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鸟鸣
涧林迎晨曦 时闻春鸟鸣
落英铺满径 人踏锦缎行
其他网友回答:首先请大家欣赏好诗的意境,下边摘抄的诗都是发表在2009年《诗刊》上的现代诗。另外,我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想借机大力宣传现代诗迷人的魅力,以后有条件,将书写同一题材的现代诗与唐诗进行一番有意义的对比与比较。在这里,感谢三位作者及《诗刊》社。
《枯叶蝶》郭野曦
草茎上的春天,一节比一节凉了
当南归的雁影和破碎的鸟鸣
移出秋风的跑道
菊花谢了。蝉将自己叫成一个空壳
一只枯叶蝶,抱着一树火红的霜叶
瑟瑟发抖。斜刺里飞出
一只麻雀,伸着脖子冲枯叶蝶叽喳乱叫
把鸟语翻释过来
大概的意思是:核桃,榛子,山里红,山葡萄
都被人家摘光了。剩下的秋色
咱俩平分
《像菊花一样过冬》叶蓝
这个冬天,我要和菊花相亲相爱,
它在阳台上怒放,
我在屋子里对着一扇玻璃门跳舞,
摆动胳膊扭扭腰,
努力地,使自己接近一朵花的形状,
再接近它温嗳的色彩,
最后接近它芬芳的内心,
就想这样,度过冬天
《游泳记》韩宗宝
一个孤独的人
在春天的最后一个下午去河里游泳
他把衣物和往事放在岸上
然后把头和脸深深地
埋在水里
让整条河替他哭泣
谢邀回答
这是一个理论性很深的课题,应该是诗人评论家来写。我是用户,读者,收到题半天了也没敢下手。又一想借这次机会把自己读诗的体会梳理一下,晒一下,也无不可。斗胆了!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诗的意境。有不少说法,我认可这一种 :意境,是一种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语言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外,又蕴于内。说得有道理,就是难以理解。我想试用下面这“四个一”来谈一下体会:
一.酌取一象。象是意象,就是可来表现诗意的自然景象或借喻的景象。有的称画面感。诗没有象一棵没有根須的树,没有枝叶相扶。看看唐诗宋词,景色写得有多美,有干巴巴地喊口号的吗?就是现代诗也没有。意象万千怎么选很重要。我理解是,如果一景触动了灵感,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就可选之。如果有多个可供选择,就要选取最能表达情感的。比如,唐朝诗人小杜,羁旅途中正值清明时节,天下着雨,路上空无一人,又略感寒意,遇到牛背上的牧童,问起了酒家的情景,引起了诗人对此时此景的深深感触。这一意象为诗人后来写作那首传世诗歌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二.深抒一情。意境来自建立在意象基础上的灵感,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和感悟。而要更好地表达感悟,离不开真情和丰富的想像力,以及优美的语言文字。前面提到的杜牧那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人在孤身行走在风雨中,既感到目前的困境,又感到前路渺茫,如何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呢?一句断魂,不仅是写景,而表达的正是自己的无奈,感伤。此时别无所依,只好找一个地方借酒浇愁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白描不加修饰,也是最为恰当不过。
还有一首卜聪写的现代诗《荧火虫》也是很有意境的:
你是那么渺小
在黑夜里奔跑……
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
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
这首短短的小诗对意象,情感,以及感悟,都表达得不错。
三.独树一帜。这是一个目标,做起来不容易。但要光大中国诗词优良传统必须努力。我不欣赏让人看不懂的朦胧诗,尽管还有人在吹捧,但要看读书是不是喜欢,反正我是不看了。一帜是建立在中华诗词基础上的继承发扬,推陈出新,开一代新风。希望诗词作者承担起这个担子,不然写来写去没有突破还有什么意思。
四.不悔一志。诗歌创作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熟练的写作技巧。为此就要多读,多深入生活。祝有志于投入这行钞票不多,地位不高,寂寞辛苦的诗人们不负众望,为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诗篇!
其他网友回答:<2>首先要搞清楚意境是什么?
意境,是情与景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一是意,即所要表达的情感,一是境,即当时的一个环境、情境。无论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意境的塑造都需要意象。而意象,就是蕴含情感的对象。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写诗词一般不会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委婉地表达,这就需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所以诗歌中的“物”就被称为意象。表达作者“意”的对象。
比如,杨柳因为谐音“留”,在古诗词里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塑造的多是分别是挽留的情境。月亮,代表的是思乡之情。落花代表伤春,伤时间流逝的情感。
这些表达情感的意象共同塑造了诗歌的意境。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通过落花、人、微雨、燕子,塑造了一个暮春微雨人独立的意境,并且是伤感的。
意象的堆砌并不能使意境更好,如何写诗更有意境,说的直白一点,就要有画面感。而画面的塑造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形容词的运用。
比如色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在这里是碧绿的意思,而“红”是指落日余晖的颜色。一看这两句诗,脑海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2、动词的运用。
比如:“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骑马过”“却回头”,也让人脑海中出现相应的画面。
3、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上去写。
比如王维的这两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四句诗中,有颜色——苍翠寒山,这是视觉。有声音——秋水潺潺、暮蝉,这是听觉。四句诗很有画面感,所塑造的意境也很美很真实。王维笔下的田园风光如同一幅画。
我是城南。闲读书、好诗词。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写诗有意境,写诗有好的意境,是与个人的文化素养,素质,胸怀,抱负,志向及情趣,爱好以及社会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息息相关的。
一一如果光是玩弄文字游戏,堆砌词藻,無病呻吟,凭空臆想,是難以有意境,難以有好的意境的。
一一将自己置身于发展的潮流,将自己置身于火热的生活,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互相溶入,将个人的命运,前途,抱负与社会的进步发展互相溶合,诗的意就会廣阔,情趣就可高尚。
一一熟读古今流传甚广的诗篇名著,特别是唐诗,多汲取前人的精华精髓,一定会大有收益收获,特别是唐诗三百首一书,值得终身拜读。
一一有时间,亦要多读一些各门各类各学科的书籍,以开阔知识的视野。
一一多接触社会,多游历袓国山河,多接触自然界,多思考,多畅想,甚至不妨多梦想,多怪想,让自己的思想世界,插上翅膀高飞,多感悟思考人生,思想就一定长期持久处于活跃状态,就会思绪如泉涌出,灵感如泉涌出。
一一大致应遵循音韵平仄,但亦不要过于受束缚。诗经只讲求音韵,音律,不求平仄,不也流传千古?
一一总之,一句话:厚积薄发,多思考,多积累,所作的诗作,一定会有意境,一定会有好的意境。
其他网友回答:随着感觉走,《小满》
小满沐尽四季风,
村烟袅袅流紫云。
柔情似水春生雨,
悠长岁月浪浪新。
触摸山海一幅画,
佛心凡尘古宇存。
采菊怡然重阳好,
冬生草麦夏收成。
其他网友回答:面对一张美图,要想写唯美又有意境的诗词,必须要做到人物,情感与你所看到的画面和谐地融为一体。
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诗,了然境像,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物境和情境我不多讲了。主要讲一下意境,当你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时,你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物与人,再去看时要用到“心眼”,整个画面给你的感觉与情绪是怎样的,是欢喜,是忧愁,还是感伤,这亦是作者的情境;最后当你也带着这种情绪或心境再去看那幅画时,你会身临其境,感受到一草一目,一天一地,一山一水的变化,你脑海里的画面栩栩如生,这时给你一支笔,你亦会画出同样的画,这大概就是意境吧!
那如何才能写出有意境的诗词呢?比如下面这张图
我们借《人间词话》的一段关于写花之意境的赏析来分析一下,“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字而境界全出。“闹”把诗人心中盎然春意写了出来;“弄”把花枝舞动的美丽写了出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独特感受,不管是融情于景,还是情境交融,这些都是有意境的。所以当你看到一副美图时,不能光写景,也不能光写情,两者结合,并且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情意,这样你的诗就会有意境了!
最后附上一张美画,请各位头友发挥出自己的“诗感”,赋诗一首!
其他网友回答:秋风萧瑟落叶倏,
步屐幽径只影孤。
梦逝意碎心无骛,
此去关山路殊途!
其他网友回答:
此问实深奥,乍视吓一跳
雨巷随风去,再别无康桥
谁言意境巧,李杜仰天笑
偶若蓬蒿渺,尽力即为妙
其他网友回答:看似很简单的这么一问,实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最根本的就在于功力。
所谓的功力是多方面的,走千里路,破万卷书这是最基本的。另外,社会实践,人生阅历,对事物的感悟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天份更是必不可少的。
回答的笼统点,签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