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为爱而自缢,但不是为了荷西。
荷西于1979年因潜水意外丧生。三毛于1991年在台北某医院猝然去世。当时台警方认为是“因病厌世”而自杀。也有人怀疑是谋杀。有人推测是因药物致幻觉而自缢。据她的家人说,自从失去荷西后,她一直是郁郁寡欢。
她的家人和朋友都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三毛到底因什么而离世的?总之,众说纷纭,都没有什么定论,所以三毛的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世人猜测不已。
在我看来,荷西对三毛来说固然重要,他们的爱情故事传奇、缠绵、激越。至今令无数青年男女羡慕不已。但是,在三毛的生命里,爱情从来不是她的全部。她一生漂泊不定,流浪在异国他乡。
虽然荷西的死让她失去了生命中最值得眷顾的一个理由。但是,这只是一个表面的诱引,我想三毛的爱应该不是毁灭性的。
从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那段旷世生活来看,三毛帮助了沙漠里生活的那么多贫困的人,对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充满着同情和爱怜。她曾那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那么洒脱、率真、阳光。
她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自己,放弃这个多彩的世界。就算是因为思念荷西深重,她在12年来一直都在苦苦的支撑自己好好活着。时间也是最好的医治伤痛的良药,荷西离世12年了,足够一个人疗愈伤痛了。
自从荷西离世后,她一直恍然行走在苍茫的人世间,心无所托,情无所依。
直到1989年她看到作家夏婕访问王洛宾后写的三篇关于王洛宾老人的三篇文章后,对她从小就喜欢的这位“西部歌王”产生了特殊的情感。虽未曾某面,但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引发了三毛热爱流浪,向望远方的无限神往。
当她听了关于王洛宾那些坎坷的人生经历之后,三毛就动了想去看望王洛宾的执念,她与王洛宾都是至情至性之人,都具备纯粹的灵魂。
1990年4月,三毛飞越千山万水到新疆王洛宾的家里,他们果然一见钟情,相互爱慕,象莫逆已久的故友。三毛为王洛宾唱了她的代表做《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毛一直遗世孤立,悲喜自娱。那一刻,她才真正遇到了知音。
王洛宾为三毛唱了《高高的白杨》,并介绍了歌中的故事,一位维吾尔族的小伙结婚前夜入狱,她未婚的妻子郁郁而去。青年为了记念未婚的妻子,蓄起了胡须。歌词中有句“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了胸膛。”三毛哭了。只有经历过爱断情长,才能体会出这句歌词中彻骨的孤独。
这次初见后,又唤起了三毛沉睡的爱的能力。
后来,他们开始鸿雁传书。互诉钟情。
三毛又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打算长住在王洛宾的家里。由于王洛宾种种因素的考虑。他们的爱最终未能有结果。
三毛给王洛宾的信中说过:“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王洛宾并不是不爱三毛,他爱,但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他过不了自己那一关,再来一次赤诚之爱。
三毛在心灰意冷的返回台北121天之后离世。
王洛宾听到噩耗,悲痛的写下了晚年最后一首情歌:
《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歌词情深似海,网友可以搜一下)
当我又读三毛的这段文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突然明白了三毛为什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因为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达不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她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她觉得很无助。
终于又遇世间奇恋,可又爱而不得。一颗热情赤诚的心无法承受这样的矛盾和苦痛。
三毛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女子,她的世界始终简单,她洞悉世界的错综复杂,又无力或者不愿改变自己去迎合这个世界。所以三毛的内心是痛苦的。再加上有情无爱,当一些消极的情绪毫无防备的袭来的时候,人是很容易轻生的。这是一种对世界的妥协。所以她选择了逃避。
三毛自己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所以斯人已去,无论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愿她在天之灵是心安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网友回答:昨天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逝世日。刚才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文化艺术报》去年12月11日从我多年前出版的一本书《问世间情为何物》里转载了这篇文章,这里将其再发,作为对三毛的纪念。
报纸换的这个标题不错,《三毛荷西缠绵于撒哈拉的日子,真的幸福吗?》。是啊,三毛真的幸福吗?她与荷西真的相爱吗?若果真如此,她为什么年仅48岁就要自杀?我的文中还提到,我上大学时,马中欣曾到人大、北大等校巡回讲演,销售他的《三毛真相》一书。他对三毛与荷西的“浪漫故事”是表示质疑甚至否定的,却得到广大“三毛迷”们的攻击谩骂。
下面是我的这篇文章:
1991年1月4日,作家三毛上吊自杀身亡。今天,她离开我们整整27周年了……
三毛,本名陈平,英文名ECHO,三毛是其笔名,原籍浙江定海,生于重庆。著名华人女作家。
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其作品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读者。
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主要有《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等。
三毛在幼年时就表现出了对书本的特别爱好,五岁半就能看《红楼梦》,初中时几乎读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
初二休学,由父母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先后随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3年中先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又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其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台,受张其均之邀在文化大学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台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她与荷西于西属撒哈拉沙漠当地法院公证结婚,并定居附近的迦纳利岛。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时任《联合报》主编鼓励,作品源源不断,以当地生活为背景,写出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且陆续结集出书。
1979年9月30日因荷西潜水意外事件丧生,黯然返台。
1981年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台岛定居。同年《联合报》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年首次回到大陆家乡,专诚拜访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在台北某医院猝然去世。
台警方认为她是“因病厌世”而自杀。却也有许多人表示怀疑,认为有谋杀之嫌;因不久前她还与大陆作家贾平凹通信写到“生命是美丽的”,似乎并没有厌世自杀的迹象。
三毛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1991年初的这个清晨,她终于用自己决绝的方式,给无数热爱她、热爱她的文字的人们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背影。那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戈壁荒漠上的奇葩,至今还是多少人难忘的梦里落花。
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浪漫离奇、缠绵激越。尽管两人都已逝去多年,但他们仍是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爱情偶像。
荷西是一个西班牙小伙子,本名玛利安葛罗,有一部可爱、特别、蓬蓬勃勃的大胡子,所以三毛便亲切、亲热、亲昵地叫他“大胡子”。
荷西比三毛小好几岁,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俩的爱情是典型的“姐弟恋”。
他们风风火火、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三毛义无返顾地跟着“大胡子”闯进了广袤、荒芜、惊险的撒哈拉大沙漠,他们的爱情却在那里熊熊地燃烧着,并催生了她不可遏抑的艺术天分。
那是1967年前后,三毛和荷西相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当时三毛念大学三年级,而荷西只不过是在她学校附近就读的一名高中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也就是圣诞节晚上,头上一顶法国帽的荷西,在她居住的公寓楼下等着她,准备送她节日礼物与祝福。
那时三毛根本就未对比自已小几岁的荷西怀任何想法(再说她在台岛还有门当户对、年龄相仿的未婚夫),可心底里仍有一丝虚荣:“哇,天下竟有如此帅气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该是一种荣耀才对呢!”随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训他:“不要逃课!再逃课就不理你了!”而荷西却照样常常逃课来看她,两人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彼此很是谈得来。
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脸认真地对三毛说:“ECHO,你等我6年。我有4年大学要读,还有2年兵役要服。6年一过,我就娶你。”三毛觉察他的异常,便故意气他,对他下最后通牒:“再也不要来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气,只是挥挥他的法国帽,倒退着跟她说:“ECHO,再见!”后来他便真的再也不来找她;偶尔在路上遇见,他也只是礼节性地拥抱她一下,亲亲她的脸颊。而三毛身边的男友似乎总在换来换去,有意或无意。
按照承诺,以后6年中他们没有任何联系。毕竟6年时间太长,什么都会变的。这期间三毛去了德国、美国,然后回台。6年后,三毛未婚夫突然意外身亡,神奇的命运将她再度带回西班牙,带回马德里。
这天有位朋友打电话给她:“快来,搭计程车过来。”三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匆匆赶到朋友家。朋友神秘地让她把眼睛闭上。三毛只觉得有一双温柔的手臂把她整个儿抱了起来,她张开眼一看,哎呀!不得了,正是那位身材高大、长满胡须、她当年的“小朋友”荷西。
两人兴奋极了,热烈地亲吻、拥抱许久。之后,荷西把三毛带到自己屋内,满屋子三毛的巨幅照片再一次让她惊呆了。6年来,荷西一直在惦恋着她!
三毛感动至极,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还要谁呢?”她问荷西:“6年前你要我等你6年,如果我现在答应是不是晚了?”这下轮到荷西疯狂了。三毛则任由这样的快乐变成大漩涡,将她围绕在里面。
三毛对荷西说:“你那时为什么不要我?如果你那时坚持要我的话,我还是一个好好的人,今天回来,我心已经碎了。”
荷西说:“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黏起来。”
三毛说:“黏过后,还是有缝的。”
荷西就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诚挚地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最初是三毛要求去撒哈拉沙漠的,荷西便一声不响先去了非洲,并在信中说:“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么?”
7个月后,三毛与荷西在西属撒哈拉举行公证结婚,开始他们幸福而疼痛的爱情之旅。他们到处流浪了6年,但是在大沙漠里甜蜜、恩爱的日子还是最让她留恋的。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充满温馨和情趣。
他们都有点孩子气,有点天籁的感觉,两个人充满了生活的激情。他们似乎注定不是人间的,这段爱情也似乎注定是只属于天堂的。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干一名潜水员。最初的日子里,他上班的地方离住处比较远。而三毛每天都会在下午两点半开3个小时的车,冒着沙漠里走沙与龙卷风的危险,去接五点半下班的荷西回家。后来荷西去了另一个岛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三毛便决定将车与行李托运过去,自已放弃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爱的荷西。
三毛每天骑脚踏车去荷西工作的码头,都要带上好吃的东西。而那里的工作人员也都为他们彼此热烈真挚的爱而感动。
每每到码头时,第一个见到三毛的,便会指引她去荷西工作的地方。然后,远远地,那个岸上的潜水员便提前拉拉信号,水下的荷西便一头冒出水面,跑上来抱住三毛就笑了。三毛便不管那一身的水滴,紧紧靠着爱人,为他喂水果,或丢果核玩儿,引得旁边的人羡慕之极。
三毛曾说过:“因为幸福满溢而怕得悲伤。”
悲剧果然霹雳般降临。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荷西过早地离开她去了。有一天他们在湖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三毛陷入半疯的状态,几天没吃没喝,接连晕倒过去。当时,陈母端来一碗汤哀求女儿喝下去,三毛却连看也不看一眼。
那些日子,三毛忙着替荷西订做墓碑,又每天都买大把的鲜花去墓地看她的爱人,陪他说话,直至天黑仍不肯离开。
为荷西守灵的那夜,她对他深情地倾诉了一通:
“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黑暗的隧道,走过去就是白光,那是神灵来接你了。我现在有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去等我。”
说完这些,三毛发现荷西遗体的眼睛里竟溢出了血。痛不欲生的三毛几次试图自杀,执意陪荷西一起走,但终因亲情难舍而止步。
著名言情作家琼瑶是三毛的朋友,她知道三毛十分重视对别人的承诺。她花了很长时间,要三毛答应她不会自杀。三毛当场是答应了。然而12年后,三毛还是最终自缢于医院。这也许是诚实、率直的三毛一生中唯一一次食言。为了荷西,她真是彻底豁出去了。
但是,就在三毛去世5年后,华人旅行家、摄影家、游记作家马中欣写了本书《三毛真相》,1996年在《羊城晚报》连载(但刚开了头就不得不中止),以表达他对三毛的质疑。
书中提到,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并不如她自己所编写的那么美好、幸福,大有虚构、美化的成分。比如他们经常吵架、争执;她甚至连自己的学历和经历都以编造为主;荷西死后,他的父母非常恨三毛,认为是她害了他们的儿子,等等。三毛曾对台湾记者说:“你们都被我骗了,其实三毛是三毛,我是我。”可惜这些话并没有人相信。马中欣把许多人心目中一个美好的偶像击碎,激怒了无数的“三毛迷”。
选自丨李子迟《问世间情为何物》
下面是网友们的评论:
书友评价:
@印象
也或许,她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捍卫她和荷西的爱!既然死亡是生活最忠实的伴侣,她有权选择自己死亡的方式。尽管我们为此遗憾,终究只能接受。
@王飞
我们永远怀念三毛,因为她的率真、真诚;智慧、冷静;超凡脱俗;让贫瘠、单调的沙漠生活富有诗意……
但绝不会做三毛,因为我们没有战胜那些苦难的勇气、意志;我们可能忍受不了那样的清贫、孤寂……让你去撒哈拉去旅游,你呆的住,让你去在那生活,你可能要抑郁,甚至是崩溃,都不可说……
@wuyan
对于三毛的离去我不想做任何的评价,我只是觉得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他要做的理由。我们喜欢三毛的文字,通过文字喜欢上了三毛,那我们就尊重她的选择吧。
@不悔
对三毛的爱让我15年有幸踏上了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飙车看日落滑沙骑骆驼发呆整个旅行都被你的情怀影响着都在你的文字里穿梭着都去你的爱里感受着记得那个生活在异国他乡和可爱开朗的大胡子荷西相爱的Echo逃课去坟地读书的少女大加纳利岛黄昏的海边伊人一袭长裙无比落寞的脸映在夕阳里你是我心中那个最潇洒不羁的三毛。
@妙言图书馆
当然谁也不想有三毛那样的人生结局,还有她给自己选择的那样的一种人生。可我们为什么会想念他?因为我们想念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来源于哪里?还是来源于他的生活。换句话说,他呈现出来的艺术创作正是他奉献了自己的人生得来的。只有三毛才是三毛,她是无法复制的。
<2>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到底是放不下荷西,还是被王洛宾伤透了?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地位足可以和金庸、古龙这类武侠小说巨匠相提并论,现代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看完金庸琼瑶看三毛”,可见三毛在现代中国的文学史上地位之高且影响之巨。在三毛这个流浪的女人的生命当中,我认为有两个男人对她影响至为深刻,不管是在她青春最美好时候遇到的荷西,还是在她人生最没落时候遇到的王洛宾。这两个男人确实深刻影响了三毛的人生历程,而三毛最后的自杀,其实也和这两个男人的感情脱离不开关系。
初中和高中特别喜欢爱看三毛的作品,尤其是三毛写的一些小说,但如今到了大学,似乎已经很少再接触三毛了。五六年的三毛记忆,因为时间的久远,似乎三毛给我留下的印象,在我的脑海当中已经渐渐褪色了。她的那些经典的语句和精辟的文章已经洋洋洒洒的散落在了我的过往中,我如今依旧能够随口说出三毛的一些经典语录“这一生,你能否有幸像三毛一样遇到一个愿意一生陪你尽疯狂的人。”
三毛一生的感情当中,唯独她和荷西那份感天动地的爱情,是值得后人所羡慕的,只不过谈及到三毛后期和王洛宾的那段“谈不上爱情的感情”,同样会引人深思,因为在我看来,王洛宾是对三毛影响至为深刻的那个人,似乎他对三毛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荷西。最后三毛选择在台湾的医院上吊自杀,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时间节点,当时的三毛刚刚从王洛宾身边回到台湾。从新疆登上客机的那一刻,三毛是满眼落寞的,因为王洛宾最后的抉择伤到了三毛。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之所以说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是感天动地的,那是因为二人在爱情期间的经历,两人之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六年之约。面对六年之约,荷西说到做到,六年的时间里,荷西一直都在强烈地向往着六年之后的那一天;反观三毛,这六年之约在她眼里却当做笑谈,这也突出了三毛的洒脱和放荡不羁。
只是不管三毛如何洒脱,她对荷西的那份爱都是刻骨铭心、没有变过的。三毛半生都在流浪,到过很多国家,也跨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人专门做过统计,漂泊十四年的三毛,曾游历过五十四个国家,这些行程加起来足够绕地球十五圈。三毛用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在旅行,那么旅行的意义又在哪儿呢?三毛曾在她的作品《橄榄树》当中旁敲侧击的表明了她的看法:流浪是为了找到人,找到一个所有女性,都渴望能够依靠的人。
这也是三毛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点,她是同时期很多女性都难以企及的女作家,但她更是一位平常人家当中的寻常女子。三毛和荷西的旅行,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总是在活动着,因为三毛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想着下一步要辗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她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所以有些读者萌生出了这样的念头:三毛旅行都是这样,那是不是在谈婚论嫁择偶的时候,也会是这样不安稳。
不是的,三毛的流浪和一次次的离开,只是为了最后的不离开,因为她想要通过这一次次的离开,寻找那个让她离不开的男人。三毛的想法,我是难以理解的,毕竟没有三毛那样放荡不羁的性格和洒脱如野马的性情。但当三毛遇到人生当中另外一个男人的时候,也就是遇到王洛宾,那个比他足足大了三十岁的男人。遇到王洛宾时候的三毛,洒脱如野马不在了,放荡不羁爱自由也没了……
和荷西的爱情也好,同王洛宾的天山驰骋也罢,总而言之,三毛对这两个男人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喜欢,只是荷西不同于王洛宾,所以结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三毛在对待这两个男人的时候,同样都是在倾诉着那一份真情实意,就像标题提到的那句诗一样“醉酒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三毛自杀,有放不下荷西的因素三毛的直接自杀,和荷西的不在并不存在任何关系,因为当时三毛受到的直接打击,是来自她内心的那种寂寞和空虚,而这种无人能够理解的空虚、无人能够陪伴的寂寞,很大程度上都直接来源于王洛宾。临别新疆的时候,王洛宾的一番话,就像一把把尖刀刺到了三毛的心坎里,三毛表面不哭,但眼角已经湿润,直到很坚强的和王洛宾挥了挥手,坐上了飞往台湾的那趟客机,只是那趟飞机飞到台湾之后,却再也没有把人带回新疆来。
把时间调回到三毛和荷西相处的那一年,两人刚刚相逢不久,便决定去撒哈拉流浪,光是这个旅行的地点就很特殊。但是在去撒哈拉之前,荷西并没有太过强烈的支持,因为在他看来,到撒哈拉大沙漠去流浪,似乎有些不太现实。荷西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我们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如果不拼团旅行的话,如果没有较为万全的保障设施的话,其实不光是荷西,我们也会这样想。
但是对于三毛来说,这才是流浪和旅行的一个实质性差别。旅行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流浪同样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但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流浪却要比旅行更苦、更贴近现实。只是荷西真的很爱三毛,既然三毛去意已决,那他也不好再为难什么了,他只能尽心尽意的去遂了三毛的心愿,这也是他喜欢三毛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撒哈拉流浪之前,荷西特地到撒哈拉地区找到了一家磷矿厂工作,半个月之后,他给三毛来信说“你到撒哈拉的一切,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从这个举动就能够看出来荷西对三毛的细致,既然三毛觉得到撒哈拉去流浪很现实,那荷西就帮她完成这个现实,他在用尽全力地支持着三毛的每一个抉择和举动。我们紧接着再来看三毛对待荷西的日常,如果一段爱情没有两厢情愿的话,那么是绝对不会持久的。
三毛之所以对荷西重情重义,在荷西死后,三毛差不多经历了数年的痛苦,这是有原因的。荷西最初的职业是一名潜水工程师,而上班的工厂距离他的家有足足百里,每天下午五点半是荷西的下班时间,而三毛却在每天的两点半就从家的另一端开始出发,自己驾车三个小时前去接下班的荷西回家。要知道的是,工厂和家之间就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三毛每天都要忍受着狂风的肆虐和风沙的侵袭。
这位西班牙男子,早已经融入了三毛的血液当中。两个人之间最深的经历,要当属撒哈拉当中的炮火了,二人之间的爱情是经历过炮火洗礼的,这一点就强过了这天底下99%的情侣。荷西对三毛的举动没得说,该想到的都想到了,三毛不该想到的,荷西也想到了。再者就是思想上的共鸣,如果二人思想不统一的话,那么就算磨合,也会让三毛这种人很快产生抗拒的。
王洛宾对三毛的打击,才最为致命荷西离世之后,三毛悲痛欲绝,险些和荷西一同离开这个世界,满眼都是孤独寂寞的三毛,就像是无家可归的灵魂一样,来来往往的漂泊在这喧嚣的人群当中。那几年的时间,三毛眼里不在放光,见到她的人都说三毛美丽的样子不在了。但你知道,荷西对三毛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吗?三毛半辈子的开心,毫不例外地都来自荷西对她的给予。
在荷西之后,陆陆续续也有几个很优秀的男性,大胆追求过三毛,三毛当时还是综合考虑了他和那几个男性的情况,最终选择拒绝,当然也有为了纪念荷西的因素。其实三毛个人是不太在乎过往的一个人,她如果有新欢的话,或者说有她中意的男性的话,只要灵魂上般配,那么三毛是绝对不会因为“荷西”而纠结新感情的。
那一年,三毛偶然之间听到了王洛宾创作的歌曲,其中的一句台词猛然勾起了三毛,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是三毛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她以为她的日子今后也就这样过下去了,但没想到这句歌词的出现,却让她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她当时暗自发誓,一定会不惧千难万险的找到创作这首歌曲的人。
前前后后大概两年的时间,三毛从内地飞往的新疆,用激动的手敲开了王洛宾的大门,却没有想到给她开门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当时的王洛宾年岁已经接近七十岁了,足足比三毛大了三十岁。三毛看到白发苍苍的王洛宾,第一反应是失望和沮丧,但紧接下来三毛眼里又充满了光,倒不如先看看王洛宾是个怎样的男人,或许他的灵魂真的很有趣呢!
和王洛宾相处的那段时间,两人之间相敬如宾,似有爱情,但更浓郁的却是感情。因为三毛对王洛宾只是单方面的幻想,三毛一直幻想着爱情,尽管站在她对面的是比她大三十岁的老者,可是三毛毫不含糊,既然喜欢、既然灵魂相配,那“跨年恋”、“黄昏恋”又能如何呢?正当三毛一次又一次尝试着主动敲开王洛宾心房大门的时候,王洛宾却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抗拒。
在三毛之前看来,或许二人之间相处的时间还不够长,王洛宾选择抗拒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三毛是个激情的女人啊!敢爱敢恨,遇到自己的爱情,即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去追寻,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趋势。在她人生的末尾,老天爷让她遇到了王洛宾,让她遇到了这段久违的爱情,只要王洛宾同意接受三毛的求爱,那三毛绝不在乎王洛宾的苍老年迈,她可以和他同居在一起,照顾他的暮年生活。
可是王洛宾并不愿意耽误三毛的青春,毕竟他比三毛大了足足三十岁,三毛不在乎跨年恋,可是王洛宾却很在乎!一次两次,王洛宾依旧婉言谢绝了她的美意,王洛宾当时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如果让他再年轻三十年,哪怕年轻十年,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像三毛那样奔向爱情。可他,如果真的承诺了三毛,这对他来讲应该是个沉重的包袱,他真的怕耽误了三毛的余生。
亮郎说话题谈到这里,你还是觉得“三毛最后的选择自杀,是因为荷西的离去吗”,有荷西离去的一部分,但是更为直接的却是王洛宾对三毛爱情的拒绝。既然王洛宾对自己没有兴趣,那么三毛就没有继续留在王洛宾身边的理由了,第二天她就和王洛宾告别,她要转身回台湾了。只是在登机之前,三毛清清楚楚的这样告别着王洛宾“过段时间我还会来的”。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回到台湾之后的三毛,便再次陷入到了当时荷西离她而去的巨大空虚和寂寞当中,这是三毛第一次被人拒绝,犟脾气的三毛,认准的事情永远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即便王洛宾数次对她回绝,但她也一直和王洛宾有着海峡两岸的信件沟通,三毛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王洛宾对她的伤害,一方面也在通过这种方式试图挽回王洛宾。
只不过,王洛宾真的不能爱,也不敢爱……
1999年在台北的一所医院,三毛用自杀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其他网友回答:男看金镛,女看琼瑶,看完金镛琼瑶看三毛,可见三毛地位之高、影响之大。经济拮据的三毛,飘泊了十四年,游历过54国,其行程绕地球15圈,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办不到的。虽然她和荷西之间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为了父母,为了所有爱她的人,三毛毅然挺了过来。三毛为什么自杀?很简单,她太累了!
病起少年三毛原名陈懋平,她因嫌麻烦就改为陈平,因为《三毛流浪记》的影响就将自己的笔名定为三毛。三毛祖籍浙江定海(舟山),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三毛从小爱看书,五年级读完了《红楼梦》,初中几乎读完了所有的名著。然而她的数学成绩却很不理想,老师对她很恼火,经常罚她做习题,直到很晚才能入睡。父母善意地提醒她要用功,否则就会留级。三毛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将课后习题全部背下来应付考试,结果得了几次满分。老师怀疑并批评她作弊,三毛当场顶撞道:“你虽然是我的老师,但不能侮辱我,我是不会作弊的”。数学老师赌气出了几道非课后题叫她做,结果打了零分。这下数学老师找到了出气口,他将三毛叫到讲台前,用墨笔在她的两只眼眶上各画了一个大圆圈,并说:“有的同学爱吃鸭蛋,我就叫她尝尝吃鸭蛋的滋味!”。说完叫三毛转过去供大家观看,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这还没完,又叫这个初二女生在走廊里走一圈,让更多同学欣赏他的杰作。
少年女生是最敏感易脆的时侯,这位老师的侮辱让三毛心灵受到重创,她拿刀子切腹自杀,幸好自杀未遂,被救了过来。自此以后,三毛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不愿上学,不愿与人相处,甚至连吃饭都不愿与家人同桌。父母不得不让她休学在家,带她看心理医生,耐心开导她,并教导她诗词、古文、英文。在她稍微好一点的时侯,带她师从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学画。再好些的时侯,送她到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
九段感情遍体鳞伤,无一修成正果第一个闯进她心里的男人是顾福生(顾祝同之子),当时顾福生是她的老师。当三毛发现自已爱上他的时侯,显得异常羞涩和紧张,以至于看到一脸阳光的顾老师走过来,她竟然将书包和文件夹滑落到地上。其实顾福生长得一点都不帅,甚至显得很老气,之所以她会爱上他,完全是由于他的慈祥和温暖。三毛对画画既不感兴趣,又进步慢,顾老师不仅没有鄙视她,反而处处征求她的意见,非常和霭可亲。在发现她没有绘画天份后,找来一本书,试着叫她写篇文章。当看到她有写作天赋后,将她的习作《惑》推荐给报社主编白先勇(国民党将军白崇禧之子)。后来,三毛的作品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报刊发表,从此开启了她的写作之旅,三毛本人也从自闭中走了出来。三毛爱她的恩师,可是恩师只把她当学生看待。没过多久,顾福生迁往巴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三毛怅然若失。
三毛爱的第二个男人是自已的学长,本名梁光明,笔名舒凡。梁光明还在读大三就已经出了两本书,是大家公认很有出息的人。三毛比他低一年纪,一直暗恋他。有一天,趁梁光明从蓝球场下来,三毛走过去从他的上衣口袋里取出钢笔掰开他的手,在他的手掌心里写下自家的电话号码,然后小跑而去,留下呆若木鸡的梁光明。做了“贼"的三毛心若撞鹿地在家守电话,经过了漫长等待之后的三毛终于接到梁光明的电话,约她到火车站铁路餐厅见面。此后,两人象情侣般一同上学,下学,游玩,形影不离。梁光明即将毕业时,三毛提出等他一毕业即和他结婚。梁光明认为男人应先立业后成家,三毛警告他,如不结婚她就去西班牙留学。梁光明坚决不同意结婚,三毛一气之下眼泪汪汪地去了西班牙,他们的感情也随之烟消云散。
三毛爱的第三个男人是荷西。三毛在西班牙马德里读大学时,荷西在他的家乡附近读高中,小她六岁。每逢节日,荷西总是守在学校外面送她礼物。三毛警告他:“你不要来找我,我有男朋友”,荷西不管,他说:“你等我六年,四年大学,两年兵役,好不好?”。三毛只把他当小屁孩,风一过就忘记了。以后荷西老实了许多,既使路上遇见,也只是礼貌性的拥抱一下,然后挥着帽子倒退着喊Echo再见。为了打消他的幻想,让他安心读书,三毛故意把她的日本男朋友介绍给他,而荷西热忱地和对方握手,毫不在意。这位日本男朋友曾经向三毛求过婚,但最后不欢而散。
1969年,三毛在柏林车站与一名军官一见钟情,但是不久即各奔东西。
1971年,受文化大学校长张其昀之邀回到台湾教授德文和哲学。1972年在明星咖啡馆结识一位画家,被其身上艺术气息所吸引,两人浓情蜜意,相逢恨晚。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前夜,竟发现他有妻室,即忍痛离别。
父亲看着她接连受到伤害,有意陪着她打网球,从而结识了45岁的德裔教师。经过了一年的交往,三毛被对方优雅的气质所吸引,就在印刷请柬准备结婚时,德裔男子心脏病发作,死在她的怀里。
经过一连串打击的三毛服下大量安眠药以求一死,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捡回了一条命。
为了离开伤心地,三毛重返西班牙。在那里,荷西依旧痴情地等待他。从那次承诺到现在,刚好是六年之约,三毛喜极而泣。1973年,他们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登记结婚。虽然条件艰苦,但有风儿为他们歌唱,有黄沙为他们起舞,只要相爱的人在一起,他们倍感幸福。
在广袤无艮的沙漠,催生了三毛的创作热情。1974年,巜联合报》刋登了她的作品巜中国饭店》,受到广泛赞扬。
然而好景不长,三毛由于埋头写作,生活不规律导致内分沁失调,患上了妇科病,有时莫名的出血,因为贫困未能很好地就医,致使情况越来越严重。更悲惨的是荷西由于潜水设备事故而溺死于水下。面对荷西的尸体,三毛悲痛欲绝。好在三毛是个基督徒,相信人死有灵,她单独守了他一夜,喃喃自语道:“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黑喑的燧道走过去就是白光,那是神灵来接你了。我现在有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去等我!”。
尽管三毛很难从悲痛中走出来,几度试图自杀,终被亲情牵绊而顽强活着。斯人已去,婆婆一家便翻脸无情,逼她交出所有财产净身出户。三毛无所谓身外之物,只留下一枚戒指,其余全部给了他们,只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在北非,一位银行经理向三毛求婚,三毛知道他有一位很爱他的妻子。三毛临行前,银行经理苦苦哀求给他十天时间,三毛答应了他,不过她说的是十年以后。
同样是在北非,一位摄影师俘获了她的芳心,但考虑到他身边经常有一群漂亮的模特,使她望而生畏,因此谢绝了他的求婚。
1981年,三毛回到台湾。平鑫涛、琼瑶夫妇出于好心,将离了婚的李敖和孀居的三毛认识,意在撮合这对作家成为夫妻。李敖大三毛八岁,事后,他不仅没有怜香惜玉,还让三毛十分难堪。李敖在《三毛式的伪善和金庸式的伪善》一文中写道:“三毛很友善,但对她印象欠佳,因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是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
平鑫涛夫妇聪明一世,糊凃一时,他们不该乱点鸳鸯谱,令三毛压力山大。众所周知,李敖换老婆比换衣服还勤便,猎艳的标准是高瘦白秀幼,美如胡茵梦收入他的房中,幼如王小屯(李50岁、王20岁)、XxX(X17岁、李77岁)都成为他的女人。
面对郁闷要死的三毛,李敖还不肯住嘴,继续在公众面前大放厥词:“三毛如果是个美人,也许她可以不断地风浪韵事传世,因为这算是美人的特权。但三毛显然不是,所以她的“美丽的"爱情故事,是她真人所不能胜负的,她的荷西也不能胜负,所以一命归西了事”。
为了维护自已“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形象,李赦继续对三毛动刀:“你说你帮黄沙中的黑人,为什么不帮黄沙中的黄种人?你自已的同胞更需要你的帮助啊!舍近而求远,去亲而就疏,这可有点不对劲啊!”。此话一出,不少人掌声雷动,却没有人计算三毛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1990年,三毛看到一则王洛宾的报道,这个音乐才子抛弃繁华的京城生活,一路坎坷,成为西部歌王,又曾经冤狱十八年,在牢房中写出《炊烟》,使三毛深感钦佩,蒙生出拜访的欲望。4月16日,三毛依据夏婕提供的地址,敲开了新疆干休所王洛宾的门。47岁的三毛和77岁的王洛宾一见如故,三毛是唱着《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长大的,她当即给王洛宾唱了自已作词,已广为流传的《橄榄树》。王洛宾知道她喜欢什么,带她骑马看新疆风情,翻鸣沙山,赏敦煌壁画,吃烤全羊……经过短暂的相处,三毛找到了久违的爱情,她直言向王洛宾表白。王洛宾自感年事已高,给不了三毛幸福,不愿误了她的青春,于是婉言谢绝了她的美意。
回到台湾后的三毛给王洛宾寄去一封信,信中写道:“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无法抗拒。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你没有办法要求我不爱你,这是我的自由”。
王洛宾回信:“萧伯纳有一把破旧的雨伞,早已失去了伞的功能,只能作拐杖用了,我就像萧伯纳的那把雨伞”。
三毛又来信了:“我们是一种没有年龄的人,一般世俗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我不要称呼你为老师,尊敬与爱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
为了让三毛死心,王洛宾干脆故意延迟了回信。
三毛是个犟脾气,认准的事不会轻易改变。1990年9月,三毛借修改剧本《滚滚红尘》的机会,再次来到王洛宾家。这一次,三毛带来了全部生活用品,意在长住“大使馆”。她有意穿他喜欢的衣服,帮他洗衣做饭,走访他儿媳家,送红包给他孙子,尽一个“妻子”的本份。媒体闻风而动,为这一世纪巨星的聚合录下激动人心的视频。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王洛宾单独为她添置了床、台灯、书桌等物品,令她十分尴尬。后来又不断有媒体骚扰,三毛只得拖着行李箱落寞而去。
疾病的折磨不堪重负三毛写作起来常常夜以继日,通霄达旦,一次为了赶稿子竟七天七夜不沾床,写完后打电话给家人:“直接送医院!”象这样的例子很多,几乎伴随着她的人生。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加上个人情感不如意,导致她失眠烦躁,靠安眠药入睡,而安眠药的依赖性又迫使她不断加大药量。有一次,她送给一个朋友一粒安眠药,竟使那人昏迷了三天三夜。长期的安眠药有时令她疲乏的大脑产生幻觉,有一次她对琼瑶说:“晚上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已竟坐在五楼的凉台上”。
1991年1月2日,三毛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单独特护病房。三毛怀疑自已喉内、胸腔、子宫患了癌症,意志很消沉。3日医生为她进行了手术,并告诉她是良性,不用担心,后天即可出院。4日清晨,清洁工进入她的卫生间,赫然发现三毛悬挂在马桶上方的点滴挂钩上,她的颈部被丝祙紧勒着,穿着白底红花的睡衣,已没有生命体征,现场没有留下遗书。经法医鉴定,死亡时间为凌晨2点,警方结论界定为“因病厌世,自杀身亡”。
但是,三毛的母亲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三日晚上,亲友去看了她,她情绪很好,看她找医生要了一粒安眠药,大家叫她好好休息后离开。在当夜十一二点的时侯,三毛曾打电话给母亲,说梦中有几个小孩来找她了。进入中年的三毛特别喜欢小孩,看到别人有小孩非常羡慕。被电话惊醒的母亲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回答是好,便顺口安慰道:这是好兆头,那是天使”。笔者大胆猜测,也许三毛麻醉药未完全消散,又服用了安眠药,在睡梦中出现了幻觉:那晚她梦见孩子非常高兴,凑巧亲爱的荷西来到她身边要带她去天堂,三毛好兴奋,问如何走?荷西告诉她寻个隐秘的地方自尽。于是三毛顺手摸到一只丝袜进入卫生间,将自已的脖子挂在打点滴的钩子上,双手作祈祷状完成了“飞天”的程序。以前三毛经常在清醒状态下和荷西进行通灵活动,这一次也不是偶然。
结语三毛为什么自杀?因为她太累了,为情累,为世俗累,为写作累,为病痛累,累得一塌糊涂,累得晕头转向,累得连自已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听到噩耗的王洛宾老泪纵横,他奋笔疾书写下生平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来是一场迷藏的梦。
且莫对我责怪,为把遗憾赎回来,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其他网友回答:三毛去世前,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了。最后和她联系的朋友眭澔平在访谈节目中介绍过她的这段经历,她开始吃当时美国最新的针对抑郁症的药物,且药量很大,她曾给另一个饱受失眠困扰的朋友吃半片她的药物,结果那人连睡了好几天。
本身抑郁症患者就容易有自杀倾向,加上三毛敏感的性格和她的经历,最后选择自杀非常可以理解。据说,三毛从小到大,曾试图自杀过7次,最后一次成功了。
三毛笃信宗教,无论是道教、佛教、基督教,甚至一些小的宗教,她也是相信的。她曾经在台北“观落阴”,这是道教的一项法术,可以带人参观地府,了解自己的命运,她还曾通灵,她和林青霞饭聚的时候,边吃饭边拿出一张纸写写画画,林青霞问她在做什么,她说在和已故的荷西聊天。她还曾通灵找到已故的文化学者徐訏,徐訏告诉她自己在地府做类似文书的工作,荷西在另一个空间做官。看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可以理解了,三毛在当时已经有很严重的神经衰弱了。
三毛曾在书中写过,在墨西哥神祗中,她很喜欢小众的玉米神和自杀神。自杀也有一个神灵的话,这个行为更是可以接受的了。眭澔平说,自杀前,三毛服药过多加上当时在医院手术用多了麻药,对她的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看看她给眭澔平留下的遗书吧。“这次我带来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了,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一点点口红。它还是被我亲的有点灰扑扑的,此刻的你在火车上还是在汽车里?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我只节选了一部分,三毛在开心的时候会擦口红,而不开心的时候就会不擦口红,亲自己的一只白色玩具熊。她许久不擦口红了意味着她许久不曾开心过了。这封信是这么孤独,她只有一个人,到死的那刻都是。
其他网友回答:三毛的一生,传奇又瑰丽,像风又像雨,她生而特立独行,死而遗世独立。她曾经被数学老师侮辱得抑郁症7年,遭遇求婚被拒,1次差点被骗婚,两任丈夫横死,爱慕王洛宾被拒,3次自杀未遂的多舛命运。
三毛本名陈懋(mào)平,小时候,她觉得“懋”字难写,于是给自己改名陈平。幼时沉迷于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她又给自己取笔名:三毛,并因此和张乐平结下父女之缘。三毛去世后,张乐平写下:“悲哉平儿”四个字来纪念她。
1次求婚被拒。谢你当初不娶之恩。我想我们都应该感谢梁学长,因为他的拒绝,促成一个流浪女作家的诞生。 而后三毛彻底爱上了流浪——先后流浪54国,让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作家 。也正是因为有了学长的不娶之恩,才有了日后三毛与一生挚爱荷西的邂逅。三毛上大学时痴迷学长梁光明(笔名舒凡), 他是文化学院戏剧系的男生,才华横溢且风流倜傥,三毛深陷于对他的崇拜之中,于是对梁舒凡进行全方位24小时的追求。
这时,三毛刚刚从长达7年的自闭症中走出来,梁学长像一颗耀眼的星星,点亮了三毛暗淡的内心。不过这场爱情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三毛向梁舒凡提出结婚时,却等来一句:“我们还没毕业,结婚可以再等一等。”
彻底失望的三毛决定远走西班牙,其实她是真的不想走:“一切我都可以放弃,只要你给我一个承诺,给我一个未来。” 最终她又等到一句:“祝你旅途愉快。”
对于这段感情,三毛并不避讳,这段初恋也成了她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出版时,梁舒凡还为她写了序言。张小娴说过一句话:有一天,你会感谢他的离去,是他的离去,给你腾出了幸福的空间。
2任丈夫死亡。三毛的德国未婚夫,在婚礼前一晚因心脏病突发,婚礼变成了葬礼。 挚爱的丈夫荷西是一位职业潜水员,在拉芭玛岛潜水时意外丧生。在葬下荷西之后,三毛说:“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初恋如此让人心碎,可三毛的婚姻却更让她痛不欲生。与梁舒凡分手后,三毛远赴西班牙,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留学生活,期间初识高中生荷西。
圣诞夜里,荷西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六年!四年大学,二年服兵役!好不好。然后我娶你,我每天出去赚钱,你给我做饭就好。
三毛很感动,但不以为意:我比你大六岁,六年,你这么认真,万一我没有坚守承诺,这样对你不公平。你以后别来找我了……
荷西说:我不找你了,不找你了,但你答应我等我六年……
他们就此别六年,六年中,三毛游历欧洲许多国家,期间她被一位已婚画家差点骗婚成功。1971年,28岁的三毛重返台湾,在张其钧的邀请下,于文化学院教授德文和哲学课 。此时三毛认识了一位大她十多岁的德国教师,并打算走进婚姻。
两个人一起去印名片,两个人的名字并排,一面中文,一面德文,可天意弄人事与愿违,婚礼前一晚,这位未婚夫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在三毛怀里,那盒名片就一直没再去取过。这给了三毛致命的打击,伤心欲绝的她毛服用一整瓶安眠药,幸被救回。
1972年冬,痛苦之余,命运把三毛又一次送上西班牙的国土,与当年的小朋友荷西再次重逢。她没有想到,从前的高中生现在变成了成熟的大胡子。在一个朋友家里,三毛被荷西拦腰抱起,旋转。
三毛问:“六年前,你想跟我结婚,现在还想不想?”
荷西说:“你要嫁一个‘挣多少钱’的丈夫?”
三毛说:“看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顺眼的话,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说到底,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说:“也不是,如果是你的话,吃得饱就好。”
荷西说:“你吃很多吗?”
三毛说:“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1973年的7月,三毛和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注册结婚,可这段幸福的婚姻只维持了六年。
1979年9月30日,中秋节的第二天深夜,房门被敲响,三毛警觉地连声喊到:“荷西死了?”你是不是来告诉我荷西死了?这位太太如实秉告:他们正在寻找荷西的尸体。
荷西出事前,三毛在飞机上遇到位太太,给了三毛一张名片,那上面写着,她是某某人的未亡人。这是西班牙的习俗,守寡的妇女要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一句:某某的未亡人。两天之后,三毛本人也成了名片写某未亡人的人。
三毛与西部歌王王洛宾。如果王洛宾勇敢一点挽留三毛,三毛不会这么快离开人世。她不必那么忧伤,他也不必那么孤独。只是王洛宾禁忌于世俗的羁绊,让这段感情以悲情收场。那一年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在西北荒漠里,因为艺术上的共鸣,俩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回台湾后,三个月时间里,三毛给王洛宾写了15封信, 但王洛宾自知年愈古稀,无法承受这样的感情。他给三毛回信:“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但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
但纵然如此,三毛仍不死心,她给王洛宾写信说:“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她又远赴新疆再遭王洛宾拒绝,121天后,三毛自缢身亡。三毛去世六天后,王洛宾为她写下一首《等待》,而后皈依佛门。
如果眭澔平早一点看到信件或早一点听到电话录音,三毛不会这么早离开人世。2008年3月26日,是三毛诞辰65周年纪念日。“台湾第一才子”、也是三毛生前的忘年交眭澔平公布了三毛临死前写给自己的——《三毛的最后一封信》,和三毛生前打给自己的电话录音。眭澔平是在西伯利亚飞驰的火车上发现了这封信。在那封短信中,三毛写到“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落款是“爱人三毛”。眭澔平是三毛的忘年交,一个小她17岁的男人,她们住处相距仅仅10分钟脚程。
此后他才知道,在三毛离世的前几天,她曾偷偷地把她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夹在她的最后一本新书《滚滚红尘》中,送给了来医院看望她的自己。或许,如果能早一点看到信,或者眭澔平能早点接到电话,三毛不会这么早离开。
在深夜最脆弱无助的时刻,三毛想到了这个温暖的男人,她一遍遍地拨打着那个烂熟于胸的电话号码,却只能留言:
如果你回台湾了,我是小姑,你如果回台湾了,请你打医院,
如果回来了,小熊,你不在家,好,我跟你说我是三毛,如果你明天在台北,请你打医院,再见。
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如果你听过这些录音,一定能感受到,三毛的声音渐渐沉了下去,像是沉入了无底深渊……
原以为三次自杀未遂,会让三毛断了自杀的念头,可谁能想到,多年以后,48岁的三毛还是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永别与世。
她生而与众不同,死而遗世独立。 三毛大姐陈田心和眭澔平都认为:三毛是自己选择了死亡,而起因,是抑郁症和对死亡好奇心的双重作用。陈田心说:“三毛从小和别人不一样,她一直在不断尝试死亡,八岁的时候她曾把头扎进水缸里,后来发现太难受就出来了,在这种脆弱的时候,她又一次想到了死,但她可能也还是只是想试试,结果,试着感觉还好,那不如就这样,归去吧!”
自从荷西死了以后,三毛经常跟她的姐姐说:人生太无聊了,我最爱的人已经走了,而我这辈子想做的事情已经都做完了。你看我去旅游,世界都被我走遍了,我这辈子过的比别人三辈子都要多,我觉得够了。可是我不想你们伤心,放不下你们。所以,我还没死。
只是,当天南地北双飞客离别,当人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三毛走了。所以,三毛的死,并不是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许多的人事叠加起来的因素,这么看,三毛的死,像是水到渠成。
其他网友回答:三毛为什么自杀?三毛和荷西的故事前面作家和众多学者都作了详细回答。我个人认为是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有疾病。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决不会自杀的。那怕经受最多的苦难。身体病了看不好了,心理健康的人也会微笑的面对死亡。当然也有头脑一时发昏的时候,自杀也需要勇气。
其他网友回答:三毛,一个风一样的女子,追求完美至极。三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放不下过去,也是厌倦了生活,接受不了现实。
三毛在十三岁时自杀过一次。她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读初二时由于代数成绩很差。平时对三毛就十分冷谈的那位代数老师,那天因三毛做不出习题,便把她叫到讲台上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说完,用蘸饱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然后叫三毛“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三毛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便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老师等同学们笑够了,叫三毛到教室角落一直站到下课。等到下课,老师又罚她从有众多同学的走廊和操场绕一圈再回到教室。全校同学看到三毛这副模样,都尖叫起来。 这件事发生后,三毛没有掉眼泪,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受了这样大的精神刺激和侮辱。晚上,她躺在床上拼命地流泪。这件事有后遗症直到第三天才显现出来:早晨去上学,走到走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接着,她的心理出现了严重障碍,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以至一想到自己要去上学,便立刻昏倒失去知觉。 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内心焦虑逐日俱增所致而自杀。虽被及早发现,但三毛从此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闭症。
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整整延续了七年,直到十九岁,她才又慢慢地重新接触社会。那七年的囚禁就是那一瓶墨汁和一枝毛笔所造成的,那个代数老师是第一个造成三毛悲剧性格与改变三毛命运的人。 二十六岁的三毛又出现了第二次自杀。那是从美国回台湾在文化大学教一年书后,因“今生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人”突发心脏病死去,感情受到挫折,便在朋友家吞服大量的安眠药。三毛被抢救过来之后,到了西班牙,与暗恋者荷西重逢。
荷西曾在六年前与三毛相约:“你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完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一过,我要娶你。”他们重逢时,恰好六年。 1973年夏天,三毛与她“生命的一切”的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了。她成为沙漠里最快乐的女人,过着神仙眷属般的生活。
第一次读【撒哈拉沙漠】,字里行间无法消释的孤独感,与外界的疏离,功名利禄在心里微不足道。她的作品历久弥新,在大都市生活的人,看到了一股清流,找到了共鸣,填补了梦幻般的空白。后来,荷西死了,读过三毛的作品的人都知道。
我个人十分欣赏三毛的为人和作品,但我怀疑她有精神类疾病,她的过去是决定因素。
不难看出,她把生活里发生的事情作为基础,添加了幻想,把生活中不满意的东西剔除了。她的作品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亦真亦幻的,真作假时假左真。她并非有意要骗人,只是她太追求完美的境界,要求现实和她的心灵契合。当她最后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夹杂现实,经年承受的空虚顿时垮了,再也支撑不了自己走向明天。所以,她走向死亡是必然的。
至于是怎样的结束方式坊间多有流传,愿她在天堂安好、快乐,再无困苦。
台湾女作家三毛为什么会自杀?真的是放不下荷西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查看了许多关于三毛的介绍,甚至阅读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初步对她有了些许了解。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曾用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黄桷垭。
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自杀身亡
从她的书中觉得这个奇女子性格属于那种不受约束,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者,也是一个不会被任何人左右思想有着独特魅力性格的女作家。因和荷西是异国恋,很多观点还是有一定分歧,他们爱得热烈,因原生教育不同爱得无奈而又甜蜜。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三毛。
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诙谐,她开始跟荷西结婚后,母亲寄去中国的东西,她做中餐荷西吃,荷西不认识粉条,她骗他是“春雨”被冻住了,吃了几次后荷西还要吃中国的“春雨”,说“春雨”好吃。
她跟着荷西去了撒哈拉沙漠,沙漠的日子很苦,很清贫,但他们很快乐,幸福。浪漫的她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而去流浪,善良的她会帮助那些沙漠居住的邻居们……1979年9月30日,荷西在拉帕尔马岛的海中潜水时遇意外丧生,三毛悲痛欲绝,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无法从悲痛中走出,自闭时间久了有了抑郁症。
1990年的4月,三毛跟随一个旅行团去新疆,借着给稿费名义认识了王洛宾,就她话来说,是听着王《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长大,王失去妻子也是一个人孤独的过,两人一见如故,开始一场忘年恋。但终因王走不出年龄比她大30岁这个坎,不能接受她只能告终。
再次受到感情伤害的三毛,抑郁症更加严重,1991年1月4日用丝袜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所以,这样看来,她没有在荷西死后就追随而去。而是12年后选择自杀,不是为了荷西,只是因为她一直生活在被自己感动的爱情故事里,理想无法融入现实,内心非常孤独,严重的抑郁症让她产生厌世消极思想自杀。香消玉损,令人唏嘘。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台湾作家三毛为什么自杀听我慢慢道来。我认为和放不下荷西没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毛是个什么样的人?三毛是一位自尊自爱,敏感多情,我行我素,敢爱敢恨,才华横溢,善良浪漫,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大胆女人。她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对人民充满了同情怜爱。是一位爱突发奇想,有少女情怀的女作家。
关于她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因荷西,有说因滚滚红尘没得奖,有说因王洛宾,有说因病等等,不一而足。当我听到她自杀的消息时非常振惊,当时对她多少有些误解,认为她自私,只顾自己,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女。但后来看到她父母对三毛自杀的看法时,我才改变原来的看法。那么她究竟为什么自杀哪?我认为
一,因为爱而不得的忘年情愫。
这里有必要介绍下她爱上王洛宾的经过。1988年王洛宾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曲问世之后,响彻大江南北,也传到了台湾三毛的耳朵里。初听时三名有种莫名的感动,好象有根爱情的弦拨弄她那敏感的神经,震动了她的灵魂。敢爱敢恨,我行我素的爱情观使三毛下定决心一定要认识这位作者,她隐约感到她和作者之间会发生什么,他们一定有某种精神上的契合。1989年她从作家夏婕那里讨要了王洛宾的联系方式。1990年她和表弟结伴同行来到大陆。大胆的三毛扣响了住在乌鲁木齐王洛宾的家门,就这样他们相识了。第一次见面她为他演唱了歌曲橄榄树,他们共同游览了天山的美丽风光。五个月后,三毛借着滚滚红尘修改剧本之机,来到北京,并带着生活用品,完成编辑任务后匆匆赶到乌鲁木齐,这次直接住到了王的单身寓所。她穿着他喜欢的衣服,为他做饭,洗衣,唱歌,他们是心灵契合,思想和灵魂互相融合的情侣呀。他们是那样的合拍,是那样的超凡脱俗。然而王洛宾还是有些犹豫,纠结不决。他不能不考虑世俗的眼光。由于年令上的差异,他们是有代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王洛宾辜负了三毛炽热的情感,但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拒绝怎能不令三毛痛心疾首。真是古今痴男女,谁能过情关。这种拒绝又怎能不令人心生痛楚。悲哉,痛哉。王洛宾也没有想到自己内心深处是深爱三毛的。在这段时间里,三毛真切的感觉到王洛宾刻意的和她保持距离。但她还是浪漫多情的,临走时她把粉红色的发卡,嵌入了王洛宾的吉他里而离开了这里。
她想不明白他们第二次见面时媒体是谁请的。这样大张旗鼓使三毛始料未及,三毛不高兴。这使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到底是谁请的?这里面也许有误会,是不是王洛宾谁也说不清,反正三毛不喜欢这样炒作。王洛宾面对这样一位勇敢妩媚的大胆女子,却因世俗若即若离确实伤透了三毛的心,高兴而来,拜兴而归。心里的一团火从头浇到脚,来了个透心凉。她的决绝令人唏嘘不已。值得吗?说到底她还是承受不了王洛宾不接受爱的烦脑,丟了卿卿性命。王洛宾当断则断也许会好些,这样先接受后拒绝,就等于间接把三毛推入了苦难的深渊,绞杀了她那不顾一切,如火如荼,飞娥扑火般的爱情。但王洛宾当时并未感觉到,后来觉醒,可为时已晚。
二,因为绝望,没有精神寄托。
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是会不管不顾的,死了都要爱,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真爱是没有年令界限的。比如杨振宁与翁凡年龄差距比她们还大。王洛宾对三毛的爱在当时没有三毛纯粹,没有三毛炽热,说到底是不对等的,就差那么一点点。三毛觉得自己千里迢迢送上门来,却得到这样对待非常伤自尊,非常没面子,越思越不好受,越思越不能接受,自己有何颜面活在世上,那颗凉透的心,再也无法承受这样打击,绝望透顶,没有爱情的生活没有精神寄托,拐杖没了?(她说王洛宾是自己的拐杖)干脆一了百了,早点到地下与荷西相会。
三,都是抑郁症惹的祸。
三毛自尊自爱,感情丰富到了极致。越是感情丰富的人,越容易走极端。感情上的挫折,诱发了她的抑郁症,她承受不了了。三个月后1990年12月三毛给王洛宾写了最后一封信,告诉他自己已订婚。一个月后三毛在1991年1月5日结束了她那还尚年轻的生命。于是这世上少了一名才女,多了一名为爱殉情的痴情女子。这都是抑郁症惹的祸。传奇加传奇的爱情故事嘎然而止。给人们带来天限的感慨知猜测。
终上所述,我认为是这三个原因导致三毛自杀。和放不下荷西没有关系,哪有因为去世已经十二年的人去自杀,想自杀早就自杀了。纯属个人观点。
原创作者顾作娟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威海链 » 台湾女作家三毛为什么自杀?真的是放不下荷西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