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向来尊刘贬曹,为啥现在尊曹越来越明显?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曹操是正黄旗:孙权是正红旗:刘备是镶黄旗人:曹操是白脸:孙权是红脸:刘备是黄脸:三国演义中国人的素质低:所以历史上才有登红楼看三国的名词:

其他网友回答:

小时候看三国,不谙世事,打的热闹就行,心也在刘备这,跟着罗贯中先入为主的尊刘。


年轻的时候看三国,不由得佩服曹操,大度豁达,又能谋善断,觉得刘备哭哭滴滴的像个娘儿们,男子汉就得像曹操快意恩仇,杀伐决断。


中年历经世事,理解做事之难的时候才发现,还是刘备厉害。


刘备刚开始还真是卖草鞋的,要说是皇室后裔,刘胜的后人,也不过是个幌子,当时大汉历经西汉东汉四百零七年,只要姓刘,就大概率是皇室宗亲,宗亲也分亲疏远近,可即便是近亲不掌权也没人搭理,没落的贵族不如鸡啊!不像袁绍、曹操都是世家子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家里基本上都是当官的,官二代创业哪个时代都是一路顺风顺水。而鞋贩子刘备,还不如今天的莆田系,顶着皇室后裔的名声,讨伐董卓的时候十八路诸侯前连个座位都没有,只能站在公孙瓒之后,也是靠着这个名号换来袁绍袁术兄弟俩赐的一张椅子,包括刘皇叔之名其实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挣的:汉献帝为了打压曹操,拉拢刘备而封的。所以说小时候跟着罗贯中的尊刘贬曹的思维认为刘备了不得,年轻时候有自己思想了自命不凡,学会了质疑,认为曹操牛,刘备只会哭,人到中年历经世事,明白干事业的不容易,创业的艰难,发现还是刘备厉害,白手起家,赢得三分天下。这个过程用一位高中数学老师的话来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小故事第一次还真的是听一位数学老师讲的。


要说刘备真正起步,还是三让徐州,这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成仁义之举,在尔虞我诈的三国中成为一股清流,也成为刘备的个人魅力和能力的体现,其实背后隐藏的凶险,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刘备刚接到陶谦信的时候也很意外:陶谦也知道我刘备?曹操他爹刚死在了徐州,曹操又是个有名的小心眼,况且古代人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向来不共戴天的,这时候陶谦死前把徐州托付给刘备真不是什么好活儿!你以为陶谦不想把徐州印信给自己儿子?拜托!用现在话说那可是省长兼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徐州地区的土皇帝,可是官再大,没有本事守得住连命都要丢掉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划算了!不过也有那不在乎老婆的,比如同时代的秦宜禄是不在乎夺妻之恨的。而刘备只是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但刘备没得选,机会来了就的抓住。就此打住貌似跑题了,写了这么多再删除也可惜,那就学单田芳先生结尾,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其他网友回答:

尊刘贬曹是受《三国演义》的导向影响,尊曹越来越响显是人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中的“演义”二字就暴露了《三国演义》这部书的真实水平和价值取向。

一般情况下,演义体本身就具有民间传奇故事的朴素情怀,那就是扬善抑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在忠君主义为纲的时代,那绝对是“恶”的典型,是不能被赞许更不能被褒扬的。

而三国演义中重点突出刘备的宽仁、诸葛亮的睿智与忠贞、关云长和张飞的义薄云天,这些情怀都是百姓中最朴素的仁善情怀和美好的人性品格,因此,自古以来,刘备被塑造成为了仁善的正义形象而曹操被塑造成为了狡诈的奸佞形象。

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大家都不再一味的盲从书本,而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参照之后,细细思之,才发现刘备的仁善也好,曹操的奸佞也罢,其实都只是一种停留在固有模式上的刻板印象。

只是盲人摸象似的,刻意的、有目的的、片面的突出了一个人性侧面而已,根本不是丰富的、复杂的人性全部和本身。

因此,结合历史逻辑、时空情怀,更多的人对曹操、刘备所处的时空场景在基于人性角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发掘和联想,这两个人的形象愈加丰满鲜活,再结合历史车轮的前进价值功勋的大背景,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刘备之小与虚伪和曹操之大与务实。

两厢对比,更多的人都不再一味单纯的去膜拜那种基本的人文朴素情怀,而是尊重现实的评价人性善恶以及历史功过。如此一来,刘备就显得越发渺小,而曹操却越发伟大起来。

其他网友回答:

很正常。


人类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有的人带兵一辈子与民无扰,哪怕军中断粮,“吏卒自相食”都不出去祸害百姓。但他只要做过一件有悖于自己日常言行的事,就会被骂成伪君子,时不时拉出来鞭尸,被万人唾骂,被踩上一万只脚。


而有的人嚣张跋扈,软禁皇帝,杖杀皇后,奸淫掳掠,四处屠城,但只要有人给他说几句好话,立马就变成了“真性情,可爱,一生未称帝是真正的忠臣……”。


没错,我说的就是董卓


一群人可能头天还在骂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隔天就奉徐州,冀州,辽东大屠杀的元凶为自己真正的偶像,精分程度堪比耐克。


你说他们不了解这些?也不尽然。但你要是跟他们说这些大屠杀,他们会嗤之以鼻,怼你一句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有啊。刘备定益州,就没有一次屠城。唯一的黑历史就是“散府库之资以赏士卒”,把刘璋小金库里的钱分给士兵。


就这还被法正给喷了,中途作罢。


但你说,他就是伪君子,耶稣来了也没用,你说的!


嗯,就很魔幻。


这就是这个时代历史评论的现实,而且还有更魔幻的:


接手盛世后一顿乱搞,把国家玩得遍地饿殍,饥民四起,天下人口减少一半多,却仍被尊为千古一帝。


上台手段不光彩但勤政爱民,天下大治。被历史学家尊为“王朝时代老百姓也就在他那二十几年里能算个人”的皇帝,却被骂成昏君。


还有一批人,一边赞扬在中国犯下数十场大屠杀,用中国人做人体实验,临走前给了小女孩一颗糖的日军,是“爱的代言人”。


另一边,实现中国农民数千年心愿“耕者有其田”的伟大运动,却被它们抹黑为“暴力,残酷,吃人”。


鼓掌,必须鼓掌。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历史。。。。又一个把宋朝之后的话本、杂剧、演义当历史的人。。。。

谈历史,就看史书,看古人评价,别牵扯文学创作的艺术形象。《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等史书对曹操的评价都非常高,古人评价也是赞美远多余批评。尊曹的不是现在,而是历史主流。

其他网友回答:

你所说尊刘贬曹的历史是从三国演义里看来的吧?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有价值观,现在以成败论英雄

其他网友回答:

你也说了,三国历史向来尊刘贬曹。那么,在现实社会呢,也是尊刘贬曹吗?

其实,在中国古代,普通百姓自小就受到了儒家君权神授正统思想的熏陶,所以他们认为身具皇族后裔的刘备无疑更具有接替刘汉天下的正统性,而曹操,不过是一国贼而已。

而现如今,深受现代思想熏陶的我们,知道了君权并不神秘,天子并非天生。那么,在心底里也就没有了所谓的什么正统不正统的观念。

而对比三国里的曹操和刘备。

刘备只会哭,而他对于百姓和部下们所谓的仁义在我们今天看来更是近乎是虚情假意,毫无疑问,这样一个虚伪的人,肯定是不讨喜的。

反观曹操,他懂军事、通政治、关键是还会吟得一首首好诗,妥妥的风流才子一枚,不仅如此,这个人很真实,就算做坏人,他都敢喊出“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口号。仅此一条,刘备敢吗?

两相比较,曹操确实更讨喜,更有魅力一些。

标签: 贬曹 尊曹 三国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