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好,值得探讨一番。在主流学术界,素来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可能未必。我们可以先从“封建”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内涵谈起,然后就能对问题下基本结论了。
什么是封建呢?说起来可能很复杂,但关键本质就四个字:封邦建国。也就是主体政府通过分封宗室、勋臣在指定区域建立指定规格的邦国,以为国之藩篱,屏障中央。据周礼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当然这是周朝时候的规矩,到了春秋、战国虽然还是封建制,但周天子衰微,地方诸侯早已把规矩整的一团糟了。
恰恰到了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强化了中央集权,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完全代替了封建制。所以如题,提问者的问题描述是对的,秦国是封建制的产物,秦朝则是封建制的终结者。只是到了两汉,封建制时有时无,却也是一直在持续,刘邦开启了异姓王的封建口子,最后也给关闭了,刘氏宗室却也一直享有封邦立国的权力,汉武帝时的“推恩令”也没根本消灭封建制,只是分散弱化了邦国的实力。到了隋唐、宋元等朝代,封建制已经名存实亡。
明朝虽然算是“封建”的一次事实上的回光返照,朱元璋的儿孙们有藩王名号,也各有藩地,却没有成为正式的藩国,因此算不上。清朝统治者则更狠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们以及公侯等,无诏不得出京,哪还有半点封地承载封建?从汉以后到清,都处于帝制专制时代。
如果让我说,顶多能算到东汉,中国的封建制就寿终正寝了。你觉得呢?
谢谢。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司马砸光
其他网友回答:封建是分封建国,是周朝那八百年的奴隶社会,秦始皇到清朝灭亡是皇权家天下的社会,农民为主体。可以称作皇权社会,或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后,根据国有化或私有化,可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
其他网友回答:什么是封建?简而言之就是分封建制。因此,以前的历史往往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直到清王朝结束的这段历史称为封建王朝。如果稍微对历史有过了解的人就会明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得到任何分封,怎么可能秦朝会是封建王朝?
所以中国真正的封建王朝其实就是周朝那八百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之后,推出了两项制度(注意这个制度是周武王制定的,之前没有制度)。这两项制度分别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项制度的出台,才标志着封建制度的正式形成,包括封地,军队,爵位,继承人等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周武王把周朝的宗室,功臣以及前朝的王室成员,尧舜禹的后代甚至此前已经存在的国家(如楚国),通通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进行分封。当然,在这个分封的过程中其实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将楚国分封为子爵国,楚国国君后来不干了,自称为王。周昭王甚至还亲自征讨楚国,结果不幸葬身汉水。
不仅如此,从分封来规定国家的大小,规定了军队的人数,大国三千,中国两千,小国一千。周天子自己十四师,八师驻洛邑,六师驻镐京。分封之国定期要到镐京朝贺周天子,像周天子进贡。一次不朝削其爵,两次不朝夺其地,三次不朝六师移之。
周天子将天下分封之后,自己只管王畿之地,其余诸国的内政周天子是不管的,只是制定了一个宗法制,规定诸侯的继承人必须为嫡长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长子,小妾生的不算。嫡长子有继承权,国君的那么其他儿子怎么办呢?其他儿子们都为士,有共同管理国家的权力。
因此,中国的所谓封建时代,在周朝结束之后也就随之结束了。之后的王朝里确实也是郡国并行,但那都是封而不建。王是没有本国的管理权的,郡国的管理权在国相手里。明朝的王虽然也之国,但不许出王城,出城十里都要向皇帝打报告,与真正的封建差太远了。
其他网友回答:单看标题,好像是需要一个名词解释。但展开来看,就知道题主是在质疑中国历史阶段划分的理论。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回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以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的。那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从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晋”,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为铁器的使用。
近些年来有人对此质疑,其实理由仅仅来自“封建”二字的字面解释,这不过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以学术讨论的名义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另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持此观点的人中,最著名的就是易中天。
因此要回答今天这个问题,就需要问问题主:你是相信马克思还是相信易中天?
其他网友回答:“封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其字面本意,侧重于政治结构和政权形式的外在表现,“封建”即“封邦建国”,也叫分封制,我国周朝实行的就是典型的分封制或“封建制”;第二个是政治层面的含义,封建社会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并列,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而存在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阶级矛盾为核心,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形态,把以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形态称为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与欧洲在相同阶级矛盾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政权形式是不同的,中国封邦建国的时期主要是奴隶社会,进入地主和农民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后,分封制基本被废除了;而在中世纪的欧洲,按照阶级关系来看,封建主和农民是社会主体,二者矛盾是主要矛盾,而政治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却是分封制。马克思生活在欧洲,因此把欧洲这种以封建主和农民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同时又实行分封制的社会形态称之为“封建社会”。我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而将这个概念原原本本接受下来,并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政治概念。应该说,今天作为政治概念的“封建”与其字面含义已无任何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纠缠它本身的字面含义。不过,为了避免概念混淆,我倒是觉得有必要适当区分,把我国历史上的封邦建国制度称为“分封制”,不要称作“封建制”,以免造成模糊和争议。
其他网友回答:封建,简单地说,就是封土建邦。封土建邦只是封建的形式,而其含义之深刻就要从封建制的起源说起。
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可谓是对封建制做了一针见血的揭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莫非不欲去也,势不可也。”
柳宗元认为,封建制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就是上古的圣王也没办法解除封建制。
柳宗元借用战国儒家荀子的言论:大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争而不已,这时候就会有智而明者出现,讲道理论断是非曲直让人听命,于是这样的人成为君长,可服众。聚而成群的人相互之间的斗争的规模会更大,于是有了军队,出现了更有威望的人。群的首领君长听命于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就是诸侯。诸侯之间相争就规模更大,又出现更有威望的人,诸侯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土都要听命于他,就是方伯、连帅。斗争的规模再升级,又出现更有威德的人,方伯连帅也要听命于他。这样的人安定百姓一统天下就成为天子。
所以封建制的产生是先有乡里长官再到诸侯、方伯、连帅,最后有天子。而泽及人民的人死了,人民还会尊奉他的子孙成为首领、诸侯、天子。这是封建制产生的原因。
当然,以上是儒家学派所认为的封建制。
实际上我们现在能了解的只有商周时期资料相对比较完备的封建制,上古时期的封建制因为资料的缺乏已经没有办法了解是不是真的像荀子说的那样。
拿西周封建制举例:
文王时已为方伯,即西伯,是一方的诸侯领袖。在周人东进的过程中也不断有诸侯归附。武王继位后在克商之前于孟津观兵,训示八百诸侯。这些先后追随武王的诸侯在武王克商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武王立周之后,有三个部分的政治势力都需要安抚。一是周的血亲重臣;二是这些追随武王的诸侯;三就是殷商的旧势力以及前代圣王的后代。
西周的分封就是将权力和义务分给这些亲族子弟、重臣诸侯们。《礼记*王制》说周设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西来的新取得政权的周人将土地分给封君,每个封君取得了一片土地,还有分领的人群。封君获得的人群包括司官、殷旧民,还有原来土地的原住民。西周的分封是族群的重新组合。天子赐予国号、疆土、告诫的文辞以及各种礼器作为受封的象征。西周的封国是春秋列国制度的前身。
西周时期是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周天子不是后世的皇帝,不具备绝对的中央集权。真正属于周天子的范围只有王畿之内,但分封到各地的诸侯又有对周王室的种种义务。这种特殊的体制是因为周克商之后需要对多方势力多个族群制衡所产生的。这就是早期王朝特点。
其他网友回答:在历史常识中,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封建”是“秦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是封建社会。
其实,现代更多的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封建”只是指周代八百年的这段时间。
“封建”二字,始见于《尚书》:“封建,分封建制。”
封建制度商朝是“氏族部落邦联制”。
当年,武王伐纣,灭掉商朝,把自己的血亲和重臣,共七十一人,分封到中原周边乃至中原中枢,用以平护中央。
这个分封制,叫作封建制度。
各个封国,他有自己完全独立的统治权、外交权、军队,他们平护中央,这叫作封建制度。
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最大的政治举措就是建立郡县制。
郡县制,就是取掉各个封建封国,或者各部落分封,然后由中央朝廷向地方委派命官,这叫中央集权制度,政治学上叫作“君主专制制度”,它完全是封建制度的克星。
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的封建制度彻底结束。
这是因为,当年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学者主要使用中文。
他们翻译了欧洲历史,而欧洲史基本上经历的是氏族部落制、封建制、然后是资本主义制度。
于是日本人翻译的西方史学发生过程,作为中国留学生(包括郭沫若等)按照日本人的翻译,把辛亥革命之前的社会制度也照搬为封建制度。
再加上,中国近代辛亥革命以后,实际上的统治者都倾向于再取集权制度,因此也更愿意在主流文化上更宽容,把它误称为封建社会。
这就是历来把中国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统称为封建制度的原因。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要对比西欧的“封建社会”,中国只有在周朝可能比较类似。但很显然,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周朝是否等于中国?中国、中华和天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理解古代“中国“到底是不是封建社会,以及如何解释封建社会。
历史学界现在已经不再将帝制中国称为“封建王朝”,因为“封建”的意义,就是“封土地,建诸侯”,而秦之后的中华帝国,很显然已不再是传统西欧意义上的封建。
我们看近代中国前的最后一个帝国——清帝国。
清帝国被一些历史学者成为“封建集权”,这看上去是一对矛盾的词,因为集权就意味着放弃封建,封建就意味着分权。但是因为中华帝国太庞大了,所以,其实封建和集权是分不同范围的。
也就是说,清帝国“在中央地区高度集权”,和“在边缘地区广封众建”。
而中国领土的转型,就是“在一种地域范围内丧失封建相对主权,在另一种地域范围内确立近代绝对主权的过程。”
中国领土属性在鸦片战争后的转型,也意味着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东亚体系的解体,东亚各国从此摆脱了中华帝国的同心圆结构,而变成欧洲式的民族国家。
现代人很难理解清朝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为了越南、朝鲜,不惜开战,而实际上,在清朝眼里,越南、朝鲜,是为“外藩”,也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但最终,清王朝也不得不接受“西国公法”,而将越南、朝鲜视为万国之一,与自己不再有高低之分——当然,更大的事实是,清王朝与其外藩,都成为了西方的殖民地。
而领土属性的转型,国家主权职能及相应机构,还有国家行为也会随之变化。
1 首先,天朝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边界。
在列强的压迫与中国自身的反抗过程中,中国近代疆域画于何处,最终取决于中外双方实力的变化,而形式,则采取了国际法的条约模式。疆界一经划定,中国在其外,丧失的是封建相对主权。在其内,则获得的是近代绝对主权。也因此,这不单单是领土的量的变化,而是属性的质的改变——“历史上的中国”在领土缩小之后,终于形成了近现代的中国疆域。
2 与此同时产生的,则是外交的产生,这是领土属性改变的题中之意,在近代国家确立以前,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外交。
在乾隆时代,清廷把荷兰、法国、美国等与朝鲜、日本、琉球同列为“东夷”,尽管统治者眼中的寰宇有所扩大,但很显然,宇宙中的中心之国,仍然非天朝莫属。晚清政府,则终于有了总理衙门,这是中国外交部的前身,在1861年开始办公。
传统东亚国际体系尊崇的是一元的等级尊卑,而近代国陈体系则奉行的是多元平等原则。天朝的世界观,完全无法对付欧风美雨。只有总理衙门,才能用国际制度,来尽可能约束列强在中国的行为。
3 与外务相对,国内主权随之扩展。
章炳麟在1928年修订的《三字经》启蒙那时的幼童,“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二十二。”
这反映了人们对民国的一种认识,这种沿革从晚清开始。因为国界的确定,从19世纪后期开始,同其他一切拥有主权的民族国家一样,清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强化它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这便是外藩外交化,内藩内政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封建社会确实持续到近代以前。只是这种“封建”,和西欧意义上的封建并不相同。
其他网友回答:<2>封建这种形式被秦始皇废掉,但是从西汉刘邦开始又重新恢复,所以二千多年的帝制称为封建社会是没有错的。
什么是封建?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太公於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室。
封建的作用从上面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得出,即有功臣,又有同姓,即有表达亲亲之义,也有表扬其功德,当然主要目标就是辅卫王室。
《贞观政要》中有这么一句话:
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吕后欲危刘氏,终赖宗室获安,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
唐朝在总结秦朝为什么会二世而灭主要就是没有采用封建这种形式,当秦发生问题,无人救护而导致灭亡。
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还在采用封建这项制度。
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封建论》来论述封建这项制度。柳宗元在文中认为封建制不是圣人想出来的,但也是大势所趋之事。
所以封建这项制度在古代不但被认可而且还被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作为长久之道。
当然秦朝是将封建制度整个废除了,为什么废除呢?
因为当时讨论时提出要用封建与郡县混合制,封建制度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封国过于强大会威胁到宗主国,这个周朝就是最好的教训。
秦始皇是站在万年,万世的角度考虑,他不能将这个隐患留给自己的子孙,所以超前使用郡县制度,杜绝这个隐患。当然这项制度在秦朝当时情况来看是完全不合适,而且太过于超前,也是秦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封建社会是对的。
但是秦之前的封建与秦之后的封建又有所变化。
秦之前的封建是真的给权力,建立国中之国,周王不去干预他们具体的内政,只要服从管理和定时纳贡就可以了。同时国君对大夫也是这个样子。
所以当时就形成天下——国——家这样三层。
秦之后就取消诸侯王对家进行分封这一层级,全部由朝廷来分封。
直接形成天下——封地这两层的分封制度。
刘邦时期诸侯王在封地是有实权的,而且是实施直接管理,当然国相由朝廷派出。后来引发七王之乱之后,就对国这种形式进行进一步的限制。
诸侯分封到地方实权进一步削弱,没有成为独立王国,有些朝代甚至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没有事情不得离开封地等等。
总之分封的诸侯的权力有时强有时弱,总体趋势是渐弱的。
明朝还是有封建制度的,像宁王,明成祖发动反叛这些都是他们从封地出发的。
清朝有三大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们被封为三王,这也是一种封建。他们在封地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且给当时的清朝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从而最终被收拾。
所以这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错误。除了秦朝没有封建制度,其他王朝都是有的,只是强弱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封建包含三层意思: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封建在中国结束于秦汉,作为底层社会制度的封建结束于民国,作为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封建一直残存在社会上。三者共同点就是人身占有和人身依附。
人类开始农耕时代后,基层生产形式就是一群人种一小块地。直到八十年代云南还有个别村子,除了盐什么都不与外界交换。粮食自己种,布自己织,油自己榨,房子自己盖。在整个农业经济时代,这就是生产的基本模式。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颇遇天灾,各姓氏,各部落,各村寨互相抢掠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种“过下去就过,过不下去就抢”的状态里,人们需要依附强者,团结起来对付其他人。所以慢慢就形成“庇护-依附”关系,就是“你们听我的,我罩着你们”。这就是作为政治制度的封建制的来源。中国最早可考证的商朝就是个部落联盟,商王罩着一群小部落,后来代替它的周朝其实是另一个部落联盟。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封建制的鼎盛期。后来从秦始皇一直到汉景帝,花费近一个世纪时间,终于将封建制改成了郡县制。从那以后,封建制在汉族地区就结束了,但在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保存着。成吉思汗出道后就是先整合蒙古各部落,然后才对外征服。努尔哈赤也是先统一满族各部落才南下。西南地区直到民国还有残存的土司制,当地人不知道有民国,只知道有头人。
中国的近邻日本,直到明治维新前还有各种藩,也是典型的封建制。印度直到独立时还有各种土邦,中央政府通过赎买甚至武力征服,把它们统一成现在的印度。西方各国在中世纪是典型的封建制。比如德国,无论人口还是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中世纪居然有几百个小国,十九世纪才统一。
但是,封建作为国家政治制度消失后,社会生产力仍然是小农经济,所以这种“庇护-依附”关系在基层一直保留下来,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代皇权不下县,基层村村寨寨都自己抱团,乡绅就是法官,甚至有自己的武装。一直到清末,很多部队都打着主官的旗号:张字营,王字营等等,兵效忠官,官效忠大官,最后效忠清室。
工业革命造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今天的城市居民已经不可能独立生活,必须与其他行业的人进行交易。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业缘关系,不是血缘和地缘关系。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才会变,社会分工是封建制度结束的最重要动力。
中国现代史上的军阀混战时代,是封建制的最后结束。1949年后的中国彻底消灭各种割据,政权建设到村一级,成为从形式到内容都统一的国家。现在我们只能在中东、非洲某些落后国家里能看到封建制残余,当地人更忠于部族而不是国家。
由于政治上,社会上长期以“庇护-依附”为基础,整个封建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文化首先强调人身依附。妻子是丈夫的财产,子女是父母的财产,农民是地主的财产,甚至大官都是国王、皇帝的财产。彼此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社会基础不是个人,而是血亲大家族。
在这种文化道德熏陶下,人们习惯于把他人当成自己的财产,而不是独立个体。我们在《英雄本色》之类香港黑帮片里看到的,就是几十年前现代城市里残余的封建道德文化:小弟要忠于大哥,大哥要罩着小弟。直到今天,农村地区封建文化重于城市,小城市封建文化重于大城市。很多人仍然把血亲家族,而不是国家社会当成第一位的存在。另外,也有不少人在恋爱婚姻家庭中中保持着封建意识,将恋人、配偶、子女当成自己的财产。一些私营业主甚至会公开在企业里让员工向老板宣誓效忠。
所以,在政治的,社会的封建结束后,清除思想意识中的封建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威海链 » 到底什么是“封建”?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