阶级立场问题。至于那些地主富农及有问题的子女,都称之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是能教育好的,他们没有一点出路。
其他网友回答:多谢这个大众喜欢的话题!回答: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生产队集体主义社会实验阶段,人情味浓厚表现在苦乐均沾方面!
举个例子吧!农业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红旗招展,起早贪黑,组织起来的社员,物资贫乏精种旺盛,只因为均贫富而少怨言,歌声不断。
偶遇天灾人祸,就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失火人家、重病人家,生产队像一家人似的互相帮助。残疾人家庭秋天也照样分得同等的口粮。
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经济史无前例,也有许多缺憾。所以,再后来又分田单干了。个人顾个人,自家兄弟姐妹们,人情味也不太浓厚了。
祝福!
其他网友回答:在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浓“人情味”浓厚表现在各个角落,“人情加世故”是多少代传下來的好传统;一家有事家家共担,如一户打坯盖房只要打声招呼,大家都全力帮忙,家中如有婚葬嫁娶大家闻讯纷沓而至……,如有人家有“坐月子”的,大家在满月后就会把平常攒下来的鸡蛋和花布來探望“新生儿,如有人家出现病症者人们会拿着新鲜水果和奶粉看望以表祝福慰问。
其他网友回答:助工。一家盖房,大家帮忙。先是地里打坯,二十多口人,两人一把模子,500个坯一架。只管饭,早晚窝头,中午一顿包子,菜多肉少。做饭的妇女堆满屋子,热气腾腾有说有笑。砸夯人更多,四根杠子,井字架绑一碌碡,齐心合力高举,夯歌响入云天。
记得1977年,我一个多月没着家,给各家帮忙。1978年我家盖房,因管不起饭,12000坯是我和哥哥自己打的。砸夯两盘碌碡,四五十口人嗷嗷叫汗如雨飞,五米外桌上暖水瓶震倒爆炸了。
时代不同了,再也没有那种热烈的场面。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六七十年代,农村正处于困难时期,天天喊着口号打早班,挖梯田,虽然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人人精神面貌都好,凭着一颗红星,两手准备,鼓足干颈,硬是在大山上挖出了,水平台,种上了庒稼,那时不论谁家结婚,丧亊,也不分谁家出没出份子钱,进门都会端碗烩菜,一块白馍,让娃们,大人吃,哪时侯农村穷是穷,但家家都会养一头年猪,养几只鸡,到了腊月,不管谁家杀猪,晩上都会挨家挨户的送一碗热气腾腾的,血肠,油肠,猪肉,让全村人都开开荤,如果谁家来了亲戚,邻家也毫不犹豫的把自家存放的白面借一碗给你,给亲戚做碗白面条吃,等秋后打了粮食,磨了面在还上,六七+年代农村生活困难,但农村人厚道,朴实,会无偿帮忙,从不见外,爱串门聊天,这种和
城市又很大区别。
其他网友回答:任何时代,如何只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坏处想,人也就没有了“人情味”,如果往好处想,“人情味”就很浓了,过去的农村是这样,现在的农村也同样如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是集体经济时期,也是农村水活水平不高的年代,农村“人情味”有很多方面,但最直接也是最朴素的,主要还在体现在“吃”和“帮”两个方面。
一、众人吃了众人香,一人吃了个肚装那些年代,农村主要是没有多少东西可吃的。山区人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幸运的,山上可吃的东西比较多。有一句老话说:“进了山,可以吃一餐”。意思是说,到山里走一趟,总有让家里人吃的东西。比如说,冬到有楠竹冬笋、蕨根、葛根等;春天的蕨菜、楠竹冬笋、小竹笋、茶饼、各种野菜等;夏天的杨梅、野李子、野桃子、蘑菇、木耳、香菇等;秋天是野果成熟的季节,尤其是寒露节以后,野果集中成熟,比如板栗、野梨子、野柿子、猕猴桃、牛奶子果、羊奶子果、鸡爪子果、鹅爪子果、八月爪(牛卵子果、马卵子果)等等。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翻山越岭到很远的山上去摘杨梅,一人拿了大小三四个竹篓子,摘好杨梅后,用柴棍棒挑回家。如果回家早,母亲就把杨梅倒在格筛内,让我们到附近人家去请人来吃杨梅。如果回家比较晚,夜幕降临了,就用菜碗装着杨梅,挨家挨户去送杨梅。当有人来家里品尝杨梅,或者给人送杨梅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高兴。
我们从山里摘到其它的野果子,如果比较多时,也同样如此,要送一些给人家尝尝。我们村里这种做法叫做“众人吃了众人香,一人吃了个肚装”。意思是说,好东西只有大伙一同分享,大家快乐才是最快乐的事,意思是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一个人独自享受就只有一个人快乐,也说明这样的人非常自私。同样的道理,当别人家的人从山上得到好的野果子,也同样叫我们家去吃,或者给我们家送上一份。
不仅从山上采摘回来的野果子或其它东西是这样,有时,家里做一些小吃,也同样如些。比如,我们村里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喜欢做一种小吃叫“马打滚”,也就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类似汤圆形状的圆糍粑,然后,放在炒熟后磨成粉的豆粉中滚动,这样,外面是香喷喷的豆粉,里面是糍粑。我们又称为豆粉糍粑。豆粉糍粑做好后,通常也要给左邻右舍送上一碗,让他们也尝尝。类似这种小吃,邻居之间你来我往是常事。
在那时的农村,最热闹的事就是吃杀猪饭。在村里,不管是逢年过节杀猪,还是平时杀猪,都要把邻居请来吃饭。我们村叫吃“吃猪血汤”(吃汤,我们当地土话,与喝汤意思一样),有的村子称之为“吃泡汤”。通常来说,去请邻居吃饭时,要请全体家庭成员,但是,每家每户只来一个,这也是村里多年传下来的规矩,也许是考虑到别人家的负担问题,毕竟那个年代,村里人家都不富裕。这样,既考虑到了邻居之间的人情往来,也考虑到了别人家的承受能力,这种做法,本身就有浓厚的“人情味”。
这里得说一下我们村里的人情往来,也就是红白喜事随份子钱。在2014年以前,我们村随份子钱的数额,每份是30元,后来,由于物价方面的原因,涨到了每份50元,现在依然是这个底数。我与一些朋友们谈起这件事时,很多人不敢相信。我曾经写过我们村随份子钱的事的文章发在平台上,一些人留言中,嘲笑说我们村太穷。其实,随份子钱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一个村子的穷与富,只能说明这个地方的人是重钱还是重情的问题。有一些村子并不很富裕,因为份子钱的数额越抬越高,结果红白喜事中的村民来往就变味了。有一些是为了“收账”而办酒,为了置办酒席找出种种借口,这样就加重了村民的负担,搞得村民苦不堪言。这种重利的人情往来,那肯定就失去人情味了。
为什么说随份子钱是“一份”呢?我们村传统习俗,“一份”叫“单人情”,“两份”以上叫“双人情”。按照老规矩,送“单人情”的人家,吃宴时,只能去一个人,“双人情”只能去两个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要随份子,通常不是“钱”,而是“米”,一升米为一份,两升米为两份。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办酒席的人家肯定要亏本呀?是的,确实要亏本。既然要亏本,在办酒席前就要有思想准备,家里有能力就办酒,没有能力就不要办酒,想赚钱也不要办酒。农村传统讲究的是“人到礼到”,讲究的是“人情”和“人气”,而不是为了赚钱才办酒,这样就失去了办酒的传统意义。
二、一家有事,全村帮忙在农村,要说什么事最大,当然是丧事最大。办丧事的人家,往往用白纸黑字在堂屋门枋上,贴着“当大事”三个大字。说明丧事在农村是最当紧的,不能耽搁的大事。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里,哪家有了丧事,不用招呼(除了抬棺人,按照传统礼仪,要孝子上门跪请,但也是义务的)全村的人都会主动上门帮忙。那时还是生产队集体,村里男女都靠挣工分,然后按工分来分钱分粮。但是,只要村里有丧事,人们宁可不要工分,也要给有丧事的人家帮忙。不过,那时我们生产队也讲“人情”,记工员暗中观察帮忙的人员,只要是真正在帮忙的人,同样给他们记上工分,后来村里所有的生产队都按照这个办法实行。邻近几个村(那时的村长叫大队,村民叫社员)开始没有这样做,他们认为我们村很有“人情味”,于是,后来也效仿我们村。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每家每户的时间由自己支配,村里更讲究“一家有丧全村有丧”的传统习俗,丧事主动上门帮忙,红喜事上门请去帮忙,都属于义务性质的。
后来,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的逐渐多了起来,过去,一场丧事,通常一两个生产队(后为村民小组)的人能做到的事,要全村人才能做。再到后来,一场丧事,一个村的人能做到的事,要几个村的人才能做到。农村办丧事,传统帮忙这种做法难以为继了,很多地方的“一条龙服务”应运而生,商业化越来越浓,人情味越来越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建房子。当村里有人建新房子的时候,从备材料开始,到平地基、竖房子(木房叫竖排扇,土坯房和砖房叫砌房子),左邻左舍,或者平时关系比较好的人,都要来帮工,一般要帮三天以上。我们村农家那时建的都是木房子,竖排扇的之前的那一天下午及竖排扇的那天半夜(按照传统习俗,四排三间的木房,把排扇竖好时,天刚好也亮了),全村的男劳动力都要来帮忙。这种建房帮忙也是义务性质的,不用付工钱。
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集体生产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就不用相互帮忙。实行责任制以后,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 农忙季节,相互帮忙,互换工日,在村里又普遍流行。随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多了,相互帮忙的人少了,请工的人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小的方面不说就说大的,如果有一家建房,全队人员都來帮忙,而且是不计报酬的,挨得近的湾子也來帮忙,红白喜事亦是如此,不分姓氏,不论贫富,人情味是十分浓厚的。
威海链 »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情味”浓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