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怎么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邀!经典智慧千人千解,我个人阅历有限,一点浅见,仅为学习理解交流

《坛经·行由第一》惠能偈针对神秀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的理解:菩提是指一种就像道那样的,而菩提树呢是有形的。道本身是无形的,形式是有限的,不能用有形的东西把像“空”相罩住。儒家的“君子不器”意涵差不多。本来是无量的自然之道或法。

明镜亦非台,心如明镜,本性清静,而非人为造一镜台去对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色空的思想,世界是空相的,我们所有的意念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加进去的。本来无一物,“境由心生”,烦恼也来自于人的主观意识。

人的修练,返璞归真,回归本源——何处惹尘埃。

图片来自度娘和微信阅读书签










其他网友回答:

<2>这是慧能大师应对作的谒子,但这个还是执于“无”

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所以就让弟子作谒以看境界。

神秀上座写了一则谒: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个谒子执于有。正因为神秀上座执于有,才有了六祖慧能大师与之针峰相对的“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上座认为我们就是菩提树,明镜台,所以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神秀上座的观点是没有错的,这与孟子的“四心”,王阳明的心学是同源的,包括人人都是佛都是同个道理。这里也可以看到佛教中国化之后与儒家思想之间融合的一些变化。

禅宗在一些专家眼中就是中国化后的佛教。

神秀上座写出这样的谒子正是因为他深厚的佛法修养和知识涵养。学识有时助人,但有时也会束缚人。

慧能大师不识字,他没有受到学识的束缚,自然看到的东西就越多,越宽广。当然如果他没有看到神秀上座的谒也不会作这样的谒。

我在前一阶段录制过一则视频,题目是:为什么为道要日损,损什么?成人不如婴儿又是为什么?

这里面重点聊到社会生活化对成人的影响和束缚,具体不展开了。

慧能大师这句话是说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这就是“无”。

当五祖弘忍大师看到这句谒之后,就擦掉他,这一举动就是告诉众人执于无也是执。

神秀的执于有与慧能的执于无,两者都是执,但执于无对于执于有来说似乎更进了一步,但在五祖弘忍大师看来二者都没有悟,慧能似乎已经到了门口。

五祖弘忍大师后来就对慧能大师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师是真悟了!

所以知识是束缚,同样也是指引。文字是糟粕,何尝不是精华。

执于知识和不执于知识,如同神秀上座执于有,慧能大师执于无一样,都是执。

这又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半夜对孙悟空传道的典故,悟空不是去领悟空。

你一看知常容这个名字就知道此人对佛法毫无研究,事实也是如此!哈哈!看明白是一回事,回归又是一回事。

这也是现代人受到知识束缚的后遗症,因为知识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我们不知如何处置,知行合一,简单而绝难也!一生之事,一世之行!善!

为道日损!损非损

其他网友回答:

佛教文化作为哲学思辨,它所追求的“无”就是哲学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无形的,是一切不变的本质,而“菩提树、明镜台”是形而下学的对应物,它俩是变动不居的,因此也是“虚妄”之物。所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指对形而上学境界的贯通——亦即通俗上说的“开悟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惠能大师初到黄梅拜谒五组宏忍大师时所做之偈,这首偈子本是相对于神秀大师所做之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语而来。神秀大师所做之偈可称之为“有相”,是正在修持参悟阶段的境界。惠能大师所做之偈可称之为“无相”,是已经明心见性的开悟境界。这两首偈语在以后的禅宗历史上便产生了南北二宗之争,乃至于在以后中国佛教史上有了关于“顿悟”和“渐悟”之分歧,还对这两首偈语分出了高低。但是,我认为两位大师所做这两首偈子从修学上来看并不矛盾,而且还有从“渐”到“顿”的承接关系。

惠能大师的这四句偈,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空”,也可以是“实相”。就是说世间一切万法皆是虚幻不实的,是缘起性空的。所谓的菩提树、明镜台、尘埃其本性皆是空,故无物可染。

这首偈子所修成的境界,其实就是去除了一切杂染、破处了一切幻象、去除了一切无明烦恼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状态,也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顿悟成佛”。

其他网友回答:

千里云烟难望穿,

万古世事随飞扬。

人生在世区区短,

俗务杂尘何其烦。

生老病死事事经,

岂能件件如你愿。

放大眼界心胸广,

遇事莫较顺自然。

宰相肚里撑船宽,

将军额头跑马场。

杞人忧天徒生愁,

庸人自扰无宁日。

万般看淡意自闲,

切莫添堵把己伤。

人生本是一场空,

认清本质意自悠。





其他网友回答:

从禅定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讲定力的,听一个马来西亚的女禅师讲过,她在静修闭关一段时间之后出关那天一百多人来迎接她,但她举目四顾,发现眼前一个人都没有。

后来一想她还处在深深的定力之中,当她只专注于自身时注意力只放在自己身上,根本不知道眼前有人,不像有些人逛街东张西望,走到哪里都不知道。

跟慧能大师有关的典故还有一个"风吹幡动"的典故,说的也是一个道理;两个弟子在争论是风吹动幡还是幡自己在动?各执一词。大师告诉他们是自己的心在动,因为你去关注它并引发内心思考,才感觉有这种现象。

回到这句话,修行的智慧、定力全在自己身上,修好自己做好自己就OK,干嘛去招惹跟自己无关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慧能法师的一篇佛偈,想要理解这句话,不应该看字面,应该领会内在的含义。佛偈的内容并不复杂,是点出了一个“空”字,做到空,就不会执著,或执着于名利,或执着于成败,或执着于修行。只要有了执著,就离佛法远了。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神雕侠侣中的老顽童周伯通,周伯通是个武痴,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练武,他之所以任王重阳做师兄,就是因为钦佩他的武功。后来他的武功越练越强,已经算得上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人,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见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很厉害,立刻便要拜师学习。

很多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以金庸武侠而论,大多数的武林人物,学武的目的就是要做人上人,武功在他们看来就是工具。执著地提升自己的武功,就是为了称霸。岳不群是如此,左冷禅是如此,西毒欧阳锋也是如此,只有周伯通不是这样。

在神雕侠侣的结尾部分,群雄在华山之巅选新五绝,众人都知周伯通的武功是第一,但都不提他,偏提什么黄蓉、小龙女等人,对此周伯通丝毫不在乎,兴致勃勃参与讨论,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考虑在内。

东邪对此十分钦佩,他视名利为云烟,但周伯通心中却丝毫没有名利的概念,境界要比东邪搞了一个档次。这种境界,便是慧能佛偈中表达的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偈子,并以此答通过了五祖的考核,接下了衣钵。此偈主要表达的是佛教禅宗一派对于空性、无我的观照,对于后人的修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句子就是六祖慧能禅师遗传的。菩提本无树。意思是。无树作非树。大藏 一览。又作非树。无上菩提了不可得下。二。明镜亦非台。意思是。大藏一览。明镜皆作新镜。此言。新镜示无可磨形。实无方圆明者之影。安有镜台之相。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如鸟飞空。而不住空。似鱼游水。而不带水。从本以来。曾无所礙。大藏一览。皆作何假拂尘埃。正宗记六。作何处有尘埃。光明藏。作争得 染尘埃。这就是 六祖坛经注解。要有智慧的人才能领悟。这是圆满的解答。

其他网友回答:

游戏毕竟空。世人自作多情(有情众生)

标签: 亦非台 本无树 惹尘埃 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