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指吸纳,吸取,如摄影。
养:是供给你生活所需,或生活费用。
抚养也是养,赡养也是养,饲养也是养。
还有培植、栽培都叫养,如养花。
“善摄生者”与“善养生者”有很大的区别。
善摄生,佛教导我们要以慈摄生,以悲
摄生,以喜摄生,以捨摄生。这叫发四
等心,用慈悲喜捨去摄授众生,去度脱
众生,使其脱离苦海。
比起“摄’来,这个“养”字就狭隘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摄,引持也,谓引进而持之也,凡云摄者皆整饬之意。
养,取也、使也。
由上面注释可见,“摄”字意思以“守”为主,“养”字意思以“外力获取”为主。
“善摄生者”即是遵循“出生入死”,以“道”作为“生死”的唯一标准者。
“善养生者”即是遵循“生生之厚”,以“生”作为“生死”的唯一标准者。
老子并不反对“养生”,只是老子的养生是以“守生”为根本的。所以老子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以其无死地焉”,即是老子“守生”之本义。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以其无死地”?“善摄生者”出自《道德经》第五十章,其原文是:“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其中“以其无死地”的意思是:没有导致自己死亡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老子《道德经》揭示的是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同时又受着外部矛盾的影响。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内因是关键,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内因。这里重要的条件是:他们遇事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去招惹对方,对方没有感到威胁,所以不会“出手”伤害你,也就没有导致你死亡的可能。
至于“善摄生者”与“善养生者”有何区别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善摄生者是按“道”的规律(自然界辩证发展规律,下同)保养身体,尤其是针对该章“生生之厚”而言的。“生生之厚”是指养生过分追求优厚奢侈,违反“道”的规律。而善养生者,是指善于保养身体(《辞海》),带有自己的习惯,不一定都遵循“道”的规律保养。摄,保养(《辞海》)。河上公注:“摄,养也。”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里讲: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味味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子,人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壮态,那是自己的事情了。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也? 以其生生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焉。
咱们先看这一段儿。什么叫“出生入死”?其实人生就是出生入死的这么一个过程,从出生到死亡,看似平静,其实到处都是危机。身逢战乱就不说了,人命贱如蝼蚁,即使在和平年代,疾病、意外、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有的长寿有的短命。还有自己作死的,仗着年轻身体好,拼命的作践自己,吃喝玩乐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翻着花样儿地找刺激,美其名曰“享受人生”。其实享福是没有,过后无尽的痛苦倒是得受着。这是什么原因呢?“以其生生也”。
这个以其生生不太好理解,有人解释为奉养太过,意思是说放纵自己的欲望对这个生命奉养过度,这么解释顺承上文的意思倒也说得通。其实这个“以其生生”说的是“由生而生”,换句话说叫生生不已。一颗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果实里的种子又有新的生命生出,无有断绝,这是生命的一种常态。这叫“无所由而常生,道也”,就如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这个最初的生命哪儿来的,不知道,无所由。反过来叫“有所由而常死,亦道也”,既有其生必有其死。一个果子落地,代表一个生命的终结,因为有生命才有死亡,不过这个死亡中孕育着新的生命,这也是道。就如日夜的交替,黑夜过去就是白天,你站在生的一头看,永远都有早晨,就是生生不已,充满了希望。如果站到死亡的一头看,天黑了,要终结了,充满了悲哀。
我们的人生就是在生死之间流浪,因为“无所由而常生”,“有所由而常死”。找不到生命的本来,只看到生生死死的现象,甚至只看到死亡,以为死亡就是永远的终结,所以才有“而民生生,动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一说。生生就是指生生不已的样子,佛家叫分段生死,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才会被生死所转,将自己置于死地。
下面来说说摄生的问题,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抓住了根本就叫摄生,自己的生命能自己做主了叫摄生,摄有掌控的意思。懂得摄生自然也就懂得如何养生。养生的意思并不是保养身体好健康长寿,养生是指利用现有的生命通过调养而回归生命的本源,要修行也要靠这个身体,就一定要懂得养生的道理。
在这里我们不探讨本源的问题,只谈谈如何养生的问题。有本书叫《列子》,很好看,里面讲了许多故事,里面说了一段儿关于养老虎的故事,我们来看看。
“且一言我养虎之法:凡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此有血气者之性也。然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碎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我们的人生处处都是危机,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家庭生活,复杂的关系,万事纷纭理不出一个头绪,一不小心就会使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出现难以解决的重大危机。事实上,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下属,你的妻子家人都是老虎,一旦喂养不得其法,就会将自己置于死地。这也是养生的道理,如何保身全命,这里面修行的生活的道理都有了。
这段话里说道:“凡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此有血气者之性也。”老虎的性子你顺着它高兴,你跟它对着干它脾气就来了,弄不好咬你一口。凡是有血气的生物都这样,人也一样。“然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喜怒哀乐不是妄发的,是有原因的。之所以会触怒对方是因为不了解人性,不懂得老虎的脾气。
“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碎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喂老虎的方法,不能拿活物给它吃,吃惯了活物,将来也会吃人的。老虎追逐有生命的东西,就会发脾气了,是“杀之之怒也”。杀好丢给它,它吃饱了就算了。老虎也好,人也好,都喜欢占便宜,捡现成的。也不能把大块肉给它,还有带骨头的,咬不下来它也会发脾气。“时其饥饱”,饿的时候要喂,不饿就不能给东西吃。吃得太饱就不干活儿还容易生事。乡下养猫晚上一般不喂东西,喂饱了猫就不抓老鼠了。说到底就是控制它的生活需要,这是一个原则,对人也是一样,要明白对方的需要,什么该给,什么不该给,什么时候给,给多少都要心中有数。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之,逆也。然则吾岂敢逆之使怒哉?亦不顺之使喜也。夫喜之复也必怒,怒之复也常喜,皆不中也。今吾心无逆顺者也,则鸟兽之视吾,犹其侪也。故游吾园者,不思高林旷泽;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理使然也。”老虎与人不是同类,老虎为什么会听人的话,是因为你明白了它的性子,满足了它的需求。老虎吃人是因为你触怒了它。那一味的顺从奉养对不对呢?不行啊,物极必反的道理,这里面有一个度。过度的顺从对方的需要,满足过分了它就要捣乱。当然也不能故意地去触怒对方,那就是找死了。喜怒之间是会反复的,让对方过分的高兴和愤怒都是不对的。这其实讲的是一个中庸的道理。下面境界就高了“今吾心无逆顺者也”,这个就归结到个人修养上了,这个度把握的好不好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心无顺逆,依理而行,事事中节,鸟兽视之犹如自己的同类,吾园就是高林旷泽,吾庭就是深山幽谷,这样就不会有任何危险,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前面讲的是喂老虎的方法,还属于技术层面。那这一段儿讲的就是得道的境界,以道御术,思量顺逆已落了下乘。心无逆顺,这就是道家所讲的善摄生,“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到这个地步才叫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无处下爪儿啊。
这个故事从养老虎的方法归结到个人修养,心无顺逆,亦无生死,自然也无死地,《道德经》所说的摄生是得道的境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养生。懂得了这个道理,自然优哉游哉,无论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都依道而行。这个无死地并不是说不会死,而是说生死自在,不畏生死,生生死死是假相,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才叫无死地。
其他网友回答:区别是,一种是因营养过剩、娇奢淫佚,故而短命夭折;一种是因行动不慎而造成伤亡。
老子生逢乱世,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安全随时随地受到威胁,因此他主张不要靠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法来营养自己,而是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他不妄为,不伤害别人。别人也找不到对他下手的机会,这就可以排除造成人们寿命短促的人为因素。老子以本章文字对人们进行劝说,希望人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清静质朴、纯任自然。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质世界近乎极度丰富的时代,同时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金钱、房子、车子、名誉、地位等等;虽然我们国家安定,没有战争,但是人们内心充满了各种欲望,内心焦虑不安,自我斗争不断;为了利益,放弃道德底线,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这种心理的不满足感、食物的不健康,导致出现很多类似癌症之类的不治之症;虽然人们不断生产各种营养品,各种药品,但是什么也比不过人自身的少私寡欲、清静自然更能让人健康长寿!
其他网友回答:生死乃阴阳消长转化之道 真人能阴能阳 非阴阳本身之所能 已其虚无超越阴阳消长 故无死地 善攝生 以其已掌控生之本源 养生只是护其少损耗而已啦
其他网友回答:出生入死:两层意思,①出,离开之意,类似的词,比如,出发。出轨。出嫁。出生入死,意即, 离开生之地,就必然进入死地②人从生下来,注定一步步接近死亡,这是自然法则,谁也改变不了的。
以其生生之厚,高亨 注:"生生,犹养生。" 第一个生,动词,谋求、滋养、维护之意。第二个生,名词——生命,生活。厚——过度
生之徒——徒,意思是:某一类人。比如,歹徒。生之徒,意即可以长生的人。
意思如下:
如果离开生之地,就必然进入死地
世间的人,算得上长寿的,占十分之三。
早早夭折的,也占了十分之三。
本可以活的安稳长久,
却因为自己行为不当,转入死地的也占了十分之三。
何以至此呢
因为谋求过度,奉养过度的缘故
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
在陆地行走,不会遇到猛兽的攻击,
进入战场,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
犀牛对他不会用角,猛虎对他无处施爪,
敌兵的武器无法在他身上显露锋芒。
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他身处生之地,没有进入死亡地带
人的天性是无所谓生死的,有了我的概念和定义,才有了生死的区分。置身于自我之外就是生,执着于自我就是死。
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懂得获取外物的精微物质来滋养自己;而一味的向外谋求,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纠缠于外物的干扰,用外部的色声香味触法来伤害自己的人,就是破坏生命、走向死亡的人。很多人,只知道忙碌不知道停歇,只知道多言而不知道守中,只知道思虑而不知道平静。只知道强求而不懂得忘记,种种行为都将耗尽人的精力,也就是老子说的因为妄动而进入死亡的境地。
生死的道路,长寿,夭折,自取灭亡,三者各占了三分,也就是说生死的道路占九分,剩下的一分,不在生死之中,也就是不生不死的道路。
其他网友回答:理解生死,必须要经受非生非死之痛,就和行善一样,嘴上说的再多善,但是你一到实际就想坑人,那么善良还有什么价值?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讲了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如何解释老子这段话的真实含意呢?
我先引出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一章的一段内容來说明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之理。
抱朴子曰: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曰用而不知焉。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气可以禳天灾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善禁者以气禁之,皆即绝,此气可以禁鬼神也。入山林多溪毒蝮蛇之地,凡人经过,无不中伤,而善禁者以气禁之,能辟方数十里上,伴侣皆使无为害者。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令伏不能起,军中善禁者,军刀剑皆不得拨,弓弩射失智还向。
这段文字是抱朴子在至理一节所述,善于修道之人,除情去欲,精神内守,先天一气充满全身,生机特别旺盛,道光德能可以禁鬼神也,也可以禁兕虎,入军中可以禁兵刃,原因就是生机旺盛,神明佑之,何为种明,德也,先天一气也。可以使人不入死地也。
道家什么功法可以作到如此功效,就是闭息一法,闭息之法,道家叫行气之法。故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入瘟疫,可以禁蛇虎,其大要者,胎息而已。达到胎息状态时,虚空中真气与人体进行能量交换通道开启,一般炼气功叫养生,采取虚空中真气充养人体,叫摄生。善摄生者,才能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含德之厚也,以其无死地。
威海链 » 如何理解“以其无死地”?“善摄生者”与“善养生者”有何区别?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